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决定着人的一切,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人说习惯造成人。我国古代教育也把对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行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大,自制力差,同时刚从幼儿园来到学校,什么习惯都不懂,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关键的时期。
一、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习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下一代,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是每一位教师和家长的重要职责。怎样培养举止文明的孩子呢?老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对孩子除了结合具体事例告诉他讲文明懂礼貌的必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具体的训练,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通过礼仪教育,让一年级学生懂得见到老师、同学应该热情有礼地向他人打招呼“你好!”,放学时能向老师、同学说声“再见”。首先,老师必须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做孩子的表率,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每一天。然后老师就检查孩子的行为,做到的老师给予孩子奖励:可以是物质的如小星星、小红花等,老师也可以给孩子一个微笑、大拇指等支持的赞赏的动作等。通过开展礼仪教育,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家长说:孩子接听电话时有礼貌了;孩子见到客人来了会主动打招呼;外出活动时会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懂得了遵守规则等等。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坐姿习惯
儿歌故事引导法。通过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来培养,如礼仪教育《坐姿》,使孩子知道坐时的优雅姿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体态习惯。儿歌《上课铃》形象有趣,边念边做,儿歌《学好样》,使孩子懂得坐着要学大白鹅,挺起胸膛真神气,以儿歌的内容激励孩子建立良好的坐姿;故事《妞妞不扭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坐不端正要影响学习,都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好教材。
竞赛激励法。通过学生之间的竞赛,比比谁坐得端正,对好的学生进行“红花”奖励或鼓励,对尚未达到要求的孩子也给予激励性的话语,提出希望,从而进行强化。(如:邢宇阳在听故事时坐得可好啦,如果在看书时也像听故事时那样该多好呀,这样,你就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得到红花奖励了,努力哟!)
此外,还可利用小学生最喜欢模仿老师的特点,因为老师是他们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老师在孩子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保持良好的坐姿,因为,这时老师可以说“我喜欢莹莹,因为她像老师一样坐得好”“看谁坐得最像老师?”等等,听到这些话,自然而然就会跟着做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久而久之,良好的坐姿慢慢地就会形成。
三、培养孩子专心倾听的习惯
这是孩子学习中的基本习惯,它是激发孩子积极思维、积极参与的重要保证。它包括:不东张西望,手不东摸西摸,不交头接耳,眼睛要看着老师、图片等。讲:不插嘴、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大方回答及举手姿势等等。听的时候眼看着前面或老师。如何培养这些习惯呢?
提醒孩子“注意,我只说一次!”—让孩子特别安静、特别专心。当我们要孩子学什么或干什么的时候,要先告诉他们:我只说一次。如此一来,他们一定会很专心地倾听你讲的话。养成习惯后,每当你讲话时他们就会专心听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就会在无形中被提高。
告诉孩子“老师嗓子疼,只能轻轻说”—调低一切活动的音量,让听更专注。适度的刺激能激起人适度的反应。很多时候,老师说话的音量也影响着倾听的效果。当声音过响,容易降低倾听的难度,反而成为干扰因素;音量过轻,孩子听起来吃力,便容易放弃;而适中的音量可以提高倾听的专注程度,听的兴趣更浓。因此,在教学或教育时,一定要学会让嗓子“偷点懒”、“省点力”,不妨对他们说:“老师的嗓子有点疼,只能轻轻地说话,你们可要听仔细了哟!”这一策略不仅能吸引孩子的认真倾听和关注的目光,而且还能唤起孩子的责任心—用自己的行动来关心老师。可谓一举两得!
评价孩子“谁听得最专心?”—让评价伴随着孩子倾听的过程。适时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孩子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也可以达到强化这一习惯的作用。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对于能做到认真倾听的孩子给予及时地鼓励,对于不能做到认真倾听的孩子给予引导,孩子都比较好强,只要我们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往往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教师给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互评,让孩子在互评中学会向他人学习,从而达到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举手发言,学会等待不插嘴。一年级的孩子其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表达的欲望也很强,在回答问题、特别是集体讨论时,“七嘴八舌”、“争先恐后”、“随意插话”发表自己见解的现象很常见,要克服这些现象,一方面选择诸如《多嘴的八哥》一类故事,使孩子懂得多嘴多舌要影响大家;制止这种“吵杂”的场面,老师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用夸张的表情、手捂双耳,当引起孩子的注意时,老师反问“为什么我要捂着耳朵?”引发他们讨论“怎样说话才能让人听得请?”,从而自发地得出“发言”的规则。
总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只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就能取得预想的结果。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正如孔子所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孩子是颗性灵的种子,只要我们适时的施肥、浇水、捉虫,在我们的精心培育下,一定会有期望的收获。
一、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习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下一代,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是每一位教师和家长的重要职责。怎样培养举止文明的孩子呢?老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对孩子除了结合具体事例告诉他讲文明懂礼貌的必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具体的训练,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通过礼仪教育,让一年级学生懂得见到老师、同学应该热情有礼地向他人打招呼“你好!”,放学时能向老师、同学说声“再见”。首先,老师必须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做孩子的表率,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每一天。然后老师就检查孩子的行为,做到的老师给予孩子奖励:可以是物质的如小星星、小红花等,老师也可以给孩子一个微笑、大拇指等支持的赞赏的动作等。通过开展礼仪教育,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家长说:孩子接听电话时有礼貌了;孩子见到客人来了会主动打招呼;外出活动时会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懂得了遵守规则等等。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坐姿习惯
儿歌故事引导法。通过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来培养,如礼仪教育《坐姿》,使孩子知道坐时的优雅姿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体态习惯。儿歌《上课铃》形象有趣,边念边做,儿歌《学好样》,使孩子懂得坐着要学大白鹅,挺起胸膛真神气,以儿歌的内容激励孩子建立良好的坐姿;故事《妞妞不扭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坐不端正要影响学习,都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好教材。
竞赛激励法。通过学生之间的竞赛,比比谁坐得端正,对好的学生进行“红花”奖励或鼓励,对尚未达到要求的孩子也给予激励性的话语,提出希望,从而进行强化。(如:邢宇阳在听故事时坐得可好啦,如果在看书时也像听故事时那样该多好呀,这样,你就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得到红花奖励了,努力哟!)
此外,还可利用小学生最喜欢模仿老师的特点,因为老师是他们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老师在孩子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保持良好的坐姿,因为,这时老师可以说“我喜欢莹莹,因为她像老师一样坐得好”“看谁坐得最像老师?”等等,听到这些话,自然而然就会跟着做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久而久之,良好的坐姿慢慢地就会形成。
三、培养孩子专心倾听的习惯
这是孩子学习中的基本习惯,它是激发孩子积极思维、积极参与的重要保证。它包括:不东张西望,手不东摸西摸,不交头接耳,眼睛要看着老师、图片等。讲:不插嘴、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大方回答及举手姿势等等。听的时候眼看着前面或老师。如何培养这些习惯呢?
提醒孩子“注意,我只说一次!”—让孩子特别安静、特别专心。当我们要孩子学什么或干什么的时候,要先告诉他们:我只说一次。如此一来,他们一定会很专心地倾听你讲的话。养成习惯后,每当你讲话时他们就会专心听了,教育教学效果也就会在无形中被提高。
告诉孩子“老师嗓子疼,只能轻轻说”—调低一切活动的音量,让听更专注。适度的刺激能激起人适度的反应。很多时候,老师说话的音量也影响着倾听的效果。当声音过响,容易降低倾听的难度,反而成为干扰因素;音量过轻,孩子听起来吃力,便容易放弃;而适中的音量可以提高倾听的专注程度,听的兴趣更浓。因此,在教学或教育时,一定要学会让嗓子“偷点懒”、“省点力”,不妨对他们说:“老师的嗓子有点疼,只能轻轻地说话,你们可要听仔细了哟!”这一策略不仅能吸引孩子的认真倾听和关注的目光,而且还能唤起孩子的责任心—用自己的行动来关心老师。可谓一举两得!
评价孩子“谁听得最专心?”—让评价伴随着孩子倾听的过程。适时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孩子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也可以达到强化这一习惯的作用。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对于能做到认真倾听的孩子给予及时地鼓励,对于不能做到认真倾听的孩子给予引导,孩子都比较好强,只要我们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往往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教师给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互评,让孩子在互评中学会向他人学习,从而达到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举手发言,学会等待不插嘴。一年级的孩子其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表达的欲望也很强,在回答问题、特别是集体讨论时,“七嘴八舌”、“争先恐后”、“随意插话”发表自己见解的现象很常见,要克服这些现象,一方面选择诸如《多嘴的八哥》一类故事,使孩子懂得多嘴多舌要影响大家;制止这种“吵杂”的场面,老师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用夸张的表情、手捂双耳,当引起孩子的注意时,老师反问“为什么我要捂着耳朵?”引发他们讨论“怎样说话才能让人听得请?”,从而自发地得出“发言”的规则。
总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只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就能取得预想的结果。良好品格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正如孔子所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孩子是颗性灵的种子,只要我们适时的施肥、浇水、捉虫,在我们的精心培育下,一定会有期望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