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和谐人文环境 推动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凸现人的主体地位。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责任,她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只有把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育出更多人格健全、趣味高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 和谐 人文环境 以人为本
  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能真正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和谐发展,就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关注学生成长,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曾说过:“你不能在一个战粟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一样。”这句话说明学习氛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关注学生成长,努力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是师生进行正常交往的前提,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的催化剂。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在完全平等的人格基础上,进行富有爱心的交流。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扮演着合作者、鼓励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研究问题。课堂上,不仅学生可以问老师考老师,也可以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大胆提问题,敢说爱说。
  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不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参与,主动表现,而且它能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一切品质特点都富有魅力、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愿意与教师交往,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除了个人钻研,还需要集体合作与协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改变过去单一的师生交往方式,努力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为学生开辟横向交往和多向交流的舞台。学生可以几个人一个小组,也可以形成流动式的大组。人人参与共同解决某一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学会竞争又学会合作。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观察、参与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教给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解读文本内涵,寻找心灵的共鸣点
  文本是语文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载体,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离不开课文及与之相关的材料的。语文新课程的选文具有典范性,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如果我们教师完全脱离文本去谈什么人文教育,这不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我们教师要立足于教材,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只有当教师准确地挖掘出文本中的人文内涵,课堂教学才会有的放矢。
  教材中的范文,大多文质兼美,是各种语言要素的综合体。而课外各种优秀读物,丝毫不逊色于课本中的范文。正因为汉语言文字有形象,有味道,有气息,极富感性魅力,是文化的化身,因而其自身的人文味道就极浓。引导学生涵泳于美文佳作中,一边积累一边感悟,充分去领悟语言文字、思想情感的美,自然而然地就受到文章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熏染。
  对于教材中的文本,应着力引导学生去诵读品味,在读中悟情、悟理、悟方法、悟精神,教师则应运用科学、艺术的点拨和讲解,启发学生在自能自主的读与悟中,领会语言文字的精妙。
  对于课外文本,可以遵循教师提供──学生自主寻找──师生共同欣赏、品味的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师应在自身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提供适合本班学生欣赏水平的优美文章,并引导学生共同品味其精彩之处。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面向全班学生推荐自己选出的佳作,可让学生当众朗诵,可模仿老师的做法,说说自己是如何品味这篇佳作的,也可老师与学生推荐、欣赏穿插交替进行。学生在共同寻找佳作、品评佳作的热潮中,阅读的数量、质量自然会迈向更高的层次。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中,全班将形成读书、品书,在读、品中体味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在读、品中形成怡然自乐的浓浓的人文氛围。当然,这种课内课外广开读路,广寻读本的做法本身就帮助学生培养了终身受益的人文素养,为他们积累了丰厚的文化根基。
  三、捕捉智慧火花,共建和谐教学关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火花,对学生大胆的想象、质疑、发现、创新,进行正确的引导,从点滴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变被动的课堂教学为主动的师生互教互学、相互促进,彼此形成一种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去体验成功。在课堂上利用所学内容开展各种类型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荣誉动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处于竞争状态时,其智力、体力和情绪都变得饱满、紧张,自我成功的需要非常强烈。为了创设这种成功的情景,我们教师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练一练”、“试一试”、“比一比”等活动,不断把学生引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的成功动机由潜伏状态变为激活状态。
  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期望的自我实现性预言效应是确实存在的。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些特定的行为来向学生传达他们的期望信息,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能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学生能在课堂中有所表现,这是他们冲破闭锁思维,获得智力发展的飞跃阶段。而要使学生敢于表现、乐于表现,教师就必须鼓励这种成功的心理。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表扬、鼓励学生,使他们心里充满自豪与喜悦。另外要特别注意后进生,对他们要不断地给予引导与鼓励,对他们的尝试予以肯定与表扬,及时捕捉他们的智慧闪光点,让他们在尝试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取得自信,从而形成一种人人向往成功、追求成功的心理氛围。
其他文献
会议
教育工作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道”——向学生传授道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在教师诸项职责的首位,意在强调:育人之道,育德为首。众所周知,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的任务,它还需贯穿于中小学各门学科之中。在小学阶段,除思想品德课之外,要数语文课中渗透的德育成分最多。但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课中的德育成分往往不被重视。作文教学经
期刊
[摘 要]在“以立体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10 +35”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要想成功的学到知识,就需要我们老师为他们设计好学习的线路图——立体学案。本论文从如何备课,如何设计以及如何让立体学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方面,阐述英语立体学案的设计及运用。  [关键词]立体学案 设计 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我校统一实施“以立体学案为载
[摘 要]作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情感性的特征,做到教学过程情感化,更好地诱发学生的习作情感,让学生钟情于练笔,融情于文字,抒情于纸上。语文老师要重视命题趣味,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要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要引入下水作文,沟通学生的写作情感。要加强作文评改,深化学生的写作情感。  [关键词]作文教学 科学 诱发 学生 习作情感  情感是生活的积淀,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情感更是学生作文的驱动
该文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1999年9月30日北京地区一次降水天气过程的分析为基础,结合预报员的实践经验,着重讨论多普勒天气雷达信息在短时预报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因多普勒
[摘要]语文导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任务更加明确,符合“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有效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但也带来不少问题,如挤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容易让语文课上得像作业课,大量印发学案,增加了教育成本等。  [关键词]语文导学案;优点;缺点;改进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课堂,很多地方推广导学案。要求每位教师在上课时,都要使用导学案,语文教师也是如此。  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使用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所有一线教师们的共同愿望。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从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入手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铺垫中获得对接;导入中获得兴趣;参与中获得自信;实践中获得新知;训练中获得巩固;反馈中获得矫正;拓展中获得发散;小结中获得提高。  【关键词】提高 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 措施  一、铺垫中获得对接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旧知识铺垫有利于知识的承上启下,同时巩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在追求效益的同时,更加关注温度现场检定的准确率,其中热电阻、热电偶、显示单元作为温度测量现场检定的主要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