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专题突破三 散文阅读

来源 :新高考·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xhshh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解读]
  纵观几年来的高考,散文试题选用的材料多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尤其是那些时代气息浓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鲜明民族特色和厚重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性的散文作品。
  对散文阅读的考查,侧重于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理解和分析语句作用,鉴赏文章表达技巧,分析和探究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中以概括内容要点、分析词句含义、鉴赏技巧和探究评价为重点。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试题形式相对稳定,高考散文阅读题,设置3至5小题主观题,以主观题为主,赋分一般是20分左右。
  [方法导引]
  一、宏观把握,学会整体阅读
  第一步,善于看题“三问”。散文的题目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味,或点明了文章中心或概括了文章内容或显现作者思想感情。在整体阅读时首先要学会对题目自设三个问题:写什么(主要内容)?为什么写(动机或主旨)?怎样写(思路与技巧)?如此以问促读,以读解问,对整体把握文意大有裨益。
  第二步,中速初读全文,由“形”入“神”,初步了解整体文意,把握感情基调,读完后尝试回答读前“三问”。
  第三步,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再整体快速阅读,努力理清行文思路。这一步又需要做好:
  1.寻找文眼。文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它是感悟主旨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捷径,掌握各段关联的关键。能找出文眼,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文眼往往在散文的篇首总起段、篇末总结段。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结尾写道:“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这句就是全文的“文眼”,不但揭示题旨,而且这样的结尾收得“有味”,更包含了深深的哲理。赏读散文,应当树立这种自觉地寻找文眼句的意识。
  2.善抓“段眼”。“段眼”即独立成段的关键句子或某一段中的关键语句,这些语句或与全文主旨相关,或直接揭示了段落要点。从表达方式上看,“段眼”往往是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表示观点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往往是那些领起全段或收束全段的语句;从修辞上看,往往是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如《根河之恋》一文,“根河是鄂温克人的母亲河”“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等关键句子,不仅将鄂温克人们的生活经历展示出来,也暗示了作者的态度与感情的变化,更是对主题的多次的暗示,抓住了这些语句,文章思路就清晰可辨了。
  3.善找线索。散文结构不拘一格,乍看似乎散漫自由,其实主旨一定是明确而集中的。
  优秀的散文,总有一条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整体。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而所谓线索,就是贯穿全文的叙事、写人、抒情的具体事物,它是散文组材的“纲”。如果说散文的材料是珍珠,那串珍珠的金线就是散文的线索。这条线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时空、人物的感情变化,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的意脉。如《根河之恋》一文,就是巧妙地以对根河深厚的情感为线索来串联全文,将传统的鄂温克人玛丽亚·索不愿离开根河、乌热尔图辞去京官重返根河、走出山林的人们把更多的空间留给森林河流和驯鹿新建城市根河等几代人对根河的情感串联起来,这样的构思让文章结构清晰,不同的鄂温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爱着故乡,并与森林河流和谐共处,一起呼应了文章主旨和题目“根河之恋”,形散而神聚。
  第四步,主题定位。经过上述几步后,至此要力争将散文的主旨准确地加以定位。定位了主旨,就把握了散文的重心,在主旨观照之下对散文各部分内容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二、微观突破,领悟散文意蕴美
  理清了思路,把握了主旨,只是从整体上把握了散文的重点,而更多散文的美,比如情感美、语言表达美、艺术手法美,还需要读者从各个细微处去咀嚼,去涵泳体会。而在阅读考试中,问题也大多是着眼于散文微观处的美,着眼于具体语句和具体手法的解读。那么如何从微观处体味散文之美呢?
  1.反复品读体悟语句的情感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情自明,即便是在考场中,手眼心并用的默读也是不可缺少的。抒情、叙事类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生活经历、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声,作者的喜怒哀乐都饱含在字里行间,因此唯有在反复默读中体会,在体会时融入联想、思考,才会激起心中的波澜,产生感情的共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老舍在《想北平》写到积水潭:“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人物情感,笔笔渗透了作者对故都深深的眷恋之情,而这情同样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唤起的乡土之情反过来又能加深对老舍的北平情结的理解。
  2.用情品味散文的语言美。语言是作者感动读者情的唯一载体,阅读散文,须善于用情捕捉、感悟文中最有情味的语句,去发掘“情”与“语”之间的联系。以“语”入“情”入“境”,以“情境”赏“语”,文章如出己心,情趣和意韵自然就能揣悟而得。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表现情景一体。这一段文字描述的“清”“静”“悲凉”,写景略于抒情,情境浓重,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让读者充分感受到语言美的魅力。
  3.利用语境求得语句的内蕴美。在散文鉴赏中,对含蓄语句的理解是个难点和重点,这些语句,在考试中也往往是设题的热点。当我们单从这些语句本身一时无法理解时,要学会去考察它们的左邻右舍,从对上下文的阅读中探求解题所需的“蛛丝马迹”。比如《根河之恋》一文中“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意、“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答案要从文本第二、四、五、六、七等段落中筛选重点词句中获取:“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由此可以得出答案“这河的深奥”有三个方面的含意:(1)根河的生命力以及养育两岸万千生物的伟大。(2)以玛利亚·索为代表的鄂温克人停止传统的打猎、伐木活动,转为守护驯鹿和看护森林,与森林河流和谐共处。(3)鄂温克人搬下山,将更多的空间留给草木以及驯鹿等动物,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抵达不了”的原因是“我们”是山外的人,匆匆来去,无法深刻体会鄂温克人贴近森林河流生活的丰厚经历和思索。表达了作者对森林河流的敬畏和对鄂温克人转变传统生活方式、保护自然的敬意。   4.定位角度鉴赏艺术手法。散文或叙事抒情,或议论明理,或写景状物,作者无一例外都要将内容、情感和主旨作艺术化的处理才形成散文美。大而言之,艺术手法包括选材手段、结构手段、表达手段等,小而言之,则有遣词造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伏笔照应、虚实相生、情理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多种修辞综合、渲染铺垫、衬托对比、以小见大等无数具体技巧。善于把握散文写作的技巧,不仅可以让我们掌握众多的散文鉴赏角度,明确鉴赏方向,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到更多的散文之美,而且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写作散文的能力。比如读《根河之恋》一文,问根河有什么象征意义?本题虽然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理解能力,但也需要我们对象征这一表现手法的正确掌握。由文中第二小节“春天,河的巨大生命力进发开来”得出河流象征鄂温克人在艰难环境中进发出的顽强生命力以及鄂温克人乐观向上的性格;由“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象征鄂温克人淳朴的性格,纯净的文化;由“根河是鄂温克人的母亲河”“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河流象征孕育鄂温克人的母亲,哺育两岸的万千生物。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定位鉴赏角度,运用鉴赏知识的重要性。
  [模拟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到乌镇,看木心美术馆
  吴合众
  2015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木心美术馆已经落成。
  人来人往的乌镇,地道的江南水乡味道。一如木心《从前慢》的诗: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行者以为千年往事都这般活在寻常巷陌里头,走着走着,不免发现整个镇却似一个怀旧的情绪博物馆。那些缠绵的温情,忐忑的相思,在水中,在摇橹声里,在拐角的小桥上,在长街夜色拥挤的人群中,萦萦绕绕,都陈列在眼皮底下,久了让人无味。
  西栅的美术馆却安静。一方宁静的水上,横竖几抹白色的墙,极简约的外观,像是一顶桥。听说临终的木心看着美术馆设计图,喃喃自语。今天的美术馆,进门就见到这句话:“风啊,水啊,一顶桥”。
  想到桥这个意象,就想到读木心作品的感觉。木心的作品,很有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2007年春天,我初读《哥伦比亚的倒影》,一片错愕,随手在页眉上涂写:“看木心的散文有点颠覆传统的感觉,不是习见的散文,在形而上的思索中,隐约见到一些作者经历的影子,暗暗让人揣摩其家当是大户,生当盛世自然顾盼生姿,乱世也见许多讲究。”我揣测“木心也许是那种在欧美成熟的作家吧,眼界和视野都远较土生土长者开阔,也怪异”。
  那时候不知道木心其人,不知道文字里头那些氤氲的味道,是做作还是自然流露?揣测的心境很像梁文道说的:“刚刚在大陆出版作品的时候,大家以为他(指木心)是台湾作家,或是不知从哪儿来的海外作家;更早在台湾发表作品的时候,那边的圈子也在探听是不是一个民国老作家重新出土。”
  这么多年下来,木心也终于只是在读者圈中知晓。仅此而已。
  乌镇东栅有木心故居,西栅有木心美术馆,都不引游人注目。我们在故居门口排队,蜂拥而过的游客会偶尔驻足问,这里边有什么好玩的?得到一个回答后,“哦”的一声,继续跟着导游的旗帜和小喇叭中的解说词远去了。
  “大家看门前的大狮子,传说王母娘娘……”总是如此。劣质的导游词不知道谁写就,所有的景点都充斥着虚假的传说。游人们心底没有神话,对传说也“哦”的一声,和导游彼此心照不宣,又继续赶点去了。
  木心美术馆里并没有传说。庶几近之的,或者也有。陈列在展柜中细如蚊蚋的狱中书简,让狱中岁月一如传说。美术馆兴建背后的师生情谊,见古礼古风一如传说。传说有时候就是这不能言说的历史吧,有时候就是遗失不再有的情怀吧。
  我们在美术馆前面拍照,雪在栏杆上积得有些厚。朔风射眼,冻得南来的人瑟瑟发抖。步行的游客经过,也取个背景拍几张照,听说要再购票进入,追问一句:“木心是谁?”转身走了。
  木心是谁?馆内还是有零星的介绍的,旧物如新,旧语如新,在展厅的光色声影中。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乌镇古镇其表繁华其里,再好的人,再好的东西,会不会被如织的游人的目光洗去特质,最终如不远处的茅盾故居一般,成了导游嘴里一处乏善可陈的老房子?
  木心的特质是什么?我曾经想,他的文字是荒原、雪域,越读越在闊大的平淡中觉出滋味。有时候,读到“花叶茜明、萧闲、葛蕊”这样的词语,会突然怔住,觉得自己落到一个阳光明媚的花园,推门出去,却突然是古长安的街巷。推门进去,却是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建筑。木心美术馆融合着现代建筑的干练和明快。走进去,沉浸,逐渐沉浸,彻底地沉浸。
  灰白的展厅墙上,一行行镌刻着木心的诗。那韵味,像一颗琥珀,闪烁着时光流逝的光芒。
  “你这样吹过/清凉,柔和/再吹过来的/我知道不是你了”
  “每夜,梦中的你/梦中是你/与枕俱醒/觉得不是你/另一些人/扮演你入我梦中/哪有你,你这样好/哪有你这样你”
  这些诗,是韦庄?晏殊?还是木心?思念的唯一,时空里头的荒凉,亘古以来的诗人各有意境,却有共同的悲凉。
  2015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只看一个木心美术馆。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木心故居和木心美术馆馆不引人注目的根本原因,是木心其人和木心的作品并不为大家所知晓。
  B.文章中,作者对木心美术馆“传说”的解读和导游口中的传说是不一致的,前者是真实的过往经历,后者是虚假的神话。
  C.第14段的画线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木心诗歌的韵味随着时光的流逝,越发醇厚有历史感。   D.文章的开头段和结尾段,形式相近,内容互相照应,使文章形成圆形抒情结构,给读者以回旋的韵律之美。
  2.文章开头引用木心的诗,体现了怎样的匠心?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疑问,请结合全文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根本原因是人们对文学艺术的淡漠态度)
  2.①开头引用木心的诗,是对乌镇地道的江南水乡味道进行诗意诠释。②为下文转向描写木心美术馆作铺垫。③与后文中参观者的浮躁、喧嚣形成对比。④与结尾引用木心诗作,形成照应。⑤增添了文章的诗意美(艺术美)。
  3.①乌镇古镇其表繁华其里,木心美好的文学特质不能得到欣赏和珍视。②乌镇的游人和导游精神肤浅,心理浮躁,只是把木心美术馆当作乏善可陈的旅游景点。③乌镇似一个怀旧的情绪博物馆,而木心美术馆馆内对木心零星的介绍却旧物旧语如新,缺少时间的沉淀,二者难以协调。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囚鸟
  秦羽墨
  我在洞庭湖平原的某片产粮区监督收粮,住处安排在一个叫作白鹤山的粮站。这工作说闲不闲,说忙不忙,闲来无事我四处转悠,我喜欢秋后湖区的这种厚重感。
  乌鸦、麻雀、八哥以及未来得及南飞的白鹤,不失时机地占领了大地所有的角落,天上到地上无所不在。有的稀稀拉拉在田里闹腾,有的整齐地排在电线杆上,它们唯一要警惕的,是随时可能出现的鹰。最远处,小山丘上金黄的橘子等着人去摘。这一切在夕阳的笼罩下浑然一体,像一匹绸子,声色光影成了嵌在绸子上的花纹。这是一幅各得其所安然自得的景象,扑进眼眶的大地之物都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只是,作为旁观者的我,却是孤独的,不自由的,懒洋洋的。
  我准备开门。
  先是钥匙转动的声音,紧接着是一阵翅膀发出的“扑扑”声。推开门一看,只见一只比麻雀大一点的灰褐色的鸟在臥室里挥舞着翅膀。这间卧室空旷无比,是由粮站活动室临时改造而成,腾出来给我住的。两边有十几扇玻璃窗子,其中一扇半开着。显然,这个不速之客是从那扇半开的窗子闯进来的。
  它为我的突然出现所惊吓,不停地寻找出口,情急之下慌不择路,不断传来喙和爪子撞击玻璃的声音,频繁而急促,并发出“叽叽叽”的叫声,我机警地把门合上,并把那扇半开的窗子也关紧。
  “今晚有鸟做伴”,这是我的第一个念头。一个多月来,我每天夜里只有孤灯相伴,着实有些寂寞。我尽力摆出一种和平相处、互不干扰的姿态,妄图消解它对我的恐惧。它的逃离行动持续了大约十几分钟,在屡屡碰壁毫无结果之后,终于安静下来。看起来它显然有些泄气,但并未绝望。它一会儿立在椅背上,一会儿又站到窗帘后面,躲躲闪闪的,不时试探着什么。
  无疑,眼前这只鸟,在它看来自己是有生命之虞的。它的眼神告诉我,它有着这样的担忧。透过玻璃窗它能看到那个只剩下一半的太阳,还有在田里自在觅食的众多同类:一墙之隔,它却面对着一个庞然大物:人!
  一只鸟飞进了卧室,飞进了一种紧张、恐惧,却要故作平静的等待之中。
  失去了天空,空负翅膀,世界广阔,但没有一寸是自己的。地上的子弹和无形的绳锁(墙壁),哪一样不致命?鸟之受困在于找不到出口,人呢,明知道路所在,却不敢迈出步子,人的悲哀实在远胜于鸟!
  吃晚饭时这些想法一直在我心头萦绕,晚饭味同嚼蜡,毫无滋味。我边想着边推开门,灯亮的时候,看见那个小家伙,立在离我最远的椅子上。显然,此时的它,对我的存在已经习惯,只是对突然亮起的灯感到不适,百无聊赖地飞了半圈,又回到原点。一如往常,我早早地半躺在床上看小说。“孤独即自由”,一个月了,我就这么打发时间,挑灯夜读已成习惯。我想起小时候放学回来,常到田间地头帮大人做事,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晚上做功课点的是煤油灯,母亲借着灯光给我和哥哥做鞋、补衣。在母亲看来,吃尽苦头,终于等到我和哥哥大学毕业,以为将有一个转机,彻底改变眼前的境况。没想到,意外接连发生,先是哥哥的腿受重伤,因为没钱耽误了手术;再是父亲离开了我们。工作的不如意,债务的烦身,我犹如卧室之鸟,越挣扎越是感到笼子的无处不在。世界宽广无边,天也无涯,出路何在?
  一个卧室,一个人,一盏灯,加一只突如其来的鸟,这是一幅完美油画的构成。夜是静的,人是静的,鸟是静的,仿佛连灯光也显出静态来。但,静不是这幅油画的真实底色。画的背面,压抑着烦躁、恐惧、被束缚感,像是透过纸背面的颜料。一切的不安和恐惧都是由这背后的力量引起的。鸟飞进卧室,这是一场“安静的战争”。
  第二天我是被鸟叫醒的。其实每天都是如此,天一亮粮站就被鸟所占据。太阳已经把光线搁在我的床脚,我起床,看见那个小东西又在用喙不断冲撞玻璃。窗台上到处站满了鸟,对面房子上的爬山虎里也有鸟在跳来跳去,其中不少是它的同类。几根曲折的炊烟将大地摇醒过来。不远的小山丘上,早起的农民已经在摘橘子。
  那只鸟肯定比我更早看到这些,我觉得自己有点残忍,在这个飞翔和饱食的季节,将它囚禁了整整一晚。我打开窗子,只听见“嗖”的一声,它就飞了出去。我在窗前愣了一会儿神,它没有划出一条我期待的弧线,我想它可能太急于离开了。
  它需要它的天空。我,也需要。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画线部分的句子,既坦陈了“我”当时的精神状态,又为下文“我”不“囚”鸟的行为作了铺垫,是作者的匠心之笔。   B.与之前的生活不一样,第二天“我”是更多地被那只“被囚”的鸟儿吵醒的,“我”放飞了它,是想让它与同类一起觅食。
  C.文章在叙述一只鸟的故事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物我紧密结合,寓情于物,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独特的感悟。
  D.文章语言朴实,叙事、抒情自然真切,无论从鸟儿角度还是从自身角度展开的心理描写,都具有拨动心弦的力量。
  2.请简要分析“我”对这只鸟的心理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散文的题目“囚鸟”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我’放飞了它,是想让它与同类一起觅食”的说法不准确。根据文意,“它需要它的天空。我,也需要”,作者放飞这只鸟,是与囚鸟产生了共鸣)
  2.①刚看到鸟被囚在屋里时,“我”激动而喜悦,因为鸟的到来,可以赶走“我”长期内心的孤独;②与鸟儿共处一室后,鸟儿拼命地想逃走,让“我”感受到它的恐惧,引发“我”对它的同情与怜悯;③由被困鸟儿的举动联想到“我”自身的生活状态,使“我”与鸟儿产生共鸣,放飞鸟儿,也放飞自己的心灵的渴望。
  3.①囚鸟在文中是指被困在房间里,“我”不让其飞出去的小鸟;②以鸟喻人,以囚鸟比喻处在人生困境中的人;③启示身处困境中的人应像被囚的鸟儿那样努力冲破阻碍,找寻出路,活出自我。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哦,老木风箱
  马宝平
  ①木风箱,不过是丑笨的木箱子。然而,在过去,它可是普通农家必不可少的灶具,它那膛子里装满了奥秘和学问。
  ②它的外壳是用半寸厚的木板做成,密封严实。前后两面的侧板上,各留有二寸见方的一个“吸气口”。“吸气口”内壁悬吊着活动的小木板,叫“舌头”。风箱中间竖置一活动木板,周围密密地缚扎着一圈鸡毛,叫“毛头”。毛头像活塞一样和风箱内壁保持密封,它的面板上豎开两个直径约一寸的小圆孔,用来固定推拉杆,推拉杆的另一端通过小圆孔伸出风箱外,头部竖直安装一圆木柄,即拉风箱的把柄。拉风箱时,手握把柄,一推一拉,“舌头”也跟着有规律地一张一翕——“舌头”一张,外面的空气被抽进木箱里;“舌头”一翕,把吸气口挡严,木箱里的风就通过出风口呼呼地吹入了灶膛。
  ③冬天,尤其是数九隆冬时节,风箱就成了一家温暖的心脏。我们兄弟姊妹围坐在炕头上,父亲把柴火抱回屋子,不时地往灶膛里添柴,母亲不紧不慢地拉风箱,“呱嗒——呱嗒一一”,给寒冷的生活注入了无限的暖意,给寡淡的日子增添了特别的情韵。
  ④临近年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储备各种吃食,蒸花馍、炸麻花、做年糕、漏粉条等。每逢这种情形,婶子大娘们都来帮忙,拉风箱就成了我们兄弟姊妹的营生。
  ⑤蒸馍馍拉风箱可是有许多讲究的。这时候,婶子就耐心地指导我们:“拉风箱要长拉慢推,吃匀力,均匀有度。拉得太慢,吸不进风,风力小,不起火;拉得太快,风虽有力,但吹风时间短,火力也顶不起来;用力太猛,还会别住推拉杆‘憋住气’。还有,用力方向要吃准;偏上偏下,忽左忽右,推拉杆就会罢住。”随着婶子的一推一拉,风箱吹出了匀称适度的呼呼风声,炭块吐着红红的火舌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开了,满屋子热气腾腾,笼罩着暖烘烘乐融融的氛围。
  ⑥不多时,馍馍的香味就在屋子里弥散开来。母亲一揭蒸笼,我们来不及等到冷却,捡一个轻轻一咬,齿颊生香,余味绕舌。
  ⑦这种农家乐,在谁家帮忙,谁家就是年。母亲用准备好的肉、土菜做一顿丰盛的大餐,硬把亲邻留下。母亲忙着炒菜炖肉,我们帮着取碗递盘。炒菜最关键的是火候,我们小孩子把握不好。这时候,轮到父亲拉风箱了。那风箱也似乎更加热心,炭火轻吻锅底,屋子里香飘四溢。炖肉和各种土菜一样样地端上来……人们边吃边夸母亲的厨艺,母亲招呼这个应答那个:“往前坐,家常饭,要吃好,都是自家人,拿啥心哩!”她们那一张张笑脸,辉映着晾满屋子的花馍,乐成了花海。这时,室内屋外似乎弥漫着融融的春意,飘散着浓浓的年味。
  ⑧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我们的日子却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风箱陪伴在我们的生活中,她似一位慈祥的祖母,一天天,一年年唱着一首单纯而又执着的歌,为我们的生活鼓足了气,加满了劲。
  ⑨如今,木风箱,连同那些耧、连枷、车轱辘等旧式物件,都完成了它的使命,被闲置了。然而,它们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存在人们心灵的底片上,仿佛镌刻在山岩上的天书箴语。
  1.第①段“它那膛子里装满了奥秘和学问”,请概括“木风箱”都有哪些“学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详细地介绍了风箱的制作和工作原理,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现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探究文章标题的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制作:巧妙、科学;使用:速度、力量、方向讲究。
  2.许多人已不熟悉风箱,需要介绍;照应了上文的“奥秘和学问”;引出拉风箱的“讲究”。表达了作者对风箱的深厚感情。
  3.运用拟人修辞,从视觉、听觉、触觉方面,动作描写“推”“拉”写出婶子拉风箱的高超技巧,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4.风箱温幼暖贫,陪伴生活,不可或缺;风箱见证家庭和谐、邻里和睦;风箱给人们鼓气、加劲,风箱也见证了时代变化,表达了对老木风箱和传统生活的感恩、赞叹和怀念之情。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露天电影
  迟子建
  ①20世纪70年代,山村的孩子大约没有没看过露天电影的。我们那个小镇的人,可看露天电影的地方有三处,一个是种子站,它就在我们小镇的西头,另两处看露天电影的地方是部队,一个是十三连,一个是十七连。
  ②在种子站的广场放露天电影,下午时候,一些老人就把座位摆好了。老人们胳膊上挎着一个或两个板凳,抽着旱烟:慢悠悠地朝种子站走去。由于他们眼神差,又大都佝偻着腰,必须要坐在前几排,所以提前把座位占好是必需的了。那些板凳高矮不一、颜色各异地排列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支杂牌军。他们放好板凳,会回家做他们的活计,等到电影快开演了,他们才不慌不忙地踱着步子走来,一副首长的派头。
  ③另两处看露天电影的地方。都不在我们小镇,它们是驻扎在山里的部队,一个离我们稍近一些。有五六里的样子,是十七连;另一处则要远很多,在打石场那一带,距离我们起码有十五里的路途,是十三连。老人们是绝不会去这两个连队看电影的,他们的腿脚经不起折腾了。而大人们就是去的话,也是选择十七连的时候多。能够去十三连的,都是如我一般大的孩子。大家相邀在一起,沿着公路,走上一两个小时,到达连队时已是一身的汗,而电影往往已过半场,看得个囫囵半片的。回来的时候呢,山路上阴风飒飒,再赶上月色稀薄的夜晚,森林中传来猫头鹰的叫声,我们就会被吓得一惊一乍的,得手拉着手行走才觉得心不慌。所以一去十三连看电影,就有小孩子回来后生病。高烧后说胡话照理是正常的,可家长们非说是走夜路时撞上了鬼,至于鬼长得什么样,想必他们也是不知道的。所以一说去十三连看电影,家长都不乐意,我们只有偷着去了。
  ④因为驻扎在我们小镇附近的这两个连队经常放电影,我曾经认为世界上过着最幸福生活的就是那些当兵的人。连队的战士格外欢迎孩子们来看电影,他们会把自己的板凳让给我们坐,还会用茶缸端来热水给我们喝。当然,战士们对待那些十七八岁的女孩的态度,比对待我们这些十一二的毛头小孩更要热情,他们喜欢围坐在大姑娘身边看电影。
  ⑤我们家的邻居有一个姑娘,叫青云,青云是个大姑娘了,她喜欢去十七连看电影。凡是有关电影的消息,最早都是她发布的。因为十七连的战士跟她很熟。要放电影了,总有人给她通风报信。她个子很高,腰肢纤细,头发又黑又亮,喜欢梳两条大辫子。她眼睛不大,眉毛浅浅淡淡的,肤色白里透粉,非常有韵味。她带着我们去十七连看电影时,神情中总是帶着几分得意,好像回她的娘家似的理直气壮的。到了电影开演的时候,她往往看着看着就不见了。我们都以为她去小树林解手去了,可她一去就不回来,直至剧终。所以若问她电影演了些什么,她只能说出个大概。
  ⑥爱上青云家的,是小钟和小李,他们总是结伴而来。小李好像是部队的文书,不太爱说话,又黑又瘦的。小钟呢,他不胖不瘦,浓眉大眼,肤色跟青云一样白皙,在十七连当伙夫,所以有时他会偷上一些豆油带给青云家。青云一烙油饼的时候,我就想一定是十七连的人又给她送豆油来了。青云那时中学毕业,在家务农,那年的秋天她去看护麦田,得了尿毒症,住进医院,不久就死了。她死的时候小钟正回南方探家,他回来后并不知道青云已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了。而一直在连队没有下山的小李也不知情。等到又要放电影的时候,小钟和小李来到青云家,听说了青云的事后,两个人都呆了,小钟还落了泪。人们依据泪水,判断青云跟小钟是一对,小李只不过是个陪衬罢了。
  ⑦青云没了,我们得知电影消息的源头也就断了。从那后,我们很少到十七连去看电影了。不久这个连队就换防到别处去了,他们留在营地的,不过是几顶废弃的帐篷。我们采山经过那里的时候,总要看看那两棵悬挂着银幕的大树,当时树间的那方白布曾上演过多少动人的故事啊。树还在,故事也在继续,只是演绎着这故事的人已经风云四散、各自飘零了。
  1.结合文本,分析青云姑娘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标题是“露天电影”,作者为何花大量笔墨写青云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探究文章结尾部分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从身材、头发、肤色等方面写出青云外形靓丽;从她不看电影去约会的行为中看出她对爱情的向往;她年纪轻轻得病而死,写出她命运的不幸。
  2.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和比喻的修辞,生动细致地写出了老人们看露天电影前占座位的情景,表现了老人们对露天电影的期待。
  3.青云的爱情故事由看露天电影引起的;人们对露天电影的向往与青云对感情的渴望是相一致的,都表达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露天电影的消失与青云的死亡都给作品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4.这里曾放过很多电影,有许多电影故事在此上演;这里发生过像青云的爱情故事一样的或悲或喜的动人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露天电影以及相关人事、生活的怀念;连队离开后,曾在这里发生的故事还在演绎着、流传着,只是故事的主人公早已飘零。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人生哲学的一课
  艾芜
  ①在店里住到第五天的晚上,我被幺厮引到另一间更黑暗更肮脏的屋子里,介绍给另一个陌生人同睡的时候,我就忍不住问及和我往天(几天前)晚上一块儿睡觉的那个同伴了。因为我虽是讨厌他一身癞虾蟆似的疳疮,但我却忘不了他那待人和善而有礼貌的样子。
  ②“没店钱,赶出店外去了!”幺厮这样粗声粗气地回答,语势里藏着威胁和狞笑。
  ③我打了个寒噤,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是这样地想:可怜他还是可怜我呢?
  ④我知道,我不久也会给人赶到街头去的。掉轉身,望着小窗外的黑夜——一个广漠的冷酷的昆明的黑夜。
  ⑤这位新同伴呢,睡在床上,脸朝着壁头,在半明半暗的灯光下面,看不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来,而我的心里早就制造出这样的公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睡何必曾相识”,也就无须乎详细的观察和询问。我只是默默地倚窗站着,望着无边黑暗闪着小星点的秋空,追想那给店主人赶在街头的旧同伴,这一夜不知蹲在哪儿,含着眼泪,痛苦地搔着他身上发痒的疮疤呢!他的身世,我可不知道,只在夜里听见他一面搔痒一面这样愤激地说过:“家乡活不下了,才来到省城的,哪知道省城还是活不下去呢!”就只是知道这一点子,然而这一点也尽够一个沦落人的注解了,所以我也就不曾追问,而且我也没有追问别人身世的好心绪的。但这时我整个的心却为被赶的他悲哀了。仿佛我已看见他荒凉不堪的家乡,在斜阳中躺着无数烧毁的破屋,没有一缕黄昏的炊烟,只有一队乱鸦,在空中飞鸣一会,散到远处去了……“老兄,吹灯睡吧!”床上睡的那人,看着我尽是那样默默地站着,便忍不住这样说了。这一声,骤然打散了我心中的幻象,同时还觉得他的语气很是柔和、亲切,就无心地向他道:“你老兄可也是来省城找事做的么?”
  ⑥“不,我明天是要到外县去!”
  ⑦等我吹了灯上床睡的时候,他才深深地叹了一声:
  ⑧“这年头儿有什么事可做呢?”
  ⑨安慰的话,对他是没用处的,而我也说不出安慰的话来。于是两人静静地躺着,不作一声。秋夜的黑暗,把我们深深地掩埋着了。
  ⑩第二天早上醒来,约莫九点钟的光景,发现昨夜同睡的伴侣和我的一双旧鞋子,通不见了。没有鞋子穿,我十分地懊恼,但,对于偷去鞋子的人,我并没有起着怎样的痛恨和诅咒。因为连一双快要破烂的鞋子也要偷去,则那人的可怜处境,是不能不勾起我的加倍的同情的。然而,我看着一双赤裸裸的脚板,终于生气了,冒火了。我气冲冲地走到账房去,用着顽强的态度和咆哮的声音,同老板吵闹起来,把四五天来他给我的气闷,通通还给他了。
  (11)我不管他辩护的话,只觉得在他的屋里掉了东西,做主人的他,是应该首先负这责任的。于是吵闹,吵闹,不息地吵闹。
  (12)老板到底屈服了,就赔我一双半新的鞋子,鞋面是黑色哔叽做的,自然比我的旧布鞋子漂亮得多。我便马上感觉到偷我鞋子的朋友,倒替我做了一件不无利益的生意。但在老板交鞋子给我的时候,却严厉而忿怒地告诫,也许可以说是等于责骂吧,因为他的眼睛睁得很大,仿佛快要爆出火花的光景。
  (13)他说:“限你今夜清算店账,不……”气得说不出了。
  (14)“好的。”虽然我是回答得很不软弱,但心里却有点失悔我的吵闹,太过于凶悍了。然而想到早迟都要给他赶到店外的。捉到一个可以难他的机会的时候,客气的和平那是用不着的了。
  (15)赔偿的漂亮鞋子,诚然是出乎意外的收获,但等我朝脚上一比的时候,才知道这鞋子比我的脚短了一寸。没有别的方法可想,只有把这双短小的鞋子,无可如何地套在脚上。于是,在这山国的都市上又凭空添上了一个拖着倒跟鞋子的流浪青年,而我在街头走路的样子,也就更加狼狈更加滑稽了。但这些,我全顾不到。我只是一面拐出店外,一面就盘算:在这一夜应该在哪儿寻得一块遮蔽秋风秋雨的地方。
  (16)同时我想:就是这个社会不容我立脚的时候,我也要钢铁一般顽强地生存!
  1931年冬 上海
  (节选自《南行记》有删改)
  1.第⑤段,面对新同伴,作者为什么说“无须乎详细的观察和询问”?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第⑨段中“秋夜的黑暗,把我们深深地掩埋着了”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分别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老兄,吹灯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年头儿有什么事可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本内容,探究“我”的“人生哲学的一课”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我”猜想我们的遭遇是相同的;“我”没有追问身世的好心绪;客观环境让“我”无从观察。
  2.说明了夜色深沉,笼罩一切;暗示身处异乡,无地可居,无事可做;说明黑暗社会对人性的扭曲;表达了“我”内心的无助、迷茫。
  3.①对“我”默默站着,胡思乱想的劝慰与同情。②对黑暗现实的憎恨以及内心的无奈。
  4.不要幻想黑暗社会的美妙;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我们必须要顽强地生存下去;学会为自己的权益抗争;学会理解处境可怜的人的出格之事。
其他文献
本文在探讨合作学习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高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遴选恰当的合作学习主题、构建合理的分工团队、发挥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主导作用三方面讨论了开展高中
【考纲解读】语句衔接题是高考语文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一种考查形式,是近几年高考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题型之一,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赋分3分。此类题能力
目的:评估CT小肠成像结合粪钙卫蛋白在克罗恩病内镜缓解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初诊和治疗后均接受内镜、CTE检查及测定FC水平的CD患者,评估内镜、CTE表现和FC水平
首先对苄嘧磺隆和丙草胺复配的20%水分散粒剂(WDG)配方中使用的助剂、填充剂进行选择和优化;按照产品加工工艺所示的方法制得制剂,并对制剂热贮前后的崩解性、润湿分散性悬浮稳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在他看来,好字未必不是平常朴素的字眼,它之所以'好',关键
目前,贫困地区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展开,各级各单位积极而且很有成效地履行着这项政策。贫困孩子在学校都得到了应有的支助。一些学校也分配给每一名老师几名贫困学生并要
期刊
《2017年高考文科数学真题研究》(简称《文科》,350千字,定价48元)及《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真题研究》(简称《理科》,453千字,定价58元)已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1月
《考试说明》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范围包括“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其中“分析综合”包括三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m.  【提问模式】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设题误区】  概括分析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题目要求考生“选是”或“选非”,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内容的概括、转述和分析。常
For electronic devices like laptops, phones, anything with a LED or LCD display, the problem is that they produce a large amount of artificial blue light. 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