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四川、繁荣四川、和谐四川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梦四川篇章,是科学描绘富有时代精神、彰显四川特色、反映人民心声的发展蓝图。三者从不同维度揭示了四川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美丽是形象,是前提;繁荣是活力,是支撑;和谐是保障,是关键。三者缺一不可,必须共同发力,齐头并进。
建设美丽四川,战略重心要始终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充分释放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聚变效应,着力构建和谐相融美丽城乡形态,坚决打赢环境治理“三大战役”。要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全省工作必须遵循的大逻辑,融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三大发展战略”以及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依托四川多彩人文之韵实施“绿色四川”旅游行动计划,把人文产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促进人文与旅游、生态、农业的深度融合、联动发展;要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相辉映的现代新型城乡,形成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各具特色的城乡体系;要集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防治三大攻坚战,用5年时间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化解群众的环境“焦虑症”。
建设繁荣四川,要以产业转型、以文化人、创新驱动为发展路径。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双七双五”产业,更加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要支持文化创意、数字音乐等新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巴蜀文化走出去,同时培育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基本民主法治素质的公民;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資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突出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用好创新人才“第一资源”。
建设和谐四川,要以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推进文明家庭建设为战略取向。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就业服务等民生事业,使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态化推进藏区依法治理和彝区禁毒防艾相结合,促进民族团结和谐;要热爱家庭,珍惜家庭,注重家教,塑好家风,汇集数亿个家庭的磅礴力量推进和谐四川建设。(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建设美丽四川,战略重心要始终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充分释放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聚变效应,着力构建和谐相融美丽城乡形态,坚决打赢环境治理“三大战役”。要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全省工作必须遵循的大逻辑,融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三大发展战略”以及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依托四川多彩人文之韵实施“绿色四川”旅游行动计划,把人文产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促进人文与旅游、生态、农业的深度融合、联动发展;要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相辉映的现代新型城乡,形成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各具特色的城乡体系;要集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防治三大攻坚战,用5年时间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化解群众的环境“焦虑症”。
建设繁荣四川,要以产业转型、以文化人、创新驱动为发展路径。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双七双五”产业,更加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要支持文化创意、数字音乐等新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巴蜀文化走出去,同时培育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基本民主法治素质的公民;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資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突出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用好创新人才“第一资源”。
建设和谐四川,要以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推进文明家庭建设为战略取向。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就业服务等民生事业,使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态化推进藏区依法治理和彝区禁毒防艾相结合,促进民族团结和谐;要热爱家庭,珍惜家庭,注重家教,塑好家风,汇集数亿个家庭的磅礴力量推进和谐四川建设。(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