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为党增光添彩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全顺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平原乡的一个普通农家,年幼时父亲就因劳累过度和疾病折磨离开了人世。贫困和苦难塑造了李全顺坚强不屈、永不服输的性格。1984年,李全顺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180元钱又向亲朋好友筹资3万元在西高村建立了一座小厂,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的雏形。
  
  视员工如亲人勤俭节约朴素大方
  
  从1984年建厂时的6名员工到拥有注册资金1个亿、职工200多人的中型企业,李全顺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治厂”的原则,对待员工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承诺每月10日准时发工资,拖欠一天按1%利息补发,自1984年建厂起从未拖欠过员工工资;每天正常工作时间为8小时;公司职工月平均工资达2000元以上,并按国家规定为职工交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李全顺为公司中层及以上领导和连续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的员工,全额交纳养老保险。对新入厂的普通工人,李全顺为他们交纳养老保险金额的80%,远远优于国家规定。除此之外李全顺还为员工交纳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每月还有对职工的合同奖励:职工签合同3年者,每月奖30元,合同到期再奖800元;签合同6年者,每月奖励60元,合同到期再奖3000元;签合同10年者,每月奖99元,合同到期再奖12000元。对新入厂的职工,工作满3个月者每天补助生活费3元;满6个月者每天补助4元;满一年者每天补助5元。员工结婚、生孩子他都要送礼物,谁家有困难他都尽力帮助。
  李全顺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靠制度来管理人。领导和员工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加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者上,庸者下”,“不分年龄大小,不分领导、朋友介绍,不分亲疏关系,不分工龄长短”;正是这种“人心换人心”的企业管理机制,才使“以厂为家”的思想在绝大多数工人中确立起来,留住了人才,稳定了队伍,凝聚了人心。领导和员工上下同心,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断奋进努力。
  
  质量信誉胜似生命
  
  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是极为普通的镀锌丝、圆钉,仅新乡市周围就有500余家大大小小的同类企业,市场竞争有多么残酷可想而知。在外部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他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又要发展企业,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他坚决贯彻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确保质量、杜绝浪费。他重视从进料到出厂各个生产环节的层层把关,把内耗降到最小,使产值达到最大。
  “时刻为消费者利益着想,产品不能使用,包退包换,负责往来运费,每件赔偿50元损失,数量不够缺一赔十”,这些承诺更是印在产品包装箱上,以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曾经出现过质量问题的产品,李全顺都如数兑现了承诺,使消费者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损失,由此他的产品更加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消费者指名道姓要李全顺牌产品,订货电话每天接连不断,提货的客商络绎不绝。他认为,消费者利益高于一切,当自己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满足消费者的利益。在以诚信办厂原则的坚持下,在处处为消费者考虑和有着长远战略眼光的前提下,全顺线材有限公司赢得了许许多多销售商和消费者。公司规定把全部货款打到公司账户上,公司才安排生产。销售商和消费者也是如此信任李全顺,全部一次性付款,即使这样产品照样供不应求。
  至今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无一名业务人员,只有几个接电话的服务人员。有人问李全顺时,他笑着说:“我公司虽然没有业务员跑市场,但我实际上也有成百上千的业务员帮我跑市场,因为质量、信誉和良好的口碑使来我厂的客户都成了我的业务员,他们会帮助我宣传的。”至纯至朴的话语道破了天机。
  由于对质量严格把关,公司先后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联合列为“质量信誉跟踪产品”、“无投诉先进单位”、“质量之星企业”、“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全国质量诚信示范企业”、“全国市场信得过品牌—国家质量检测连续合格产品”、“2009年度中国行业十大著名品牌”、“2009年度中国中小企业品脾100强”,被新乡市资信评级委员会评为AAA级信用企业,2003年8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企业也因此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越做越大。
  
  为民富引路带领百姓共同致富
  
  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他不仅仅局限于发展企业,还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做生意,增加收入,使大家脱贫致富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1996年,西高村一家民营鞋厂因缺乏流动资金面临倒闭,李全顺为该厂担保贷款30万元,后该厂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是他主动偿还了30万元贷款。
  1999年,西高村自來水涨价,村民表示负担不起。看到群众有困难,李全顺放弃了自己买奥迪轿车的打算,个人出资33.8万元,建了一口深240米的螺旋钢管井、一座高32.6米的水塔,西高村村民吃水每吨只收0.2元费用。
  2000年7月,李全顺又在西高村创办16家村民家庭工厂,并给予多种优惠政策:为村民免费拉设备,负责技术指导和进原材料、销货,负担工商税务等一切费用。经过10年奋斗,这16家工厂的村民都致了富,每年每户收入3万~10万元,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被带富的老百姓感动之余为李全顺送去了“人民好代表致富引路人”的锦旗。
  西高村搞水利建设、修补公路、安装路灯、架设有线电视线路等公益性建设,李全顺都会赞助几千甚至上万元;同时又为村民购买有关养殖、种植的科技书籍,促进了西高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村民着想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李全顺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亲切地称作自己的“老爹老娘”。
  每逢中秋节,李全顺就会个人出资给西高村全村村民每人发一斤月饼;过春节,他给西高村每位村民发一斤香油;60岁以上的“老爹老娘”,每人发两件军大衣、电热毯、太空棉被、毛毯、床单、毛巾被、枕头等;给军属特困户,每户送50斤大米、50斤面粉、10斤大肉、10斤粉条;过老人节,他带领“老爹老娘”去旅游,请“老爹老娘”看戏,看全国跳伞锦标赛,到济源猴山观光,又到北京天安门、故宫、圆明园、长城、山东日照、青岛等地游玩。从2005年5月起,李全顺为西高村全体60岁以上“老爹老娘”再献一份孝心,每月18日给每位“老爹老娘”发50元生活费。另外,为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减轻农民负担,全村学生在每年的升级考试中,平均每门成绩80分以上者奖50元,全班总成绩第一名者奖100元;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奖1万元。
  自2009年6月起,每月16日李全顺为十里铺村全体60岁以上“老爹老娘”每人发放50元零花钱,使他们除了得到自己的亲生儿女孝敬外,再享受到另一个“儿子”的孝心。
  
  为村强努力构建和谐乡村
  
  李全顺至今已连任三届西高村村委会主任、两届村党支部书记。他经常在主持召开西高村“两委”会议时,传达上级党委和政府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会议的主要议题,要求“两委”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切实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并带头不要村里一分钱工资,不报销一分钱,义务为村民服务。为帮助西高村发展集体经济,李全顺主动慷慨解囊,无息借给村上30多万元搞建设。为加强党员思想道德建设,今年7月1日,李全顺带领公司和西高村全体党员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全体党员增强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更加明确了先锋队的表率作用。他还经常到村民家里走访,了解群众疾苦、调解邻里矛盾、解决实际困难,从而增进了村民团结,构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谐稳定的西高村。
  
  全顺爱心情系灾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李全顺马上在村里、厂里召开“情系灾区、奉献爱心”动员大会。在公司他个人当场捐资5万元,在西高村他又带头捐资500元,在十里铺村捐资500元,在卫滨区工会抗震救灾活动中捐资1000元,之后他又交纳了200元特殊党费,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人民代表、劳动模范无私的高尚情怀。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李全顺在“情系玉树、爱心无限”活动现场捐款10万元,他说:“谁不希望有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家园?这次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不幸。但是,有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帮助,灾区人民一定能坚定信心,他们一定会渡过难关,早日重建家园,过上幸福的生活。”
  
  为政府分忧为社会作奉献
  
  2007年,李全顺积极响应上级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号召,向政府捐资20万元。“创卫”工作开展以来,为减轻村民负担,他又无息借款给村委会,用于村里改善硬件设施,促进了西高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2004~2010年,李全顺连续举办7届 “全顺杯”老年运动会,大大提高了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为新乡市的体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为全市老年人尽了孝心。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李全顺尊老爱幼、帮贫救困、拥军优属,向各种帮扶对象捐资超过200万元。李全顺对待别人慷慨大方,对待自己却是严格而苛刻,始终保持着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他和工人穿一样的工作服,一起到职工食堂排队吃饭,并且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在公司的食堂里没有倒剩饭的泔水桶,员工都是吃多少打多少。穿戴方面他也不讲究,全身上下一身西装连衬衣总价值不超过200元……事业如日中天又拥有巨额财富的他能够做到勤儉朴素难能可贵,他为周围的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新机遇新跨越再创辉煌
  
  李全顺在新乡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在卫滨区工业园区征地321亩筹建铜产品加工项目,此项目已在省、市发改委备案。一期10万吨铜产品加工项目为:5万吨无氧铜杆、2万吨铜扁线、1万吨铜排、1万吨换位导线、5000吨单晶铜、5000吨特殊用途电磁线。第一期项目总投资7亿元,其中建设及设备投资31946万元,流动资金37334万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年均实现销售收入58.86亿元,创利税3.1亿元。第一期计划2011年6月份投产,达产后将成为全国铜(铜合金)线材类规模第一。第二期计划总投资8亿元,2012年投产,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生产工艺生产高精电池铜箔、集成线路排线,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 ,利税5亿元。第三期计划总投资10亿元,2013年投产,生产高科技节能电器,预计年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8亿元。
  该项目将以全顺铜业强有力的技术水平、管理团队以及良好的声誉为依托,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力争将全顺铜业办成全国铜产品加工利用的龙头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每次有人问他为什么殚精竭虑这样做时,他总是说:我是一名企业家、一名人民代表、一名共产党员,造福于民,帮助百姓脱贫致富、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要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我要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为党增光添彩。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政府的支持,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没有父老乡亲的帮助,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和荣誉,成绩和荣誉仅仅代表过去,既是我的压力,更是我的动力。我会一如既往,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我生命的重中之重,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最大的贡献!■
  
  成绩与荣誉
  
  1998年2月被评为新乡市“月评十件好事”之一;
  2000年9月荣获河南省(百佳)民营科技实业家称号;
  2000年12月荣获河南省优秀民营科技实业家称号;
  2001年2月被评为优秀区人大代表;
  2001年4月被授予新乡市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8月被聘为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
  2001年12月被评为新乡市“月评十件好事”之一;
  2002年3月被评为新乡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优秀代表;
  2002年12月被评为“河南省十大爱心援助功臣”;
  2003年3月在“五城”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被评为2002年度优秀义务督察员;
  2003年7月被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授予“中华爱国之星”;
  2003年9月被授予“中国时代百佳新闻人物”;
  2004年 6月被授予“河南省农村优秀人才”荣誉称号;
  2005年1月被授予“河南省先进村委会主任”;
  2005年6月被授予“全国建设小康村模范带头人”;
  2005年9月被授予“全国小康建设十大杰出人士”;
  2005年9月被授予“全国小康建设形象大使”;
  2006年3月被授予“河南省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2006年4月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2006年5月被授予“全国首届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
  2006年7月被授予“河南省爱心传播使者”;
  2006年10月被授予“河南省敬老之星”、“中华孝亲敬老之星”;
  2006年12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党支部书记”;
  2007年1月被授予“河南陆军预备役高炮师优秀预任军官”;
  2007年5月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
  2007年6月被授予“全国首届百姓金口碑优秀新闻人物”;
  2008年11月被授予“新乡市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8年被授予“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
  2008年被授予“2007-2008年度诚信人物”;
  2009年3月被授予“全国第二届百姓金口碑新农村建设功勋新闻人物”;
  2009年3月被授予“河南十大诚信人物”;
  2009年4月被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
  2009年5月被授予“践行新乡城市精神十大厚善人物”;
  2009年5月被授予“中国当代爱国企业家”;
  2009年12月被授予“中国中部十大杰出人物”;
  2009年12月全顺线材总厂被授予“中国中部崛起突出贡献奖单位”
  2010年1月被授予“时代先锋第六届全国改革创新诚信建设十大杰出村官”;
  2010年1月被授予“2009年度中国行业十大杰出品牌人物”;
  2010年1月被授予“2009年社会责任突出贡献人物”;
  2010年4月被授予“新乡市十大送温暖献爱心先进个人”;
  2010年7月被授予“2009-2010河南省十大诚信人物”;
  2010年9月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的十大诚信企业家”。
其他文献
跨越式发展就是不断实现弯道超越,弯道超越就是一种抓机遇、追求作为的精神。    作部署、定项目一定要尊重事物的成长期,不能急于在自己的届内、任内收获。要勇于担“难”。“难”就是发展的另一面。把“难”解决了,事物就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就是提升。  推动各项工作,都要注重从基础抓起,从源头抓起,从根本抓起。既要满怀热情,只争朝夕,又要稳扎稳打,不急于求成;既要昂扬向上,有勇气,有胆略,又要心稳神
期刊
水彩、水粉画引入中国近一个世纪了,在几代艺术家的辛勤努力下,正以良好的势头向前发展。但由于受固有观念的影响,至今仍有不少人将其视为国、油、版、雕之外的小画种,又因其市场的不景气,从事水彩、水粉画创作的人就更少了。耿显书则是一位默默守护在这个领域的潜行者。  耿显书出生在河南省新县,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国家在此建立纪念馆,担任筹备工作的著名画家刘勃舒及其中央美院的部分师生到此进行考察、写生。此时,正
期刊
编者按:  移民工作之所以号称天下第一难,一是难在移民故土难舍,二是难在搬迁事无巨细。南阳市今年首批搬迁移民6.5万人,取得了“不伤、不亡、不掉一人和安全无事故”的重大胜利,各级领导干部和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至关重要。淅川县电业局以大局为重,站在服务移民工作和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谋划部署移民保电工作,在南阳市供电公司的领导和支持下,大力开展服务南水北调移民迁安“双千双百”工程,不仅确保了移民工作的顺利实
期刊
身份背景对后天发展的影响加大,社会底层人群向上流动面临困难——    农家子弟还能“鲤鱼跳龙门”吗  ——大学收费高、毕业工作难找,农村家庭的子女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成本越来越高,动力越来越小  在北京做家政的肖梅近来格外烦恼。远在四川广汉老家的儿子初中毕业,考上了县城里的重点高中。是让儿子继续读高中、考大学?还是干脆去念个技校、过两年出来打工?  肖梅服务的家庭是两位退休老教师,他们力劝肖梅一
期刊
一边将产品运输到全国各地,一边在河南主要粮食产区大搞基地建设,一边与高校合作研究,一边立志造福于农民大众,作为一个集粮食基地、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科研及生物制药和营养食品为一体的高科技集团和河南省重点龙头企业,河南方欣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知在這个经济大浪淘沙的年代,要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也将面临更大的实力挑战。  “未见厂房貌,已闻稻米香”,驱车前往河南省中牟县商都大街林西路,方欣工业园几个
期刊
王玉献,中共党员,现年4 9岁,任南阳市移民局局长,兼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南阳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副指挥长。自从移民工作开展以来,他以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己任,牢固树立和谐移民理念,一心想着移民,一切为了移民,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廉洁奉公,团结带领市移民局一班人,高质量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阶段性任务,保证了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高效有序推进,领导和同志们称他为“拼命
期刊
我常常邀请朋友到我在湖边的房子里,在房前的那棵杏树下,沏一壶龙井茶,悠然地聊天。兒子养的一些灰色的白色的小兔子,我养的三只鸽子,还有爱人的那只洁白的狗儿,自然都会围拢过来,成为我们中间的一员。他们都好象一个个安静的听众,静静地在我们周围,听我们津津有味的谈话,如痴如醉。  大家似乎都很羡慕我的生活。我的家距离城市只有一刻钟的车程,依山面水,但是却一如乡村那样与喧嚣的城市生活隔绝。  我的生活是诗意
期刊
“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2007年的全国“两会”上,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政府建设的目标时,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这是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的选择,也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政府对13亿人民的承诺。   3年后的2010年“两会”上,“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一个专题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期刊
陕西西安“国学天才”孙见坤,自主招生面试中折服多所高校的文史教授,在央视“开心学国学”中被评委盛赞“万里挑一”,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天才”。但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陕西省招办拒绝投档。孙见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  对此,您怎么看?    要越过大学与真正人才之间的那道鸿沟  文/武洁    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国学天才”
期刊
经常不经意间发现,中国文化中,古已有之的元素在历经千年的流传之中,愈来愈成为堪为经典而无法抹煞的记忆。有些元素在历经岁月的雕琢之下,宛若艺术魅力盛放的艺术品,已然成为文化瑰宝的组成部分。面对2010年中国打开国门迎世界宾朋的上海世博会,笔者在谈抒心中有关中国白酒那些堪称艺术的记忆时,真想再次品读篆刻在汉代竹简上的优美文字——“桃花开时制曲,花凋曲成。制酒,味幽香……”这独树一帜,堪为诗意的酿酒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