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级新政权建立的喧天锣鼓声,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河南及时开展了对旧教育的接管与改造工作,开始谱写河南教育的华美新篇章。
一、除旧布新,旧式学校枯木逢春
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有能力的未来建设者,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接管与改造对于刚刚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国民党政府的南逃,河南原有的公立学校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学校事务无人问津、教育经费没有着落、教职员工思想动荡。大部分私立学校也因战火的影响和强势的欺压而举步维艰。开封有名的少数民族中学养正中学自1944年成立到1948年开封解放前,先后5次搬迁,颠沛流离,校舍难以固定。由于经费主要靠校董们自筹,往往捉襟见肘、困难重重,学校设备极其简陋,语文老师连一本基本的工具书都没有,各学科也都缺乏配套的资料和参考书,理化实验仪器和卫生器材更是一无所有,体育器械也寥寥无几。到解放前夕,全校仅有3个班、58名学生,教职员工对外说起来有21人,但其中有的是义务教学、有的是兼职管理,即使是专职人员,工资也难以保障。学校已到了濒临解散的地步。
1949年6月,河南全境解放。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河南各地新成立的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相应的干部参加学校领导工作,在中小学普遍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保证了党在学校的领导。亲历了郑州解放的张纯洁当时是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原为省立林县中学(1946年迁郑)初中二年级学生。他清楚地记得,郑州解放的炮声沉寂之后,军管会随即接管了学校,并立即组织尚留在郑州的师生开始复学。这位未成年的学生也因自觉保管学校集体财产,加快了学校的复课进度而受到军管会的表扬。在接管学校领导权的同时,学校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废除了旧的管理模式和教学制度,取消了国民党统治下有名无实的训育制和导师制;撤销了《中国国民党党义》《童子军》等反动课程,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课程;大量吸收工农子弟入学,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学生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革命人生观教育,肩负起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任务。曾经奄奄一息的开封养正中学也因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扶持而重获新生。1949年,党和政府协助养正中学,将其原校址福建会馆重新租回;1950年1月,养正中学迁回整修一新的原校址,并举行了热烈的校庆活动。为帮助养正中学发展,党和政府每年拿出优厚的补助费用于教学,使其成为私办公助的初级中学。1951年,在人民政府的资助下,养正中学扩大校园面积,增设班次,学生多达3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0多人。1952年,党和政府正式接管养正中学,定名为河南省立开封回民初级中学。学校增添教师,新建校舍,增加班次,添置教学设备,并在全省范围内,特别是豫东、豫北各县招收回族学生来校读书。曾经难以维系的养正中学一跃成为生机勃勃的开封回中。
新中国成立后被党和国家许多领导人视察以及吸引国内外各方面人士到校参观的洛阳市敬事街小学,解放前也曾经因为战火不断搬迁,最终至一度停办。1948年洛阳解放后,党和政府及时接管了学校,并积极加以改造和扶助,使其规模不断扩大,走上跨越式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在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大批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如郑州市优胜路小学、开封市曹门关小学、河南省立郑州第四初级中学(即今天的郑州八中)、郑州火力发电厂子弟中学等。
在对中小学教育及时进行接收和改造之际,党也不失时机地积极在河南创办新型高等教育。1948年8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以原国立河南大学进步师生为基础,在中原局所在地豫西宝丰县,创建了党领导下的新型革命大学——中原大学,为中原解放区行政、财经、医疗、教育、文艺、新闻等战线大量输送基层干部和高级专业人才,为中原解放区的革命和建设、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六七月间,刚成立不久的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又派人赶赴苏州迎回一年前被迫迁徙的河南大学,与已迁至河大老校址的中原大学共同组建新的河南大学。新组建的河南大学在党的领导下,以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为指导,圆满完成了教育改造的任务,使河南大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河南大学改造工作的顺利完成,为进一步发展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对旧学校的接收和改造,经过一系列的除旧与布新,河南教育事业面貌一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收回教育主权,外国人办的学校脱胎换骨
教育主权是一个独立国家神圣主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在国家主权之内,涉及教育事务的最终决定权,是国家主权在教育事务上的具体体现。根据国际通例,除了外国侨民为教育自己子女而设立的学校之外,任何一个独立国家是不允许外国人在自己的国土范围内开办学校的。然而自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国的主权受到侵犯,不少西方人以种种借口在中国内地建立各种学校。
新中国成立前河南省内的受外国津贴的学校主要是各国教会创办的学校,如仅开封就有真光施育中学(美国浸礼会津贴)、济汴中学(美国浸礼会津贴)、华阳中学(意大利天主教教会津贴)、豫中中学(加拿大中华圣公会津贴)、三育学校(美国基督教福临安息日会津贴)、圣保罗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加拿大中华圣公会津贴)、福音高级护士学校(英国内地会津贴),以及豫中小学、明新小学等,此外还有一些幼教机构。这些学校是随着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入侵而在河南逐步兴起的。表面上看,他们不过是个教育机构,但实际上由于旧中国政府的腐败和对帝国主义的依赖,这些学校往往与不平等条约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内含有文化渗透、文化侵略的意图,企图利用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容易接受信仰的特点,先入为主,利用宗教占领学生的思想领地,有些教会学校甚至直接从事严重危害中国社会的事情。位于开封的加拿大圣公会学校豫中中学的办学经历就非常清楚地昭示了这一切。
豫中中学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社会影响在当时的开封都有一定的地位,它分为男女二部,男生部前身为圣安得烈学校,女生部前身为圣玛利女校,两校皆属加拿大基督教河南中华圣公会,1930年两校合并为豫中中学。学校校长为教会牧师,教职员工也多为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学校的宗教气氛极为浓厚,每天早晚都有礼拜,部分师生在就寝以前还要作一次祷告,星期天上午全体师生还要参加大礼拜。除每天上午有半小时抓得很紧的圣经课外,正课时间以内另有圣道课。学生圣经如果考得不好,思想上会有很大压力。
教会学校不仅对学生进行思想信仰上的渗透,还不断压制学生的爱国运动。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掀起反对英日帝国主义浪潮,豫中中学学生出于义愤,计划参加开封的爱国运动。学校当局坚决制止。学生严厉质问当时的校长宋作珍:“你是加拿大人,即便是英国人,你说英国人杀中国人是对,还是不对?”宋不置可否。在学生的再三逼问下,宋却说:“如果我说英国人杀中国人对,我的心不叫我说;如果我说英国人杀中国人不对,我的国家不叫我说。”很多学生看到这些传教士平日满嘴的仁义道德、博爱平等,遇到实际问题,却并不坚持真理、主持正义,感到无比失望。更让学生们感到失望的是,校方不仅强力制止学生参加游行示威活动,还开除了在这次爱国运动中表现最积极的同学。一时间,全校学生哗然。类似这样的情形在主权受到侵犯的旧中国,成为强压在中国人心头难以言说的伤痛。因此,捍卫国家尊严,收回教育主权,也是当时四亿五千万中国人不懈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收回教育主权。1951年初,河南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有关指示精神,发出《关于处理接收美国津贴的文教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宣传指示》。省文教厅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落实受外国津贴的教会学校的接收工作:行政上调整这些学校的组织机构,解散原有的校董会,重建新的董事会,改选校委会;政治上通过学习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和觉悟,开展校政民主改革;经济上建立独立的会计制度,彻底割断学校与国外教会的经济联系,同时在经费上采取“统收统支,清算补助”的原则对学校予以支持,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到1952年9月,河南省受外国津贴的中等以上学校和教会小学、幼儿园全部实现了政府接管。在接管基础上,又进一步加强了对这些学校的校政改造和经济管理,不断提高学校教职员工的反帝爱国热情和新民主主义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的基本面貌,使其彻底脱离国外教会组织,脱离国外津贴资助,真正成为党领导下的新式人民学校。
三、内外兼修,教职员工接受思想改造
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工作是党执政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河南解放之后,在党的领导下,一边进行教育接管和改造,同时着手开展对教职员工的思想改造工作。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响应和配合,接受改造。
河南解放以前,由于局势动荡,包括教师在内的大多数知识分子生活困难,许多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思想混乱复杂,遇事茫然不知所措,精神上没有主心骨。河南解放以后,为争取和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即将到来的文化教育高潮,帮助教职员工渡过生活难关,使他们逐步树立进步的政治思想,195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遵循“争取、团结、改造”的原则,通令帮助和救济失业的知识分子。1949~1952年,全省共吸收5万余名失业的知识分子参加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改造教职员工的思想,1951年起,全省利用假期举办各种政治短训班,在广大教职员工中普遍开展了教师思想改造学习运动,集中时间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阶级与政党、国家与革命、中国革命史、新民主主义论、时事政策等。同时组织教师参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宣传等社会活动,把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贯穿到课堂和现实活动中去,通过实际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1951~1952年,全省约13000名中等学校教师接受了政治思想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崇美、恐美、亲美思想,变天思想,同情地主思想,怀疑共产党思想等错误认识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进步政治观点和思想逐步占据教职员工的头脑。1953年,通过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整顿小学的学习,河南省各级学校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又普遍接受了一次和风细雨式的正面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河南高校也结合教学实际和当时政治要求,对教职员工开展了以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为宗旨的思想改造运动。通过不懈的思想改造运动,河南广大教师逐步丢掉了盲目性,克服了旧思想,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和认识,开始慢慢接受马列主义思想。河南大学教师在学习结束时,纷纷畅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有的说:“通过学习,马列主义的真理哺育了我,把我从旧思想的牢笼里解放了出来。”有的说:“党是辛勤的播种者,使我认识了真理,找到了方向。”……直到多年以后,一些专家、教授回忆起当年的思想改造学习时,仍发自肺腑地坦言: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政治觉悟,也使自己明确了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解放初期对河南教育的接管与改造是党全面执政河南初期在教育领域开展的第一次重大举措,这一成功实践为河南教育事业今后的健康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 编 流 水)
一、除旧布新,旧式学校枯木逢春
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有能力的未来建设者,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接管与改造对于刚刚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国民党政府的南逃,河南原有的公立学校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学校事务无人问津、教育经费没有着落、教职员工思想动荡。大部分私立学校也因战火的影响和强势的欺压而举步维艰。开封有名的少数民族中学养正中学自1944年成立到1948年开封解放前,先后5次搬迁,颠沛流离,校舍难以固定。由于经费主要靠校董们自筹,往往捉襟见肘、困难重重,学校设备极其简陋,语文老师连一本基本的工具书都没有,各学科也都缺乏配套的资料和参考书,理化实验仪器和卫生器材更是一无所有,体育器械也寥寥无几。到解放前夕,全校仅有3个班、58名学生,教职员工对外说起来有21人,但其中有的是义务教学、有的是兼职管理,即使是专职人员,工资也难以保障。学校已到了濒临解散的地步。
1949年6月,河南全境解放。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河南各地新成立的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相应的干部参加学校领导工作,在中小学普遍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保证了党在学校的领导。亲历了郑州解放的张纯洁当时是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原为省立林县中学(1946年迁郑)初中二年级学生。他清楚地记得,郑州解放的炮声沉寂之后,军管会随即接管了学校,并立即组织尚留在郑州的师生开始复学。这位未成年的学生也因自觉保管学校集体财产,加快了学校的复课进度而受到军管会的表扬。在接管学校领导权的同时,学校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废除了旧的管理模式和教学制度,取消了国民党统治下有名无实的训育制和导师制;撤销了《中国国民党党义》《童子军》等反动课程,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课程;大量吸收工农子弟入学,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学生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革命人生观教育,肩负起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任务。曾经奄奄一息的开封养正中学也因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扶持而重获新生。1949年,党和政府协助养正中学,将其原校址福建会馆重新租回;1950年1月,养正中学迁回整修一新的原校址,并举行了热烈的校庆活动。为帮助养正中学发展,党和政府每年拿出优厚的补助费用于教学,使其成为私办公助的初级中学。1951年,在人民政府的资助下,养正中学扩大校园面积,增设班次,学生多达3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0多人。1952年,党和政府正式接管养正中学,定名为河南省立开封回民初级中学。学校增添教师,新建校舍,增加班次,添置教学设备,并在全省范围内,特别是豫东、豫北各县招收回族学生来校读书。曾经难以维系的养正中学一跃成为生机勃勃的开封回中。
新中国成立后被党和国家许多领导人视察以及吸引国内外各方面人士到校参观的洛阳市敬事街小学,解放前也曾经因为战火不断搬迁,最终至一度停办。1948年洛阳解放后,党和政府及时接管了学校,并积极加以改造和扶助,使其规模不断扩大,走上跨越式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在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大批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如郑州市优胜路小学、开封市曹门关小学、河南省立郑州第四初级中学(即今天的郑州八中)、郑州火力发电厂子弟中学等。
在对中小学教育及时进行接收和改造之际,党也不失时机地积极在河南创办新型高等教育。1948年8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以原国立河南大学进步师生为基础,在中原局所在地豫西宝丰县,创建了党领导下的新型革命大学——中原大学,为中原解放区行政、财经、医疗、教育、文艺、新闻等战线大量输送基层干部和高级专业人才,为中原解放区的革命和建设、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六七月间,刚成立不久的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又派人赶赴苏州迎回一年前被迫迁徙的河南大学,与已迁至河大老校址的中原大学共同组建新的河南大学。新组建的河南大学在党的领导下,以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为指导,圆满完成了教育改造的任务,使河南大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河南大学改造工作的顺利完成,为进一步发展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对旧学校的接收和改造,经过一系列的除旧与布新,河南教育事业面貌一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收回教育主权,外国人办的学校脱胎换骨
教育主权是一个独立国家神圣主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在国家主权之内,涉及教育事务的最终决定权,是国家主权在教育事务上的具体体现。根据国际通例,除了外国侨民为教育自己子女而设立的学校之外,任何一个独立国家是不允许外国人在自己的国土范围内开办学校的。然而自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国的主权受到侵犯,不少西方人以种种借口在中国内地建立各种学校。
新中国成立前河南省内的受外国津贴的学校主要是各国教会创办的学校,如仅开封就有真光施育中学(美国浸礼会津贴)、济汴中学(美国浸礼会津贴)、华阳中学(意大利天主教教会津贴)、豫中中学(加拿大中华圣公会津贴)、三育学校(美国基督教福临安息日会津贴)、圣保罗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加拿大中华圣公会津贴)、福音高级护士学校(英国内地会津贴),以及豫中小学、明新小学等,此外还有一些幼教机构。这些学校是随着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入侵而在河南逐步兴起的。表面上看,他们不过是个教育机构,但实际上由于旧中国政府的腐败和对帝国主义的依赖,这些学校往往与不平等条约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内含有文化渗透、文化侵略的意图,企图利用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容易接受信仰的特点,先入为主,利用宗教占领学生的思想领地,有些教会学校甚至直接从事严重危害中国社会的事情。位于开封的加拿大圣公会学校豫中中学的办学经历就非常清楚地昭示了这一切。
豫中中学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社会影响在当时的开封都有一定的地位,它分为男女二部,男生部前身为圣安得烈学校,女生部前身为圣玛利女校,两校皆属加拿大基督教河南中华圣公会,1930年两校合并为豫中中学。学校校长为教会牧师,教职员工也多为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学校的宗教气氛极为浓厚,每天早晚都有礼拜,部分师生在就寝以前还要作一次祷告,星期天上午全体师生还要参加大礼拜。除每天上午有半小时抓得很紧的圣经课外,正课时间以内另有圣道课。学生圣经如果考得不好,思想上会有很大压力。
教会学校不仅对学生进行思想信仰上的渗透,还不断压制学生的爱国运动。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掀起反对英日帝国主义浪潮,豫中中学学生出于义愤,计划参加开封的爱国运动。学校当局坚决制止。学生严厉质问当时的校长宋作珍:“你是加拿大人,即便是英国人,你说英国人杀中国人是对,还是不对?”宋不置可否。在学生的再三逼问下,宋却说:“如果我说英国人杀中国人对,我的心不叫我说;如果我说英国人杀中国人不对,我的国家不叫我说。”很多学生看到这些传教士平日满嘴的仁义道德、博爱平等,遇到实际问题,却并不坚持真理、主持正义,感到无比失望。更让学生们感到失望的是,校方不仅强力制止学生参加游行示威活动,还开除了在这次爱国运动中表现最积极的同学。一时间,全校学生哗然。类似这样的情形在主权受到侵犯的旧中国,成为强压在中国人心头难以言说的伤痛。因此,捍卫国家尊严,收回教育主权,也是当时四亿五千万中国人不懈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收回教育主权。1951年初,河南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有关指示精神,发出《关于处理接收美国津贴的文教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宣传指示》。省文教厅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落实受外国津贴的教会学校的接收工作:行政上调整这些学校的组织机构,解散原有的校董会,重建新的董事会,改选校委会;政治上通过学习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和觉悟,开展校政民主改革;经济上建立独立的会计制度,彻底割断学校与国外教会的经济联系,同时在经费上采取“统收统支,清算补助”的原则对学校予以支持,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到1952年9月,河南省受外国津贴的中等以上学校和教会小学、幼儿园全部实现了政府接管。在接管基础上,又进一步加强了对这些学校的校政改造和经济管理,不断提高学校教职员工的反帝爱国热情和新民主主义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的基本面貌,使其彻底脱离国外教会组织,脱离国外津贴资助,真正成为党领导下的新式人民学校。
三、内外兼修,教职员工接受思想改造
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工作是党执政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河南解放之后,在党的领导下,一边进行教育接管和改造,同时着手开展对教职员工的思想改造工作。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响应和配合,接受改造。
河南解放以前,由于局势动荡,包括教师在内的大多数知识分子生活困难,许多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思想混乱复杂,遇事茫然不知所措,精神上没有主心骨。河南解放以后,为争取和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即将到来的文化教育高潮,帮助教职员工渡过生活难关,使他们逐步树立进步的政治思想,195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遵循“争取、团结、改造”的原则,通令帮助和救济失业的知识分子。1949~1952年,全省共吸收5万余名失业的知识分子参加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改造教职员工的思想,1951年起,全省利用假期举办各种政治短训班,在广大教职员工中普遍开展了教师思想改造学习运动,集中时间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阶级与政党、国家与革命、中国革命史、新民主主义论、时事政策等。同时组织教师参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宣传等社会活动,把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贯穿到课堂和现实活动中去,通过实际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1951~1952年,全省约13000名中等学校教师接受了政治思想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崇美、恐美、亲美思想,变天思想,同情地主思想,怀疑共产党思想等错误认识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进步政治观点和思想逐步占据教职员工的头脑。1953年,通过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整顿小学的学习,河南省各级学校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又普遍接受了一次和风细雨式的正面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河南高校也结合教学实际和当时政治要求,对教职员工开展了以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为宗旨的思想改造运动。通过不懈的思想改造运动,河南广大教师逐步丢掉了盲目性,克服了旧思想,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和认识,开始慢慢接受马列主义思想。河南大学教师在学习结束时,纷纷畅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有的说:“通过学习,马列主义的真理哺育了我,把我从旧思想的牢笼里解放了出来。”有的说:“党是辛勤的播种者,使我认识了真理,找到了方向。”……直到多年以后,一些专家、教授回忆起当年的思想改造学习时,仍发自肺腑地坦言: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政治觉悟,也使自己明确了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解放初期对河南教育的接管与改造是党全面执政河南初期在教育领域开展的第一次重大举措,这一成功实践为河南教育事业今后的健康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 编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