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提出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教材不再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而只是一种引导学生认知和发展的范例;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而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因此,对学生而言,教材、教师都不是所谓的权威,真正的权威是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要达到“自能”,必须要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而质疑正是主动探究的第一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一切创造活动的起点,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之一。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前提,激发学生质疑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学生鲜有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质疑的。难道是真的没有疑问吗?答案是否定的。茫茫书海,知识无穷,怎会无疑可问呢?究其原因在于受师道尊严的束缚,在学生看来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即使有“疑”,也不便提,不敢提。而“学起于思”,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勤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引导学生质疑,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这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愉快感,就会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就会大胆地主动参与,就会争先恐后的质疑。所以在教学流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壮胆,不断地给予肯定,给予鼓励,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坚持以积极评价为主,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写、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质疑。为此,教师必须把微笑带进课堂,蹲下来看学生。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抚摸……都能鼓励激发学生再次创新的欲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努力使师生之间真情交融,平等对话,双向沟通,使教师成为学生质疑的良师益友,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探索精神得到充分发挥。
二、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动力,启迪学生质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会使人产生积极愉快的学习情绪,形成主动进取的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兴趣是学生想学、乐学的基本情感,它往往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之,学生就不能主动参与,就不能质疑,更谈不上创新学习。 笔者于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特殊的意义。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如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笔者一开始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兴趣盎然地深究其名,寻找其名字来源。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激疑激趣的疑问,会诱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三、以教给学生质疑技巧为关键,激发学生质疑
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工具”,学习方法是学生的“工具”,只有这两种“工具”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整体作用,对学生来讲,学习方法作为“工具”,只有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系统,才会形成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质疑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质疑,形成能力。具体做法为:
1.循循诱导,点拨促思
在阅读文章时,首先要在泛读的基础上进行循循诱导,让学生抓住质疑的关键点:文眼、字眼、特殊含义的词句、修辞手法、文章的主要内容、材料的选择、作品的构思、主题等。此点拨促思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迅速深入课文,体验到质疑成功的快乐。其次,要让学生抓住疑难点质疑。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想适应的地方,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的疑难点,在读中解疑,以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反复精读,悟出道理
教师在提出阅读能力的训练要求后,让学生反复精读课文,不断地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悟出某个道理,并通过说或写表现出来。 另外,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要有设计质疑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提问题不读书,把自己一些想法及疑问写在预习本上。有意识让学生去找疑。如新教材中的《山的那边》是一首抒情诗,它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意象壮阔,意蕴丰富。适合反复读,不仅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感情,悟出哲理,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各自放声读,读准字音。四人小组对读,读出韵味。在此基础上,每人就自己的感悟,提出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可自己解答,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寻求老师及同学的帮助。在熟读领会全诗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诗的内容创造性的扩写作文。
3.想象训练,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在思维能力训练方面,注重了写实实在在的人和事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应把想象力与发散思维相结合。如,我们可就课文来拓展思维点,让学生想象出课文情节中没有的情况。例,七年级上册的课文《落难的王子》,就可补充材料说明他多愁善感的性格、突遭厄运时的心理及行动、在磨难中表现的非凡勇气、大彻大悟后的豁达等。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可试着更换结局来拓展思维,让学生做出种种可能的设想,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结局。这种改变课文内容的的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的思维个性,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4.疏导释疑,求异创新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它决定人们愿不愿意创新、敢不敢创新的欲望与倾向性,是创新能力品质的基础和动力。初中语文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条件。因为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如有写顽强生命力的“紫藤萝瀑布”,有写让人心生敬意的“行道树”,还有写物候现象的“大自然语言”,《社戏》中对往事的回忆,对难忘生活的体验,《月亮上的足迹》中,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壮举。以上种种的创新体验,无疑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震撼。引导学生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在释疑的过程中,教师切不可包办代替,同时在释疑中,不要统一为一个答案,要鼓励、提倡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过程可鼓励学生养成坚持独立思考,不迷信他人,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的习惯,增强创新意识。作为要教师要宽容,要允许学生提出各种与教材、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哪怕是幼稚甚至错误的观点,(当然不能放弃引导的责任),允许学生保留意见,不要迫使学生钻入教师预先设计的“标准”答案中,不要让现成的结论禁锢学生的思想,扼杀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5.团结协作,尽显潜能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合作共事,能否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领悟、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见、建议等。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不容忽视的方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一要注重信息的多向互动式交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可针对教学的重点、关键处和学生的疑难点,采用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互相探讨、议论交流。二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保证学生个体自主性学习的质量,让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有相互交流的必要。其次教师在此时要注意以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交流,并在关键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以保证学生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情感交流和相互启发,甚至辩论,从多方面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群体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三要注意在合作学习时,探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面临的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有利于让学生不同的思路尽可能出现,并进行碰撞,同时又在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中相互接纳,既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又尽显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桃子不是自己从树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教师喂给学生的,更不是强灌硬压给学生的,而应是学生积极主动亲自摘取的。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养成大胆质疑,主动求解的习惯,就能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032400山西省交口县第二中学)
一、以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前提,激发学生质疑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学生鲜有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质疑的。难道是真的没有疑问吗?答案是否定的。茫茫书海,知识无穷,怎会无疑可问呢?究其原因在于受师道尊严的束缚,在学生看来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即使有“疑”,也不便提,不敢提。而“学起于思”,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勤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引导学生质疑,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这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愉快感,就会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就会大胆地主动参与,就会争先恐后的质疑。所以在教学流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壮胆,不断地给予肯定,给予鼓励,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坚持以积极评价为主,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写、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质疑。为此,教师必须把微笑带进课堂,蹲下来看学生。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抚摸……都能鼓励激发学生再次创新的欲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努力使师生之间真情交融,平等对话,双向沟通,使教师成为学生质疑的良师益友,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探索精神得到充分发挥。
二、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动力,启迪学生质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会使人产生积极愉快的学习情绪,形成主动进取的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兴趣是学生想学、乐学的基本情感,它往往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之,学生就不能主动参与,就不能质疑,更谈不上创新学习。 笔者于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特殊的意义。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如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笔者一开始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兴趣盎然地深究其名,寻找其名字来源。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激疑激趣的疑问,会诱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三、以教给学生质疑技巧为关键,激发学生质疑
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工具”,学习方法是学生的“工具”,只有这两种“工具”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整体作用,对学生来讲,学习方法作为“工具”,只有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系统,才会形成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质疑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质疑,形成能力。具体做法为:
1.循循诱导,点拨促思
在阅读文章时,首先要在泛读的基础上进行循循诱导,让学生抓住质疑的关键点:文眼、字眼、特殊含义的词句、修辞手法、文章的主要内容、材料的选择、作品的构思、主题等。此点拨促思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迅速深入课文,体验到质疑成功的快乐。其次,要让学生抓住疑难点质疑。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想适应的地方,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的疑难点,在读中解疑,以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反复精读,悟出道理
教师在提出阅读能力的训练要求后,让学生反复精读课文,不断地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悟出某个道理,并通过说或写表现出来。 另外,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要有设计质疑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提问题不读书,把自己一些想法及疑问写在预习本上。有意识让学生去找疑。如新教材中的《山的那边》是一首抒情诗,它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意象壮阔,意蕴丰富。适合反复读,不仅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感情,悟出哲理,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各自放声读,读准字音。四人小组对读,读出韵味。在此基础上,每人就自己的感悟,提出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可自己解答,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寻求老师及同学的帮助。在熟读领会全诗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诗的内容创造性的扩写作文。
3.想象训练,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在思维能力训练方面,注重了写实实在在的人和事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应把想象力与发散思维相结合。如,我们可就课文来拓展思维点,让学生想象出课文情节中没有的情况。例,七年级上册的课文《落难的王子》,就可补充材料说明他多愁善感的性格、突遭厄运时的心理及行动、在磨难中表现的非凡勇气、大彻大悟后的豁达等。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可试着更换结局来拓展思维,让学生做出种种可能的设想,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结局。这种改变课文内容的的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的思维个性,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4.疏导释疑,求异创新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它决定人们愿不愿意创新、敢不敢创新的欲望与倾向性,是创新能力品质的基础和动力。初中语文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条件。因为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如有写顽强生命力的“紫藤萝瀑布”,有写让人心生敬意的“行道树”,还有写物候现象的“大自然语言”,《社戏》中对往事的回忆,对难忘生活的体验,《月亮上的足迹》中,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壮举。以上种种的创新体验,无疑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震撼。引导学生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在释疑的过程中,教师切不可包办代替,同时在释疑中,不要统一为一个答案,要鼓励、提倡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过程可鼓励学生养成坚持独立思考,不迷信他人,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的习惯,增强创新意识。作为要教师要宽容,要允许学生提出各种与教材、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哪怕是幼稚甚至错误的观点,(当然不能放弃引导的责任),允许学生保留意见,不要迫使学生钻入教师预先设计的“标准”答案中,不要让现成的结论禁锢学生的思想,扼杀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5.团结协作,尽显潜能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合作共事,能否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领悟、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见、建议等。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不容忽视的方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一要注重信息的多向互动式交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可针对教学的重点、关键处和学生的疑难点,采用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互相探讨、议论交流。二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保证学生个体自主性学习的质量,让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有相互交流的必要。其次教师在此时要注意以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交流,并在关键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以保证学生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情感交流和相互启发,甚至辩论,从多方面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群体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三要注意在合作学习时,探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面临的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有利于让学生不同的思路尽可能出现,并进行碰撞,同时又在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中相互接纳,既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又尽显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桃子不是自己从树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教师喂给学生的,更不是强灌硬压给学生的,而应是学生积极主动亲自摘取的。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养成大胆质疑,主动求解的习惯,就能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032400山西省交口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