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37907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历史教学方法落后,成为制约高考历史成绩难以提高,学生对学习历史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从老师“教”向学生“学”转变,是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课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现将我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备课 预习 模式
  
  历史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互动”关系。所谓“师生互动”关系,即师生间平等的交往与对话。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的“学科本位”第一的观念, 向现代的“人本位”的观念转变,以适应当前历史新课程的要求。
  
  一、课前准备
  
  教师要把工夫要下在备课上。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备课时一是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二是备目标,即明确教学目标;三是备教材,即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四是备教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选择好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教材内容非常丰富,而且知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从宏观上驾驭教材。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习惯上由老师提出几个问题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归纳导入下一节内容,其实这几个问题是教师精心设计好的,学生根据提问被动地回答。我改变了这种方法,每讲完一节课,要求学生对下一节课进行预习,根据下一节的标题,各小标题的内在联系,要学生自己设计提问的问题,并且导入下一节课,学生起初虽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但这毕竟是经过思考的,而且这样既对前几节内容进行复习,又对下一节内容进行预习,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讲《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一节,同学设计问题有:1.法国大革命背景、意义。2.拿破仑帝国的怎样灭亡的?这几个问题设计得非常好,问同学们为什么设计此问题,答:是教材写的拿破仑帝国后欧洲封建君主召开维也纳会议,处置战败的法国,这样学生学这一节也就预习了前节内容。
  
  二、教学模式
  
  课堂上,教师要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师生互动”为载体。首先,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应将高考考情、考纲要求融进各单元、章、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应了解每一章、节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应用“导读法”实施课堂教学。变“教”为“导”,变听讲、记笔记为思考理解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过程,引导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对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
  
  三、知识串联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 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 用线串珠子一样。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 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高中历史新课程在教学活动的内容上,与旧课程差异是较大的。新课程在这些方面的要求提高了,其教学活动的内容更丰富,活动的形式也更多。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还要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新课程与旧课程存在着继续与发展的辨证关系,它们也有一致的地方,如,都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功能,无论是新旧高中历史课程,对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会涉及到的,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也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脉络;又如,新旧课程都关注历史教育评价和教学评价,旧课程的历史教育评价和教学评价较为单一地表现在每学年的考试之中,最重要的是在高考的成绩中,而新课程在这方面的评价,表现的手法更为开放,手段也更多。
  总之,一堂好的历史课,并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融为一体。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那么作为教师所需要树立的观念就是:“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实质上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就是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应该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更应该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现代工具课程,课程的实施突出以学为主,突出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这一特点,教师通常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结合任务和问题,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如教材、帮助软件、学习网站等教学媒体或借助伙伴的集体智慧等进行自主活动和探究学习,进行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这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试
期刊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单词掌握得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外语能力的发展和运用。所以利用 记忆规律,科学地进行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防止遗忘,是英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体会到理解识记和及时复习有助于英语单词的记忆,本文试图按照教育心理学原理,进行 此项课题的实验设计,以研究二者对记忆英语单词的作用和意义;并对科学地、合理地记忆、复习单词的方法 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内容摘要: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尽量结合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的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地理课的质量。由于对本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所认识和了解,长大后还可以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乡土
期刊
内容摘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课堂教育改革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率先迈出改革的步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走出教学模式的误区,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让快乐教学,自主学习真正的在我们这片沃土生根、发芽。这是正定七中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希望。  关键词:改革 启示 希望    课堂教学改革首先应是教师观念的改革,教师是课堂的决策者与执
期刊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是中学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对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组织好初中物理教学呢?  关键词:物理 兴趣 启发思维     初中物理是中学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初中学生在物理课中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受到观察、实验的初步训练以及思想品德教育,这对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组织好初中物理教学呢?     一、培养兴趣、激发情感     在初中物理教学
期刊
“问题教学法”,即利用成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增进或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其思考能力的目的。该教学法适用于重述、关联和实现的三个学习阶段。“问题教学法”的引用,为我们启发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指明了明确的方向。身为问题设置者,我们在教学准备中必须认真去设计各种问题,以达到使学生有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去思考和参与讨论等的目的。笔者认为抓住以下几点做法来培养学生“生疑”——发现问题的本
期刊
理解理论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理解理论认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理解”。“理解”既包括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意义构造”,也包括师生达到这一目的的理解性活动;主要是指理解性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各要素都必须围绕并服从“理解”这个根本的理念,教学的所有途径、方式和内容必须遵循“理解”的教育规律——这是“理解”理论的真谛所在。英语教学中,理解的涵义是什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
期刊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理当拥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从而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感受着高尚的道德熏陶,聆听着所仰慕的伟人的教诲,吹拂着满面的文化春风,触摸着时代的脉搏,滋补着精神的营养,吸收着进取的动力。要让学校充满着这样的文化气息和道德熏陶氛围,语文活动就肩负了不可替代的神圣使命。本文就开展语文实践与校园文化建设作一些粗略的阐述:  1、优化育人环境,营造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
期刊
内容摘要: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让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教学中的教育性表现在教材内容中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有人可能会认为:社会科学的教材确有大量的思想教育内容,自然科学的教材不一定如此。  关键词:高中化学 渗透 德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
期刊
在现在的高中课堂教学中,仍然常常是老师负责的讲解,而学生是被动的听。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如何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往往被忽略。所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改变被动听课的局面,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要做到这点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教师利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