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详细介绍了爱的方方面面,包括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等问题。笔者以一个教师的自我定位阅读了此书,获益匪浅。这本书帮我们解答了如何对待教师本身以及如何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方向等问题,本文将对此做以详细阐述。
[关键词]教师 学生 给予 个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238-01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作为一个师范生,笔者的职业发展目标是做一名出色的高中化学教师,所以对于教师的自身无论是心理还是外在的思考自然会偏多一点。听优秀教师或是优秀班主任介绍经验时,常听到这样的一条:即爱学生。但是如何爱呢?如春蚕、红烛?这个社会所倡导的就是教师的无私奉献,如红烛一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是,在笔者看来这句话存在着严重的误区。首先,燃烧自己是一种不自爱的表现,连自己都不爱,又如何能够保证教师能够无私的爱学生呢?其次,自己燃烧殆尽,又如何来照亮他人呢?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定义“爱”呢,笔者认为自爱是他爱的前提,只有自己学会了自爱,才能懂得如何去爱他人。
《爱的艺术》中给了我们详细和全面的答案。弗洛姆说:“‘给予’并不是说为别人牺牲自己,而是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富生命活力的东西。”通过“给”,既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也增加他人生命的厚度,而且给予的人和被给予的人是处于同一高度,并无高下之分,一起建造一种创造性的相互关系。
教师的工作是繁琐的,班主任的工作则更加复杂与劳累。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下,教师要具备无私奉献的美德,而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老师们就很容易观点扭曲。在抱怨中消磨了对工作的热情,忘记了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迷失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原则。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累岁月摧残中告别了原本应当是快乐而充满活力的青春。弗洛姆的一段话给了我们动力:“‘给予’不等于‘放弃’,就像施恩,在别人接收到恩惠而喜悦时,你也收获到了无与伦比的欢愉。”
弗洛姆认为,最流行的误解是把“给予”理解为“放弃”某种东西,被剥夺或者是做出某种牺牲。正如那春蚕、红烛,最后都因“给予”而放弃自己的生命,中国人更是将“给予”看做是自我牺牲的美德。然而,弗洛姆说,对生产型人格来说,“给予”是能力的最高表现。教师不就是是这样一个行业,在其自身的领域里,做一个知识的给予者,这不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最高体现。
心绪徜徉在弗洛姆的书海里,感受到从未有过的释然与轻松。教师不是一味地去奉献、去付出,而一无所得,他的爱是种有回报的爱,在付出爱的同时也感受到学生们浓浓的爱意。所以,在教师工作中,要怀着这种心态来开心而自信地从事教学工作,面对学生的時候,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其交流,探索新知。在工作中,教师不是“给”者,而是“爱”者。
对于学生,一般人会认为衡量一个老师优秀与否,学生的成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同时,家长把学生送到老师手中,也是希望老师将他们培养成一个好学生,成绩好、品行好、能力好。当然,这个好学生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一般更多的是成绩好,因为只要成绩好了,其他的缺点都是很容易被忽视的。所以,理想的好老师是当好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包括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爱的艺术》让我们能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思想的局限性。弗洛姆说:“爱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的个性,尊重他人的成长和发展。”
世界的美不是因为相同,而是由于差异。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小草都培养成大树,也不能把蚂蚁克隆成大象,一切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各不相同,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尊重个性将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弗洛姆的名言“我希望被爱的人应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目的成长、发展,而不是来迎合我”,也在时时刻刻地警醒我们今后作为一个教师乃至是班主任,不是划定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而是要尊重属于本身的个体差异,完善他们原有的生命形态,促进他们的潜能发挥。
《爱的艺术》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每一次翻阅它都会有新的收获,总能让人受益匪浅。对的继续,错的及时更正它,那种愉悦,让人觉得生活如此轻松,如此美好,一种感恩,慢慢的在内心滋养,一种更准确的事业观、人生观念在心中形成。
【参考文献】
[1]弗洛姆.爱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关键词]教师 学生 给予 个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238-01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作为一个师范生,笔者的职业发展目标是做一名出色的高中化学教师,所以对于教师的自身无论是心理还是外在的思考自然会偏多一点。听优秀教师或是优秀班主任介绍经验时,常听到这样的一条:即爱学生。但是如何爱呢?如春蚕、红烛?这个社会所倡导的就是教师的无私奉献,如红烛一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是,在笔者看来这句话存在着严重的误区。首先,燃烧自己是一种不自爱的表现,连自己都不爱,又如何能够保证教师能够无私的爱学生呢?其次,自己燃烧殆尽,又如何来照亮他人呢?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定义“爱”呢,笔者认为自爱是他爱的前提,只有自己学会了自爱,才能懂得如何去爱他人。
《爱的艺术》中给了我们详细和全面的答案。弗洛姆说:“‘给予’并不是说为别人牺牲自己,而是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富生命活力的东西。”通过“给”,既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也增加他人生命的厚度,而且给予的人和被给予的人是处于同一高度,并无高下之分,一起建造一种创造性的相互关系。
教师的工作是繁琐的,班主任的工作则更加复杂与劳累。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下,教师要具备无私奉献的美德,而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老师们就很容易观点扭曲。在抱怨中消磨了对工作的热情,忘记了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迷失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原则。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累岁月摧残中告别了原本应当是快乐而充满活力的青春。弗洛姆的一段话给了我们动力:“‘给予’不等于‘放弃’,就像施恩,在别人接收到恩惠而喜悦时,你也收获到了无与伦比的欢愉。”
弗洛姆认为,最流行的误解是把“给予”理解为“放弃”某种东西,被剥夺或者是做出某种牺牲。正如那春蚕、红烛,最后都因“给予”而放弃自己的生命,中国人更是将“给予”看做是自我牺牲的美德。然而,弗洛姆说,对生产型人格来说,“给予”是能力的最高表现。教师不就是是这样一个行业,在其自身的领域里,做一个知识的给予者,这不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最高体现。
心绪徜徉在弗洛姆的书海里,感受到从未有过的释然与轻松。教师不是一味地去奉献、去付出,而一无所得,他的爱是种有回报的爱,在付出爱的同时也感受到学生们浓浓的爱意。所以,在教师工作中,要怀着这种心态来开心而自信地从事教学工作,面对学生的時候,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其交流,探索新知。在工作中,教师不是“给”者,而是“爱”者。
对于学生,一般人会认为衡量一个老师优秀与否,学生的成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同时,家长把学生送到老师手中,也是希望老师将他们培养成一个好学生,成绩好、品行好、能力好。当然,这个好学生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一般更多的是成绩好,因为只要成绩好了,其他的缺点都是很容易被忽视的。所以,理想的好老师是当好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包括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爱的艺术》让我们能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思想的局限性。弗洛姆说:“爱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的个性,尊重他人的成长和发展。”
世界的美不是因为相同,而是由于差异。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小草都培养成大树,也不能把蚂蚁克隆成大象,一切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各不相同,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尊重个性将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弗洛姆的名言“我希望被爱的人应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目的成长、发展,而不是来迎合我”,也在时时刻刻地警醒我们今后作为一个教师乃至是班主任,不是划定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而是要尊重属于本身的个体差异,完善他们原有的生命形态,促进他们的潜能发挥。
《爱的艺术》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每一次翻阅它都会有新的收获,总能让人受益匪浅。对的继续,错的及时更正它,那种愉悦,让人觉得生活如此轻松,如此美好,一种感恩,慢慢的在内心滋养,一种更准确的事业观、人生观念在心中形成。
【参考文献】
[1]弗洛姆.爱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