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因增强的价值反思

来源 :伦理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增强作为一项具有颠覆性、试图改变人自身的现代生命技术,如果能够得到安全、合理的应用,将会极大地造福人类.但这项技术包含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是空前巨大的,特别是目前它还不太成熟,贸然应用可能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即使今后基因增强技术成熟了,如何合理地应用它,也需要进行全面的价值反思,做出理智的价值评价,并在全社会达成基本的价值共识.为了促进基因增强技术的健康发展和合理应用,我们应该遵循人本原则、公正原则、知情同意原则、责任原则、国际合作原则等基本的价值原则,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如进行分阶段、分类评估,成立伦理委员会,开展独立的伦理审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透明、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等.
其他文献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曾引用“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一句,这句话出自明代张居正的《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酋》一文.今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强调院士们要言传身教,发扬学术民主,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这句话出自张居正的《论时政疏》.那么张居正是个什么人呢?
期刊
作者简介:  王躍坤,运城职业技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水彩。  杨晨璐,运城职业技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版画。
期刊
“节制”在柏拉图作品的表述中有从“欲望的节制”、“灵魂的节制”到“城邦的节制”的阐释路径.但《卡尔米德篇》批驳了“统治所有知识的知识”的理性狂妄,以“知所知且知无知”给出了“节制”的最高定义:理性自我设限的“理性节制”,以及由此引出的对“哲学王”的“政治节制”.考察《卡尔米德篇》可以发现,作为独占真理的极权主义鼻祖的柏拉图形象其实源于对僭主主张的误认.
作者简介:胡经之(1933- ),苏州人,生于无锡。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长期在北京大学工作,身份由本科生、副博士研究生进而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师从杨晦攻读文艺学,又随朱光潜、宗白华、蔡仪等学习美学,致力于熔文艺学和美学为一炉,倡导发展文艺美学。1984年,应深圳大学之邀,和汤一介、乐黛云等共同参与人文学科建设,先后任中文系、国际文化系主任,特区文化研究所所长,为深圳大学创校
摘 要:古希腊悲剧与雅典民主政治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为现代学者所认识。不过,在古典时期的希腊西部地区,处于僭主统治之下的希腊城邦也出现了悲剧,僭主们甚至积极推动悲剧的发展,尤其是狄奥尼修斯一世,他自己创作悲剧与诗歌。如何理解悲剧与僭主政治之间存在的矛盾成为关键。西西里僭主狄奥尼修斯一世通过创作悲剧,在悲剧中融入自己真实生活细节,以此达到塑造自己正义统治者的形象、宣传统治公平与正义的目的。在具体实践中
摘 要:长久以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界关于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这封回信的讨论多集中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论。但少有人分析恩格斯对哈克奈斯的褒扬。其实,恩格斯称赞她“表现了真正艺术家的勇气”绝非客套话,而是在革命年代的背景下,具有特殊时代内涵的。一百多年过去了,“真正艺术家的勇气”对当今文艺工作者而言,仍是种不可或缺的品质。  关键词:恩格斯;真正艺术家的勇气;现实主义;社会问题  1888年4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及西方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提出"伦理觉悟""道德革命"的主张,传统道德成为知识分子必须要打破的桎梏,性道德变革作为道德革命的一部分,成为知识分子探讨的重要内容.近代知识分子在对传统性道德进行猛烈批判的基础上,开始建构现代性道德.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倡导性自然观,肯定性的正当合理;批判传统性道德的禁欲和愚昧,主张性解放,宣传性科学;反对包办婚姻,提倡恋爱和婚姻自由;抨击封建贞操观,强调女性作为人的性权利.近代基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而建构的性道德为现代性道德奠定了
摘 要:我国进入消费社会后,消费主义对男性身体的规训更加彻底,男性身体形象被“符号化”“消费化”,呈现出“女性化”“统一定制”的审美病态。研究消费社会对青年男性身体审美的重塑以身体美学、实用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法、质性研究法、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消费社会通过商业化包装、影像的奇观刺激、情感消费,消解了男性身体的多重积极意义,严重影响了青年人身体维度的审美价值观念,不利于社会稳定发
摘 要:远古时代人类就有关于寻找合适的生存家园与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生态环境意识,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以及与自然的关系更加亲密,进入工业化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紧张。以美学实践连结人与自然是一条于“危机”中寻求“生机”的道路,生态美学的建立以生态与环境为导向,强调生态美学和其他诸学科理论的互动,注重将生态美学运用到城市建设等具体实践方面上来。而生态文明美学强调在文明的发展中寻找人类的家园
摘 要:谢赫“六法”作为绘画品评的标准自被确立之后在绘画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诸多学者都对“传移模写”进行了解读,领域不同理解也不同。美术领域对“传移模写”在绘画流变中被阐释为“摹写”传承作用给予充分肯定。皇家宫廷绘画、民间绘画的传承都离不开“摹画”,在文人画中“传移模写”发挥了更广泛意义的“摹写”作用。在绘画商品化的过程中,“传移模写”的“摹写”副作用也暴露出来,对“传移摹写”进行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