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纵深推进的重大平台,皖江城市带如何发挥引擎效应引领安徽经济跨越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皖江示范区的问题与不足,明确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实现了安徽的新崛起。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 产业转移 皖江示范区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其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引擎效应初步显现。面对 “十二五”,皖江城市带要明确发展思路,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皖江示范区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倚重能源、原材料的产业特征,区域主导产业难以为继。域主导产业应该是在生产效率上优势较大的产业部门,但在皖江城市带的马鞍山、铜陵这样的“资源枯竭” 城市,所谓的主导产业可能并不具有真实的产业比较优势,靠计划调拨和价格扭曲维系“繁荣”的结果是严峻的、难以为继的、不可持续的,必须给予重视。
(2)社会资源禀赋的约束。皖江示范区内虽然拥有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但资本、技术和新兴资源短缺。加上它正好处于长三角边缘,受苏浙沪“回流效应”比较严重,人才、资金、技术等稀缺资源长期向这些地区“净流出”。社会资源禀赋的约束已经成为示范区产业结构转变受阻的严重桎梏。
(3)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聚集在皖江沿线数以万计的企业分布在技术链的不同节点,但始终没能形成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上下游产品关联互动的良性循环。由于皖江城市带没有形成产业配套体系,降低了产品的本地化水平,大大提高了物流成本,生产成本比较优势不能体现出来,使得在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中位势提高缓慢。当前,大多数的城市都是通过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来吸引投资,这不是长久之计,很难取得长远发展。[1]
(4)融入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低。皖江示范区在异地贷款、跨区域外汇资金清算、货币市场来往、证卷市场融资等方面没有与长三角建立起有效的金融合作关系,这必然会降低对来自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5)区域品牌没有树立。近年来,皖江城市带的交通状况不断改善,通讯事业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卫生状况、科研教育、人口素质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宣传不够,外界没有足够地了解和认识,区域形象魅力没有充分展现。这必将影响皖江示范区的经济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和知名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确定思路对策,加速皖江示范区建设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纵深推进的重大平台,皖江城市带能更好地与长三角对接,发挥自身优势承接转移加强联系,提升自身实力,实现共生共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要可持续发展,有以下措施建议:
(1)四维联动的主体创新战略。在皖江示范区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创新组织,扶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创新主体,以政府的调控和支持为基础,各地区联动创新能力的培植为核心,市场和社会环境优化为支撑,建立起以政府、市场、产业、社会四维联动网络协同体系。有重点有目标地实现示范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形成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强大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主体。
(2)打破皖江示范区市场分割的经济格局,建设共同市场。城市之间要实行工商联合,加大商品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一个开放有度、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统一高效的大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体性作用与政府规范市场、调控市场的主导性作用,依据皖江城市带各城市产业特色、交通条件和经济实力的比较优势实行市场的统一整合,优化配置;利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去提升市场,按照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去拓展市场,为实现安徽崛起的目标去创建市场,打造快捷的交通物流网络、信息平台,衍生区位优势大市场。
(3)产业结构对接。随着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和我国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因,产业结构遇到了向技术密集升级的巨大压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沿海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就给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调整对接创造了机会。对接就是同化,就是消除障碍和缩小差距。[2]安徽要借助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以发挥皖江各地不同优势为出发点;在工业领域,要大力提升式的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巩固和提高传统优势产业,整合加强“龙头”产业,并且要大力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位势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配套发展,以金融、物流、贸易、会展等高层次服务带动第三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3]其次要在示范区企业现有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条件,引导建立与长三角对接的区际大产业联系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新的产业链,产品簇群,产业集群;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统一,从根本上提升皖江示范区产业的整体实力。
(4)积极融入长三角金融体系。产业转移需要金融资源实现跨地区的自由流动,皖江示范区应充分发挥紧邻长三角的边缘优势,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政策,推进金融产业的发展与合作。早日实现与长三角地区货币市场来往、异地贷款、跨区域外汇资金清算、证券市场融资等对接,从而实现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5)塑造区域品牌。打造皖江示范区品牌提升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有助于发挥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提升区域的人气和信心,有助于招商选资、人才引进、聚集信息、拓展市场,并能有效带动各类经济要素向区域集中,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皖江城市带要将自身在经济、政策、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转化为区域品牌向外界推广。
总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积极迎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优秀科技成果大胆创新;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牢牢把握国家的战略意图,紧抓战略机遇,实现安徽的新崛起。
参考文献
[1]汪健,李婷,韩彬.区域产业转移与安徽区域经济发展[J].池州学院学报,2008,22(5).
[2]李旸.“中部崛起”视角下安徽战略发展的路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7.
[3]中国区域一体化发展三大模式[DB/OL]. http://www.fsa.gov.cn/web_db/sdzg2004/book/epub/cs45-6.htm.
作者简介:尹成鑫(1984-),男,安徽蚌埠人,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哲学与资源经济管理。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 产业转移 皖江示范区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其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引擎效应初步显现。面对 “十二五”,皖江城市带要明确发展思路,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皖江示范区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倚重能源、原材料的产业特征,区域主导产业难以为继。域主导产业应该是在生产效率上优势较大的产业部门,但在皖江城市带的马鞍山、铜陵这样的“资源枯竭” 城市,所谓的主导产业可能并不具有真实的产业比较优势,靠计划调拨和价格扭曲维系“繁荣”的结果是严峻的、难以为继的、不可持续的,必须给予重视。
(2)社会资源禀赋的约束。皖江示范区内虽然拥有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但资本、技术和新兴资源短缺。加上它正好处于长三角边缘,受苏浙沪“回流效应”比较严重,人才、资金、技术等稀缺资源长期向这些地区“净流出”。社会资源禀赋的约束已经成为示范区产业结构转变受阻的严重桎梏。
(3)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聚集在皖江沿线数以万计的企业分布在技术链的不同节点,但始终没能形成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上下游产品关联互动的良性循环。由于皖江城市带没有形成产业配套体系,降低了产品的本地化水平,大大提高了物流成本,生产成本比较优势不能体现出来,使得在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中位势提高缓慢。当前,大多数的城市都是通过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来吸引投资,这不是长久之计,很难取得长远发展。[1]
(4)融入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低。皖江示范区在异地贷款、跨区域外汇资金清算、货币市场来往、证卷市场融资等方面没有与长三角建立起有效的金融合作关系,这必然会降低对来自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5)区域品牌没有树立。近年来,皖江城市带的交通状况不断改善,通讯事业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卫生状况、科研教育、人口素质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宣传不够,外界没有足够地了解和认识,区域形象魅力没有充分展现。这必将影响皖江示范区的经济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和知名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确定思路对策,加速皖江示范区建设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纵深推进的重大平台,皖江城市带能更好地与长三角对接,发挥自身优势承接转移加强联系,提升自身实力,实现共生共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要可持续发展,有以下措施建议:
(1)四维联动的主体创新战略。在皖江示范区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创新组织,扶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创新主体,以政府的调控和支持为基础,各地区联动创新能力的培植为核心,市场和社会环境优化为支撑,建立起以政府、市场、产业、社会四维联动网络协同体系。有重点有目标地实现示范区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形成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强大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主体。
(2)打破皖江示范区市场分割的经济格局,建设共同市场。城市之间要实行工商联合,加大商品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一个开放有度、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统一高效的大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体性作用与政府规范市场、调控市场的主导性作用,依据皖江城市带各城市产业特色、交通条件和经济实力的比较优势实行市场的统一整合,优化配置;利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去提升市场,按照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去拓展市场,为实现安徽崛起的目标去创建市场,打造快捷的交通物流网络、信息平台,衍生区位优势大市场。
(3)产业结构对接。随着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和我国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因,产业结构遇到了向技术密集升级的巨大压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沿海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就给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调整对接创造了机会。对接就是同化,就是消除障碍和缩小差距。[2]安徽要借助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以发挥皖江各地不同优势为出发点;在工业领域,要大力提升式的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巩固和提高传统优势产业,整合加强“龙头”产业,并且要大力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发展位势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配套发展,以金融、物流、贸易、会展等高层次服务带动第三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3]其次要在示范区企业现有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条件,引导建立与长三角对接的区际大产业联系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新的产业链,产品簇群,产业集群;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统一,从根本上提升皖江示范区产业的整体实力。
(4)积极融入长三角金融体系。产业转移需要金融资源实现跨地区的自由流动,皖江示范区应充分发挥紧邻长三角的边缘优势,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政策,推进金融产业的发展与合作。早日实现与长三角地区货币市场来往、异地贷款、跨区域外汇资金清算、证券市场融资等对接,从而实现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5)塑造区域品牌。打造皖江示范区品牌提升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有助于发挥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提升区域的人气和信心,有助于招商选资、人才引进、聚集信息、拓展市场,并能有效带动各类经济要素向区域集中,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皖江城市带要将自身在经济、政策、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转化为区域品牌向外界推广。
总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积极迎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优秀科技成果大胆创新;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牢牢把握国家的战略意图,紧抓战略机遇,实现安徽的新崛起。
参考文献
[1]汪健,李婷,韩彬.区域产业转移与安徽区域经济发展[J].池州学院学报,2008,22(5).
[2]李旸.“中部崛起”视角下安徽战略发展的路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7.
[3]中国区域一体化发展三大模式[DB/OL]. http://www.fsa.gov.cn/web_db/sdzg2004/book/epub/cs45-6.htm.
作者简介:尹成鑫(1984-),男,安徽蚌埠人,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哲学与资源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