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润问题涉及的数量关系较多,学生在思考和解决有一定难度,细致分析教材,进行多维度分析,依据难度来调整常规的教材顺序,同时结合“最近发展区”来巧妙设计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有步骤地来掌握利润问题。
关键词:教材分析 每每问题 教材顺序
【分类号】G633.55
正文:
初中九年级教上册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第2课时为利润问题,利润问题包含的数量关系较多,如利润、进件、售价、销售量、销售额、总利润等,学生对于这类利润问题比较难以把握,同时涉及的数量关系还有前后状态的变化,学生在思考时有一定难度。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利润问题,属于“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变化,即“价涨量减,价降量增”,教材例题和练习呈现的利润问题,都有关键信息“售价每降低(上涨)1元,销售量每增加(减少)x个”作为重要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也有教师归纳这类利润问题为“每每问题”。
“每每问题”的数学教材给予一个冰箱销售的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
例题①新华商场销售某种冰箱,每台进价是25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售价为2900元时,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售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使这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每台冰箱的定价应为多少元?
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旨在让学生能更好去接纳复杂的利润问题;教材给学生带来新的情景,但在观察实际教学过程和学生探索过程后,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在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纠结;
(2)数量关系的前后状态的变化关系难以理解;
(3)假设未知数的困惑,是假设降价x元,还是假设售价x元;
(4)计算量过大,部分学生难以继续后续过程;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细致去分析教材的例子,问题的表象是利润问题的数量关系复杂,假设未知数的选择困惑,运算量较大,深层次去思考,教材的例子适用性不太合理,尤其是数学底子偏弱的学生,可想而知有多么困难;
利润问题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在教材还有其他三个“每每问题”,都在教材P54-55:
例题②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4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省略)
例题③某服装,平均每天可以销售20件,每件盈利44元(省略)
例题④某批发市场礼品柜台春节期间购进大量贺年卡(省略)
通过阅读和审题,我们可以发现:
(1)每个例题或练习都能清楚找到”每每问题”的关键信息,
(2)能借助问题的目标来去直接或间接假设未知数;
(3)可以根据题目的隐含信息来排除不合理的结果;
二、多维度分析调整教材顺序
如何来区分这四个类型题目的难易程度?为了更深程度地去分析四个例子,结合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经验读,同时设定关键信息,每每问题的单位1,结果检验,目标,未知数的选择,运算量等多个维度来去分析,下面通过表格化的方式来呈现:
教材的顺序是例题①—②—③—④,根据多维度分析难度来设计教材的顺序,我认为本节课的教材顺序可以设定为③—②—①—④,并将③—②设定第一层次,为基础掌握部分,
①—④设定为第二层次,为提高拓展部分;同时把利润问题的数量关系介入到复习导入环节;
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分2个课时;
第1层次:例题③—例题②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我设计了“跳一跳,摘果子”的复习和探究环节,目的是利用由浅入深的练习设计,逐步去理解复杂的数量关系,复习环节层层递进,学生跳一跳,逐步感悟“每每问题”的数量关系;随后才进入第1层次的学习;
例题③熟练简单“每每”问题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例题②由目标降价,过渡到目标售价或定价,可直接假设售价为未知数,也可间接假设未知数为降价;深刻理解复杂的利润问题的数量关系;
第2层次:例题①—例题④
例题①可假设售价,但学生会遇到计算量增大的问题;考虑单位1较大,可以假设降价的次数,即“设降x次50元”,为此得到(2900-2500-50x)(8+4x)=5000的一元二次方程,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计算量明显降下来;
例题④通过迁移的方式来发现单位1为4000,也可考虑“设降x次0.05元”,得到
方程(0.3-0.05x)(500+200x)=180,通过约分方式來简化计算;
调整后的教材顺序上,有明显的顺性思维的训练,同时也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就针对假设未知数的选择的问题上,学生可以根据目标来直接或间接设未知数,也可考虑单位1的大小来选择假设降涨价格或降涨次数;
关键词:教材分析 每每问题 教材顺序
【分类号】G633.55
正文:
初中九年级教上册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第2课时为利润问题,利润问题包含的数量关系较多,如利润、进件、售价、销售量、销售额、总利润等,学生对于这类利润问题比较难以把握,同时涉及的数量关系还有前后状态的变化,学生在思考时有一定难度。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利润问题,属于“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变化,即“价涨量减,价降量增”,教材例题和练习呈现的利润问题,都有关键信息“售价每降低(上涨)1元,销售量每增加(减少)x个”作为重要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也有教师归纳这类利润问题为“每每问题”。
“每每问题”的数学教材给予一个冰箱销售的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
例题①新华商场销售某种冰箱,每台进价是25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售价为2900元时,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售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使这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每台冰箱的定价应为多少元?
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旨在让学生能更好去接纳复杂的利润问题;教材给学生带来新的情景,但在观察实际教学过程和学生探索过程后,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在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纠结;
(2)数量关系的前后状态的变化关系难以理解;
(3)假设未知数的困惑,是假设降价x元,还是假设售价x元;
(4)计算量过大,部分学生难以继续后续过程;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细致去分析教材的例子,问题的表象是利润问题的数量关系复杂,假设未知数的选择困惑,运算量较大,深层次去思考,教材的例子适用性不太合理,尤其是数学底子偏弱的学生,可想而知有多么困难;
利润问题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在教材还有其他三个“每每问题”,都在教材P54-55:
例题②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4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省略)
例题③某服装,平均每天可以销售20件,每件盈利44元(省略)
例题④某批发市场礼品柜台春节期间购进大量贺年卡(省略)
通过阅读和审题,我们可以发现:
(1)每个例题或练习都能清楚找到”每每问题”的关键信息,
(2)能借助问题的目标来去直接或间接假设未知数;
(3)可以根据题目的隐含信息来排除不合理的结果;
二、多维度分析调整教材顺序
如何来区分这四个类型题目的难易程度?为了更深程度地去分析四个例子,结合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经验读,同时设定关键信息,每每问题的单位1,结果检验,目标,未知数的选择,运算量等多个维度来去分析,下面通过表格化的方式来呈现:
教材的顺序是例题①—②—③—④,根据多维度分析难度来设计教材的顺序,我认为本节课的教材顺序可以设定为③—②—①—④,并将③—②设定第一层次,为基础掌握部分,
①—④设定为第二层次,为提高拓展部分;同时把利润问题的数量关系介入到复习导入环节;
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分2个课时;
第1层次:例题③—例题②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我设计了“跳一跳,摘果子”的复习和探究环节,目的是利用由浅入深的练习设计,逐步去理解复杂的数量关系,复习环节层层递进,学生跳一跳,逐步感悟“每每问题”的数量关系;随后才进入第1层次的学习;
例题③熟练简单“每每”问题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例题②由目标降价,过渡到目标售价或定价,可直接假设售价为未知数,也可间接假设未知数为降价;深刻理解复杂的利润问题的数量关系;
第2层次:例题①—例题④
例题①可假设售价,但学生会遇到计算量增大的问题;考虑单位1较大,可以假设降价的次数,即“设降x次50元”,为此得到(2900-2500-50x)(8+4x)=5000的一元二次方程,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计算量明显降下来;
例题④通过迁移的方式来发现单位1为4000,也可考虑“设降x次0.05元”,得到
方程(0.3-0.05x)(500+200x)=180,通过约分方式來简化计算;
调整后的教材顺序上,有明显的顺性思维的训练,同时也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就针对假设未知数的选择的问题上,学生可以根据目标来直接或间接设未知数,也可考虑单位1的大小来选择假设降涨价格或降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