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政部《2015年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亿,占总人口的16.1%。按时间推算,这批人正是“独生子女政策”的践行者。这也意味着,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这一群体,正在成为新的老人。同时,50后、60后按照计划生育政策要求,其子女大部分是独生,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危机也开始浮现。
“我只能孤军奋战”
“哎,不能捡,这个我们不要了噢。”周霖拉过85岁老母亲的右手,抽出一张花花绿绿的传单,扔回垃圾桶里,母亲的左手紧紧拉着她。“乖哦。”周霖伸手理理母亲的鬓角,牵着她继续散步。
相似的场景一路重复了三四次。周霖今年60岁,是母亲唯一的独生女。3年前,母亲被确诊为阿兹海默症(即民间俗称的“老年痴呆症”)中晚期。
“包包呢?”出门散步前,周霖问母亲。母亲乐呵呵地从沙发上翻出一个小包斜挎好。包里有一个老式手机,简单拨号设置为周霖的号码,还有一串记录了母亲基本情况和住址的名牌,以及一个小小的卫星定位跟踪器。
周霖打开自己的手机捣鼓了两下,屏幕上出现地图和两条蓝色的线——跟踪器会记录母亲早晨在小区内散步的线路,如果超出周霖设定的小区范围,就会响起警报。她打开另一个软件,指着门上的感应器:“这个也是,只要开门关门都会自动记录,我们都能知道。”
家里的空调上方安装了摄像头,卧室和厨房也各有一个。这些智能产品都是周霖的儿子周祎安装的。
周祎是周霖的独子,生于1982年,周霖在政府机关上班,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只生了周祎一个。作为母亲唯一的女儿和孩子的母亲,年过花甲的周霖一度很焦虑。母亲从2015年春天开始情绪失控,变着花样指责、辱骂家人,在家里见什么扔什么,把东西往人身上砸,谁要靠近她就歇斯底里破口大骂,拳打脚踢。“甚至咬我,向我吐口水。”周霖回忆起当时的日子,用“水深火热”来形容。
那时她整夜整夜地失眠,“觉得这辈子我可能完了,要被母亲折磨死。”安眠药吃了两年,直到现在,不吃就睡不着觉。丈夫本来身体也不太好,这一来几乎郁闷到了抑郁的地步。儿子周祎那时还远在国外工作。
“我只能孤军奋战。”周霖说。母亲住院,别人家五六个子女轮流陪护,而她一个人日夜陪在床边,心力交瘁。
在周霖看来,自己如今经历的,很可能就是20年后,下一代因计划生育政策而批量出现的独生子女所要面临的。她因而分外体谅儿子:“我以后要是老年痴呆,送养老院,一点儿都不要含糊。”丈夫也说,坚决不要再给下一代添负担。
2015年5月,周祎回国,召集所有亲人为外婆制定了特殊护理方案。考虑到老人常年独自生活的习惯,两代人举全家之力又买了一套房给老人居住,与周霖家只隔一栋楼。此前周霖给周祎买的婚房也在同一个小区。
周祎觉得母亲很有远见:“可以相互照应,也不会说太近,住在一起产生代际冲突。”如今照顾外婆主要还是由母亲负责,他少有压力。父母开明,住得又近,他对未来也没有太多担忧。想到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打拼的独生子女,周祎感慨自己幸运:“遇到这种事,他们肯定是需要权衡(是否回家照顾老人)的。”
家有“失能老人”的无奈
说到“需要权衡”,何倩正在苦恼中。她刚在上海交了买房的首付,拍到车牌。待了10年的公司即将上市,丰厚的回报近在眼前。2002年大学毕业后,何倩到上海奋斗至今,一切眼看着要走上正轨了。
然而,命运让何倩措手不及。2015年年底,母亲突发脑梗,待病情好转回了家,就再也想不起要给女儿打电话。
事情比何倩想的更壞。2016新年伊始,母亲的短期记忆越来越差,何倩飞回昆明带母亲去神经内科检查,确诊为血管源性认知障碍。医生说,平均寿命还能有4年左右。何倩觉得天都要塌了:“我妈才60出头的人,怎么会那么快?!”
何倩的父亲受打击更大,总是一遍遍对何倩说,她母亲在脑梗一周前还好好的,整天参加各种活动不着家。“父亲没有说他‘受不了’,没有说这3个字,但就是春节那段日子天天对着我哭。” 何倩想起来就心酸。
这还不是最坏的。2016年5月,何倩母亲晚上起夜时脑梗第二次发作,摔了一跤,右脚踝骨骨折。此后走路、站立日渐困难,半年后终于卧床不起。
2016年春节期间,何倩就把昆明的养老院都跑了个遍,但她始终觉得不够满意,只好又请人上门护理母亲,每月4000元。可是母亲觉得家里来了陌生人,没有安全感,总是凶,让他们滚。护工不到一年就换了7个。
平日里终究还是靠父亲照料。每天早晨天刚亮,父亲就要起床,买早饭,给妻子换洗尿布,然后带她去做康复治疗,一忙一整天。2016年12月底何倩回去时,发现父亲患上了腰肌劳损。
与何倩母亲一样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有研究称,到 2020 年,中国失能老年人口将达到 2185 万人 。而一份十城市万名老年人养老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访者自评经济状况为大致够用,但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较大,高龄、空巢和失能老人是其中需求较高的人群。
何倩很揪心。她不知道母亲的病情何时会恶化,更担心父亲扛不住身心压力。有时她会想,如果有兄弟姐妹,总有一个人能陪着父母,或许会好很多。在家时偶尔表弟表妹来帮衬一把,她觉得差别很大:“哪怕不帮,跟他们说看着点儿你姑姑,我能出个门,也能解决一大半问题。”
现在何倩每个月向公司请假3天,往返于上海和昆明之间。为了省钱,她都买最晚的机票,深夜抵达后租车开回家,第二天就开车带母亲出门散心,找更好的康复机构。然而每月的这3天假太短了,并不能解决多大问题。她想过把父母接来上海,也调查了许多养老院,还想过把房子卖了去租房,每天下班陪他们。可康复治疗开销不小,转医保手续也很麻烦。更重要的是,父亲习惯了在云南的生活,尤其是父亲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是对他极大的安慰。如果来到上海,对他的精神状态未必有好处。 母亲生病后,家里的角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变成了父亲,拿主意做决定。我爸变成了我妈,从被照顾的变成照顾人的。我妈变成了孩子。”何倩叹口气。
全家的未来摆在何倩面前,等着她拿主意:回家,还是不回?
一个独生女的越洋牵挂
最多5年,这是费凡给自己设定的回家期限。
费凡是上海人,“90后”,名校毕业后赴美国读硕士,刚留在美国工作不久。她2016年圣诞假期回国,父母征求她意见:美国现在挺乱,在那边也很难稳定下来,要不就回来算了?费凡问:“你们真的要我回来吗?”父母默默想很久后说,随你。
“我能感觉到他们自己心里面是想我回来的。但又很矛盾,因为知道这(在国外工作)是我想要做的事情,而且回去的话就再也没机会回美国了。我妈不希望我遗憾后悔。”而费凡自己也很矛盾:喜欢现在的工作不假,对妈妈的担心更真。“妈妈以前做过手术”,费凡假装生气地嘟囔。费凡本科出国交流期间,她的妈妈动过一个小手术,当时没有告诉她。费凡知道后,立马改签机票回国。
距离就像放大镜,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候,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脑补出无数情节,担心尤其会被放大。研究生最后一学期前,费凡回国做项目,飞机抵达上海时,只有爸爸来接。她心里就犯了嘀咕——平时妈妈肯定也来的。
随后费凡得知,妈妈刚刚又动了一个手术。她特别生气爸爸之前为什么不告知,爸爸赶紧解释“小手术而已”,估计那时候他们也不知道是乳腺癌。没过几天,外婆过世,费凡心里不好受,又担心妈妈的身体,基本寸步不离。那时,妈妈还要去医院做各种术后检查,“等结果的过程非常煎熬。”费凡说。
爸爸先拿到检查报告:乳腺原位癌。原位癌是癌症最早期,治愈率较高,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将其列入恶性肿瘤的编码。但当时费凡并不知道,满脑子都是:“还回去(美国)干吗呀,研究生也不要念了。”后来知道妈妈的病没那么严重,才稍稍放心。
临走时,费凡强调好几遍: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我。定位软件也毫不犹豫安到了父母手机上:“只要他们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我就会打电话过去,打到接为止。”现在,她每天还要和父母微信语音。时差13小时,一端说早安,一端说晚安。每周雷打不动视频一次。
钱无法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所有问题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编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显示,因独生子女与父母分居,日常見面少,影响亲子情感交流,是比较普遍的状况。在受访分居家庭中,子女与父母每天见面的比例不足30%,近50%的家庭每周或每月能见面1次。
2016年6月2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上海、南通、成都等15个城市展开试点,探索试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意外伤害等原因,导致身体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和护理,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在上海交通大学老年产业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原院长张乃子看来,这是解决未来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最重要途径。他介绍说,中国的养老是“9073模式”,即90%的老人可以自我照顾,7%的老人需要居家养老服务,3%的失能失智老人需要机构养老。
“3%的机构养老是不会增加的,但7%的居家照料是随着高龄化程度而发生变化的。高龄老人越多,躺在床上需要照料的就越多,7%的比率就会上升。居家照料最重要的就是谁出护理费、出多少,归根到底就是钱的问题。长期护理保险解决的就是钱的问题。”张乃子说。
周霖所在的成都,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之一。她说,母亲一个月要吃2000多元钱的药,自己只用出几百块,这一点确实非常好。但她也认为,钱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亲情交流和精神慰藉是无法替代的。
“我只能孤军奋战”
“哎,不能捡,这个我们不要了噢。”周霖拉过85岁老母亲的右手,抽出一张花花绿绿的传单,扔回垃圾桶里,母亲的左手紧紧拉着她。“乖哦。”周霖伸手理理母亲的鬓角,牵着她继续散步。
相似的场景一路重复了三四次。周霖今年60岁,是母亲唯一的独生女。3年前,母亲被确诊为阿兹海默症(即民间俗称的“老年痴呆症”)中晚期。
“包包呢?”出门散步前,周霖问母亲。母亲乐呵呵地从沙发上翻出一个小包斜挎好。包里有一个老式手机,简单拨号设置为周霖的号码,还有一串记录了母亲基本情况和住址的名牌,以及一个小小的卫星定位跟踪器。
周霖打开自己的手机捣鼓了两下,屏幕上出现地图和两条蓝色的线——跟踪器会记录母亲早晨在小区内散步的线路,如果超出周霖设定的小区范围,就会响起警报。她打开另一个软件,指着门上的感应器:“这个也是,只要开门关门都会自动记录,我们都能知道。”
家里的空调上方安装了摄像头,卧室和厨房也各有一个。这些智能产品都是周霖的儿子周祎安装的。
周祎是周霖的独子,生于1982年,周霖在政府机关上班,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只生了周祎一个。作为母亲唯一的女儿和孩子的母亲,年过花甲的周霖一度很焦虑。母亲从2015年春天开始情绪失控,变着花样指责、辱骂家人,在家里见什么扔什么,把东西往人身上砸,谁要靠近她就歇斯底里破口大骂,拳打脚踢。“甚至咬我,向我吐口水。”周霖回忆起当时的日子,用“水深火热”来形容。
那时她整夜整夜地失眠,“觉得这辈子我可能完了,要被母亲折磨死。”安眠药吃了两年,直到现在,不吃就睡不着觉。丈夫本来身体也不太好,这一来几乎郁闷到了抑郁的地步。儿子周祎那时还远在国外工作。
“我只能孤军奋战。”周霖说。母亲住院,别人家五六个子女轮流陪护,而她一个人日夜陪在床边,心力交瘁。
在周霖看来,自己如今经历的,很可能就是20年后,下一代因计划生育政策而批量出现的独生子女所要面临的。她因而分外体谅儿子:“我以后要是老年痴呆,送养老院,一点儿都不要含糊。”丈夫也说,坚决不要再给下一代添负担。
2015年5月,周祎回国,召集所有亲人为外婆制定了特殊护理方案。考虑到老人常年独自生活的习惯,两代人举全家之力又买了一套房给老人居住,与周霖家只隔一栋楼。此前周霖给周祎买的婚房也在同一个小区。
周祎觉得母亲很有远见:“可以相互照应,也不会说太近,住在一起产生代际冲突。”如今照顾外婆主要还是由母亲负责,他少有压力。父母开明,住得又近,他对未来也没有太多担忧。想到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打拼的独生子女,周祎感慨自己幸运:“遇到这种事,他们肯定是需要权衡(是否回家照顾老人)的。”
家有“失能老人”的无奈
说到“需要权衡”,何倩正在苦恼中。她刚在上海交了买房的首付,拍到车牌。待了10年的公司即将上市,丰厚的回报近在眼前。2002年大学毕业后,何倩到上海奋斗至今,一切眼看着要走上正轨了。
然而,命运让何倩措手不及。2015年年底,母亲突发脑梗,待病情好转回了家,就再也想不起要给女儿打电话。
事情比何倩想的更壞。2016新年伊始,母亲的短期记忆越来越差,何倩飞回昆明带母亲去神经内科检查,确诊为血管源性认知障碍。医生说,平均寿命还能有4年左右。何倩觉得天都要塌了:“我妈才60出头的人,怎么会那么快?!”
何倩的父亲受打击更大,总是一遍遍对何倩说,她母亲在脑梗一周前还好好的,整天参加各种活动不着家。“父亲没有说他‘受不了’,没有说这3个字,但就是春节那段日子天天对着我哭。” 何倩想起来就心酸。
这还不是最坏的。2016年5月,何倩母亲晚上起夜时脑梗第二次发作,摔了一跤,右脚踝骨骨折。此后走路、站立日渐困难,半年后终于卧床不起。
2016年春节期间,何倩就把昆明的养老院都跑了个遍,但她始终觉得不够满意,只好又请人上门护理母亲,每月4000元。可是母亲觉得家里来了陌生人,没有安全感,总是凶,让他们滚。护工不到一年就换了7个。
平日里终究还是靠父亲照料。每天早晨天刚亮,父亲就要起床,买早饭,给妻子换洗尿布,然后带她去做康复治疗,一忙一整天。2016年12月底何倩回去时,发现父亲患上了腰肌劳损。
与何倩母亲一样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有研究称,到 2020 年,中国失能老年人口将达到 2185 万人 。而一份十城市万名老年人养老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访者自评经济状况为大致够用,但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较大,高龄、空巢和失能老人是其中需求较高的人群。
何倩很揪心。她不知道母亲的病情何时会恶化,更担心父亲扛不住身心压力。有时她会想,如果有兄弟姐妹,总有一个人能陪着父母,或许会好很多。在家时偶尔表弟表妹来帮衬一把,她觉得差别很大:“哪怕不帮,跟他们说看着点儿你姑姑,我能出个门,也能解决一大半问题。”
现在何倩每个月向公司请假3天,往返于上海和昆明之间。为了省钱,她都买最晚的机票,深夜抵达后租车开回家,第二天就开车带母亲出门散心,找更好的康复机构。然而每月的这3天假太短了,并不能解决多大问题。她想过把父母接来上海,也调查了许多养老院,还想过把房子卖了去租房,每天下班陪他们。可康复治疗开销不小,转医保手续也很麻烦。更重要的是,父亲习惯了在云南的生活,尤其是父亲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是对他极大的安慰。如果来到上海,对他的精神状态未必有好处。 母亲生病后,家里的角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变成了父亲,拿主意做决定。我爸变成了我妈,从被照顾的变成照顾人的。我妈变成了孩子。”何倩叹口气。
全家的未来摆在何倩面前,等着她拿主意:回家,还是不回?
一个独生女的越洋牵挂
最多5年,这是费凡给自己设定的回家期限。
费凡是上海人,“90后”,名校毕业后赴美国读硕士,刚留在美国工作不久。她2016年圣诞假期回国,父母征求她意见:美国现在挺乱,在那边也很难稳定下来,要不就回来算了?费凡问:“你们真的要我回来吗?”父母默默想很久后说,随你。
“我能感觉到他们自己心里面是想我回来的。但又很矛盾,因为知道这(在国外工作)是我想要做的事情,而且回去的话就再也没机会回美国了。我妈不希望我遗憾后悔。”而费凡自己也很矛盾:喜欢现在的工作不假,对妈妈的担心更真。“妈妈以前做过手术”,费凡假装生气地嘟囔。费凡本科出国交流期间,她的妈妈动过一个小手术,当时没有告诉她。费凡知道后,立马改签机票回国。
距离就像放大镜,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候,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脑补出无数情节,担心尤其会被放大。研究生最后一学期前,费凡回国做项目,飞机抵达上海时,只有爸爸来接。她心里就犯了嘀咕——平时妈妈肯定也来的。
随后费凡得知,妈妈刚刚又动了一个手术。她特别生气爸爸之前为什么不告知,爸爸赶紧解释“小手术而已”,估计那时候他们也不知道是乳腺癌。没过几天,外婆过世,费凡心里不好受,又担心妈妈的身体,基本寸步不离。那时,妈妈还要去医院做各种术后检查,“等结果的过程非常煎熬。”费凡说。
爸爸先拿到检查报告:乳腺原位癌。原位癌是癌症最早期,治愈率较高,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将其列入恶性肿瘤的编码。但当时费凡并不知道,满脑子都是:“还回去(美国)干吗呀,研究生也不要念了。”后来知道妈妈的病没那么严重,才稍稍放心。
临走时,费凡强调好几遍: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我。定位软件也毫不犹豫安到了父母手机上:“只要他们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我就会打电话过去,打到接为止。”现在,她每天还要和父母微信语音。时差13小时,一端说早安,一端说晚安。每周雷打不动视频一次。
钱无法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所有问题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主编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显示,因独生子女与父母分居,日常見面少,影响亲子情感交流,是比较普遍的状况。在受访分居家庭中,子女与父母每天见面的比例不足30%,近50%的家庭每周或每月能见面1次。
2016年6月2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上海、南通、成都等15个城市展开试点,探索试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意外伤害等原因,导致身体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接受长期的康复和护理,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在上海交通大学老年产业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原院长张乃子看来,这是解决未来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最重要途径。他介绍说,中国的养老是“9073模式”,即90%的老人可以自我照顾,7%的老人需要居家养老服务,3%的失能失智老人需要机构养老。
“3%的机构养老是不会增加的,但7%的居家照料是随着高龄化程度而发生变化的。高龄老人越多,躺在床上需要照料的就越多,7%的比率就会上升。居家照料最重要的就是谁出护理费、出多少,归根到底就是钱的问题。长期护理保险解决的就是钱的问题。”张乃子说。
周霖所在的成都,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之一。她说,母亲一个月要吃2000多元钱的药,自己只用出几百块,这一点确实非常好。但她也认为,钱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亲情交流和精神慰藉是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