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6年开始徐坦就一直在从事他的“关键词”研究。
在他看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生活的状态都已经发生改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将大众关注的问题带入艺术的场域中。在徐坦的调研过程中,整个人类不同社会群体及个体的生存状态变成了他的阅读对象。通过不断地访谈和讨论,诸多具有概括性的关键词,也在艺术家与不同环境的碰撞中生成了—在以自己的方式对他者进行阅读的同时,徐坦的搜索动机也在时时被他者改变着—而不同领域间的概念碰撞也让徐坦的关键词组合出更多全新的阅读状态,如“社会植物学”、“动物性自由”等概念。
这次,在我们抛出与“城市与阅读”相关的问题之后,主宾互换后的徐坦,又会以哪些“关键词”来阅读我们所预设的“作品形式”呢?
实践阅读
说起阅读,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严谨与传统范围内的读书。其次就是把与时间和语言有关的活动都称为阅读。比如看电影、看电视、听别人讲话,或者采访别人的内容重新听和重新看。第三、就是阅人阅世。前两者是比较具体的跟文字和语言有关,而后者则脱离了这个范围。
读书的态度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理解型,一种是消费型。我们从小到大,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在经历了成长成熟之后的阅读态度也必然会不断的发生变化。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就像我从小到大读书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读书就像看电影,有人是为了放松,而有人则是为了理解研究。
读书还有主动和被动,如果被动的看,或许你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和你主动想去建构一个阅读方式,去阅读也不一样。还有一种会把书上说的东西看成是真理,另外一种人则把读书看成是一种参考。我属于后者,我从来不会把书上的东西照本宣科。对我来讲更为重要的是实践,在实践中,读书对你是一种参考。你的行为方式指导你怎样去读书?。
我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条就是绝不轻易引用大师的语言。对我而言,引用大师的话就有些用大师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或者是缺乏思考的嫌疑。通常知识来源于书本,而我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不是没有前人的观点,只是你需要与它进行一个平行的沟通。
城市的自由差异
在我看来,对于一个城市不应该停留在看的层面,而应该深入到阅读的层面。从表象上来看,阅读与看有一个消费时间上的过程。但在这种看似静止的消磨过程中,个人的精神世界也会通过阅读进入到一个彼此不同的游历式体验当中,这种状态跟我们在城市中的行走与观察状态很像。尽管我现在还没有专门把城市看成一个独立的对象。通过大量的采访与对话,我提出了一个概念:社会植物学。现在的城市建设,常常会有统一的规划,包括城市建设中的绿化。统一与标准化的从绿化公司购买苗圃,然后种植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小区别院。经过修剪与管理后的绿植缺少了与自然的关系。即使青翠欲滴、枝繁叶茂,依然还是会缺少与自然贴切的感觉,我就把这种植物叫做社会化的植物。而我们却一直生活在这没有“自然”的城市。
最近我在旧金山发现一个关键词特别有趣:地盘。我觉得“盘”在中国文化里特别有意思,它表示权利所覆盖到的地方。如果说“这是我的地”和“这是我的地盘”会有不同的意思。在旧金山这个移民的、比较开放、民主的城市,但华人都想维持唐人街的稳定,他们采用了各式各样的方式和手法来维持这种地盘。在他们的概念里,唐人街是不可以解体的,因为解体了之后文化上就不能聚气了。文化不能聚气了,权力也就维持不住了。然而在多伦多的华人似乎就没有那么积极了。他们不愿意参与社会的活动,即使加拿大政府在不断的呼吁他们参与,但是他们甚至对于议员的选举都很少参与。显然,两个不同的人群他们所认同的关键词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没有调查,也许就不会知道多伦多华人住在郊区的原因,那里的房子也仅仅只是物理上的别墅而已了。
我们这里在谈论城市,但是我想从农村谈起。社会植物学另一个方向就是种田。很多农民都说,我们现在生活过的好了,自由了。在他们看来劳动强度降低了,生活条件也变好了,劳动的时间也比较自由,总比每天在城市里上下班挤公交车来的痛快。为什么西方人老说中国人没有自由,而在中国就连农民都说我很自由,这种差异在哪?不论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经常谈到的价值观念就是过日子。我觉得过日子这些人更像是生命物种自己对我们生理本身所需要的自由更接近,与西方人所说的参与政治权利的自由是相区别的。西方人说我们没有自由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我们不是没有自由,只是自由也是有差别的,我们属于一种动物性自由。在古代,我们的很多高人都主张隐退,我们的自由是从社会关系中脱出去。我们的观念是,我不跟你玩了,我才能获得自由。为什么武侠小说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是如此的红火,是缘于在中国千年的文化里,给我们的每个人心里中下了一种对于那种逍遥自在生活的一种向往。大隐隐于市,这或许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自由,我们拥有“进城”的心情,但却有“出城”的心态。
在他看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生活的状态都已经发生改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将大众关注的问题带入艺术的场域中。在徐坦的调研过程中,整个人类不同社会群体及个体的生存状态变成了他的阅读对象。通过不断地访谈和讨论,诸多具有概括性的关键词,也在艺术家与不同环境的碰撞中生成了—在以自己的方式对他者进行阅读的同时,徐坦的搜索动机也在时时被他者改变着—而不同领域间的概念碰撞也让徐坦的关键词组合出更多全新的阅读状态,如“社会植物学”、“动物性自由”等概念。
这次,在我们抛出与“城市与阅读”相关的问题之后,主宾互换后的徐坦,又会以哪些“关键词”来阅读我们所预设的“作品形式”呢?
实践阅读
说起阅读,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严谨与传统范围内的读书。其次就是把与时间和语言有关的活动都称为阅读。比如看电影、看电视、听别人讲话,或者采访别人的内容重新听和重新看。第三、就是阅人阅世。前两者是比较具体的跟文字和语言有关,而后者则脱离了这个范围。
读书的态度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理解型,一种是消费型。我们从小到大,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在经历了成长成熟之后的阅读态度也必然会不断的发生变化。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就像我从小到大读书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读书就像看电影,有人是为了放松,而有人则是为了理解研究。
读书还有主动和被动,如果被动的看,或许你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和你主动想去建构一个阅读方式,去阅读也不一样。还有一种会把书上说的东西看成是真理,另外一种人则把读书看成是一种参考。我属于后者,我从来不会把书上的东西照本宣科。对我来讲更为重要的是实践,在实践中,读书对你是一种参考。你的行为方式指导你怎样去读书?。
我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条就是绝不轻易引用大师的语言。对我而言,引用大师的话就有些用大师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或者是缺乏思考的嫌疑。通常知识来源于书本,而我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不是没有前人的观点,只是你需要与它进行一个平行的沟通。
城市的自由差异
在我看来,对于一个城市不应该停留在看的层面,而应该深入到阅读的层面。从表象上来看,阅读与看有一个消费时间上的过程。但在这种看似静止的消磨过程中,个人的精神世界也会通过阅读进入到一个彼此不同的游历式体验当中,这种状态跟我们在城市中的行走与观察状态很像。尽管我现在还没有专门把城市看成一个独立的对象。通过大量的采访与对话,我提出了一个概念:社会植物学。现在的城市建设,常常会有统一的规划,包括城市建设中的绿化。统一与标准化的从绿化公司购买苗圃,然后种植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小区别院。经过修剪与管理后的绿植缺少了与自然的关系。即使青翠欲滴、枝繁叶茂,依然还是会缺少与自然贴切的感觉,我就把这种植物叫做社会化的植物。而我们却一直生活在这没有“自然”的城市。
最近我在旧金山发现一个关键词特别有趣:地盘。我觉得“盘”在中国文化里特别有意思,它表示权利所覆盖到的地方。如果说“这是我的地”和“这是我的地盘”会有不同的意思。在旧金山这个移民的、比较开放、民主的城市,但华人都想维持唐人街的稳定,他们采用了各式各样的方式和手法来维持这种地盘。在他们的概念里,唐人街是不可以解体的,因为解体了之后文化上就不能聚气了。文化不能聚气了,权力也就维持不住了。然而在多伦多的华人似乎就没有那么积极了。他们不愿意参与社会的活动,即使加拿大政府在不断的呼吁他们参与,但是他们甚至对于议员的选举都很少参与。显然,两个不同的人群他们所认同的关键词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没有调查,也许就不会知道多伦多华人住在郊区的原因,那里的房子也仅仅只是物理上的别墅而已了。
我们这里在谈论城市,但是我想从农村谈起。社会植物学另一个方向就是种田。很多农民都说,我们现在生活过的好了,自由了。在他们看来劳动强度降低了,生活条件也变好了,劳动的时间也比较自由,总比每天在城市里上下班挤公交车来的痛快。为什么西方人老说中国人没有自由,而在中国就连农民都说我很自由,这种差异在哪?不论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经常谈到的价值观念就是过日子。我觉得过日子这些人更像是生命物种自己对我们生理本身所需要的自由更接近,与西方人所说的参与政治权利的自由是相区别的。西方人说我们没有自由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我们不是没有自由,只是自由也是有差别的,我们属于一种动物性自由。在古代,我们的很多高人都主张隐退,我们的自由是从社会关系中脱出去。我们的观念是,我不跟你玩了,我才能获得自由。为什么武侠小说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是如此的红火,是缘于在中国千年的文化里,给我们的每个人心里中下了一种对于那种逍遥自在生活的一种向往。大隐隐于市,这或许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自由,我们拥有“进城”的心情,但却有“出城”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