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翻译是我热爱的事业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v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他骄傲地自称“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2007年,许老得了直肠癌,医生说他最多只有7年生命。但就在2014年,在医生说的那个生命的终点,许老获得了世界最高翻译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许老对翻译葆有单纯而执着的热情,无论世事纷扰,无论身患疾病,他只默默耕耘自己的翻译田地,并乐在其中。他前年接受了出版社邀请,向莎翁剧作翻译发起猛攻。许老善于向夜晚偷时间,他每天要在电脑前工作到深夜两三点。写累了,老爷子就靠在工作室的長沙发上歇歇。
  老先生豁达地笑说:“看见没有,这生命是自己可以掌握的。”“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多维解读
  1.真正的热爱。即使走到人生的尽头,许老的愿望依然是翻译,多翻译。他不求多去看点风景,多去接触人,他只深陷在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里,乐趣无限。许老的精神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热爱是一辈子的投入,不问结果,不问世事,享受过程;真正的热爱是超越过去的自己,不断创造新的高度。
  2.追求生命的质量。虽然年近百岁,但许老依旧壮心不已,志在百岁译完《莎士比亚全集》。为此,他不惜与时间赛跑,只为给后人留下更完美的译作。
  3.珍惜生命,尊重死亡。面对医生对自己生命的预言,许老没有恐惧,更没有放弃,而是“活一天是一天”,他一如既往地工作着,竟也延伸了自己生命的长度和深度。
其他文献
一棵大树,追随着一个孩子的脚步。孩子渴了,便转身,向大树索取香甜的果子;累了,就停下前进的脚步,依靠着大树休息。大树一直为孩子默默地奉献着,毫无怨言。  大树,是你。孩子,是我。你如大树般为我遮风挡雨。  夜深了,窗外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路上没有了行色匆匆的行人,没有了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眼前的灯光显得那么渺小。城市在沉睡,而我却在这渺小的灯光下写着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冷风吹过,早已冰凉的手更加冰凉。
期刊
一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
期刊
聚焦现象  2017年4月,一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片中愤怒的少年,面对镜头声嘶力竭地控诉和呼喊,令人震撼:“放开我!”“永远都按着他们的想法来做!”“不想再受控制了。”……而家长们那痛苦、迷茫的表情更令人唏嘘:“谁来理解我呢?”“咱以前管理孩子的
期刊
图片解说  高铁二等座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笔和纸在修改校对着什么,神情专注。这位看上去其貌不扬的老人,名叫刘先林,身份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刘院士今年已经78岁高龄了,他是测绘仪器国产化的积极倡导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张图片在网络上“走红”后,网友盛赞刘院士为“高铁二等座上最尊贵的乘客”。  人物心声  国家给我的奖励和荣誉已经够多了,现在想把精力放
期刊
吴文俊,著名数学家,长期从事数学前沿研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吴方法”等,一次又一次轰动了学界。  吴老说:“我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就是对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1975年,他偶然接触了中国古代数学,一下子就开启了中国数学的“正名之路”。在西方学界看来,中国古代数学不入流,甚至觉得其中很多算法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对世界数学没什么影响。因为中国古代
期刊
教室里安静极了,湿热的空气躁动在每个人的心上,我也不例外。  这是一堂数学课,数学老师正在分析一对三角形。窗外宽大墨绿的树叶在黑板上烙下自己的身影,夏蝉烦躁地叫着,人声蝉声,奏成最催人的“入眠曲”。同桌趴在桌上睡得人仰马翻。我的头,如千斤压顶。我强迫自己抬着头,眼前的景象却变得时而清晰,时而又像开了高斯模糊的滤镜。  正当我挣扎在睡与不睡的边缘时,数学老师猛敲一下桌子,提高音量说:“第三题错了的同
期刊
窗外宽大墨绿的树叶在黑板上烙下一片墨绿的阴影,夏蝉烦躁地“吱吱”叫着,人声蝉声,奏成最催人的“入眠曲”。数学老师正在讲台上精神百倍地分析一对三角形,而底下的学生大都昏昏欲睡。  同桌已经扛不住困意趴在桌上了。我的头也如千斤压顶,黑板上的景象变得时而清晰,时而又像开了高斯模糊滤镜。  我强迫自己抬着头,不行,我不能睡,我是一个好学生,好学生怎么能在课堂上睡觉呢?我咬着牙告诫自己。是的,从小到大,我对
期刊
叶嘉莹,号迦陵。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现在,耄耋之年的叶老又在大力提倡推广普及古诗的吟诵。她认为:  1.吟诵是关系我们中国古典文学文化命脉的一个重要的东西。  “我们中国的文字是独体单音的文字,不但是形音义一体,而且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文化因素在里面。文字的性质和其他国家的语言不一样,所以中国人写诗的时候也就形成了和其他国家不同的节奏
期刊
梁启超和九个子女  梁启超一共有九个子女,别人赞誉他家“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三院士”分别是:长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五子梁思礼,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他几个子女,分别是诗词研究专家、军官、图书馆学专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等,个个都是杰出人才。  梁启超很爱自己的子女。他把对子女的感情热烈地用语言和行动表
期刊
在抒真情的作文里,亲情类占很大比重。血浓于水,情感的故事绵延不断。下面这篇作文,小作者选取姥姥为自己保管泥塑小玩具、费尽心思做饭招待自己等生活小事,刻画出姥姥细心、尽心地关爱自己,以及闲不住的形象,读来亲切感人。  在楼下碰见了薛奶奶和他的小孙儿孟奇,孟奇连蹦带跳地举着一个五颜六色的风筝,薛奶奶脸上满是无奈的笑容:“每天一放学就要买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真是……”看着她眼角随着笑容加深的皱纹,我突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