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谒孝陵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of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百年来一老生,白头落魄到西京。
  疲驴狭路愁官长,破帽青衫拜孝陵。
  亭长一抔终马上,桥山万岁始龙迎。
  当时事业难身遇,凭仗中官说与听。
  品读
  明代有一部历史小说叫《英烈传》,说的是朱元璋同他的谋臣猛将推翻元朝、扫平群雄、建立明朝的经过。这书的作者不太清楚。早在书流传未久的时候,有人怀疑是武定侯郭勋命人写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夸耀其祖上郭英的功劳。还有一种本子,题名《云合奇踪》,作者标明是徐文长(即徐渭)。经学者考证,把这说法否定了。但为什么伪托徐文长呢?一方面,大概是因为到了晚明,徐文长的名气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许同他的这首诗有关。
  有几个典故、词语需解释一下。“西京”本义是长安,这里代指南京。汉朝起初建都长安,东汉时迁都洛阳,以长安为陪都,称西京。这情况跟明太祖建都南京,成祖迁北京,而以南京为陪都相似,所以用来代指。“亭长”又是用汉高祖刘邦代指朱元璋。刘邦出身低贱,原来只是个亭长(最低级的小吏),朱元璋原来是穷和尚,两人后来都成了开国君主。“一抔”是说皇陵,“桥山”是传说中黄帝的葬地。又有传说讲黄帝死后,有龙迎他上天。这里是用黄帝故事代指朱元璋之死。“中官”,是说守孝陵的太监。他们负责每天给死去的皇帝供膳,操办逢年过节的大祭。
  这首诗是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写的。当时徐渭出狱未久,去南京游览,走了不少名胜古迹,又特地拜谒了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孝陵。徐渭最喜欢跟人闲聊,听稀奇古怪的事情,守陵的太监又是无聊之极,就对他大讲了一通朱元璋的“当时事业”,大约是宫中流传的一些故事。因这诗写得炉火纯青,深藏不露,后来受到许多人称赞。另外,徐渭还画过一幅与这诗意相配的画。也许有人就误会了,把专说朱元璋开国故事的《英烈传》当作是他写的。
  这诗读起来,好像只是说谒陵的经过,其实含蕴丰富。分析起来,诗中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诗人自身的现实境遇,一是朱元璋与他的开国事业。在后一方面,又有意借用典故,把刘邦的事情也一起带进来,增强某种历史感。两个方面的事情,经谒陵、听太监说故事联系起来,从中隐约表露出诗人的人生向往。
  “白头落魄”“破帽青衫”,概括了自身的境况。在这后面,藏着一生的遭遇:少年意气,科场挫折,抗倭风云,下狱始末……总之,是生不逢时,才士不能为世所用,无法建立辉煌功业。但尽管落魄至此,傲气却未消减,“疲驴狭路愁官长”,意思是,去孝陵的路上常有官员,自己骑了头无精打采的驴儿,要是狭路相逢,真是没有味道。这其实是不愿给官儿们让道、怕受窝囊气的意思。
  一个老人,天赋极高,抱负甚大,怀才不遇,却还是傲骨棱棱。他来到孝陵,听人说朱元璋与手下一帮英雄拔起于草莽、打下万里江山的事情,又由此联想到几千年前一个叫刘邦的无赖汉,也是趁着风云动荡,提三尺剑取天下,心里到底是在转什么念头?
  中国有句民谚: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这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动乱时代,战火蔽天,白骨遮地,实是令人畏惧。但胸怀大志的才俊之士,则未必这么想。对他们来说,在太平年代,由于权力结构稳定,并且总是有一定的封闭性,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沉沦下僚,为无能的上司所欺辱,那是很平常;弄不好,就像徐渭,“白头落魄”,一事无成,也算不得稀奇。相反,在风云动荡、天下大乱的时代,才能比家世等外在的凭藉更为重要,才俊之士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多。
  只是这样的话不大好明说。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著名的《赤壁怀古》:“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也是英锐而自负的人,他其实是说:人生之成功与否,要有外在的机缘。周瑜若非生当风云变幻之世,焉能成一代英雄而垂名青史?言外之意,自己何尝不及周瑜,不过未得“东风”之便,只好“青楼薄幸”。
  徐渭这诗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不过他写得比杜牧还要隐晦,没什么火氣。他只管说自己距朱元璋二百年,身份很低,是个落魄的穷老头,听人说太祖皇帝“当年事业”,真是津津有味。其实,一种自负和自哀相杂、不甘心又无可奈何的情绪全都渗透在里面了。
  当然,才俊之士不爱天下太平,也不是好脾气。弄不好,像李白跟了谋反的王爷,还自以为得意,结果倒了大霉。最好是社会能够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让人才都有用武之地,才是上策。
  (骆玉明)
其他文献
学习商数(Learning Quotient)指一个人不断在外界环境中获得认知,或者通过逻辑思考获得经验的能力。  学习能力在古代已被重视,孔子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习能力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成功潜质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学习商数”很高的人会是一个不断有创新的充满活力和魅力的人,而一个再高明的人,如果到了不能接受外在影响的地步,恐怕也就
期刊
“科举取士”是古代中国的特色之一。在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它较好地畅通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渠道,使贫寒子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但科举的公平是相对的,对高官和皇族常有优待,不但其子弟可上较好的学校,而且有门荫制度,“官二代”可通过门荫直接进入仕途。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也容易得到考官关照。  明万历八年(1580),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第三子考中状元,大儿子考
期刊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①、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 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②,今日须难决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③,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  【注释】  ① 龚生:即龚胜,汉时人。王莽篡位,召龚为官,龚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九岁。  ②瓜喷鼻:中医治
期刊
有的人擅长于说话,可以在任何场合,嘴里说个不停,真好比悬河之口,滔滔不绝。但是,听完他的说话以后,稍一回想,都不记得他说的是什么了。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不少。如果你随时留心,到处都可以发现。说这种话的人,有的自鸣得意,并且向别人介绍他的经验说:“我遵守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遗训,非用尽人类最伟大的语言不可。”  你听,这是多么大的口气啊!可是,许多人一听他说话,就讥笑他在作“八股”。我却以为把这种
期刊
听说这个年头儿,在报章杂志上,最流行的是幽默文章。可惜记者是个埋头干实业的人,没有名流学者文人墨客那种闲情逸致,所以简直不懂什么幽默和不幽默。只是记者跑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世面,就拿平时见闻所得,讲几个笑话,替读者们劳作之余,解解闷儿罢。  笑话年年有,今年格外多,不过有许多笑话,是不好随口讲出来的。现在我就讲两个没有多大干系的官场笑话罢。  据说从前长江某省,有一位督军,他虽出身行伍,而目尚识丁
期刊
屈原已经逝去,但作为中华民族之魂,他依然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长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屈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常说常新、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都有无数的读者和学者,被他那神奇瑰丽的文字所征服,被他那深厚而浪漫的内心情感所感动,试图深入到他丰富而曲折、高贵而执着的精神世界。屈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许可以借用他在《九歌·云中君》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与日月兮齐光。”这句诗本是形容云神的
期刊
读《宋史》中的范仲淹、包拯、赵抃、欧阳修传记,在为这些北宋名臣的品格和作为所感动的同时,也生发出一些感触。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潜心为民、清正廉洁、正道直行的情怀,值得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借鉴。  潜心为民  “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其精华之一。要做到爱天下苍生、爱黎民百姓,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古时官场上的窥觊私利之辈,往往是通过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来中饱私囊,自然与
期刊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而且对中国政治文明尤其是监督思想的完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几乎同时在中央和地方担任过巡视监察官,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先后担任过右司谏、御史中丞,欧阳修也担任过谏官,王安石著有《谏官论》,曾巩
期刊
水晶盘子  有位朋友到国外旅游时,带回来一个十分别致的水晶盘子。盘子非常漂亮,晶莹剔透,并且还刻满异国情调的精美花纹,在灯光映照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朋友非常喜欢这个水晶盘,经常拿着把玩,他还特意定做了一个结实的座儿,把它放到古董架上最显眼又最安全的位置。  为了保持水晶盘晶莹剔透,朋友每隔几天便用板凳搭起梯子爬到古董架上去打扫,不让半点灰尘玷污他这个心爱的宝物。朋友一改往日油瓶倒了都不扶的懒惰
期刊
“父母官”一称,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据《汉书》记载,西汉元帝时,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期间,关心百姓疾苦,兴修水利,筑坝开渠,灌溉良田,使郡内“水丰地沃”。他还禁止婚丧大办,严惩贪官,于是政治清平,百姓官吏无不敬爱,尊称他为“召父”。又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南阳郡太守杜诗用计谋,严惩不法,减徭轻赋,兴修水利,疏浚旧渠并发明“水排”。当时南阳人把他与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一词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