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的新课程改革已经三年多了,经历了前期的不适与阵痛后,正步入初步总结和反思阶段。对我们而言,收获较大的是如何开展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这三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它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偏重于把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记忆、吸收、消化,不利于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特定的历史现象,解决新的历史问题,更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2005年课改伊始,我们就着手进行了一些尝试。针对当时社会上掀起的明清史热,从学生熟悉的明清时期的人物入手,学校组织历史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课程,举办讲座,按照学生自己的兴趣编成班级,每周开设两课时。我们向学生简单介绍了明清时期重要的帝王的生平,也讲述了这一时期著名的人物的奇闻趣事,还对影视作品中的某些人和事进行了历史的剖析。一个月后我们进行一次集体大讨论,让学生自己发表言论,阐释观点,条件成熟时组织一次辩论赛。一学期下来,让学生形成文字,得出结论,再由学校组成评价小组(由部分学生和教师组成),对学生进行测评,优秀小论文推荐发表,进行奖励。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了解了历史故事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异,更增强了他们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体悟到了研究历史的成就感。
我们还结合一些重大的时政热点和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事件、历史时间临时增设专题讲座或者图片展,如2006年3月份开设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历史讲座,5月份举办关于五四运动等学生运动的图片展,9月份举办关于九·一八事变等抗日战争题材的图片展,10月份开设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讲座;2007年7月开设关于香港问题的历史讲座;2008年12月份开设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讲座和图片展,等等。所有的图片展览的讲解员都让学生担任,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布置展厅,组织讲解。通过这些临时性的历史活动,学生更为直接地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和形象性,增强了对历史的时间敏感性,也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近年,我们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结合本校省级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地方人文资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人文精神》,将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定为《我是兴化人,了解地方史》,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收集本地区的地方史史料,撰写专题小论文,在上研究性学习课时,轮流上台展示研究成果。我们要求学生每5人组成一个调研小组,自由组合,自主选题,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搜集整理资料,到因特网查找,到图书馆或档案馆查阅,也可以到各处走访调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重视跟踪和引导学生,但不处处包办。一段时间后,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调研成果,有的展示了兴化的物产,有的研究了兴化的地理成因,有的讲解了兴化地名的历史由来和历代名人,有的介绍了兴化的名胜古迹,等等,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个活动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发现原来历史学科学习的不只是几本教科书,自己的身边就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自然就有了。同时活动也提高了学生走出课堂,学会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了解兴化乡土历史的过程中培养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又达到了情感教育与合作探究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应该说,我们在新课改下勇敢地走出了一步,但是这一步着实走得不容易,存在不少的困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还不能找到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合点。毕竟新课程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实际的教学活动是为了应对高考,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如何挖掘研究性学习的内在潜力,使之回归教材,为历史教学服务,在这方面我们希望得到更为具体的实践指导,并进行有效的示范。
回顾我们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有时更多地是为了体现是新课程而开设,效果虽说是明显的,但形式主义的味道也很浓,就目前而言,还无法真正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成绩。研究性学习对绝大部分师生来说还是“副业”。因为开展研究性学习会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的课时使研究性学习无法深入开展,有的家长和学生甚至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把它看成是负担,有抵触情绪。
另外,对于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付出努力、作出成绩的师生,学校和社会也没有真正认可,新课程评价体系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影响了广大师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以后的研究性学习如何开展值得我们去思考。
当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会更加辛勤努力,我相信这方面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它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偏重于把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记忆、吸收、消化,不利于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特定的历史现象,解决新的历史问题,更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2005年课改伊始,我们就着手进行了一些尝试。针对当时社会上掀起的明清史热,从学生熟悉的明清时期的人物入手,学校组织历史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课程,举办讲座,按照学生自己的兴趣编成班级,每周开设两课时。我们向学生简单介绍了明清时期重要的帝王的生平,也讲述了这一时期著名的人物的奇闻趣事,还对影视作品中的某些人和事进行了历史的剖析。一个月后我们进行一次集体大讨论,让学生自己发表言论,阐释观点,条件成熟时组织一次辩论赛。一学期下来,让学生形成文字,得出结论,再由学校组成评价小组(由部分学生和教师组成),对学生进行测评,优秀小论文推荐发表,进行奖励。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了解了历史故事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异,更增强了他们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体悟到了研究历史的成就感。
我们还结合一些重大的时政热点和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事件、历史时间临时增设专题讲座或者图片展,如2006年3月份开设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历史讲座,5月份举办关于五四运动等学生运动的图片展,9月份举办关于九·一八事变等抗日战争题材的图片展,10月份开设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讲座;2007年7月开设关于香港问题的历史讲座;2008年12月份开设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讲座和图片展,等等。所有的图片展览的讲解员都让学生担任,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布置展厅,组织讲解。通过这些临时性的历史活动,学生更为直接地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和形象性,增强了对历史的时间敏感性,也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近年,我们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结合本校省级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地方人文资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人文精神》,将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定为《我是兴化人,了解地方史》,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收集本地区的地方史史料,撰写专题小论文,在上研究性学习课时,轮流上台展示研究成果。我们要求学生每5人组成一个调研小组,自由组合,自主选题,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搜集整理资料,到因特网查找,到图书馆或档案馆查阅,也可以到各处走访调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重视跟踪和引导学生,但不处处包办。一段时间后,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调研成果,有的展示了兴化的物产,有的研究了兴化的地理成因,有的讲解了兴化地名的历史由来和历代名人,有的介绍了兴化的名胜古迹,等等,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个活动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发现原来历史学科学习的不只是几本教科书,自己的身边就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自然就有了。同时活动也提高了学生走出课堂,学会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了解兴化乡土历史的过程中培养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又达到了情感教育与合作探究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应该说,我们在新课改下勇敢地走出了一步,但是这一步着实走得不容易,存在不少的困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还不能找到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合点。毕竟新课程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实际的教学活动是为了应对高考,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如何挖掘研究性学习的内在潜力,使之回归教材,为历史教学服务,在这方面我们希望得到更为具体的实践指导,并进行有效的示范。
回顾我们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有时更多地是为了体现是新课程而开设,效果虽说是明显的,但形式主义的味道也很浓,就目前而言,还无法真正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成绩。研究性学习对绝大部分师生来说还是“副业”。因为开展研究性学习会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的课时使研究性学习无法深入开展,有的家长和学生甚至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把它看成是负担,有抵触情绪。
另外,对于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付出努力、作出成绩的师生,学校和社会也没有真正认可,新课程评价体系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影响了广大师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以后的研究性学习如何开展值得我们去思考。
当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会更加辛勤努力,我相信这方面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