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不断“中国根”
北美的华人家长为了使孩子不断“中国根”,并期待日后以语言的优势在职场如虎添翼,常将孩子送往中文学校,我就是这样的家长。周末,美国孩子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我家两个儿子却在教室里埋头苦读。与许多其他孩子一样,儿子们对上中文学校产生了很大的排斥,他们问我为什么要学中文,“在美国,学校里同学们都是在讲英文哪。”我跟他们说:“你们是华裔子弟,保持中华传统文化,多掌握一门语言,就是多一项本领。”小儿子很疑惑:“‘华裔子弟’So what? We are American after all! (我们最后不都是美国人嘛!)”
我听了心里颇有震动。是啊,一个星期一次課,3个小时,儿子们恐怕只有这个时候才“当中国人”,其他时间统统在讲英文,津津有味吃披萨。有句美国俚语“你吃什么食物,你就是什么人”(You are what you eat.)很说明问题。我一向以为送孩子上上中文学校,学说学写几个中文字,了解中国春节是怎么回事,屈原是谁,就“没忘了本”,就是“守住了根”,后来我发现自己实在是一厢情愿,事与愿违。语言是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没有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只靠一个星期几个小时“课堂操练”,最终只是杯水车薪。在孩子的眼里和心中,那个每天早上他们对着高唱“星条旗永不落”的美国国旗,才是他们的国家标志;那个他(她)能哼唱两句的Lady Gaga的歌才是他们的文化。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卑微的心愿——希望孩子保持中国文化传统的愿望是好的,对一个孩子多元文化的教育也是积极的,但是,仅此而已。我想通了,既然我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带到了美国,就让他们痛痛快快、自自然然当美国人吧,让他们尽情地热爱这个国家吧,我不应该把我的“中国故乡情结”转嫁给儿子们。于是我告诉他们,美国是个文化大熔炉,我们是一群有着中华文化传统的美国人,就像那些具有墨西哥文化传统的拉丁裔,和有意大利文化传统的意大利裔美国人一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美国“大文化”中的一部分,能保有父母的文化是很幸福的事,如能明白这一点,他们学中文才有意义。
和ABC谈道理,父母不能光是死守着自己的传统观念,否则和孩子会完全不能沟通,越走越远。
遇到歧视怎么办
儿子的同学小梁的父母英文不好, 待人接物有时感觉到受了歧视。所以常会告诫儿子在美国有种族歧视,不掌握另一门语言,难有出路。长久以往,造成了“美国孩子,华人父母”的家庭窘况。小梁经常挑战自己父母的权威:“你们不懂,你看不懂英文怎么会懂?”其实,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有歧视,在中国歧视更明显更厉害,北京人瞧不起上海人,上海人瞧不起北京人,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有钱人看不起没钱的……为什么父母硬要孩子相信“美国有种族歧视”,而不是教导孩子遇上种族歧视该怎么办?
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保护好,不受外界的污染,成为正直的人。但是,这世间除了花鸟妩媚阳光灿烂,还有丑陋混暗的一面。我们需要也必须把社会的阴暗面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传达给孩子,告诉他(她),这个世界不是童话世界,有很多不幸的事情发生,以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并训练孩子的社会交往技巧。
我经常会在网上收集一些有意思、有见解、有教育意义的新闻,分享给我的孩子,并与他们一起讨论。比如我跟他们讲现在经济不景气,学校经费减少,我们要尽量捐助;同时,很多人失去了工作,犯罪率就比较高,我们要小心出入安全。再比如我与他们一起探讨苹果iPad及电玩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调查人员发现电玩对儿童立体想象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因为儿童的发育是智力体力多方面的,所以控制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是必要的。
幼儿园开始学理财
中美对孩子在钱方面的教育存在很大差别。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在正规教学中学到过“钱”的概念,也不曾有过属于自己的零花钱。中国的文化是否不希望孩子沾染上“铜臭”气?不得而知。
我的两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课本上就出现花花绿绿的钱了,分、角、元,相互演算,更掺和加减法运算。大儿子6年级已经开始接触金融概念,钱存入银行经过几年利息,取出来时钱会变成多少等等。
两个孩子7岁以后,我依他们年龄安排帮忙做家务,打理他们自己的生活。比如说早上起来整理自己的床啦,折自己的内衣啦,吃完饭收拾自己的餐具啦……每个周末是领“薪水”的日子。孩子们把钱积攒起来,需要时便“犒赏”一下自己。有时一下想买好几样玩具,又不能“入不敷出”,这时就得学会衡量计划,做出判断与决定,哪样玩具最好,价格最划算。这些都是他们长大后生活中都会遇到的。
拿到钱,除了一部分存起来,一部分用来犒赏自己,再有一部分就是要奉献了。这是我教给我孩子对金钱运用管理的“黄金分割”。记得我和我12岁的大儿子有一次关于钱的聊天,他当时信誓旦旦地跟我说,如果有一天他成为有钱人,他会给自己买一辆百万名车。我不以为然,我问他百万名车和丰田实用价值上有什么区别?同是代步工具,四个轮子一台发动机而已,遇到红灯照样得停车,不守交通规则一样要吃罚单。
我跟他解释,经济学中有个理论叫“边际效益递减”,意思是说,同样的事情人们做得越多,投入的越多,它带给人们的满足感越少。我给他举了一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人穷困潦倒,没吃没喝,无衣无宿。你一天给他10块钱,他拿去买了个汉堡,外加一杯饮料,就10块钱,解决了他生命中最主要的需求—肚子喂饱了;那么他如果得了100块钱,他不光喂饱了肚子,还可以买上衣服买双鞋,甚至可以有个睡觉的地方;如果是1000块钱呢?他的日子可以过得相当好,有健康可口的三餐,舒适得体的衣物,安静优雅的住房。之后,千万上亿的家产,对于他的基本物质需求的改变几乎就没什么作用了——还不就是一日三餐,有衣遮体,有屋躲避风雨。按照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他这时就会去寻求精神接口的需要,比如说回馈社会。我跟我儿子说,你不如拿你那百万名车的钱去捐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使得他们得以温饱,这样你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会更大,得到的回馈会更高。
两个孩子从小就懂得捐助的意义,他们把生日礼物变换成现金捐给学校;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爱好,把学校的活动和同学的学习生活的摄影制成DVD,销售得款全部奉献给学校。对于他们创新的想法和奉献的意识,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
从幼年开始与父母良性互动
我的朋友小帆,因为是新移民,处于努力打拼的阶段。前几年生下小宝宝,因为夫妇都打工,收入无法承担整个家庭经济支出,只能忍痛把孩子托给地球另一端的父母照看,一“托”就是许多年。待到小孩上小学接回美国,问题也就来了。孩子对远方的祖父祖母恋恋不舍,对亲生父母缺乏信任,对周遭的新环境充满不安全感,小帆夫妇内心愧疚,从金钱、玩具上补救,这一补救更糟糕,孩子被宠坏,成了他们眼中的“小怪兽”。
一次小帆心酸地问我:“血浓于水,孩子是我生的,他怎就跟我不亲?”
看着鼻涕眼泪一大把的小帆,我不忍心告诉她,小帆,你错过了你孩子一生中多少值得纪念的时间——学走路迈出的第一步,牙牙学语说出的第一个字,第一次理发,第一次与小动物接触……这的确是父母的遗憾和孩子的悲哀。有太多东西,祖父母是代替不了的,就更不要说多数祖父母都“擅长”娇惯孙辈。孩子从幼年开始就应当与父母保持良性的互动,感受到父母的爱护,接受到父母家庭的教育,这样才会对家庭存在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心。“君以此始,必以此终”,有善始才会有善终。(编辑/唐馨)
北美的华人家长为了使孩子不断“中国根”,并期待日后以语言的优势在职场如虎添翼,常将孩子送往中文学校,我就是这样的家长。周末,美国孩子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我家两个儿子却在教室里埋头苦读。与许多其他孩子一样,儿子们对上中文学校产生了很大的排斥,他们问我为什么要学中文,“在美国,学校里同学们都是在讲英文哪。”我跟他们说:“你们是华裔子弟,保持中华传统文化,多掌握一门语言,就是多一项本领。”小儿子很疑惑:“‘华裔子弟’So what? We are American after all! (我们最后不都是美国人嘛!)”
我听了心里颇有震动。是啊,一个星期一次課,3个小时,儿子们恐怕只有这个时候才“当中国人”,其他时间统统在讲英文,津津有味吃披萨。有句美国俚语“你吃什么食物,你就是什么人”(You are what you eat.)很说明问题。我一向以为送孩子上上中文学校,学说学写几个中文字,了解中国春节是怎么回事,屈原是谁,就“没忘了本”,就是“守住了根”,后来我发现自己实在是一厢情愿,事与愿违。语言是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没有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只靠一个星期几个小时“课堂操练”,最终只是杯水车薪。在孩子的眼里和心中,那个每天早上他们对着高唱“星条旗永不落”的美国国旗,才是他们的国家标志;那个他(她)能哼唱两句的Lady Gaga的歌才是他们的文化。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卑微的心愿——希望孩子保持中国文化传统的愿望是好的,对一个孩子多元文化的教育也是积极的,但是,仅此而已。我想通了,既然我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带到了美国,就让他们痛痛快快、自自然然当美国人吧,让他们尽情地热爱这个国家吧,我不应该把我的“中国故乡情结”转嫁给儿子们。于是我告诉他们,美国是个文化大熔炉,我们是一群有着中华文化传统的美国人,就像那些具有墨西哥文化传统的拉丁裔,和有意大利文化传统的意大利裔美国人一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美国“大文化”中的一部分,能保有父母的文化是很幸福的事,如能明白这一点,他们学中文才有意义。
和ABC谈道理,父母不能光是死守着自己的传统观念,否则和孩子会完全不能沟通,越走越远。
遇到歧视怎么办
儿子的同学小梁的父母英文不好, 待人接物有时感觉到受了歧视。所以常会告诫儿子在美国有种族歧视,不掌握另一门语言,难有出路。长久以往,造成了“美国孩子,华人父母”的家庭窘况。小梁经常挑战自己父母的权威:“你们不懂,你看不懂英文怎么会懂?”其实,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有歧视,在中国歧视更明显更厉害,北京人瞧不起上海人,上海人瞧不起北京人,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有钱人看不起没钱的……为什么父母硬要孩子相信“美国有种族歧视”,而不是教导孩子遇上种族歧视该怎么办?
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保护好,不受外界的污染,成为正直的人。但是,这世间除了花鸟妩媚阳光灿烂,还有丑陋混暗的一面。我们需要也必须把社会的阴暗面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传达给孩子,告诉他(她),这个世界不是童话世界,有很多不幸的事情发生,以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并训练孩子的社会交往技巧。
我经常会在网上收集一些有意思、有见解、有教育意义的新闻,分享给我的孩子,并与他们一起讨论。比如我跟他们讲现在经济不景气,学校经费减少,我们要尽量捐助;同时,很多人失去了工作,犯罪率就比较高,我们要小心出入安全。再比如我与他们一起探讨苹果iPad及电玩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调查人员发现电玩对儿童立体想象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因为儿童的发育是智力体力多方面的,所以控制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是必要的。
幼儿园开始学理财
中美对孩子在钱方面的教育存在很大差别。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在正规教学中学到过“钱”的概念,也不曾有过属于自己的零花钱。中国的文化是否不希望孩子沾染上“铜臭”气?不得而知。
我的两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课本上就出现花花绿绿的钱了,分、角、元,相互演算,更掺和加减法运算。大儿子6年级已经开始接触金融概念,钱存入银行经过几年利息,取出来时钱会变成多少等等。
两个孩子7岁以后,我依他们年龄安排帮忙做家务,打理他们自己的生活。比如说早上起来整理自己的床啦,折自己的内衣啦,吃完饭收拾自己的餐具啦……每个周末是领“薪水”的日子。孩子们把钱积攒起来,需要时便“犒赏”一下自己。有时一下想买好几样玩具,又不能“入不敷出”,这时就得学会衡量计划,做出判断与决定,哪样玩具最好,价格最划算。这些都是他们长大后生活中都会遇到的。
拿到钱,除了一部分存起来,一部分用来犒赏自己,再有一部分就是要奉献了。这是我教给我孩子对金钱运用管理的“黄金分割”。记得我和我12岁的大儿子有一次关于钱的聊天,他当时信誓旦旦地跟我说,如果有一天他成为有钱人,他会给自己买一辆百万名车。我不以为然,我问他百万名车和丰田实用价值上有什么区别?同是代步工具,四个轮子一台发动机而已,遇到红灯照样得停车,不守交通规则一样要吃罚单。
我跟他解释,经济学中有个理论叫“边际效益递减”,意思是说,同样的事情人们做得越多,投入的越多,它带给人们的满足感越少。我给他举了一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人穷困潦倒,没吃没喝,无衣无宿。你一天给他10块钱,他拿去买了个汉堡,外加一杯饮料,就10块钱,解决了他生命中最主要的需求—肚子喂饱了;那么他如果得了100块钱,他不光喂饱了肚子,还可以买上衣服买双鞋,甚至可以有个睡觉的地方;如果是1000块钱呢?他的日子可以过得相当好,有健康可口的三餐,舒适得体的衣物,安静优雅的住房。之后,千万上亿的家产,对于他的基本物质需求的改变几乎就没什么作用了——还不就是一日三餐,有衣遮体,有屋躲避风雨。按照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他这时就会去寻求精神接口的需要,比如说回馈社会。我跟我儿子说,你不如拿你那百万名车的钱去捐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使得他们得以温饱,这样你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会更大,得到的回馈会更高。
两个孩子从小就懂得捐助的意义,他们把生日礼物变换成现金捐给学校;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爱好,把学校的活动和同学的学习生活的摄影制成DVD,销售得款全部奉献给学校。对于他们创新的想法和奉献的意识,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
从幼年开始与父母良性互动
我的朋友小帆,因为是新移民,处于努力打拼的阶段。前几年生下小宝宝,因为夫妇都打工,收入无法承担整个家庭经济支出,只能忍痛把孩子托给地球另一端的父母照看,一“托”就是许多年。待到小孩上小学接回美国,问题也就来了。孩子对远方的祖父祖母恋恋不舍,对亲生父母缺乏信任,对周遭的新环境充满不安全感,小帆夫妇内心愧疚,从金钱、玩具上补救,这一补救更糟糕,孩子被宠坏,成了他们眼中的“小怪兽”。
一次小帆心酸地问我:“血浓于水,孩子是我生的,他怎就跟我不亲?”
看着鼻涕眼泪一大把的小帆,我不忍心告诉她,小帆,你错过了你孩子一生中多少值得纪念的时间——学走路迈出的第一步,牙牙学语说出的第一个字,第一次理发,第一次与小动物接触……这的确是父母的遗憾和孩子的悲哀。有太多东西,祖父母是代替不了的,就更不要说多数祖父母都“擅长”娇惯孙辈。孩子从幼年开始就应当与父母保持良性的互动,感受到父母的爱护,接受到父母家庭的教育,这样才会对家庭存在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心。“君以此始,必以此终”,有善始才会有善终。(编辑/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