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戏剧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形成最完美的整体,所以应该看作是诗乃至一般艺术的最高层。”戏剧作为中西方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然呈现相当成熟的形态,我们不能说孰劣孰优,而要重在比较中西方这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品相。英国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全部创作乃至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创作的巅峰,而中国元代纪君祥所创作的《赵氏孤儿》则是最优秀的中国历史剧之一,也是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被王国维拟列为世界大悲剧之中。两者同是悲剧,同有共鸣,但各有差异。所以,比较《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对于分析中西方戏剧思想的异同,从而研究中西方的道德观、悲剧观和人性倾向提供文学支持。
首先,我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一下两部戏剧的相同点
第一:显而易见,《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作为中西方悲剧的代表剧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地位。两者都是悲剧,而且故事情节很相似。故事都是设置为在特殊的家庭情景变化之后,主人公沦为杀父仇人的儿子,并且得知真相并最终替父亲报仇雪恨的故事。
第二:“人性”是两部悲剧的主题思想。可以看出,人性善恶乃是贯穿整个戏剧的重要连接点,并且都通过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来展现这种人性的发展和变化。比如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和《赵氏孤儿》中质问道“我只问他人心安在,天理何如?”都无不显现了悲剧中关于人性的表达。
第三:两部剧中都一直围绕着“复仇“展开了关于“生死”的讨论。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王子在通往复仇的道路上,虽然有过反复的纠结和挣扎,但还是自己亲手或者促成和见证了很多人的死亡,自己最终也死在了毒剑下。元杂剧《赵氏孤儿》中赵武后来也成功手刃屠岸贾,高呼“我将这二十年积下冤仇报,三百口亡来性命偿,我便死也何妨”,不仅为自己的家族报仇雪恨,自己也终于复姓扬门。可以看出,在仇恨面前,两者都选择了用终结和死亡来结束仇恨,.要生命,就看不到正义;要重现正义,就要毁灭生命。宁可用死成全生命存在的价值,也不愿背负苟且偷生所带来的道义的谴责和内心的负罪感。
两部戏剧虽有共通之处,但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本质上的相异,所以相比它们之间的不同处才是我们的核心。
我从六个方面来分析《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的不同之处。
第一:从文本的结构上看,戏剧安排的高潮点不同,也就是说戏剧中人物心理的突转期不同。《哈姆雷特》中,戏剧的突转点很靠前,在戏班进宫表演后就产生了,故事表现点就主要集结在哈姆雷特摸索复仇之路以及在行动上的踟蹰纠结。与之相反,《赵氏孤儿》中,人物心理的突转期靠后,整个文本先是对赵孤的成长以及程婴告知其身世的过程做了很长的铺垫。《哈姆雷特》中是由哈姆雷特自身为主导力量促成故事的突变和高潮,而《赵氏孤儿》中则是由外界力量促成的。《哈姆雷特》中主要通过表现人物自己内心的心理冲突和变化,体现个人主义中的人性面,而《赵氏孤儿》的主要冲突和正义人物之间的冲突交织在一起,人物性格的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交织在一起,正面人物的正义行为全都凝聚在人的生命的光点之中。这种不同的戏剧结构安排也就使莎士比亚和纪君祥在刻画人物时也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是主人公的刻画,在《哈姆雷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哈姆雷特的内心是相当复杂的,多面性的,也是很真实的。当父亲的魂灵对他说:“儿啊!我是你的父王,我是被我的弟弟葛夫害死的,他趁着我睡着时,拿着毒草汁渗入我的耳里,使我悲苦的灵魂无法安睡。儿啊!你的母亲不能为我守节,证明她的虚伪,你可以为我报仇,但绝不能加害于你的母亲,就让她听天由命好了,让她受天良发现的责备好了”后,哈姆雷特下决心为父亲报仇,但又要他的部属不准透露他遇见了鬼魂。一方面他想报仇,但另一方面害怕他报仇的计画引起叔父的疑心,害怕叔父有加害于他的心态。在对待奥菲利亚的爱情上,哈姆雷特一方面是一个敢于追求爱情的快乐王子,自由而大胆,但另一方面,他在面对仇恨时,觉得奥菲利亚的父亲泼娄涅斯为杀死自己父亲的帮凶,他从内心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情感,所以他又有所逃避的装疯回避奥菲利亚的爱情,最终竟有些残忍的看着她溺水而亡。在对待亲情,对待母亲上,他也展现了内心的极其复杂和纠结,一方面有俄狄浦斯式的情结使她无法原谅母亲的背叛,女人的多情,但另一方面,血浓于水的感情又使她无法割舍。《赵氏孤儿》中,对于赵武的刻画是相对单一的,两元性的。赵武虽与屠岸贾有长期相处的义父子之情,但他一旦得知真相后,马上将感情变为单一的仇恨,将家族灭门之仇列在了首位,成为了正义的化身。其次,在其他人物的刻画上,《哈姆雷塔》中的克劳迪斯也被刻画得很真实,他在忏悔时有过悔意。而《赵氏孤儿》中,屠岸贾是个完全彻底的恶人,他专政屠杀忠臣,是整部剧中邪恶的代表者,明显与程婴等形成二元对立。
第二点是关于人性秩序和社会秩序。莎士比亚作《哈姆雷特》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哈姆雷特人性的多面性不仅是伴随着他成长的历程和故事的发展,也是在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的。他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对于世界、人生,对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等有与传统的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看法。一种涌动在思想中的混杂和不定性造就了哈姆雷特以及他所必须遵从的一种发自内心的人性秩序。后来哈姆雷特的忧郁与装疯,复仇行为上的迟疑与延宕都是一种挣扎和维护人性秩序的必然。他所思考的不光是复仇的事,还有人的价值、必要的道德秩序和伦理。他有行动也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在这个伟大的目标前,他想行动但不知如何行动。这种犹豫踟蹰,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把人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赵氏孤儿》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社会道德约束的力量要大于人性内心的力量。作者刻意放大家国责任的利害关系,弱化人之间的细微情感。这与中国历来建构在血缘关系上的亲属关系密切相关,当赵武得知抚养自己的义父是杀父弑母的仇人时,他所考虑的便不再是该不该复仇,而是毅然决然地举起了家族复兴的大旗,他想达到的是匡扶赵氏,除恶扬善的目标。所以,一种长期形成的社会秩序性不自觉的约束了他,这便是《赵氏孤儿》中社会秩序的体现。 第三点是悲剧及复仇的个人性和群体性。在《哈姆雷特》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悲剧主体是哈姆雷特,复仇的主体也是他。他亲自促成高潮的到来,亲自拿起毒剑完成最后的复仇步骤,亲自见证他复仇之路上牺牲的人们。而在《赵氏孤儿》中,我们不能简单的定义为赵孤为悲剧人物和复仇人。整个赵家复仇过程中,赵孤、公孙杵臼、程婴乃至韩厥都是悲剧人物。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自己亲人的生命或者利益来帮助赵孤完成家族复兴大业,所以,他们是二元对立中忠善的群体代表。可以说,《赵氏孤儿》中的悲剧不是赵孤一个人的,是群体性的。其实这点也可以看作是中西方悲剧认同的差异,西方更注重内指性,而中国更注重外指性。
第四点是线索不同。《哈姆雷特》中,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条是哈姆雷特发现真相、准备复仇、完成复仇的故事情节,一方面是哈姆雷特内心纠结,延宕踟蹰的心理活动线。《赵氏孤儿》中,一条是围绕主题立意“孤”而展开的“救孤、搜孤、扬股、报仇”的明线,另一条则是善恶对抗,宣扬民族道德指向的暗线。
第五点是悲剧结果不同。《哈姆雷特》最终是以哈姆雷特成功杀死克劳迪斯,自己也死在毒剑下结束的。这期间,他的情人死了、朋友死了、母亲也死了,是个近乎真正完全毁灭的结果,这无疑让悲剧性更浓重一些。《赵氏孤儿》最终是以赵武成功杀死屠岸贾,光复家族,报仇雪恨结束,比哈姆雷特更完满,更大快人心。但是,我们看到不管是开始还是最后,赵氏孤儿他还是始终是个孤儿,结局虽然表面欢喜,实则还是个悲剧。这两种不同的结尾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思维有直接的关系。西方人更注重关注人的内心和真实感受, 注重通过悲剧本身来对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更注重道德观对人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作用。而中国受到长期儒家正统思想的教育,礼教和佛家思维根深蒂固,善恶终究有报,忠奸始终分明,更倾向于通过故事起到道德教化作用,使中国传统观念得到进一步宣扬。
第六是复仇主人公复仇心理不同。《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面临的是很复杂和纠结的情况。首先是一方面是杀父仇人、一方面是叔父,一方面是母亲、一方面又是背叛的女人。他对母亲的爱使母亲失贞一事给他的心理造成巨大的阴影,他无法再相信女人但又爱女人的欲望纠缠在一起。他想复仇又惧怕叔父的势力,很注意自己的地位和形象等等。《赵氏孤儿》中赵武的心理远没有哈姆雷特复杂,他所背负的就是家族冤死的三百条人命,自己父亲母亲的生命和声誉,所以,他只一心报仇雪恨,少了其中更多的挣扎和犹豫。
总之,《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同作为世界文学中悲剧的代表之作,给我们研究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异同提供了很好的文学蓝本。我们不能说孰好孰坏,这都是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我们只有从基础的源于生活的文学作品开始,再上升到宏观的本质性的中西观念来剖析其中差异,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首先,我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一下两部戏剧的相同点
第一:显而易见,《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作为中西方悲剧的代表剧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地位。两者都是悲剧,而且故事情节很相似。故事都是设置为在特殊的家庭情景变化之后,主人公沦为杀父仇人的儿子,并且得知真相并最终替父亲报仇雪恨的故事。
第二:“人性”是两部悲剧的主题思想。可以看出,人性善恶乃是贯穿整个戏剧的重要连接点,并且都通过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来展现这种人性的发展和变化。比如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和《赵氏孤儿》中质问道“我只问他人心安在,天理何如?”都无不显现了悲剧中关于人性的表达。
第三:两部剧中都一直围绕着“复仇“展开了关于“生死”的讨论。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王子在通往复仇的道路上,虽然有过反复的纠结和挣扎,但还是自己亲手或者促成和见证了很多人的死亡,自己最终也死在了毒剑下。元杂剧《赵氏孤儿》中赵武后来也成功手刃屠岸贾,高呼“我将这二十年积下冤仇报,三百口亡来性命偿,我便死也何妨”,不仅为自己的家族报仇雪恨,自己也终于复姓扬门。可以看出,在仇恨面前,两者都选择了用终结和死亡来结束仇恨,.要生命,就看不到正义;要重现正义,就要毁灭生命。宁可用死成全生命存在的价值,也不愿背负苟且偷生所带来的道义的谴责和内心的负罪感。
两部戏剧虽有共通之处,但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本质上的相异,所以相比它们之间的不同处才是我们的核心。
我从六个方面来分析《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的不同之处。
第一:从文本的结构上看,戏剧安排的高潮点不同,也就是说戏剧中人物心理的突转期不同。《哈姆雷特》中,戏剧的突转点很靠前,在戏班进宫表演后就产生了,故事表现点就主要集结在哈姆雷特摸索复仇之路以及在行动上的踟蹰纠结。与之相反,《赵氏孤儿》中,人物心理的突转期靠后,整个文本先是对赵孤的成长以及程婴告知其身世的过程做了很长的铺垫。《哈姆雷特》中是由哈姆雷特自身为主导力量促成故事的突变和高潮,而《赵氏孤儿》中则是由外界力量促成的。《哈姆雷特》中主要通过表现人物自己内心的心理冲突和变化,体现个人主义中的人性面,而《赵氏孤儿》的主要冲突和正义人物之间的冲突交织在一起,人物性格的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交织在一起,正面人物的正义行为全都凝聚在人的生命的光点之中。这种不同的戏剧结构安排也就使莎士比亚和纪君祥在刻画人物时也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是主人公的刻画,在《哈姆雷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哈姆雷特的内心是相当复杂的,多面性的,也是很真实的。当父亲的魂灵对他说:“儿啊!我是你的父王,我是被我的弟弟葛夫害死的,他趁着我睡着时,拿着毒草汁渗入我的耳里,使我悲苦的灵魂无法安睡。儿啊!你的母亲不能为我守节,证明她的虚伪,你可以为我报仇,但绝不能加害于你的母亲,就让她听天由命好了,让她受天良发现的责备好了”后,哈姆雷特下决心为父亲报仇,但又要他的部属不准透露他遇见了鬼魂。一方面他想报仇,但另一方面害怕他报仇的计画引起叔父的疑心,害怕叔父有加害于他的心态。在对待奥菲利亚的爱情上,哈姆雷特一方面是一个敢于追求爱情的快乐王子,自由而大胆,但另一方面,他在面对仇恨时,觉得奥菲利亚的父亲泼娄涅斯为杀死自己父亲的帮凶,他从内心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情感,所以他又有所逃避的装疯回避奥菲利亚的爱情,最终竟有些残忍的看着她溺水而亡。在对待亲情,对待母亲上,他也展现了内心的极其复杂和纠结,一方面有俄狄浦斯式的情结使她无法原谅母亲的背叛,女人的多情,但另一方面,血浓于水的感情又使她无法割舍。《赵氏孤儿》中,对于赵武的刻画是相对单一的,两元性的。赵武虽与屠岸贾有长期相处的义父子之情,但他一旦得知真相后,马上将感情变为单一的仇恨,将家族灭门之仇列在了首位,成为了正义的化身。其次,在其他人物的刻画上,《哈姆雷塔》中的克劳迪斯也被刻画得很真实,他在忏悔时有过悔意。而《赵氏孤儿》中,屠岸贾是个完全彻底的恶人,他专政屠杀忠臣,是整部剧中邪恶的代表者,明显与程婴等形成二元对立。
第二点是关于人性秩序和社会秩序。莎士比亚作《哈姆雷特》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哈姆雷特人性的多面性不仅是伴随着他成长的历程和故事的发展,也是在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的。他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对于世界、人生,对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等有与传统的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看法。一种涌动在思想中的混杂和不定性造就了哈姆雷特以及他所必须遵从的一种发自内心的人性秩序。后来哈姆雷特的忧郁与装疯,复仇行为上的迟疑与延宕都是一种挣扎和维护人性秩序的必然。他所思考的不光是复仇的事,还有人的价值、必要的道德秩序和伦理。他有行动也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在这个伟大的目标前,他想行动但不知如何行动。这种犹豫踟蹰,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把人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赵氏孤儿》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社会道德约束的力量要大于人性内心的力量。作者刻意放大家国责任的利害关系,弱化人之间的细微情感。这与中国历来建构在血缘关系上的亲属关系密切相关,当赵武得知抚养自己的义父是杀父弑母的仇人时,他所考虑的便不再是该不该复仇,而是毅然决然地举起了家族复兴的大旗,他想达到的是匡扶赵氏,除恶扬善的目标。所以,一种长期形成的社会秩序性不自觉的约束了他,这便是《赵氏孤儿》中社会秩序的体现。 第三点是悲剧及复仇的个人性和群体性。在《哈姆雷特》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悲剧主体是哈姆雷特,复仇的主体也是他。他亲自促成高潮的到来,亲自拿起毒剑完成最后的复仇步骤,亲自见证他复仇之路上牺牲的人们。而在《赵氏孤儿》中,我们不能简单的定义为赵孤为悲剧人物和复仇人。整个赵家复仇过程中,赵孤、公孙杵臼、程婴乃至韩厥都是悲剧人物。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自己亲人的生命或者利益来帮助赵孤完成家族复兴大业,所以,他们是二元对立中忠善的群体代表。可以说,《赵氏孤儿》中的悲剧不是赵孤一个人的,是群体性的。其实这点也可以看作是中西方悲剧认同的差异,西方更注重内指性,而中国更注重外指性。
第四点是线索不同。《哈姆雷特》中,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条是哈姆雷特发现真相、准备复仇、完成复仇的故事情节,一方面是哈姆雷特内心纠结,延宕踟蹰的心理活动线。《赵氏孤儿》中,一条是围绕主题立意“孤”而展开的“救孤、搜孤、扬股、报仇”的明线,另一条则是善恶对抗,宣扬民族道德指向的暗线。
第五点是悲剧结果不同。《哈姆雷特》最终是以哈姆雷特成功杀死克劳迪斯,自己也死在毒剑下结束的。这期间,他的情人死了、朋友死了、母亲也死了,是个近乎真正完全毁灭的结果,这无疑让悲剧性更浓重一些。《赵氏孤儿》最终是以赵武成功杀死屠岸贾,光复家族,报仇雪恨结束,比哈姆雷特更完满,更大快人心。但是,我们看到不管是开始还是最后,赵氏孤儿他还是始终是个孤儿,结局虽然表面欢喜,实则还是个悲剧。这两种不同的结尾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思维有直接的关系。西方人更注重关注人的内心和真实感受, 注重通过悲剧本身来对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更注重道德观对人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作用。而中国受到长期儒家正统思想的教育,礼教和佛家思维根深蒂固,善恶终究有报,忠奸始终分明,更倾向于通过故事起到道德教化作用,使中国传统观念得到进一步宣扬。
第六是复仇主人公复仇心理不同。《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面临的是很复杂和纠结的情况。首先是一方面是杀父仇人、一方面是叔父,一方面是母亲、一方面又是背叛的女人。他对母亲的爱使母亲失贞一事给他的心理造成巨大的阴影,他无法再相信女人但又爱女人的欲望纠缠在一起。他想复仇又惧怕叔父的势力,很注意自己的地位和形象等等。《赵氏孤儿》中赵武的心理远没有哈姆雷特复杂,他所背负的就是家族冤死的三百条人命,自己父亲母亲的生命和声誉,所以,他只一心报仇雪恨,少了其中更多的挣扎和犹豫。
总之,《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同作为世界文学中悲剧的代表之作,给我们研究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异同提供了很好的文学蓝本。我们不能说孰好孰坏,这都是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我们只有从基础的源于生活的文学作品开始,再上升到宏观的本质性的中西观念来剖析其中差异,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