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支架置入效果的安全与有效性评估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ljok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支架置入效果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探讨。
  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1月份到2012年9月份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年龄大于或者等于60岁的患者为老年组,小于60岁的患者为非老年组,对两组患者均行心血管支架置入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与非老年组的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调查结果显示,老年组的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心血管支架置入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血管支架置入安全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3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这也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附着并浸入动脉内膜形成斑块,随着斑块的逐渐增多及斑块表面破溃、出血导致患者出现动脉腔狭窄或闭塞,血液流动受到阻滞,导致心脏血液供应缺乏,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1]。相关研究显示,冠心病的风险性以及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加大而上升,因此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更需要加大重视力度。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开始广泛得到应用[2]。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血管置入治疗。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01月份到2012年9月份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依据患者年龄进行分组,年龄大于或者等于60岁的患者为老年组,小于60岁的患者为非老年组。老年组患者一共50例,男性患者有33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范围为60岁到77岁,平均年龄为67岁。非老年组患者一共50例,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范围为27岁到59岁,平均年龄为4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采用心血管支架置入进行治疗。患者采用局部麻醉,经桡动脉穿刺,将心血管支架固定于球囊导管上,并将球囊导管送至患者血管病变处,利用压力泵对球囊注入液体,使其扩张,将支架以及狭窄血管撑开,之后将球囊导管撤离。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采用X线造影对整个过程进行监视以及引导。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6个月到12个月的随访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冠状动脉并发症情况以及周围血管壁并发症情况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随访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通过6个月到12个月的随访,随访率为100%。其中老年患者的血运重建例数为10例,血运重建率为20%;非老年患者的血运重建例数为5例,血运重建率为10%。两组患者在血运重建率的比较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中,风险性较高,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加上老年群体自身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免疫力差,存在多种合并症,因此临床风险性更大,死亡率也较高[3]。老年冠心病患由于年龄大以及合并症多等因素,在临床上治疗相对复杂,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随着导管工藝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提高,介入治疗技术开始受到了认可和关注,支架技术开始得到应用[4],有效提高了老年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拓宽了手术适应症。
  相关研究显示,支架置入治疗技术的引进,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96年,我国首次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结果显示严重并发症为8.5%,包括死亡率0.6%,其数据与90年代初美国北新英格兰统计结果相近。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00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心血管直接置入支架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在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由此可见,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同样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小[5]。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6个月到12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血运重建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老年组的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经分析,可能与患者年龄较大、服药不规范及经济条件比较差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心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手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情况少,可靠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刘明伟,蒋立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支架置入治疗现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2(04):231-232
  [2]庞新权,郭鑫,魏天辉.置入心血管支架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2(04):211-212
  [3]王雪芳,刘艳明.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力学及生物相容性与置入后血管再狭窄[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3(34):98-99
  [4]邢玮.心血管支架与支架置入后的血管快速内皮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09):87-88
  [5]谢潮鑫,孟猛,曾伟杰,钟磊,魏春霞,罗佼.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力学及生物相容性与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13):102-10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就1例以左下肢无力为表现的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左下肢无力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92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402-0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以“进行性左侧下肢无力3月余,加重1周”为主诉于20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猫抓病(淋巴结炎)疾病发展过程,临床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等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猫抓病认识。以一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猫抓病(淋巴结炎)均有猫等宠物接触史,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目前诊断主要靠详细询问病史及临床病理组织学诊断;治疗早期应用抗生素可缩短病程。  关键词:猫抓病(淋巴结炎)疾病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Doi:10.3969/j.issn.1671-8801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征,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2011年02月~2013年05月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中青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临床表现、影像改变方面的差异。  结果:①临床表现: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发热、末梢血白细胞升高、咳嗽例数少于对照组,发生乏力、纳差,神智改变、气促、发绀的例数多于对照组,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临床特点,提高对pSS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诊治的pSS病例47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46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唾液腺核素扫描及唇腺病理学检查进行统计并分析。  结果:pS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口干、眼干等外分泌腺受累为主要症状,也可有关节肿痛、雷诺现象等非特异性表现。器官系统受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院共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凝血障碍(3.3%)、软产道损伤(15.0%)、子宫收缩乏力(51.7%)及胎盘因素(30.0%)是导致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有无引产或人流史、孕产次数和生产方式也会对产后出血患者有一定的影响,所有患者在经过及时的治疗后均在一小时之内止血。  结论:通过正确的措施来
期刊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量化门齿距离,分析探求造成放射性颞颌颞颌关节损伤的影响因素。  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11月,13例完成IMR技术性调强放疗的原发性鼻咽癌初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处方总剂量为65-78Gy,单次剂量为2.81-3.01Gy,总疗程为35-88天,放疗后6个月和3年内每年测量患者最大门齿距离,评价标准参照SOMA标准。  结果:全组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
期刊
摘要:随侵损性诊断操作、细菌耐药性、严重烧创伤发生率、器官移植病人和放化疗病人的增加,医院性感染、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出現不断升高。Pct作为新的炎症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宗旨:血清PCT对感染、脓毒症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预后等临床应用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PCT感染脓毒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18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94例,其中治疗组孕妇实施营养疗法,观察比较两组孕妇孕期血压、血糖、分娩结局及婴儿各项指标等,探讨营养治疗法的效用。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孕妇孕期血压、血糖指标控制效果明显,且治疗组孕妇的巨大儿分娩发生率明显较低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对重症颅脑外伤在ICU发生肺部感染做出了观察,并分析了其防治方法以及特点。  方法: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收入31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对其在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作出了分析,全部患者均进行痰致病菌培养。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结果:在31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63例,即为20.3%的感染率。63例肺部感染患者痰致病菌培养结果显示,病原菌一共为79株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急救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是否符合直接入院标准分为急救组和转院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入院时的症状基本无改变、瘫痪以及死亡率等方面,急救组明显要优于转院组,P<0.05;其中,急救组有1例患者死亡,转院组有4例患者死亡;而且经过随访,发现急救组的预后情况要优于转院组,P0.05),具有可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