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情感态度;发展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堂实效
新课程理念下的“实效性”不是简单狭隘的分数量化,而是以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素养的生成量为主要参照,以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语言等与学生的情感要求、思维状况、活动方式及强度、接受能力的和谐性和一致性为宗旨,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与思想素养、思维素质的同步协调发展。
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呢?相对于课程、学生、教材等其他因素,教师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诸要求、诸环节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的过程,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因而对提高课堂实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教学理念进行反思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情感态度;发展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要达到上述各种目标和能力,把新课程要求落实到课堂中,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就拿《文化生活》来说。《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它以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文化生活为依托,引导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文化生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了突出思想政治课的引导功能,《文化生活》主要遵循以下理念:第一,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方法,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第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着眼思想政治教育和方向引导的实效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选择正确的人生观、认同正确的价值观。第三,落实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改革方案。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融为一体。第四,强调教材与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之间的互动,为开放互动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留下尽可能大的空间,为改进评价方式提供条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的时候更多的关注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教师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对完成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整堂课下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率比较低,因而影响了课堂的实效性,表面上看是在落实新课改的理念,而实质上是背离了课改的初衷。
二、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教师往往重视课前的教学设计,忽视课后的反思。事实上,即使是很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遗憾和感慨。如果教师认为课上好了就完事了,那么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是难以提高的,课堂的实效性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每堂课后都应及时根据这堂课实际的教与学来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作为下一堂课或者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从而使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教学设计中与课堂实效联系最为紧密的。如《政治生活》“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的教学,对于公民直接参与决策方式之一的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在第一次教学时我只是给学生们简单地介绍一番。课后发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夠深刻。因此我对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在第二个班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首先确定听证会主题,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小组分别准备资料,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最后由听证会主持人总结。通过这样一种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这一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交流空间。
此外,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也是需要我们反思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在一堂课的时间里图文动画、音频视频等无所不用,学生不断地接受视觉、听觉上的刺激,而多媒体所用的时间过长,频率过快,是不利于实现师生互动的,教师没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来的信息,学生要不停的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适应,来不及对知识内容作深入细致的思考,这样势必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课堂实效的提高。因此多媒体只能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替代不了通过师生交流与沟通而进行的知识传递与情感交流。
三、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反思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及时反思学生的作业情况。反思的内容包括:自己所布置的练习和作业有没有经过精心的选择,有没有针对性,特别是课堂练习,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所以题量和题型都要精选;课后作业有没有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批改作业是每位教师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不少教师对批改作业感到厌烦,认为是重复机械劳动。作业如果没有及时批改,教师就不能得到信息反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够了解,然后继续上新课,肯定会有一定影响。久而久之,学生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容易忽视作业,敷衍了事,甚至不完成。因此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必须认真批改,从中收集常见错误加以分类,寻找错因,教师还应对学生作业不同的完成情况给予恰当的评语;另外,教师还应反思有没有做到“有批必评”。教师批改的作业如果不及时讲评,只是发下去让学生自己订正, 实际只有一部分同学能认真完成,大部分学生只是随便改一下答案,少数同学根本不看,学生作业订正留于形式,浮于表面,这样的作业起不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讲评作业,要求突出重点,对大部分同学出现的错误,应加以仔细剖析,集体讲评。对个别同学作业中的错误,则宜单独讲评。笔者从教学中发现,找个别同学纠正错误效果特别明显,一方面可以加强师生情感,另一方面教师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堂实效
新课程理念下的“实效性”不是简单狭隘的分数量化,而是以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素养的生成量为主要参照,以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语言等与学生的情感要求、思维状况、活动方式及强度、接受能力的和谐性和一致性为宗旨,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与思想素养、思维素质的同步协调发展。
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呢?相对于课程、学生、教材等其他因素,教师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诸要求、诸环节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的过程,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因而对提高课堂实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教学理念进行反思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情感态度;发展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要达到上述各种目标和能力,把新课程要求落实到课堂中,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就拿《文化生活》来说。《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它以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文化生活为依托,引导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文化生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为了突出思想政治课的引导功能,《文化生活》主要遵循以下理念:第一,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方法,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第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着眼思想政治教育和方向引导的实效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选择正确的人生观、认同正确的价值观。第三,落实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改革方案。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融为一体。第四,强调教材与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之间的互动,为开放互动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留下尽可能大的空间,为改进评价方式提供条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的时候更多的关注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教师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对完成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整堂课下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率比较低,因而影响了课堂的实效性,表面上看是在落实新课改的理念,而实质上是背离了课改的初衷。
二、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教师往往重视课前的教学设计,忽视课后的反思。事实上,即使是很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遗憾和感慨。如果教师认为课上好了就完事了,那么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是难以提高的,课堂的实效性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每堂课后都应及时根据这堂课实际的教与学来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作为下一堂课或者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从而使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是教学设计中与课堂实效联系最为紧密的。如《政治生活》“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的教学,对于公民直接参与决策方式之一的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在第一次教学时我只是给学生们简单地介绍一番。课后发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夠深刻。因此我对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在第二个班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首先确定听证会主题,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小组分别准备资料,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最后由听证会主持人总结。通过这样一种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这一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交流空间。
此外,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也是需要我们反思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在一堂课的时间里图文动画、音频视频等无所不用,学生不断地接受视觉、听觉上的刺激,而多媒体所用的时间过长,频率过快,是不利于实现师生互动的,教师没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来的信息,学生要不停的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适应,来不及对知识内容作深入细致的思考,这样势必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课堂实效的提高。因此多媒体只能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替代不了通过师生交流与沟通而进行的知识传递与情感交流。
三、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反思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及时反思学生的作业情况。反思的内容包括:自己所布置的练习和作业有没有经过精心的选择,有没有针对性,特别是课堂练习,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所以题量和题型都要精选;课后作业有没有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批改作业是每位教师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不少教师对批改作业感到厌烦,认为是重复机械劳动。作业如果没有及时批改,教师就不能得到信息反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够了解,然后继续上新课,肯定会有一定影响。久而久之,学生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容易忽视作业,敷衍了事,甚至不完成。因此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必须认真批改,从中收集常见错误加以分类,寻找错因,教师还应对学生作业不同的完成情况给予恰当的评语;另外,教师还应反思有没有做到“有批必评”。教师批改的作业如果不及时讲评,只是发下去让学生自己订正, 实际只有一部分同学能认真完成,大部分学生只是随便改一下答案,少数同学根本不看,学生作业订正留于形式,浮于表面,这样的作业起不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讲评作业,要求突出重点,对大部分同学出现的错误,应加以仔细剖析,集体讲评。对个别同学作业中的错误,则宜单独讲评。笔者从教学中发现,找个别同学纠正错误效果特别明显,一方面可以加强师生情感,另一方面教师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