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腐熟剂对玉米秸秆腐熟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来源 :甘肃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2a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腐熟剂用量处理对玉米秸秆的腐解效果和对土壤基本性质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熟剂可提高秸秆腐解率8.9%~13.1%,土壤容重较无腐熟剂处理平均降低4.49%;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全磷、速效钾、缓效钾的含量.秸秆还田+腐熟剂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玉米产量,且以秸秆还田+腐熟剂60 kg/hm2处理效果最佳,玉米产量2019、2020年较常规种植分别提高了1566.67、1990.48 kg/hm2.适合在西北黑垆土地区应用.
其他文献
高盆樱桃Cerasus cerasoides原生于西藏和云南地带,为我国唯一冬季开花的樱属树种.其树形优美,花色艳丽,造景效果好,目前多应用于云南地区的绿化及造林.为探索高盆樱桃种子的萌发特性,测定其长、宽、厚、百粒重、吸水特性、发芽特性以及芽苗质量指标,并初步探索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盆樱桃种子浅褐色,呈卵圆状;平均长10.56 mm,平均宽7.89 mm,平均长宽比为1.34,平均厚6.06 mm,平均百粒重为25.48 g;在培养皿铺纱布保湿的环境下种子发芽率为42.67%;大种子发
[目的]施入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是改善土壤结构和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因此,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设施土壤氮素调控及番茄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设施番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撑.[方法]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H)、单施有机肥(Y)、50%化肥N+50%有机肥N(HY)及50%化肥N+50%有机肥N+调理剂(HYG)5个处理,探讨了不同施肥模式对设施土壤矿质氮量、全氮量、微生物量氮量、土壤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各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量.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风景园林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具有全面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备受青睐.而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为指导,在反思的基础上,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针对市场需求,反向设计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构建了分层阶梯式递进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注重教学内容更新与手段创新,校企紧密协同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实施多元考核评价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学习产出.
[目的]探究测定时间对淮北平原砂姜黑土饱和导水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定水头法测定原状土(0.96 g/cm3)及其不同体积质量扰动土(0.90、0.96、1.10、1.20、1.30 g/cm3)在长时间序列下的饱和导水率(KS).[结果]所有试验土壤的K s随时间先迅速降低到达拐点然后缓慢降低直至稳定的规律,对于原状土而言初始K S值为88.4 mm/h,拐点处(时间为0.98 d)的K S值为5.0 mm/h,终稳定点(时间为12.94 d)的K S值为0.8 mm/h.不同体积质量扰动土随着体积质量
[目的]探究河套灌区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适宜的井渠结合开采模式.[方法]利用实测地下水位等资料,基于MODFLOW建立了灌区三维地下水动态模型并率定、验证,在灌区4个典型灌域分别选取典型井渠结合区,设置了4种井灌区面积和11种渠井结合比,共44种井渠结合开采模式,预测了各模式下地下水埋深变化,以井灌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不超过3 m为标准,优选了各灌域适宜的井渠结合开采模式.[结果]①建立的河套灌区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充分反映了灌区内实际水位变化特征,可用于井渠结合后地下水埋深预测.②相同井灌区面积和渠井结合比条件
在全球一体化不断推进的当下,国际间的经济、科技以及文化等交流愈发频繁,其中农业领域内的英汉交流程度也越来越深.在此背景下,农业英语作为农业行业的特殊用途英语(ESP),其应用与推广逐渐被我国学者所关注.农业专业英语不同于普通英语,其翻译技巧以及翻译思维与农业实践息息相关,在翻译策略的应用上也需要与常规英语相区分.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业发展一直备受重视,由于疆域辽阔且人口众多,受气候、土壤环境以及水资源等方面影响,南北地区农业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西北部地区,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水资源有限,严重限制了当地农业发展,因此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势不可挡.近年来,国家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兴修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有效促进周围村庄的农业灌溉,同时还带动当地农业发展.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国土面积辽阔,约为960万km2,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国内的多种气候特征和文化属性.其中,水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关于资源、水治理、水节约以及水欣赏等物质与精神的研究总和.自古以来,水就被赋予了文明、灵性以及生机等多元化的价值象征,在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的现代意义更加深远.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一系列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水平.其中,水利工程作为国家性基础设施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抵御自然灾害、促进区域资源协调、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等方面意义深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各大高等教育院校也纷纷围绕水利工程设置了相应专业和课程规划.
沁河中游河南段已成为河南省豫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水源地,随着社会发展,区域内水资源利用矛盾问题也越发突出.本文结合该段现状工程布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要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通过研究矛盾的成因,提出了中游河南段水资源“高水高用、低水低用,来水可调、一水多用”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模式,以期提高区域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