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技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相伴而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同时,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性的飞跃。中国的传统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立体、丰满的 “ 屏幕教学 ”;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潜移默化中优化了历史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量到质地对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下面就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所产生的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生活中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调动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如教学《红军长征》一课,要使学生对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和行程有比较直观的了解,教师必须利用教材中《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对红军长征中的英勇奋战和克服千难万险有较深的印象,我就把“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做成图板,用红电线标出红军长征路线,在革命根据地瑞金、红军长征路经过的遵义、泸定桥、毛尔盖、延安等地安上小灯炮,红军每到一地,那个地方的小灯泡就亮起来。红军长征已成为历史,不可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现代多媒体教学可将客观事实真实地再现于学生面前,动人心魄,催人奋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崇敬英雄,憎恨敌人,在灵魂深处受到震动和教育。红军到了遵义,教师就讲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再配上节选的遵义会议电影片段。红军长征到了泸定,教师就运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性的演示,再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情景,配有教师激动人心的讲解,让学生边观察、边体会,加深理解泸定桥的险恶、敌人的凶狠,红军的英勇。紅军长征到了毛尔盖,教师借助多媒体讲解,让学生亲眼目睹,真切地体会,感受红军在长征路上经历的千难万险,战胜和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学生入景入情,感情交融,英勇无畏的红军形象矗立在学生的心中。他们真心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是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勇往直前的军队。没有这支军队,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如讲《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一课时,先播放电视纪录片《拒绝毒品,远离毒害》让学生明白鸦片之害;再放电影《林则徐》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采取的禁烟措施片断。进而引导学生看书思考: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向中国输入鸦片?清政府对待鸦片的态度如何?鸦片战争的爆发因何而起?让学生看书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教师给予辅导补充,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很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历史教材中有时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无从下手的苦衷。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要求:使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经过和十月一日开国大典的盛况。“开国大典的盛况”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不借助电教手段,很难达到这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时通过录像片把开国大典的盛况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边听着充满感情,激动人心的解说,一边观看着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雄壮的国歌响彻天空,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威武的阅兵式,沸腾的人群,激动的笑脸。这种融和了声音与画面于一体的教学手段所引起的效果,是别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它大大地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他们如亲临其境,亲体其情,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马上激发了学生们求知的欲望。稳定持久,开国大典的盛况牢牢地记在学生的脑海中,印在心里。
又如讲授“西安事变”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难点,我播放了记录片《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1)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2)宋美龄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3)亲日的何应钦兵围西安,派飞机轰炸渭南、华县;(4)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5)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大革命时屠杀大量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看书思考,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对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伟大决策有充分了解。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一种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生活中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调动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如教学《红军长征》一课,要使学生对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和行程有比较直观的了解,教师必须利用教材中《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对红军长征中的英勇奋战和克服千难万险有较深的印象,我就把“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做成图板,用红电线标出红军长征路线,在革命根据地瑞金、红军长征路经过的遵义、泸定桥、毛尔盖、延安等地安上小灯炮,红军每到一地,那个地方的小灯泡就亮起来。红军长征已成为历史,不可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现代多媒体教学可将客观事实真实地再现于学生面前,动人心魄,催人奋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崇敬英雄,憎恨敌人,在灵魂深处受到震动和教育。红军到了遵义,教师就讲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再配上节选的遵义会议电影片段。红军长征到了泸定,教师就运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性的演示,再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情景,配有教师激动人心的讲解,让学生边观察、边体会,加深理解泸定桥的险恶、敌人的凶狠,红军的英勇。紅军长征到了毛尔盖,教师借助多媒体讲解,让学生亲眼目睹,真切地体会,感受红军在长征路上经历的千难万险,战胜和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学生入景入情,感情交融,英勇无畏的红军形象矗立在学生的心中。他们真心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是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勇往直前的军队。没有这支军队,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如讲《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一课时,先播放电视纪录片《拒绝毒品,远离毒害》让学生明白鸦片之害;再放电影《林则徐》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采取的禁烟措施片断。进而引导学生看书思考: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向中国输入鸦片?清政府对待鸦片的态度如何?鸦片战争的爆发因何而起?让学生看书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教师给予辅导补充,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很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历史教材中有时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无从下手的苦衷。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要求:使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经过和十月一日开国大典的盛况。“开国大典的盛况”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不借助电教手段,很难达到这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时通过录像片把开国大典的盛况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边听着充满感情,激动人心的解说,一边观看着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雄壮的国歌响彻天空,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威武的阅兵式,沸腾的人群,激动的笑脸。这种融和了声音与画面于一体的教学手段所引起的效果,是别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它大大地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他们如亲临其境,亲体其情,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马上激发了学生们求知的欲望。稳定持久,开国大典的盛况牢牢地记在学生的脑海中,印在心里。
又如讲授“西安事变”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难点,我播放了记录片《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1)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2)宋美龄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3)亲日的何应钦兵围西安,派飞机轰炸渭南、华县;(4)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5)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大革命时屠杀大量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看书思考,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对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伟大决策有充分了解。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