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具体提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它不仅能帮助识字,也能促进读写。在发展儿童的语言、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因为众多文字符号的单纯识字带来的枯燥乏味的学习负担,同时在大量的阅读中开阔了儿童的视野。汉语拼音是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阅读和写作的工具。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拼音教学质量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兴趣是成才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人的生活和学生的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儿童长于形象思维,又比较好动,注意有不稳定、不持久的心理特点,一节课一般只能持续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因此,兴趣对低年级儿童尤为重要。它是顺利地进行教学、发展儿童智力、形成儿童个性的重要条件。
拼音字母是抽象的符号,刚入学的儿童要在三周时间里记住符号的形象和正确的发音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使学生积极而有趣地学习掌握声母、韵母、声调,可以采用游戏、自编儿歌、口诀等教学方法。利用实物、自制图片、录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着力于激发起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获得能力。
二、要注意引思
引思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及难点,想方设法引发学生会思、多思、深思,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精心设疑,促使每个学生发挥最大的学习效能。“b—p”、“f—t”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学生在作业中常常颠倒。为了让学生区别,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课堂上让学生将事先准备的四张卡片分别写上“b”、“p”、“f”、“t”放在课桌上,然后请一位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卡片(如“b”)下座位去找同伴,边走边说:“我是b,圆圆的肚子向右挺,我的同伴在哪里?”全班其他同学可随意举起一张卡片让这位同学辨认。最后将全班学生中持卡片“b”的同学请到讲台前,举着卡片一齐说:我们是b,圆圆的肚子向右挺,我们是b,坐在一起听广播,b、b、b。据此法,可再对比学习其他三个声母。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的难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活泼、生动,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深思。
三、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音节,发展学生语言。新教材中所有的拼读都是先出现不带调的音节,再出现带调的音节、拼音词语及拼音句子,编排循序渐进、适合迁移。新的课堂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基于这样的教材特点,笔者在教学音节时,为了巩固学生的语言中枢,让他们在已有的语言储备中挖掘出正确的词汇。如:教学“zu”的拼读,学生加上三声说“祖国”的“祖”、“组长”的“组”;教学“sa”的拼读,学生加上三声说“洒水”的“洒”……这样既巩固了拼读又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体现了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言语实践中去的过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促使学生想学、乐学,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
四、要注重导练
导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引导学生练习,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方法为中心、能力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例如:优化整体练习,即着眼于集体练习。笔者采取的形式是自由“大合唱”,通过全班的自由练习读拼音,学生可赢得一个适应的机会,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这种“大合唱”中积极进行准备,养成大声朗读、大声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作为基层的最为基础的语文教师,要履行好职责,教好小学语文拼音,努力提高拼音教学质量,为我们的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兴趣是成才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人的生活和学生的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儿童长于形象思维,又比较好动,注意有不稳定、不持久的心理特点,一节课一般只能持续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因此,兴趣对低年级儿童尤为重要。它是顺利地进行教学、发展儿童智力、形成儿童个性的重要条件。
拼音字母是抽象的符号,刚入学的儿童要在三周时间里记住符号的形象和正确的发音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使学生积极而有趣地学习掌握声母、韵母、声调,可以采用游戏、自编儿歌、口诀等教学方法。利用实物、自制图片、录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着力于激发起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获得能力。
二、要注意引思
引思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及难点,想方设法引发学生会思、多思、深思,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精心设疑,促使每个学生发挥最大的学习效能。“b—p”、“f—t”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学生在作业中常常颠倒。为了让学生区别,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课堂上让学生将事先准备的四张卡片分别写上“b”、“p”、“f”、“t”放在课桌上,然后请一位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卡片(如“b”)下座位去找同伴,边走边说:“我是b,圆圆的肚子向右挺,我的同伴在哪里?”全班其他同学可随意举起一张卡片让这位同学辨认。最后将全班学生中持卡片“b”的同学请到讲台前,举着卡片一齐说:我们是b,圆圆的肚子向右挺,我们是b,坐在一起听广播,b、b、b。据此法,可再对比学习其他三个声母。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的难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活泼、生动,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深思。
三、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音节,发展学生语言。新教材中所有的拼读都是先出现不带调的音节,再出现带调的音节、拼音词语及拼音句子,编排循序渐进、适合迁移。新的课堂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基于这样的教材特点,笔者在教学音节时,为了巩固学生的语言中枢,让他们在已有的语言储备中挖掘出正确的词汇。如:教学“zu”的拼读,学生加上三声说“祖国”的“祖”、“组长”的“组”;教学“sa”的拼读,学生加上三声说“洒水”的“洒”……这样既巩固了拼读又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体现了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言语实践中去的过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创新等能力,促使学生想学、乐学,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
四、要注重导练
导练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引导学生练习,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方法为中心、能力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例如:优化整体练习,即着眼于集体练习。笔者采取的形式是自由“大合唱”,通过全班的自由练习读拼音,学生可赢得一个适应的机会,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这种“大合唱”中积极进行准备,养成大声朗读、大声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作为基层的最为基础的语文教师,要履行好职责,教好小学语文拼音,努力提高拼音教学质量,为我们的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