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4年,美国在比基尼环礁成功引爆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实用型氢弹。根据电影《哥斯拉》的背景描述,这只沉睡的巨型怪兽正是被人类的核子武器所唤醒,从它诞生之初,就是一只辐射的怪兽。而电影中作为反派出现的怪兽夫妻“穆透”也与哥斯拉一样,都是以辐射为生。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辐射引起变异是电影导演的惯用手段。作为一个稍有生物知识训练的观众,时间长了免不了很想抱怨:这根本就是因为你们懒得解释嘛!凭什么哥斯拉随便照一照辐射就能长那么大个儿,你当是爱丽丝漫游仙境的蘑菇蛋糕吗?辐射跟变异的关系才没有那么简单呢!
变异不是魔鬼
尽管所有的影视作品和电子游戏都非常喜欢渲染“变异生物”的恐怖外观和奇异能力,但随便找本书,哪怕是小学生的生物课本里面都能给“变异”这个词做冷静的描述——这不过是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罢了。
从我们还是一枚小蓝藻生活在远古海洋里开始,正是不断的变异与积累,才演化出了许许多多不同的物种。如果把进化比作树,各枝各叶代表着不同的生物种群,变异就是这棵树的生长动力。无论你在这个词儿前面加上什么DNA变异、基因变异等各种听起来晦涩难懂的前缀,它们全都是自然界过去发生过、一直发生着、将来也会继续发生的普通现象。
人类对农作物、禽畜品种进行不断选育,比如挑选最洁白的百合花一代一代繁衍,它们每一代与父代、祖代之间的区别就是变异。我们正是从自然变异中挑选出了我们最想要的表现性状,通过一代代繁殖加强,才得到了更白的百合花、更甜的草莓、更大的西红柿等优良农作物。在现代农业中,育种专家还要借助各种射线辐照和粒子轰击等手段,来提高这些物种的突变率,供我们挑选(也就是所谓的育种了,不要随便逮住一枚个头大的水果就说是转基因)。
不仅如此,正因为变异才使我们每一个人的基因有所不同,这些表面上看不出的小不同积累在基因组中随着种群流动。正是这些变异,给了我们在环境变化中生存下来的可能。
不是想变你就能变
自从“变异”这个词被发明,流言就没有中止过。尤其2011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海啸引起核泄漏之后,各种“变异”的畸形生物图文更是抓住机会狠狠散播了一把。如果你去追寻大部分这些指责核辐射或者转基因的图片来源,会发现它们要么是园艺培养的特殊品种,例如62.7公斤的巨大卷心菜、多心皮长得跟花菜似的畸形番茄、某个园艺师专门培育的多瓣花卉,要么干脆就是由Photoshop“荣誉出品”。
辐射确实会造成基因突变,但这种变异造成的后果,却根本不是流行文化灌输给大众的那种惊悚效果。绝大部分因辐射受害的动物并不会有什么巨大的变化。它们可能出现肢体残缺或畸形,可能长出肿瘤,但更有可能的是,它们看上去和普通同类完全没有什么不同。要知道,核辐射损伤DNA分子后发生的是无方向、不可预测的变化。
大部分情况属于轻微突变并积累在基因中,没有任何表现;如果严重则会直接破坏生物体的生理机能,直接或间接令其死亡,或使其丧失生育能力,从而不能繁衍后代。而能传给下一代的基因变异,部分对外表和生活影响不大,部分则导致难以成活的畸形或疾病,后者也就无法在大自然中传递下去。
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核辐射导致某种动物明显变大或变凶猛的可靠案例,连野外发现的畸形动物也是凤毛麟角。瑞士的一名科学插画师霍纳格曾专门绘制核设施周围的变异昆虫,最常见的是翅膀、触角的长短不一,以及肢体的局部残缺,没有任何“巨型昆虫”出现——而这还是基因组相对简单的昆虫。
对哺乳动物,尤其是基因组相当复杂的人类来说,相同量的辐射或突变想要对我们造成影响是基本不可能的。上世纪90年代发生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普里皮亚季的人悉数撤离,如今却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熊、山猫、猫头鹰等纷纷在此安家落户。有位专门在红森林研究小鼠的研究者发现过一只有肿瘤迹象的小鼠,他表示尽管有许多DNA变异的证据,但基本上都不影响小鼠的生理机能或生殖能力,更别提两个头的畸形鼠了。还有位自1991年就在普里皮亚季开始调查,曾检查了超过7700只鸟类的巴黎研究者表明,他们在一群家燕中发现了11例畸形——仅此而已,再没有什么耸人听闻的新闻。福岛核电站事故爆发后,至今也只有一项确切的研究表明当地的灰蝶产生了12%的翅膀变小、眼睛发育不规则等突变。
退一万步说,即使突变后出现了身体健全、吃嘛嘛香,只是体型增大了10倍的某种动物,那意味着它的体重会达到未变异时的1000倍,骨骼截面却只有原先的100倍,也就是说每根骨头都要承受原来10倍的压力……它怎么可能敏捷凶猛呢?恐怕早就先骨折摔死了吧。
自然界进化出一只大东西多么不易,任何一种动物体型增大、爪牙变尖、四肢和头脑变得发达,都需要历经上百万年的自然选择,经历环境长时间的代代筛选。你得知道,现代大象的四肢骨骼就比它们体型如猪的祖先要粗大结实得多,但它们花了4000万年才走到这一步。
电离辐射
有了原子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危机的阴影在前,大多数人总相信核辐射能够导致突变,人人谈之而色变。核辐射属于典型的电离辐射,即指能够使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电离辐射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高频电磁波,如X射线、γ射线;另一类为高能粒子束,如α、β粒子或中子束等。
引发电离辐射的放射性物质是人类居住环境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的电离辐射有41%来自石头、泥土及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气体;28%来自岩石、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15%来自X射线等医疗辐射;9%来自食物和饮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6%来自宇宙射线;1%来自高空飞行。天然辐射源所致平均辐射剂量就世界范围来看,每人每年大约为2.4毫希伏。而我们所关心的“电离辐射危害”则指的是人们在利用射线和核能时受到超过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而造成的健康影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辐射危害只是跟医院的X光机或是核电站这些“强力部门”有关,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会有可能出现大量的电离辐射。以医院的CT检查为例,目前并无CT检查会增加肿瘤发病风险的直接报告。
如果你担心机场和地铁站的安检仪的话——《中国辐射卫生》201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一个人经过安检仪的全过程,文章作者假设一个人每年要上300天班,每天两次经过安检,每次路过都要耗时20秒。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安检仪进出口处的铅帘始终保持完整,这个人在一年中受到的辐射总量为1毫希伏的1/14000。即使铅帘受到严重损坏,打开了3个5厘米宽的缝隙,这个人在一年中受到的辐射总量也仅为1毫希伏的1/120。
与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天然辐射相比,安检仪造成的辐射微不足道。不过,在不增加生活和社会成本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设法避免接受不必要的辐射。例如,行李离开安检仪出口时,旅客应等铅帘完全放下时再取走,以减少受到铅帘缝隙处泄漏的微量辐射;不要从安检仪中向外掏行李,更不要随便钻进安检仪。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辐射引起变异是电影导演的惯用手段。作为一个稍有生物知识训练的观众,时间长了免不了很想抱怨:这根本就是因为你们懒得解释嘛!凭什么哥斯拉随便照一照辐射就能长那么大个儿,你当是爱丽丝漫游仙境的蘑菇蛋糕吗?辐射跟变异的关系才没有那么简单呢!
变异不是魔鬼
尽管所有的影视作品和电子游戏都非常喜欢渲染“变异生物”的恐怖外观和奇异能力,但随便找本书,哪怕是小学生的生物课本里面都能给“变异”这个词做冷静的描述——这不过是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罢了。
从我们还是一枚小蓝藻生活在远古海洋里开始,正是不断的变异与积累,才演化出了许许多多不同的物种。如果把进化比作树,各枝各叶代表着不同的生物种群,变异就是这棵树的生长动力。无论你在这个词儿前面加上什么DNA变异、基因变异等各种听起来晦涩难懂的前缀,它们全都是自然界过去发生过、一直发生着、将来也会继续发生的普通现象。
人类对农作物、禽畜品种进行不断选育,比如挑选最洁白的百合花一代一代繁衍,它们每一代与父代、祖代之间的区别就是变异。我们正是从自然变异中挑选出了我们最想要的表现性状,通过一代代繁殖加强,才得到了更白的百合花、更甜的草莓、更大的西红柿等优良农作物。在现代农业中,育种专家还要借助各种射线辐照和粒子轰击等手段,来提高这些物种的突变率,供我们挑选(也就是所谓的育种了,不要随便逮住一枚个头大的水果就说是转基因)。
不仅如此,正因为变异才使我们每一个人的基因有所不同,这些表面上看不出的小不同积累在基因组中随着种群流动。正是这些变异,给了我们在环境变化中生存下来的可能。
不是想变你就能变
自从“变异”这个词被发明,流言就没有中止过。尤其2011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海啸引起核泄漏之后,各种“变异”的畸形生物图文更是抓住机会狠狠散播了一把。如果你去追寻大部分这些指责核辐射或者转基因的图片来源,会发现它们要么是园艺培养的特殊品种,例如62.7公斤的巨大卷心菜、多心皮长得跟花菜似的畸形番茄、某个园艺师专门培育的多瓣花卉,要么干脆就是由Photoshop“荣誉出品”。
辐射确实会造成基因突变,但这种变异造成的后果,却根本不是流行文化灌输给大众的那种惊悚效果。绝大部分因辐射受害的动物并不会有什么巨大的变化。它们可能出现肢体残缺或畸形,可能长出肿瘤,但更有可能的是,它们看上去和普通同类完全没有什么不同。要知道,核辐射损伤DNA分子后发生的是无方向、不可预测的变化。
大部分情况属于轻微突变并积累在基因中,没有任何表现;如果严重则会直接破坏生物体的生理机能,直接或间接令其死亡,或使其丧失生育能力,从而不能繁衍后代。而能传给下一代的基因变异,部分对外表和生活影响不大,部分则导致难以成活的畸形或疾病,后者也就无法在大自然中传递下去。
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核辐射导致某种动物明显变大或变凶猛的可靠案例,连野外发现的畸形动物也是凤毛麟角。瑞士的一名科学插画师霍纳格曾专门绘制核设施周围的变异昆虫,最常见的是翅膀、触角的长短不一,以及肢体的局部残缺,没有任何“巨型昆虫”出现——而这还是基因组相对简单的昆虫。
对哺乳动物,尤其是基因组相当复杂的人类来说,相同量的辐射或突变想要对我们造成影响是基本不可能的。上世纪90年代发生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普里皮亚季的人悉数撤离,如今却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熊、山猫、猫头鹰等纷纷在此安家落户。有位专门在红森林研究小鼠的研究者发现过一只有肿瘤迹象的小鼠,他表示尽管有许多DNA变异的证据,但基本上都不影响小鼠的生理机能或生殖能力,更别提两个头的畸形鼠了。还有位自1991年就在普里皮亚季开始调查,曾检查了超过7700只鸟类的巴黎研究者表明,他们在一群家燕中发现了11例畸形——仅此而已,再没有什么耸人听闻的新闻。福岛核电站事故爆发后,至今也只有一项确切的研究表明当地的灰蝶产生了12%的翅膀变小、眼睛发育不规则等突变。
退一万步说,即使突变后出现了身体健全、吃嘛嘛香,只是体型增大了10倍的某种动物,那意味着它的体重会达到未变异时的1000倍,骨骼截面却只有原先的100倍,也就是说每根骨头都要承受原来10倍的压力……它怎么可能敏捷凶猛呢?恐怕早就先骨折摔死了吧。
自然界进化出一只大东西多么不易,任何一种动物体型增大、爪牙变尖、四肢和头脑变得发达,都需要历经上百万年的自然选择,经历环境长时间的代代筛选。你得知道,现代大象的四肢骨骼就比它们体型如猪的祖先要粗大结实得多,但它们花了4000万年才走到这一步。
电离辐射
有了原子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危机的阴影在前,大多数人总相信核辐射能够导致突变,人人谈之而色变。核辐射属于典型的电离辐射,即指能够使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电离辐射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高频电磁波,如X射线、γ射线;另一类为高能粒子束,如α、β粒子或中子束等。
引发电离辐射的放射性物质是人类居住环境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的电离辐射有41%来自石头、泥土及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气体;28%来自岩石、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15%来自X射线等医疗辐射;9%来自食物和饮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6%来自宇宙射线;1%来自高空飞行。天然辐射源所致平均辐射剂量就世界范围来看,每人每年大约为2.4毫希伏。而我们所关心的“电离辐射危害”则指的是人们在利用射线和核能时受到超过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而造成的健康影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辐射危害只是跟医院的X光机或是核电站这些“强力部门”有关,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会有可能出现大量的电离辐射。以医院的CT检查为例,目前并无CT检查会增加肿瘤发病风险的直接报告。
如果你担心机场和地铁站的安检仪的话——《中国辐射卫生》201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一个人经过安检仪的全过程,文章作者假设一个人每年要上300天班,每天两次经过安检,每次路过都要耗时20秒。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安检仪进出口处的铅帘始终保持完整,这个人在一年中受到的辐射总量为1毫希伏的1/14000。即使铅帘受到严重损坏,打开了3个5厘米宽的缝隙,这个人在一年中受到的辐射总量也仅为1毫希伏的1/120。
与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天然辐射相比,安检仪造成的辐射微不足道。不过,在不增加生活和社会成本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设法避免接受不必要的辐射。例如,行李离开安检仪出口时,旅客应等铅帘完全放下时再取走,以减少受到铅帘缝隙处泄漏的微量辐射;不要从安检仪中向外掏行李,更不要随便钻进安检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