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萨德在他的作品《茱斯蒂娜》中集中表现他强烈的批判性,他全面揭露了当时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欺骗性和宗教思想的“虚伪性”。在萨德笔下,“美德”和“至善”的象征茱斯蒂娜在黑暗堕落的社会中,被社会各阶层迫害,受尽各种磨难,最终死在上帝的雷霆之下;与之对比的是茱斯蒂娜的姐姐,她抛弃了一切伦理道德,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良好的名声和幸福的生活。两姐妹不同的命运,充分体现了萨德对社会、对宗教的批判。
关键词:萨德 茱斯蒂娜 宗教 道德 批判
一
在《茱斯蒂娜》一书中,萨德展现了一幅好人经受人间地狱磨难的图景。女主人公茱斯蒂娜生性贞淑,笃信宗教,是美德的化身。她和姐姐朱利埃特原本都是巴黎一个富商的女儿,姐妹俩都在最好的修道院里学习。然而二人性情截然不同。妹妹“性格忧郁伤感,十分温柔,惊人地敏感,不像她姐姐那样精灵和狡猾,却是天真,质朴,老实”,而姐姐则生性风流放荡,残忍奸诈。姐妹俩在父亲破产母亲去世后,便开始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由于姐姐生性放荡,且不信神,与妹妹的人生观迥然不同,志不同,则道不合,因此她们无法在一起生活,只能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当然二人的命运将有天壤之别。姐姐把自己的出身门第和所受的教育忘得一干二净,急于一人行乐。她利用自己的美色一连毁了三位大使,四个大地主,两位主教和三个御封骑士,使他们倾家荡产,而自己却一步步走入了上流社会,有了封号和年俸。这样一个该受上帝惩罚的“坏女人”却能一路吉星高照。而妹妹茱斯蒂娜,集美丽善良于一身,是道德的楷模、上帝的忠实信徒,却偏偏厄运连连祸不单行。
茱斯蒂娜一共经历了十次大的磨难,这些非人折磨,代表着吝啬、抢劫、同性恋、无人道、奸淫、奴役、忘恩负义、盗窃、诬告、栽桩陷害等人世间十大罪恶,而她的种种美德如洁身自好、遵纪守法、见义勇为、信仰虔诚、慷慨大方、慈善人道等等,都在现实生活中被欺辱和损害。
茱斯蒂娜集万般美德于一身,但却有如此多罪恶偏偏降临在她身上,这就明显地富有象征意义了,正如《神曲》中地狱的种种罪恶都是象征着人世一样。在这个意义上,萨德的这部小说可以称为“人世缩影”,它像一面魔镜,反照出群魔乱舞的人间丑态。萨德关注的是芸芸众生,是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像巴尔扎克一样在导演一出惊心动魄的“人间悲剧”,他要给黑暗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敲响丧钟!
这部小说主要是讲茱斯蒂娜的诸种美德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被种种罪恶践踏的经历,这就构成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象喻内容:在人世间,善与美德總是遭遇灭顶之灾,恶与罪行则肆无忌惮。这个世界是邪恶人的天下,纯洁的人只是不断遭罪,不得善终,但那些恶人却逍遥法外。作者实际上也就发出了一声石破天惊的呐喊:善良就该遭到灭绝吗?这明显带有萨德对社会现实及人性恶的批判与控诉。
毫无疑问,萨德并不赞同恶,但是,他在自己的作品里又不遗余力地表现恶。他不仅表现恶人恶事,而且让每一个作恶的人都振振有辞,道出各自一套完整的恶的“道理”、恶的哲学,如“偷窃有理”论、“医学实验有权残害人”论等。这不是萨德在为恶张目为恶辩护,不是在大力宣扬鼓吹恶,相反,萨德之所以几乎把每一种恶的谬论悖理写得淋漓尽致。萨德并不把恶表现为简单化的、脆弱的恶,而是把恶表现为有深度,有其人性病态根由的顽固而严峻的恶;他并不把恶人表现为没有思维能力而只有残忍野性的莽撞的衣冠禽兽,而是把恶人表现为不仅有残酷的兽行,而且善于以谬论悖理来维护自己,证明其存在合理性,因而也更加可怕的恶人。
总而言之,萨德把恶表现到了极致,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为了认识恶人之所以作恶,而且也是为了深入而充分地探讨作为人性问题与社会问题的恶。萨德认为,大自然将人置于罪恶环境中,并同时给予作恶与为善的可能。但正如他在《悲惨的故事》中所说“我们不得不说到可怕罪行令人发指的细节”,“倘若我们没有勇气把这些细节不加掩饰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怎么能让大家憎恶类似的丑行呢?”
《茱斯蒂娜》这部小说同那些道德小说十分相像,只不过在道德小说里,恶行很快就得到惩罚,而善行得到奖赏,这部小说则反其道而行之,最后的故事结局总是悲惨的,那就是善遭到毁灭,而恶则大行其道。萨德颠覆了传统的艳情小说的清规戒律,他总是用直接描写,清楚明确地叙述一件事,而结局总是让人心痛。
二
萨德对上帝进行了无情的讽刺,指出:万能的上帝如果真的存在,为什么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罪恶?要么这个世界是接受上帝的指令来制造罪恶,要么就是上帝没有能力来制止罪恶。那么,这个上帝也是毫无意义的。这更说明萨德对虚无缥缈的宗教——这种“精神鸦片”猛烈的批判和抨击。
萨德的所有作品,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思想上的反叛性和革命性。作为拥护、支持和参与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萨德,其思想的革命性首先表现在对几百年来统治法国的神权政治的反对和批判。通过消解神权政治的中心“上帝”来达到摧毁神权政治理论结构的目的。路易十四鼓吹“君权神授”,自己是在执行“上帝”的旨意,因此只服从上帝一人。“上帝”于是成了神权统治结构的中心,成了国家统治和压迫人民的借口和工具。1789年的大革命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这显然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违背了上帝的意志。因而,革命者要想为自己的弑君行为取得理论上的合法依据,就必须从理论上消解上帝的这种主宰地位———主体性,使得国王“代表上帝”之说成为无源之水。萨德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以文学作品为武器,通过对上帝的“缺场性”在场提出质疑和否定,从而达到解构“上帝中心性”的目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统治阶级的目的:上帝的存在是虚拟的,没有现实性,它只是统治阶级用来实施统治的工具和借口。
《茱斯蒂娜》中女主人公茱斯蒂娜的遭遇更是证明了上帝这一救苦救难、惩恶扬善的“绝对主宰”的存在的虚假性。姐姐朱利埃特不相信宗教,却能步步高升、飞黄腾达,而妹妹茱斯蒂娜笃信宗教,正如她所说:“如果天主使我的一生十分坎坷,那是因为他要在美好的来世充分补偿我,这个希望使我得到安慰,减轻我的痛苦,平息我的怨恨,使我在逆境中更加坚强,敢于面对天主愿意赐给我的所有厄运。” “天使”的化身—茱斯蒂娜出现时循规蹈矩、洁身自好、遵纪守法,但这种宗教道德束缚了她的身心,阻碍了她去自由地发展自己,因为在那个充满道貌岸然的封建统治者的社会,一切道德都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们正是利用宗教来麻痹和征服纯洁善良的人,他们表面宣扬宗教的神圣教化力量,实际上自己却打破这种作茧自缚画地为牢的教条。而天真的茱斯蒂娜则执迷不悟地信仰这种虚伪的宗教,并越陷越深,不可自拔,最终走入绝境。茱斯蒂娜对道德的接受并非是“自我”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一种盲目的、无自我意识的全盘接受。她的自我被排挤了,她的意识被窃取了,她的“人格”塑造过程完全是一种向统治地位的权威的无条件的顺从和承认,这种权威完全是存在于她的“自我”之外的异己力量—上帝、圣经、教会、法庭、拯救、博爱、他人的看法、公众的认可。
在历尽磨难后,她带着满腔的希望来到了一所冠冕堂皇的修道院,她认为那里是“上帝之家”,她想到那里去向上帝忏悔。为首的主持神父名叫拉斐尔,外表温柔善良,骨子里却很阴险毒辣。其他三人的本性也都是虚伪、阴险、恶毒、淫荡。当拉斐尔逼迫茱斯蒂娜“去圣像底下领受圣体”时,还凶神恶煞地恐吓茱斯蒂娜“即使你落到一个强盗窝里,也不比你落到四个色狼手里更糟糕!”。这些沉重的打击对满心天真幻想的茱斯蒂娜来说,无异于青天霹雳!她的非人境遇正好反映出宗教的伪善与无耻,他们对真正渴求皈依的信徒们千般迫害,他们天花乱坠般许诺的天堂神话,只不过是遮人耳目招摇撞骗的幌子而已!实际上,正是他们亲手将信徒们推下地狱,還信誓旦旦地吹嘘要世人忍受现世的痛苦,才能求得来世的幸福!
那所修道院的前任主持神父是一个六十岁的色鬼,死于纵欲过度。这个拉斐尔是佛罗伦萨人,教皇的近亲,同教皇有紧密的交情。最后,那样罪大恶极的拉斐尔神父,却被教皇任命为圣方济修会的会长,而暴戾恣睢的安托南神父也继任了里昂的主教。在他们离开之前还劝戒茱斯蒂娜等人,将他们在这里的所作所为全部隐瞒,最后等新神父到来之后,克莱芒还为自己辩护说:“他同他的同僚们只是照原样将修道院继承下来,他们没有任何创新;不错,人员是更换过,只是这种更换也只是原定的制度,他们只不过是按照前任的指示去做而已。”
这说明整个教会制度都是一脉相承的,荒淫无耻的神甫们与教皇都是一丘之貉,都是不惜牺牲信徒们的利益,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这个修道院里惨不忍睹的淫乱罪行只是冰山一角,当时的整个法国乃至欧洲都有无数个这样的修道院,里面也有无数的良家女子惨遭蹂躏。最后当茱斯蒂娜与姐姐重逢,得到来之不易的片刻安宁与幸福时,竟然又横遭不幸,是那个她执迷不悟、死心塌地信奉的上帝亲甩“霹雳手”使她香消玉殒了!
“神权政治”理论所宣扬的上帝的“存在”,是通过上帝对世间事物的绝对主宰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是凡身的“缺场”而绝对的“精神在场”,它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它操控着世间的万物。然而,茱斯蒂娜的遭遇则正好否定了上帝这种绝对的“在场性”和“主宰性”,它的存在就受到了质疑。既然上帝被证明是不存在的,那么“君权神授”之说当然就无以立足了。
参考文献
[1][法]萨德著,陈慧译.淑女蒙尘记(又译《茱斯蒂娜》[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2][法]萨德著,陈慧译.情罪[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3][法]萨德著,管振湖译.爱之罪[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
[4][法]萨德著,管振湖译.茱斯蒂娜[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
(作者介绍:季德方,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与文化理论)
关键词:萨德 茱斯蒂娜 宗教 道德 批判
一
在《茱斯蒂娜》一书中,萨德展现了一幅好人经受人间地狱磨难的图景。女主人公茱斯蒂娜生性贞淑,笃信宗教,是美德的化身。她和姐姐朱利埃特原本都是巴黎一个富商的女儿,姐妹俩都在最好的修道院里学习。然而二人性情截然不同。妹妹“性格忧郁伤感,十分温柔,惊人地敏感,不像她姐姐那样精灵和狡猾,却是天真,质朴,老实”,而姐姐则生性风流放荡,残忍奸诈。姐妹俩在父亲破产母亲去世后,便开始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由于姐姐生性放荡,且不信神,与妹妹的人生观迥然不同,志不同,则道不合,因此她们无法在一起生活,只能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当然二人的命运将有天壤之别。姐姐把自己的出身门第和所受的教育忘得一干二净,急于一人行乐。她利用自己的美色一连毁了三位大使,四个大地主,两位主教和三个御封骑士,使他们倾家荡产,而自己却一步步走入了上流社会,有了封号和年俸。这样一个该受上帝惩罚的“坏女人”却能一路吉星高照。而妹妹茱斯蒂娜,集美丽善良于一身,是道德的楷模、上帝的忠实信徒,却偏偏厄运连连祸不单行。
茱斯蒂娜一共经历了十次大的磨难,这些非人折磨,代表着吝啬、抢劫、同性恋、无人道、奸淫、奴役、忘恩负义、盗窃、诬告、栽桩陷害等人世间十大罪恶,而她的种种美德如洁身自好、遵纪守法、见义勇为、信仰虔诚、慷慨大方、慈善人道等等,都在现实生活中被欺辱和损害。
茱斯蒂娜集万般美德于一身,但却有如此多罪恶偏偏降临在她身上,这就明显地富有象征意义了,正如《神曲》中地狱的种种罪恶都是象征着人世一样。在这个意义上,萨德的这部小说可以称为“人世缩影”,它像一面魔镜,反照出群魔乱舞的人间丑态。萨德关注的是芸芸众生,是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像巴尔扎克一样在导演一出惊心动魄的“人间悲剧”,他要给黑暗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敲响丧钟!
这部小说主要是讲茱斯蒂娜的诸种美德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被种种罪恶践踏的经历,这就构成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象喻内容:在人世间,善与美德總是遭遇灭顶之灾,恶与罪行则肆无忌惮。这个世界是邪恶人的天下,纯洁的人只是不断遭罪,不得善终,但那些恶人却逍遥法外。作者实际上也就发出了一声石破天惊的呐喊:善良就该遭到灭绝吗?这明显带有萨德对社会现实及人性恶的批判与控诉。
毫无疑问,萨德并不赞同恶,但是,他在自己的作品里又不遗余力地表现恶。他不仅表现恶人恶事,而且让每一个作恶的人都振振有辞,道出各自一套完整的恶的“道理”、恶的哲学,如“偷窃有理”论、“医学实验有权残害人”论等。这不是萨德在为恶张目为恶辩护,不是在大力宣扬鼓吹恶,相反,萨德之所以几乎把每一种恶的谬论悖理写得淋漓尽致。萨德并不把恶表现为简单化的、脆弱的恶,而是把恶表现为有深度,有其人性病态根由的顽固而严峻的恶;他并不把恶人表现为没有思维能力而只有残忍野性的莽撞的衣冠禽兽,而是把恶人表现为不仅有残酷的兽行,而且善于以谬论悖理来维护自己,证明其存在合理性,因而也更加可怕的恶人。
总而言之,萨德把恶表现到了极致,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为了认识恶人之所以作恶,而且也是为了深入而充分地探讨作为人性问题与社会问题的恶。萨德认为,大自然将人置于罪恶环境中,并同时给予作恶与为善的可能。但正如他在《悲惨的故事》中所说“我们不得不说到可怕罪行令人发指的细节”,“倘若我们没有勇气把这些细节不加掩饰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怎么能让大家憎恶类似的丑行呢?”
《茱斯蒂娜》这部小说同那些道德小说十分相像,只不过在道德小说里,恶行很快就得到惩罚,而善行得到奖赏,这部小说则反其道而行之,最后的故事结局总是悲惨的,那就是善遭到毁灭,而恶则大行其道。萨德颠覆了传统的艳情小说的清规戒律,他总是用直接描写,清楚明确地叙述一件事,而结局总是让人心痛。
二
萨德对上帝进行了无情的讽刺,指出:万能的上帝如果真的存在,为什么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罪恶?要么这个世界是接受上帝的指令来制造罪恶,要么就是上帝没有能力来制止罪恶。那么,这个上帝也是毫无意义的。这更说明萨德对虚无缥缈的宗教——这种“精神鸦片”猛烈的批判和抨击。
萨德的所有作品,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思想上的反叛性和革命性。作为拥护、支持和参与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萨德,其思想的革命性首先表现在对几百年来统治法国的神权政治的反对和批判。通过消解神权政治的中心“上帝”来达到摧毁神权政治理论结构的目的。路易十四鼓吹“君权神授”,自己是在执行“上帝”的旨意,因此只服从上帝一人。“上帝”于是成了神权统治结构的中心,成了国家统治和压迫人民的借口和工具。1789年的大革命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这显然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违背了上帝的意志。因而,革命者要想为自己的弑君行为取得理论上的合法依据,就必须从理论上消解上帝的这种主宰地位———主体性,使得国王“代表上帝”之说成为无源之水。萨德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以文学作品为武器,通过对上帝的“缺场性”在场提出质疑和否定,从而达到解构“上帝中心性”的目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统治阶级的目的:上帝的存在是虚拟的,没有现实性,它只是统治阶级用来实施统治的工具和借口。
《茱斯蒂娜》中女主人公茱斯蒂娜的遭遇更是证明了上帝这一救苦救难、惩恶扬善的“绝对主宰”的存在的虚假性。姐姐朱利埃特不相信宗教,却能步步高升、飞黄腾达,而妹妹茱斯蒂娜笃信宗教,正如她所说:“如果天主使我的一生十分坎坷,那是因为他要在美好的来世充分补偿我,这个希望使我得到安慰,减轻我的痛苦,平息我的怨恨,使我在逆境中更加坚强,敢于面对天主愿意赐给我的所有厄运。” “天使”的化身—茱斯蒂娜出现时循规蹈矩、洁身自好、遵纪守法,但这种宗教道德束缚了她的身心,阻碍了她去自由地发展自己,因为在那个充满道貌岸然的封建统治者的社会,一切道德都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们正是利用宗教来麻痹和征服纯洁善良的人,他们表面宣扬宗教的神圣教化力量,实际上自己却打破这种作茧自缚画地为牢的教条。而天真的茱斯蒂娜则执迷不悟地信仰这种虚伪的宗教,并越陷越深,不可自拔,最终走入绝境。茱斯蒂娜对道德的接受并非是“自我”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一种盲目的、无自我意识的全盘接受。她的自我被排挤了,她的意识被窃取了,她的“人格”塑造过程完全是一种向统治地位的权威的无条件的顺从和承认,这种权威完全是存在于她的“自我”之外的异己力量—上帝、圣经、教会、法庭、拯救、博爱、他人的看法、公众的认可。
在历尽磨难后,她带着满腔的希望来到了一所冠冕堂皇的修道院,她认为那里是“上帝之家”,她想到那里去向上帝忏悔。为首的主持神父名叫拉斐尔,外表温柔善良,骨子里却很阴险毒辣。其他三人的本性也都是虚伪、阴险、恶毒、淫荡。当拉斐尔逼迫茱斯蒂娜“去圣像底下领受圣体”时,还凶神恶煞地恐吓茱斯蒂娜“即使你落到一个强盗窝里,也不比你落到四个色狼手里更糟糕!”。这些沉重的打击对满心天真幻想的茱斯蒂娜来说,无异于青天霹雳!她的非人境遇正好反映出宗教的伪善与无耻,他们对真正渴求皈依的信徒们千般迫害,他们天花乱坠般许诺的天堂神话,只不过是遮人耳目招摇撞骗的幌子而已!实际上,正是他们亲手将信徒们推下地狱,還信誓旦旦地吹嘘要世人忍受现世的痛苦,才能求得来世的幸福!
那所修道院的前任主持神父是一个六十岁的色鬼,死于纵欲过度。这个拉斐尔是佛罗伦萨人,教皇的近亲,同教皇有紧密的交情。最后,那样罪大恶极的拉斐尔神父,却被教皇任命为圣方济修会的会长,而暴戾恣睢的安托南神父也继任了里昂的主教。在他们离开之前还劝戒茱斯蒂娜等人,将他们在这里的所作所为全部隐瞒,最后等新神父到来之后,克莱芒还为自己辩护说:“他同他的同僚们只是照原样将修道院继承下来,他们没有任何创新;不错,人员是更换过,只是这种更换也只是原定的制度,他们只不过是按照前任的指示去做而已。”
这说明整个教会制度都是一脉相承的,荒淫无耻的神甫们与教皇都是一丘之貉,都是不惜牺牲信徒们的利益,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这个修道院里惨不忍睹的淫乱罪行只是冰山一角,当时的整个法国乃至欧洲都有无数个这样的修道院,里面也有无数的良家女子惨遭蹂躏。最后当茱斯蒂娜与姐姐重逢,得到来之不易的片刻安宁与幸福时,竟然又横遭不幸,是那个她执迷不悟、死心塌地信奉的上帝亲甩“霹雳手”使她香消玉殒了!
“神权政治”理论所宣扬的上帝的“存在”,是通过上帝对世间事物的绝对主宰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是凡身的“缺场”而绝对的“精神在场”,它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它操控着世间的万物。然而,茱斯蒂娜的遭遇则正好否定了上帝这种绝对的“在场性”和“主宰性”,它的存在就受到了质疑。既然上帝被证明是不存在的,那么“君权神授”之说当然就无以立足了。
参考文献
[1][法]萨德著,陈慧译.淑女蒙尘记(又译《茱斯蒂娜》[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2][法]萨德著,陈慧译.情罪[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3][法]萨德著,管振湖译.爱之罪[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
[4][法]萨德著,管振湖译.茱斯蒂娜[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
(作者介绍:季德方,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与文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