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概论生物化学基础的课程设计和体会

来源 :基础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dan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医学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生物医学概论课程的开展,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当今医学发展方向,提升教学层次,尽早培育学生的科学理论素养,为其后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皖南医学院生物医学概论课程由生物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神经生物学基础等三部分组成。文章总结在生物医学概论中生物化学基础课程设计的思路和理念,分享教学经验和体会,为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文献
选择末端含有双硫酯结构的聚苯乙烯(分子量Mn=6 500,分散度Mw/Mn=1.05)活性链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RAFT)试剂,以α,α′-偶
随着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实验素养培养的重视,要求授课教师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以适应需求。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视频和微视频,采用“讲授+视频或微视频+操作”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在现代化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教学平台更为广泛,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改变。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前提下,教学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等特征,
通过整合药理学传统验证性实验,开展设计性实验,探索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对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时机、选题、方案设计、实验实施、成绩评价等教学过程进行阐
为了控制PU绿色轮胎质量的几个关键指标,建立了一个基于BP-GA算法的轮胎配方(输入)与物理性能(输出)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依靠BP神经网络建立配方与轮胎物理性能之间的非线
以高校医学专业分子医学实验技术教学为例,从教学理念树立、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环节衔接三个方面对“微课+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应用设计。通过“微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和齐鲁医学院对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课程在考核和评价方面进行了改革。文章不仅介绍了所开发的计算机化考核评价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的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高校教育中逐渐开展起来,其优劣点的比较可以有利于该项教育的顺利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虚拟实验系统学习的体验和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