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角(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liang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圆,通过本章前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会了画圆的方法,知道了圆的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圆心角、弧、弦的概念,圆的对称性,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圆的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索,学生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学习说理,实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融合。本章在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自主探究→解释应用”展开教学,即以古代航标灯的图片为问题情境→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顶点在圆外、圆上、圆内的角→圆周角的概念→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探索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古代航标灯的作用),以此深化学生对圆周角的概念及其性质的理解。
  在教材处理方面,首先,笔者注重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对教材中的“操作与思考”进行了处理,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入手,让学生经历圆周角的形成过程,过渡比较自然。其次,笔者注重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画圆周角,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圆周角的概念,这为下一步探索圆心和圆周角的位置埋下伏笔;通过几何画板度量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学生能形成一个感性认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这为证明圆周角的性质做铺垫。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让学生自己画图,自己度量,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再次,笔者注重让学生“说”数学,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本节课运用了类比、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突破难点,一是类比圆心角得出圆周角的概念,二是运用分类、转化思想探索圆周角的性质。解释应用环节,重新整合了教材例题和练习,既注重了性质的直接应用,又回应开头情境引入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目标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让实际问题数学化,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周角的认识。由于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操作活动经验,所以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操作、探索、交流,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圆周角的概念,而且能让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发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基于上述因素,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及其性质,并能运用相关性质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中,体会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周角性质的探索与证明;
  教学难点:探索圆周角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师:这是我国古代航海的灯塔(教师指着投影中的灯塔)!它是当时海上航行必不可少的航标。过往的船只,通过测量航船与两座灯塔形成的角的大小(多媒体生成夹角),便可以判断船是否在安全航道行驶。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创设情境,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2.探索活动。
  活动一 揭示圆周角的概念。
  (1)说一说:点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画一画:在操作纸上任意画出这几种位置关系。圆上的点记作点C,圆内和圆外的点分别记作点C1和点C2,并分别画出它们与点A、点B形成的角∠ACB、∠AC1B、∠AC2B.
  (3)量一量:分别度量∠ACB、∠AC1B、∠AC2B的大小。(结果保留整数)
  (4)议一议:观察上述表格中的几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经历动手画图、测量、思考、讨论等活动,并初步感知点C在圆外、圆上、圆内时与圆上的两点A、B所形成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引导學生观察圆周角的特征,类比圆心角,从而揭示圆周角的概念。
  活动二 探索圆周角的性质。
  (1)操作思考。
  请同学们在操作用纸上任意画出[BC]所对的一个圆周角。你还能画出[BC]所对的其他的圆周角吗?再在图中画出[BC]所对的圆心角。[BC]所对的圆周角有多少个?[BC]所对的圆心角有多少个?观察图形,圆心与所画的圆周角有哪些位置关系?
  (2)猜想验证。
  [BC]所对的圆周角与[BC]所对的圆心角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a.利用几何画板度量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大小,得出结论。
  b.借助下列图形,证明上述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思考等活动,归纳得出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内部、外部3种位置关系,并猜想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先通过几何画板度量发现结论,形成一个感性认识,为下一步证明圆周角的性质做铺垫;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特殊入手,发展到一般。而解决一般情况又要用到特殊的结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便有了进一步认识。
  3.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问题(1)是圆周角的性质的直接应用,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圆周角的性质;问题(2)让学生学会构造圆周角探索结论,学会严格地说理,并为开头情境引入做好回应。
  4.小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作业设计。
  必做题:教材第122页习题5.3 第1、2题;选做题:教材第122页习题5.3第3题。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分层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五、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力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力求让学生参与,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形式,激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起组织引导的作用,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适时发问、追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前行。前期学生画图较慢,花费较多时间,导致后期时间较短,探索圆周角的性质这个环节完成得比较仓促。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冈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海南省在免征动物检疫费后,工作任务量有所增加,由于经费得到保障,全省动检工作仍在有序开展,但在动检工作中依然存在检疫主体不合法、官方兽医队伍不稳定、检疫证章标识经费
如何实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笔者做了很多尝试,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改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但这些做法大多局限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新的课程理念的落实收效不大。鉴于以上情况,笔者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方面做了新的尝试,把时事、史事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去,下面以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一节“海陆兼备的大国”为例进行介绍。  一、 课堂实录  课
[目的]了解兔源产ESBL大肠杆菌耐药特点,为掌握其造成的耐药性危害提供数据参考。[方法]2015年3-4月从青岛4个养兔场采集118份兔粪便棉拭子,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并检测对16种抗
根据病因学理论和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机理,探讨了动物疫病的宏观风险结构和微观风险结构。分析了包括病原危险性、宿主易感性和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动物疫病风险宏观结构以及包括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水貂舍细菌气溶胶和气载内毒素对环境的污染及对饲养人员健康的潜在危害。[方法]采用Andersen-6空气收集器和AGI-30液体冲击式采样器对市郊不同饲养条件
江苏省南京市薛城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由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薛城领衔。工作室共有22名成员,分别为高校教师、区教研员及南京市各初中学校的骨干教师。工作室以黄伟教授的文本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蒋文明博士等人最近在国际学术权威杂志《Vaccine》上,提出了一种新的H7N9疫苗免疫策略。该研究团队负责人陈继明研究
老龄期富士苹果树(树龄20年以上)在当前果业生产中仍是“主力军”,但这部分果树存在树形混乱、树体残缺、产量低、果实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如果毁园重建,存在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