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ian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浪潮的冲击下,美术课堂也发生着新的变化,对于美术课堂的质量也提出新的要求。那么,如何向45分钟要效益,让每节美术课都成为精彩的片段呢?发掘新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等都是值得我们揣摩研究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兴趣
  根據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中学美术需研究一定的趣味性,这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1、师范指导。在示范时,教师加的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的说明便于学生的通过观察掌握要领。这种掌握要领,这种引导方法,便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的要点先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在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时,就能减少盲目性。
  2、故事指导。中学生爱听故事,故事中的优秀人物常常就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利用这一特点,在新课讲授前,讲一些画家的故事,如教学临摹齐白石的水墨画时,可讲一些齐白石画家的制事,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见贤思齐”的特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欣赏,去品味,去模仿,领略其卓越的艺术风采。
  3、竞赛引导。欲与人一比高下,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是中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如在教学意象画.想像画时,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事先布置学生收集的有关材料,观察有关事物,然后在课堂上教会方法,提出要求,比一比谁画的更好。这样以来,整堂课学生都会沉浸在紧张而又认真的竞赛气氛中,教学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教学中应赋予创新元素
  美术课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活动,在整个美术课堂教学中,除了一般的讲授方法之外其使用示范围进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占有很大比重。这中方法比抽象的讲授教学法效果好,学生精神容易集中,一面听讲解,一面看框图,很顺利的就能接受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形象化教学法比一篇完整的文字教案更为重要。
  我经常采用的形象化教学方法如下:(1)具体形象物的写生:历代画家的创作都源于大自然。学生针对具体事物进行实地观察,才可能具体深入的描绘和理解所描绘的对象。完整的写生画作品实际上就是一副独立的艺术品。构成实景的诸多方式的形式美感,在写生过程中,无不潜移默化的给予学生的美的陶冶。(2)临摹范画。初学绘画,往往辅以临摹为过度方法,往往适合与写生相结合,通过临摹学习优秀作品的表现形式,其次为熟练表现技巧,而过多的临摹往往会造成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3)优秀作业的范围。优秀作业地选择,可以是教师的,如果是学生的更好。优秀作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典型的榜样作用,对被选作业的学生和其他学生都具有强烈刺激作用,此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使少数学习兴趣本来处于抑制状态的学生产生自信心。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一种总想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愿,创新意识来自于对问题的质疑,只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亲身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用新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只有学生敢“创”,乐意去“创”,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才会利用丰富的想象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创新教育应重视创新过程的形成,在创新教育的形成中,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创新不是随时随地就一蹴而成的,他总要伴随着一定的过程,并在一定条件环境下形成。因此在设计教案时,吃透教材精神,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由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的过程,并贯穿着个性养成和能力培养,努力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的肯定、不断的表扬,来激发学生的多种创新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灵感。创新动机还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有关,成就动机使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有较强的毅力,富于挑战性,热衷于担任富于开创新的工作,即使遇到挫折失败也会加倍努力直至成功。培养创新能力,就要大力激发创新智力,激励喜欢提出不同寻常问题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及意志力,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行为,即使有错误也要加以鼓励。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向教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逾越常规。尤其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科教兴国,增强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才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在现代美术的基础教育中,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钻研教材,尽可能调动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能促使和谐的教学气氛的形成,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审美的良好教学气氛和艺术氛围,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新课程带给美术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体现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变化主要在于课堂的变化。现代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已由教师一支粉笔一本教参包打天下,转换成今天的多媒体因特网学生自主学习主体回归。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方式方兴未艾。具体而言,探究式教学是指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前提,对语文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支持和引导学生发展阅读能力的物质和人文环境。简而言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应该摆在首位。  一、构建和谐课堂,体现人文精神  新的课堂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教学中,构建“我--你”
期刊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通过实时传递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象、电子课件和教师板书等教学要素,使师生进行双向视听、问答,实现远程跨时空交互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协作学习、共同探究,充分共享教育资源,真正做和到了充分满足个性化的学习要求。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它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多元的世界文化,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可以使教学活动在全
期刊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写作过程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的处理过程。学生所接触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一切,亲身实践的以及感受到的都是学生已知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内容。作文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教材上训练及考试时的要求;作文指导的途径不应局限于课堂,作文指导的方式应灵活多样。这就是“生活作文观”,这一观念应体现出:1、让学生把作文看作是一次聊天,一次愉快的放松的充满乐趣的交流。把作文当作自己的挚友,有了
期刊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验证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利用物理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由于实验课时、实验环境、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的限制,使得某些实验的现象不明显,因而无法有效的演示这类实验,学生也无法正确的理解一些物理规律和现象。利用计算机模拟现实打破了实验时间、空间、实验条件的限制,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对物理现
期刊
中学生的兴趣是指他们力求接近,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和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趋近的倾向,是推动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原动力,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兴趣与非智力因素紧密地联系着,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份。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個恰当的情景,可以使学生产生一些“认识冲突”或“心理需求”,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时教师稍加引导,他们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和方法,用自己的潜能去攻破每个难关,使问题得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
期刊
先做人,后长知这是我国现阶段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思想。怎样做人与如何长知却是教育的两个不同的体系,它不是一种简单的传递过程,思想教育必须建立在青少年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之上,这是教育工作者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品德教育时学生所表现的态度有的冷漠、反感和抵触等一些不合作反应,究其成因是什么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又应如何看待学生的这种不顺从行为呢?笔者有以下不成熟的看法:   首
期刊
真正的学习需要一种痴迷的情绪,教学的过程也是在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激情。一堂英语课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采用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多年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体会,谈谈课堂内、外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导课要能激趣  对于农村孩子们来讲,学英语本来就如同读“天书”,兴趣不
期刊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