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学生社团建设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实践探索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ric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等教育中,不仅要求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培养自身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个人习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是良好的生活条件往往会消磨人的斗志,特别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会导致其缺少奋斗精神.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中非常重要的组织,参加社团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
其他文献
在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特别关注和重视.这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以及社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等诸多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必须积极致力于寻求新的教学方式,借助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激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现阶段,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诸多创新举措中具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本文就不同学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有正确的认知和实施课程思政的意愿,还需要学校的支持。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导游业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学校重视不够、缺乏整体规划、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获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钱穆具有丰富的大学从教经验,并有一套体系完整的大学教育思想。钱穆大学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成就人的事业,大学是培育将来人生理想之进步者,而非传授知识和职业谋划的场所,强调现代大学教育应该是独立、自由的,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有独立、自由和培养理想之进步者的意味。在实践上,钱穆认同通识教育,并视中国传统书院制和自由讲学是现代通识教育可资借鉴的资源。钱穆大学教育思想在其发表在《思想与时代》月刊的文章中充分体现,因此,该月刊在其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进步力量,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硬的专业本领。明晰高校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高校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对策路径十分重要。建构新时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必须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两者协同激发当代青年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地方公费师范生教育是国家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必要和有效补充.本文通过对本地首届公费师范生培养情况进行调查,对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进行思考和提出建议,即:结合农村义务教育需求,完善全科型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型初中教师培养模式;结合教育政策目标要求,构建“立德树人”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培养模式;结合公费师范生个人发展需求,打造“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双一流”建设是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抉择,给地方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在原有办学体制下,地方院校存在学科设置同质化严重、政府投入财力较少、缺乏社会服务意识、区域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主体,应立足现有学科基础,统筹规划学科建设,合理规划使用政府投入的资金,健全社会服务机制,加强科研建设,不断加强内涵发展,实现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双一流”。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和使命.此外,当今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素养.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慧雅计划”为例,分析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提升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完善产教融合的质量评价体系.以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以人为本、企业积极性、质量评价体系标准三个方面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对策,为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借鉴.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高等院校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大学英语作为国内高校受众最广泛的课程之一,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英语教师有责任肩负起思政教育的重任,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觉悟。这要求英语教师提高政治素养和育人能力,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思想高度,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英美两国在通识教育的相关理念和具体实践操作上,既各具本国特色又表现出相互迎合的一面。首先,在教育模式上,英国普遍采用隐性教育模式,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通识教育的精神内化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美国以显性课程模式为主,倾向于专业化的课程设置。其次,在通识教育核心价值诉求上,两国似乎找到了一个融洽的契合点,演进方式基本遵循从个人心智发展走向社会公民培养的路径。比较两国通识教育模式与核心价值诉求的异同,可以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