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上唇腺及达氏腺的组织学研究

来源 :动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d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了4条鸟梢蛇的上唇腺及达氏腺.两腺体均具分叶,上唇腺为混合腺,其分泌部呈管泡状,由大量的粘液性细胞和少量的浆液性细胞组成.达氏腺为浆液腺,其分泌部呈分枝管状,由单层柱状上皮的浆液性细胞组成,腺体具单一导管.最后讨论了两腺体的生理功能,协同作用及达氏腺在系统演化上的意义.
其他文献
以鸡痘病毒复制非必需区TK基因为侧翼,在牛痘病毒A型包涵体晚期启动子(ATI)与16个串联的突变型早期痘苗病毒p7.5启动子组成的复合启动子的下游,分别插入编码传染性法氏囊病病
足叶乙甙(etoposide)可以诱导上海四膜虫大核在形态和生化方面出现类似程序性死亡的典型特征,如染色质凝集成颗粒状;分散的核仁连接成串;DNA凝胶电泳出现阶梯状条带;彗星电泳
采用瓶插、冷藏等系列保鲜方法.研究毛百合花朵开放动态、花蕾发育状态与开花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每朵花在水中开放3~5d.花枝整体花期8~9d.经保鲜液处理每朵花延长3d、总体花
生物体内进行的代谢反应错综复杂.但生物体是在动态平衡状态下生存发育的.因此,任何一类生化反应都应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并在最优化原理的支配下完成.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提出了
目的:了解CyclinD1基o表达产物(p36D1)与.大肠癌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Western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3例肠道对物(大肠癌29例,癌前病变4例)及其非瘤粘膜组织CycliflD1基
角类肥蛛(Lariniodesco,、nuta)是棉田害虫的重要天敌,我国大多数省份都有分布,该蛛的生态学研究较多(赵敬别,1993),但细胞遗传学研究未见报道,近年,我们对其染色体核型作了研究,发现该蛛
已在绿藻、红藻与硅藻等真核藻中发现有质粒状DNA,其结构一般是环状或线状的双链DNA小分子.红藻与硅藻的质粒状DNA中有可读框架(0RF),某些0RF有转录活性或与已知基因有明显的
本文将六亚甲四胺银染色法作为加工毛发的电子染色剂得到较好的电子显微图像,并系统地比较了用巯基乙酸-锇法染色的羊毛样品和用六亚甲四胺银染色的人发样品的超微结构,认为
目的通过筛选人睾丸特异基因及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阐明精子发生与成熟提供新的线索。方法采用筛选人睾丸表达文库、快速扩增cDNA5′末端、Northern印迹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以及基因重组
本文对短盖巨脂鲤的鳞片作了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短盖巨脂鲤具圆鳞,基区、侧区和顶区的鳞纹上皆具片状突起,辐射沟分为初级、次级和三级三种形态,鳞焦中央的鳞纹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