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科学的新课程教学中要避免几下几种形式。要做到几点,一要关注学生,二要引导学生,三要转变观念,四教学要适应学生。
关键词:新课程;科学课
【中图分类号】G420
关注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是时代赋予教师新的历史使命,它要求教师不但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发展者。实践证明,新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为教师提供了比较大的自我发展的空间,使新老教师都将焕发出新的生命。下面就我学习新课程理念后,结合案例、实践和听课,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看这样一个案例
一、感受“力”
学生实验:每人用力拉伸一束橡皮筋,并坚持一段时间,找一找用力的感觉。
师:①人的最初对力的感觉,是从肌肉紧张的感觉中得出的。
②在拉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让我们共同展开下一步的探索——究竟什么是呢?
二、探索“力”、体验“力”
1、力的作用
演示实验:手拉弹簧,钩码拉弹簧
表明:物体对于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归纳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归纳二: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②彼此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相互作用
学生实验:同学们用力互拍双手,双手有何感觉?
归纳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效果
学生实验:探索力能产生怎样的效果。
生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实验表演)
生B:力能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快慢……发生改变(实验表演)
生C:象玻璃、石块这些硬物,受到一个不大的力作用后,会发生形变吗?
归纳四:①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体会“力”
1、投影练习(课件)学生逐一举牌回答。
(1)一枚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则铁钉
A、不吸引磁铁B、不一定吸引磁铁C、同样吸引磁铁(原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力作用在弹簧上,只会使弹簧发生形变B、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一定会发生形变
C、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原理:力能使物体产生形变或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实践性作业:
(1)做一做(引体向上),想一想其中的原理。
(2)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或力产生效果的原理设计一件小制作。
课后分析:
1、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把握了一个“趣”字,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身力的常识入手,为要学生学习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设丰富多采的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丰富的活动体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素,两者不可偏废。
3、本课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的理念指导下,让学生“做中学”,在活动中感受力,探索中体验力,应用中体会力。教师积极引导,使学生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让他们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独立地观察、比较、联想、归纳,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发现,从而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有关力的知识,逐步发展体验学习的能力。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的深度、广度以及课堂反馈的效益度来分析,都达到了教学设计的预期指标。
4、在“认识力作用的间接形式”,“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相对性”,“归纳力的作用效果”等本课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处,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做一做”(磁铁与铁钉的相互作用)、“试一试”(提供多种器材)、“看一看”(课件模拟真实)等自主学习方式在相互的合作交往中探索、体验、体会。从富有创意的课外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进而显示了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效果。
5、本课让学生主体参与,通过活动、情境、交往、成功中的体验,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地位。
我觉得在新课程的科学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几下几种形式:
首先是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作“问答”的现象。“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
其次是把“自主”变成“自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第三是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
要做到几下几点:
第一是要关注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上,教师都知道接受,但真正落实到课堂,甚至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上,仍然难以脱去“单方面教”的痕迹。学生的需要还没有真正地被注意和重视,这可能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专家建议,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多想想,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么教,更多地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在学生身上。
第二是要知道知识是你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了真正的“引导”的。“給”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教,怎么去引导。教师习惯于直接“给”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与教师的交谈中,专家发现,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样的学习才是发现学习,对探究学习的理解过于狭隘。
第三是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要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
第四是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我认为,只有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并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根据一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是教师教学能力体现,是教学跳出年复一年的简单复制的途径。
总之,面对课程改革,让我们共同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关注课堂活动是否成为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注课堂教学是否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才是全身心的投入,我们不只是在教和学,我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生命的满足感才会得到成全,我们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田春希:《科学,务必求真》,载《人民教育》2003年
[2]吴永军:《新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载《人民教育》2003年
[3]余文森:《课程改革的三大推动力》,2003年9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推进专题研讨会交流材料
关键词:新课程;科学课
【中图分类号】G420
关注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是时代赋予教师新的历史使命,它要求教师不但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发展者。实践证明,新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为教师提供了比较大的自我发展的空间,使新老教师都将焕发出新的生命。下面就我学习新课程理念后,结合案例、实践和听课,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看这样一个案例
一、感受“力”
学生实验:每人用力拉伸一束橡皮筋,并坚持一段时间,找一找用力的感觉。
师:①人的最初对力的感觉,是从肌肉紧张的感觉中得出的。
②在拉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让我们共同展开下一步的探索——究竟什么是呢?
二、探索“力”、体验“力”
1、力的作用
演示实验:手拉弹簧,钩码拉弹簧
表明:物体对于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归纳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归纳二: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②彼此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相互作用
学生实验:同学们用力互拍双手,双手有何感觉?
归纳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效果
学生实验:探索力能产生怎样的效果。
生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实验表演)
生B:力能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快慢……发生改变(实验表演)
生C:象玻璃、石块这些硬物,受到一个不大的力作用后,会发生形变吗?
归纳四:①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体会“力”
1、投影练习(课件)学生逐一举牌回答。
(1)一枚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则铁钉
A、不吸引磁铁B、不一定吸引磁铁C、同样吸引磁铁(原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力作用在弹簧上,只会使弹簧发生形变B、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一定会发生形变
C、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原理:力能使物体产生形变或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实践性作业:
(1)做一做(引体向上),想一想其中的原理。
(2)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或力产生效果的原理设计一件小制作。
课后分析:
1、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把握了一个“趣”字,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身力的常识入手,为要学生学习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设丰富多采的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丰富的活动体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素,两者不可偏废。
3、本课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的理念指导下,让学生“做中学”,在活动中感受力,探索中体验力,应用中体会力。教师积极引导,使学生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让他们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独立地观察、比较、联想、归纳,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发现,从而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有关力的知识,逐步发展体验学习的能力。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的深度、广度以及课堂反馈的效益度来分析,都达到了教学设计的预期指标。
4、在“认识力作用的间接形式”,“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相对性”,“归纳力的作用效果”等本课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处,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做一做”(磁铁与铁钉的相互作用)、“试一试”(提供多种器材)、“看一看”(课件模拟真实)等自主学习方式在相互的合作交往中探索、体验、体会。从富有创意的课外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进而显示了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效果。
5、本课让学生主体参与,通过活动、情境、交往、成功中的体验,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地位。
我觉得在新课程的科学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几下几种形式:
首先是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作“问答”的现象。“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
其次是把“自主”变成“自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第三是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
要做到几下几点:
第一是要关注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上,教师都知道接受,但真正落实到课堂,甚至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上,仍然难以脱去“单方面教”的痕迹。学生的需要还没有真正地被注意和重视,这可能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专家建议,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多想想,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么教,更多地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在学生身上。
第二是要知道知识是你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了真正的“引导”的。“給”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教,怎么去引导。教师习惯于直接“给”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与教师的交谈中,专家发现,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样的学习才是发现学习,对探究学习的理解过于狭隘。
第三是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要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
第四是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我认为,只有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并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根据一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是教师教学能力体现,是教学跳出年复一年的简单复制的途径。
总之,面对课程改革,让我们共同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关注课堂活动是否成为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注课堂教学是否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才是全身心的投入,我们不只是在教和学,我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生命的满足感才会得到成全,我们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田春希:《科学,务必求真》,载《人民教育》2003年
[2]吴永军:《新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载《人民教育》2003年
[3]余文森:《课程改革的三大推动力》,2003年9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推进专题研讨会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