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主席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读《国学与人生》中体悟到国学经典的真、善、美,教师如能将国学精华运用到平时教育工作中,則对自身修养和学生人格的培养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国精神;国学的真、善、美;中国梦
国学热是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逐渐兴起的,习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他指出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古老文化智慧的积淀,我作为人民教师有义务去学习并传承国学,但是自身积累的匮乏和认知的短缺,都无法让我在学生中去传递薪火。虽然我也曾参加过几次民间的国学班,内心饥渴地想把国学的经典融入心田,但是国学的浩瀚和深广不是我一年半载能够揣摩的,片段式的学习也始终让我摸不到边。直到读到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教授的《国学与人生》一书,似乎让我一个理科老师茅塞顿开,理清了国学发展的历程和古人精神核心的演变。书中可以看出傅教授基于文化理念的关怀,本着对先祖智慧的敬畏以及对现代国民的负责,持继承与批评的辩证思考,将国学各派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注脚,让我这样的“国学草脚”能够较快找到国学的经纬。
我最欣赏的是傅教授对待国学的谨慎谦虚的治学态度,开篇他就提出国学的三个“不必”:一是不必开书单,因为“我们念书有一个目的,就是明白其中的道理”;二是不必唱高调,“国学必须落实在生活中,改善和提升我们的生命素质”;三是不必装大师,他说“我自己则一直在学习之中,常常萦绕心头的是:这句话我有没有说错?我自己能不能做到?我可以负责的是:我所解释的每一句话都是我充分理解的,也是在努力实践的”。因此读完全书我不仅被书中清晰的条理,精辟的剖析,深刻的叩问所折服,更为他本人践行“知行合一”的国学理念而钦佩,一本好书一定是作者人格的写照和行动的辉映。下面我谈几点学习的粗浅感悟:
一、 国学的真
从道家到儒家再到王阳明心学乃至佛家的禅学,无不注重人本身的心灵。外在的物质世界千变万化,自然界似乎不由人的转变而改变。但是人生是否快乐却是人心理的反应,所以只有提高人的认识和觉悟才是快乐的根本。在追寻人与自然界的本源时都逃不过心的作用,人可能欺人,但不可能自欺。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体会到,当我们做错事情了,虽然极力隐瞒或者伪装,但从内心产生的不安却很自然地影响到举手投足乃至五脏六腑的安宁。老子认为,凡存在之物皆由道而来,并回归于道。道是自然界以及其中万物的来源与归宿。这并不是把人缩小从属于自然界,而是把我们的心量无限放大,与自然界融归一体。孔子则针对春秋末期的乱世觉察到社会“价值观的瓦解”,提出每个人应该“自我觉醒”,周游列国倡导“仁”与“礼”,“仁”代表一个人由真诚而引发的内心力量,这一切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明朝理学家王阳明先生早期受到佛学和道家的深刻影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致良知”统摄自己的修行,他说:“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这种对心的觉察和把控能力在佛教中也能找到依据,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而惊叹:“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由此让人更加坚定“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平等信仰。修养内心是一生的功课,也是我们能够真正抓得住的生命线索。如果老师在教育工作中回归心灵本源,并注重启发学生对内心的认识,用经典来指引内心,那么就有可能开创具有“圣贤”气象的教育梦。
二、 国学的善
任何经典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都因为它能够揭示人性的善良。而什么是善?其实是与“恶”相对应的。我们在生活中善恶的标准是模糊的,比如我做了一件事情,是为了帮助某个人达到目的,但是可能会伤害到另外一个人的利益,那是否属于善呢?人间的善恶、好坏都是相对的。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以善良一定是有立场的,即包含放低自己、成就别人的牺牲精神。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此处的命更多的是使命,行善的要求在内而不在外,行善的快乐由我不由人,那么评判善恶的标准也就在每个人的内心中,而不完全在事情的结果,将心比心是衡量善良与否的无形尺度。
孟子评价他的学生乐正子为“善人也,信人也”,原因他做到了为善的四个层面“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也就是真正的善良是由自心发出,不是别人要求,并且落实到行动,长期坚持才能彰显人格善良之大美。古人对善良的标准是无止境的,以期“止于至善”,这样才能“修己以安人”,那么人际交往就会和谐谦让。这样的大善理念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必然会改善目前自私自利,不懂孝道和感恩的社会风气。
三、 国学的美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从造字到书法,从人文经典到医学养生,从唐诗宋词到琴棋书画,从有声到无声,从有形到无形,无不渗透古人深邃的智慧。你随便翻开古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等,读一读朗朗上口,品一品意味无穷,文字的韵律,让人荡气回肠;如果能再去悟一悟《老子》《庄子》甚或是《六祖坛经》,就更会使人解放观念,实现心灵的自由与超脱,“不以己悲,不以物喜”的自信油然而生。经典如果仅仅束之高阁,是不会产生文化的,所以国学的美,需要走进去感悟,需要实践才能品尝真味,从而转化成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气质,我想这就是对国学真正的解读和传承。
“我生有涯学无涯”,面对国学的博大精深,我只能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代表我学习此书乃至大中华国学的态度,去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去更好地践行“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准则。如果我们以古圣先贤的智慧为人生修养的良药,在日常生活中从心念到行为去落实真、善、美,哪怕去悟透一点,做到一点,那人生的格局就会由“小我”走向“大我”,并引领新时代的年轻人一起达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气概,那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真的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傅佩荣.国学与人生[J].人民论坛,2015(04):74-77.
[2]袁灿兴.厚“道”载物——读傅佩荣《国学与人生》[J].中国图书评论,2017(02):8-10.
作者简介:
顾勤英,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苏苑高级中学。
关键词:中国精神;国学的真、善、美;中国梦
国学热是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逐渐兴起的,习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他指出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古老文化智慧的积淀,我作为人民教师有义务去学习并传承国学,但是自身积累的匮乏和认知的短缺,都无法让我在学生中去传递薪火。虽然我也曾参加过几次民间的国学班,内心饥渴地想把国学的经典融入心田,但是国学的浩瀚和深广不是我一年半载能够揣摩的,片段式的学习也始终让我摸不到边。直到读到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教授的《国学与人生》一书,似乎让我一个理科老师茅塞顿开,理清了国学发展的历程和古人精神核心的演变。书中可以看出傅教授基于文化理念的关怀,本着对先祖智慧的敬畏以及对现代国民的负责,持继承与批评的辩证思考,将国学各派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注脚,让我这样的“国学草脚”能够较快找到国学的经纬。
我最欣赏的是傅教授对待国学的谨慎谦虚的治学态度,开篇他就提出国学的三个“不必”:一是不必开书单,因为“我们念书有一个目的,就是明白其中的道理”;二是不必唱高调,“国学必须落实在生活中,改善和提升我们的生命素质”;三是不必装大师,他说“我自己则一直在学习之中,常常萦绕心头的是:这句话我有没有说错?我自己能不能做到?我可以负责的是:我所解释的每一句话都是我充分理解的,也是在努力实践的”。因此读完全书我不仅被书中清晰的条理,精辟的剖析,深刻的叩问所折服,更为他本人践行“知行合一”的国学理念而钦佩,一本好书一定是作者人格的写照和行动的辉映。下面我谈几点学习的粗浅感悟:
一、 国学的真
从道家到儒家再到王阳明心学乃至佛家的禅学,无不注重人本身的心灵。外在的物质世界千变万化,自然界似乎不由人的转变而改变。但是人生是否快乐却是人心理的反应,所以只有提高人的认识和觉悟才是快乐的根本。在追寻人与自然界的本源时都逃不过心的作用,人可能欺人,但不可能自欺。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体会到,当我们做错事情了,虽然极力隐瞒或者伪装,但从内心产生的不安却很自然地影响到举手投足乃至五脏六腑的安宁。老子认为,凡存在之物皆由道而来,并回归于道。道是自然界以及其中万物的来源与归宿。这并不是把人缩小从属于自然界,而是把我们的心量无限放大,与自然界融归一体。孔子则针对春秋末期的乱世觉察到社会“价值观的瓦解”,提出每个人应该“自我觉醒”,周游列国倡导“仁”与“礼”,“仁”代表一个人由真诚而引发的内心力量,这一切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明朝理学家王阳明先生早期受到佛学和道家的深刻影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致良知”统摄自己的修行,他说:“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这种对心的觉察和把控能力在佛教中也能找到依据,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而惊叹:“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由此让人更加坚定“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平等信仰。修养内心是一生的功课,也是我们能够真正抓得住的生命线索。如果老师在教育工作中回归心灵本源,并注重启发学生对内心的认识,用经典来指引内心,那么就有可能开创具有“圣贤”气象的教育梦。
二、 国学的善
任何经典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都因为它能够揭示人性的善良。而什么是善?其实是与“恶”相对应的。我们在生活中善恶的标准是模糊的,比如我做了一件事情,是为了帮助某个人达到目的,但是可能会伤害到另外一个人的利益,那是否属于善呢?人间的善恶、好坏都是相对的。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以善良一定是有立场的,即包含放低自己、成就别人的牺牲精神。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此处的命更多的是使命,行善的要求在内而不在外,行善的快乐由我不由人,那么评判善恶的标准也就在每个人的内心中,而不完全在事情的结果,将心比心是衡量善良与否的无形尺度。
孟子评价他的学生乐正子为“善人也,信人也”,原因他做到了为善的四个层面“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也就是真正的善良是由自心发出,不是别人要求,并且落实到行动,长期坚持才能彰显人格善良之大美。古人对善良的标准是无止境的,以期“止于至善”,这样才能“修己以安人”,那么人际交往就会和谐谦让。这样的大善理念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必然会改善目前自私自利,不懂孝道和感恩的社会风气。
三、 国学的美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从造字到书法,从人文经典到医学养生,从唐诗宋词到琴棋书画,从有声到无声,从有形到无形,无不渗透古人深邃的智慧。你随便翻开古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等,读一读朗朗上口,品一品意味无穷,文字的韵律,让人荡气回肠;如果能再去悟一悟《老子》《庄子》甚或是《六祖坛经》,就更会使人解放观念,实现心灵的自由与超脱,“不以己悲,不以物喜”的自信油然而生。经典如果仅仅束之高阁,是不会产生文化的,所以国学的美,需要走进去感悟,需要实践才能品尝真味,从而转化成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气质,我想这就是对国学真正的解读和传承。
“我生有涯学无涯”,面对国学的博大精深,我只能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代表我学习此书乃至大中华国学的态度,去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去更好地践行“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准则。如果我们以古圣先贤的智慧为人生修养的良药,在日常生活中从心念到行为去落实真、善、美,哪怕去悟透一点,做到一点,那人生的格局就会由“小我”走向“大我”,并引领新时代的年轻人一起达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气概,那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真的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傅佩荣.国学与人生[J].人民论坛,2015(04):74-77.
[2]袁灿兴.厚“道”载物——读傅佩荣《国学与人生》[J].中国图书评论,2017(02):8-10.
作者简介:
顾勤英,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苏苑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