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高中语文教育的不断重视,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综合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通过与古人先哲的思想进行碰撞,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高中文言文《大学》节选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的老师都没有进行很好的创新,而是采取单一不变的“讲授式”策略,即根据参考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的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没有与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因此老师根本就不是非常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老师只是根据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根本就没有很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就没有对文言文名著产生太多的兴趣,很多的学生都好似在听“天书”。一节课下来老师写了一黑板,可是学生的课本上一条笔记都看不到,充分地说明了传统文言文教学方式的弊端,且没有实现文言文审美教育的预期目标,没有很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学习的质量。
在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没有突出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的时候,老师直接以自己的名著审美思想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名著审美思维逐渐地受到了教师语文思维的影响,制约了学生名著阅读创造性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学生都是采取一样的视角和鉴赏逻辑进行名著阅读,严重地影響到学生名著审美的系统性与客观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在今后的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通过老师的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综合学习质量。
二、高中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分析
1.文学名著选择
本文以《大学》节选为名著阅读教学的例文,详细说明名著阅读的审美教育实用性。
例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文章精髓: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必慎其独也。
2.文章精髓的审美教育分析
在文学名著阅读审美教育开展之前,应当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性。在《大学》节选的文章教学之前,老师给学生们进行朗读,只能是给学生增加了学习压力。而若是清华大学的教师们为学生进行朗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是完全不同的。清华大学是很多学子向往的高等学府,听清华大学的教师朗读,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很强烈的激发作用。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朗读者》节目中采访清华大学副校长的视频资料,视频资料中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和诸多的知名院士朗读了《大学》节选。让学生观看《大学》节选的朗读视频,感知这些教授们对《大学》节选内容的理解,可以极大地触动学生敏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力量。
在视频播放完之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学》节选的学习和审美鉴赏。为了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对《大学》节选的创新性理解。
老师可以为学生列为以下文章的精髓字词: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必慎其独也。让学生们对《大学》节选进行通读阅览,然后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精髓进行鉴赏。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名著《大学》的审美理解,老师可以学生们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改革开发四十年的发展中,经济、民生、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央宣传部根据四十年内一些大事件的发生,选择了100位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先进人物。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认真了解这100位先进人物的伟大事件。
通过对具体人物事件的了解,让学生们从“先进人物”的身上看到我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如何体现的。让学生对名著《大学》的精神有更深的理解。通过老师的引导教学,很好地拓展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重新定义学习的目标,找准自己的人生意义,从而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格物致知”指导人们在求知事物的本质时,一定要追求事物的真理,不能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扰。在求得真理的过程中进行道德修养的提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层的哲学含义都是逐级递进的,每一个后者都是前者的发展结果。在一个人拥有了格物致知的能力之后,就拥有了高尚的情操,及时的摆脱外在的诱惑和困扰,从而使得自己融入到家庭人伦当中,最后为国奉献实现人生价值;“君子必慎其独也”就是告诫人们在一个独处的时候,更要对自己的行为道德进行约束,这样才是君子的行为。而当时一个人独处时常常做出一些违反高尚品德的事情,在他人面前才伪装自己的品德,这样的人就是小人,因此说君子必须要做到表里如一。
在学生们对《大学》节选的精髓有了深入的理解认知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学习,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互动交流或者是向老师进行提问。在这样的文学阅读审美教育环境下,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从《大学》节选中获得一定的语文文化知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一节课之后,每一位学生的课本上不再是空白无痕的,而是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学习笔记,充分地说明了学生参与到了教学当中,且在名著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知识。
综上所述,在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审美教育,需要对名著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第一中学。
一、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高中文言文《大学》节选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的老师都没有进行很好的创新,而是采取单一不变的“讲授式”策略,即根据参考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的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没有与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因此老师根本就不是非常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老师只是根据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根本就没有很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就没有对文言文名著产生太多的兴趣,很多的学生都好似在听“天书”。一节课下来老师写了一黑板,可是学生的课本上一条笔记都看不到,充分地说明了传统文言文教学方式的弊端,且没有实现文言文审美教育的预期目标,没有很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学习的质量。
在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没有突出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的时候,老师直接以自己的名著审美思想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名著审美思维逐渐地受到了教师语文思维的影响,制约了学生名著阅读创造性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学生都是采取一样的视角和鉴赏逻辑进行名著阅读,严重地影響到学生名著审美的系统性与客观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在今后的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通过老师的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综合学习质量。
二、高中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分析
1.文学名著选择
本文以《大学》节选为名著阅读教学的例文,详细说明名著阅读的审美教育实用性。
例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文章精髓: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必慎其独也。
2.文章精髓的审美教育分析
在文学名著阅读审美教育开展之前,应当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性。在《大学》节选的文章教学之前,老师给学生们进行朗读,只能是给学生增加了学习压力。而若是清华大学的教师们为学生进行朗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是完全不同的。清华大学是很多学子向往的高等学府,听清华大学的教师朗读,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很强烈的激发作用。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朗读者》节目中采访清华大学副校长的视频资料,视频资料中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和诸多的知名院士朗读了《大学》节选。让学生观看《大学》节选的朗读视频,感知这些教授们对《大学》节选内容的理解,可以极大地触动学生敏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力量。
在视频播放完之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学》节选的学习和审美鉴赏。为了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对《大学》节选的创新性理解。
老师可以为学生列为以下文章的精髓字词: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必慎其独也。让学生们对《大学》节选进行通读阅览,然后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精髓进行鉴赏。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名著《大学》的审美理解,老师可以学生们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改革开发四十年的发展中,经济、民生、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央宣传部根据四十年内一些大事件的发生,选择了100位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先进人物。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认真了解这100位先进人物的伟大事件。
通过对具体人物事件的了解,让学生们从“先进人物”的身上看到我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如何体现的。让学生对名著《大学》的精神有更深的理解。通过老师的引导教学,很好地拓展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重新定义学习的目标,找准自己的人生意义,从而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格物致知”指导人们在求知事物的本质时,一定要追求事物的真理,不能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扰。在求得真理的过程中进行道德修养的提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层的哲学含义都是逐级递进的,每一个后者都是前者的发展结果。在一个人拥有了格物致知的能力之后,就拥有了高尚的情操,及时的摆脱外在的诱惑和困扰,从而使得自己融入到家庭人伦当中,最后为国奉献实现人生价值;“君子必慎其独也”就是告诫人们在一个独处的时候,更要对自己的行为道德进行约束,这样才是君子的行为。而当时一个人独处时常常做出一些违反高尚品德的事情,在他人面前才伪装自己的品德,这样的人就是小人,因此说君子必须要做到表里如一。
在学生们对《大学》节选的精髓有了深入的理解认知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学习,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互动交流或者是向老师进行提问。在这样的文学阅读审美教育环境下,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从《大学》节选中获得一定的语文文化知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一节课之后,每一位学生的课本上不再是空白无痕的,而是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学习笔记,充分地说明了学生参与到了教学当中,且在名著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知识。
综上所述,在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审美教育,需要对名著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