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北海道是日本北部的一个大岛,与日本本州隔着轻津海峡。
我们北海道之行的第一站是小樽。小樽位于北海道的西北,曾是北海道的海上门户,著名的商都。鼎盛时期海上贸易非常活跃,并且开凿了小樽运河。现在这个港口已废弃,成了一个旅游点,运河也成了小樽的标志。我们刚到就下起小雨,蒙蒙烟雨把小樽洗成了黑白片。我们来到昔日的海港,仿佛刚刚忙碌过的码头上,还残留着麻包袋、木箱和码头工身上的成霉味道。遗憾的是不到正点,我们没能听到海关的蒸汽时钟鸣响。
小樽运河容易让人想起中国的江南水乡。沿岸的红砖栈房改建的商店,多为八音盒馆和工艺玻璃馆。那些原先堆放货箱的栈房有高高的人字屋顶,正好可以搭一层阁楼,架上木楼梯,铺上硬木地板,不亮的灯光,正好衬托出八音盒和玻璃器皿的银光、铜光、晶光,传递出暖暖的怀旧意味。八音盒和工艺玻璃都是早年从欧洲传人,却被小樽人发挥到极致,成了这里的特产。有一个八音盒博物馆内收集了古今东西3000多个品种的八音盒,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无窗的栈房,低矮的民居,窄窄的街道,前后门相通的商店……小樽很旧,并没有因为成为旅游点而装点得鲜明亮丽。运河两岸至今还保留着旧时的63盏煤气灯。落日之后,昏黄的灯光洒在河面上、八音盒上、玻璃器皿上,浪漫的气息如多年的陈酒,不知要醉倒多少游人。
游人们因此得以见证80年风雨沧桑留下的印记,可以把它当作历史来读。
二
小樽到札幌的车程是40分钟。札幌是北海道首府,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现代气息,最便捷的莫过于观察它的夜生活。入夜的札幌步行街充满青春活力,穿着时尚的少男少女在咖啡室、歌舞厅和啤酒屋进进出出。不到500米的街面有三个少年在摆摊唱歌。他们的歌声不像歌舞厅的歌声那样亢奋,多半带有忧伤的行吟味道。每一个摊前都摆放一个铁皮盒,盒子里有几枚钱币。导游说,他们并不是在卖唱,而是一种自我宣泄。当局、家长、市民都允许他们唱。我想这也是现代城市的特征之一——具备一种宽容和理解的胸怀,说不定明天的流行歌星就在他们之中诞生。
旧道厅这幢红砖楼能在高楼林立的札幌市保留下来实在是一个奇迹,这座建于20世纪初的巴洛克建筑拥有一个美丽的园林,通往红砖楼的主道两侧有两个池塘,池塘的岸边一边是树木一边是灌木。秋天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银杏、枫树和灌木,投进一池的赤橙红绿。几只鸭子和鸳鸯悠然游弋,把色块拉长了,洇濡开来,池塘变幻成一幅抽象画。阔叶草长长的叶子伸到水面,把石砌岸沿的规矩和坚硬掩去,池塘仿佛自然天成似的。园子的空地没有铺上石头和水泥,乍一跨进这个园子就能闻到泥土潮湿的气味,乡野气十足。
旧道厅的主建筑现在是札幌市博物馆,紧挨着的是札幌市政府、札幌市警署和一家酒店,旁边那些集装箱似的大楼和旧道厅里充满生机的园子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也许这就是旧道厅得以保留下来的原因,她是历史的印记,也是那些威严大楼的后花园。
三
札幌到登别的途中,我们在一个叫中山卡的小站休息。凌晨落下的第一场雪使路边的草丛堆积着一些冰屑。雪花飘落的顷刻间,所有的树叶——红的、黄的、绿的树叶——全缴械了,只有枝干坚持着,铁骨铮铮地挺立在风中。没有了叶子的喧嚣,一切都疏朗起来。寒风中的世界辽阔空灵,庄严冷峻。
穿过公路是一片辽阔的农田,越过农田可以看到远处的羊蹄山。羊蹄山海拔近2000米,虽比富士山矮一半,却因了圆锥似的形状,山巅也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日本人称它为北海道的富士山。我不喜欢这样攀龙附凤的称谓,就如到处都是“东方夏威夷”的说法一样让人扫兴。叫羊蹄山多好啊,能够攀上高山之巅的羊,能够在高山之巅上留下蹄印的羊,不是神的化身是什么?
札幌山村的民居沿坡而建,多为小巧玲珑的二层楼房,粉墙,红顶或蓝顶。每一户居民都有一个小庭园,庭园并不筑墙,只用薄薄的低矮木栅栏围起来。主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在庭园里错落有致地种植枫、松、玫瑰、菊花等花木,素净雅致,很日本的风格。
四
昭和新山是一座活火山。1943年昭和年间火山喷发,地面隆起海拔400多米的山丘,成了今天的昭和新山。新山山势平缓,山脚树木苍郁,到了半山腰,树木突然消失,裸露出红褐色的地表,地表上有白烟袅袅升起。黄昏天色骤暗,接着洒下淅淅沥沥的雨点树丛前立有一块醒目的牌子:前方危险,不能穿梭!因为无法触摸,还因为灰暗的天空、袅袅的烟雾、霏霏的细雨,我感到了周围的诡秘气息。
日本是多火山的国度,火山又多集中在北海道,北海道到处都可闻这种神秘而危机四伏的气息。山谷的一边树木葱葱,一转身的另一边却地吐白雾,寸草不生。我们后来到了“地狱谷”、“鬼怒川”等地,亲身体验了火山熔岩在地底下蹦突的感觉。火山这个魔鬼不时给日本带来巨大灾难,据日本地震部门统计,日本每年有3000次地震发生,每70年就有一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然而造化也公平,火山给日本造成毁灭性灾难的同时,也给日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北海道面积仅83平方公里,竟然有23个自然公园,那些被保护起来的自然风景都是火山遗迹。
大沼公园是此行风景最美的地方。难以想象很久以前的那次火山运动,是如何在这块弹丸之地推拉压挤造出126个岛屿和蜿蜒环绕的32个湖泊的。天空格外蓝,浮在水上的小岛浓荫遮蔽,满坡遍野的枫树有的已经鲜红如血,有的还绿着,厚厚的落叶铺成温暖柔软的地毯。湖边枫树的倒影色彩斑斓,湖面氤氲淡淡的紫雾如梦如幻,只有那点点残荷把我唤回现实,莫奈的《莲池》倒是逊色了。
五
函馆原叫箱馆,四四方方的意思,后来有个新官上任,找了日语里的同音字“函”代替“箱”。而事实上,今天函馆的版图已非箱形,而是扇形了。
函馆是日本本州进入北海道的门户,是一个独特的港口城市。尽管它与横滨、长崎并列为日本三大国际港口,尽管它与中国香港太平山、意大利拿波里并称全球三大夜景,尽管它是日本影视剧拍摄的热门外景地,却不见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她像一个大家闺秀,举手投足都透着一股从容优雅之气。
晚上八点,火车站附近的街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有轨电车不慌不忙地穿行在寂静的马路上,一两个上下车的人急匆匆地赶着路。在无人的夜晚,我嗅到一个城市灵魂游走的气息,它使我感到安全自在,我愿意在这样的时刻出来走走。
六
日餐和西餐一样,除了自助餐就是分餐制,可日餐的餐具比西餐要多得多。日餐的每一样食物不管多少,绝对不和另一样食物混用一只餐具,且每一只餐具的花色或款式都不相同。记得餐具使用最多的一次是在登别的洞爷湖一个可容干人的餐厅,那一餐我们每个人面前摆放长长一列碟碗锅盆,一共有8只,其中5只不同的小碟分别装一点点鱼籽、一点点咸鱿鱼、一点点海苔酱、一点点小鱼、一点点腌萝卜,然后有一小碗汤,一碗大米饭,一只小炉煮一小锅汤。如此之多的餐具还非得使用长桌不可。
摆在长桌上的餐具做工精致,色彩淡雅,而食物只是点缀,比如:青色碟盛红色的鱼籽,酱色碟盛白萝卜泥,黑底红纹漆木碗盛米饭……一桌菜就如一个艺术品展,令人赏心悦目,胃口大开。可真正动筷子时我们却大失所望,原来除主食的米面外,鱼、虾、蛋、菜等几乎所有食物都要生吃。酱也简单,只有酱油、芥末和沙拉。如此考究的餐具和摆设,却是如此简单的烹饪,看了就饱。
形式造就艺术。这就是日本人的生活观——极端形式主义。日本人喝茶能喝出茶道,插花能插出花道……传承中华文化的日本,其文化艺术在东方一枝独秀,看来极端有时也并非是坏事。
编辑:金晶 shuiyouyou@tom.com
北海道是日本北部的一个大岛,与日本本州隔着轻津海峡。
我们北海道之行的第一站是小樽。小樽位于北海道的西北,曾是北海道的海上门户,著名的商都。鼎盛时期海上贸易非常活跃,并且开凿了小樽运河。现在这个港口已废弃,成了一个旅游点,运河也成了小樽的标志。我们刚到就下起小雨,蒙蒙烟雨把小樽洗成了黑白片。我们来到昔日的海港,仿佛刚刚忙碌过的码头上,还残留着麻包袋、木箱和码头工身上的成霉味道。遗憾的是不到正点,我们没能听到海关的蒸汽时钟鸣响。
小樽运河容易让人想起中国的江南水乡。沿岸的红砖栈房改建的商店,多为八音盒馆和工艺玻璃馆。那些原先堆放货箱的栈房有高高的人字屋顶,正好可以搭一层阁楼,架上木楼梯,铺上硬木地板,不亮的灯光,正好衬托出八音盒和玻璃器皿的银光、铜光、晶光,传递出暖暖的怀旧意味。八音盒和工艺玻璃都是早年从欧洲传人,却被小樽人发挥到极致,成了这里的特产。有一个八音盒博物馆内收集了古今东西3000多个品种的八音盒,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无窗的栈房,低矮的民居,窄窄的街道,前后门相通的商店……小樽很旧,并没有因为成为旅游点而装点得鲜明亮丽。运河两岸至今还保留着旧时的63盏煤气灯。落日之后,昏黄的灯光洒在河面上、八音盒上、玻璃器皿上,浪漫的气息如多年的陈酒,不知要醉倒多少游人。
游人们因此得以见证80年风雨沧桑留下的印记,可以把它当作历史来读。
二
小樽到札幌的车程是40分钟。札幌是北海道首府,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现代气息,最便捷的莫过于观察它的夜生活。入夜的札幌步行街充满青春活力,穿着时尚的少男少女在咖啡室、歌舞厅和啤酒屋进进出出。不到500米的街面有三个少年在摆摊唱歌。他们的歌声不像歌舞厅的歌声那样亢奋,多半带有忧伤的行吟味道。每一个摊前都摆放一个铁皮盒,盒子里有几枚钱币。导游说,他们并不是在卖唱,而是一种自我宣泄。当局、家长、市民都允许他们唱。我想这也是现代城市的特征之一——具备一种宽容和理解的胸怀,说不定明天的流行歌星就在他们之中诞生。
旧道厅这幢红砖楼能在高楼林立的札幌市保留下来实在是一个奇迹,这座建于20世纪初的巴洛克建筑拥有一个美丽的园林,通往红砖楼的主道两侧有两个池塘,池塘的岸边一边是树木一边是灌木。秋天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银杏、枫树和灌木,投进一池的赤橙红绿。几只鸭子和鸳鸯悠然游弋,把色块拉长了,洇濡开来,池塘变幻成一幅抽象画。阔叶草长长的叶子伸到水面,把石砌岸沿的规矩和坚硬掩去,池塘仿佛自然天成似的。园子的空地没有铺上石头和水泥,乍一跨进这个园子就能闻到泥土潮湿的气味,乡野气十足。
旧道厅的主建筑现在是札幌市博物馆,紧挨着的是札幌市政府、札幌市警署和一家酒店,旁边那些集装箱似的大楼和旧道厅里充满生机的园子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也许这就是旧道厅得以保留下来的原因,她是历史的印记,也是那些威严大楼的后花园。
三
札幌到登别的途中,我们在一个叫中山卡的小站休息。凌晨落下的第一场雪使路边的草丛堆积着一些冰屑。雪花飘落的顷刻间,所有的树叶——红的、黄的、绿的树叶——全缴械了,只有枝干坚持着,铁骨铮铮地挺立在风中。没有了叶子的喧嚣,一切都疏朗起来。寒风中的世界辽阔空灵,庄严冷峻。
穿过公路是一片辽阔的农田,越过农田可以看到远处的羊蹄山。羊蹄山海拔近2000米,虽比富士山矮一半,却因了圆锥似的形状,山巅也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日本人称它为北海道的富士山。我不喜欢这样攀龙附凤的称谓,就如到处都是“东方夏威夷”的说法一样让人扫兴。叫羊蹄山多好啊,能够攀上高山之巅的羊,能够在高山之巅上留下蹄印的羊,不是神的化身是什么?
札幌山村的民居沿坡而建,多为小巧玲珑的二层楼房,粉墙,红顶或蓝顶。每一户居民都有一个小庭园,庭园并不筑墙,只用薄薄的低矮木栅栏围起来。主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在庭园里错落有致地种植枫、松、玫瑰、菊花等花木,素净雅致,很日本的风格。
四
昭和新山是一座活火山。1943年昭和年间火山喷发,地面隆起海拔400多米的山丘,成了今天的昭和新山。新山山势平缓,山脚树木苍郁,到了半山腰,树木突然消失,裸露出红褐色的地表,地表上有白烟袅袅升起。黄昏天色骤暗,接着洒下淅淅沥沥的雨点树丛前立有一块醒目的牌子:前方危险,不能穿梭!因为无法触摸,还因为灰暗的天空、袅袅的烟雾、霏霏的细雨,我感到了周围的诡秘气息。
日本是多火山的国度,火山又多集中在北海道,北海道到处都可闻这种神秘而危机四伏的气息。山谷的一边树木葱葱,一转身的另一边却地吐白雾,寸草不生。我们后来到了“地狱谷”、“鬼怒川”等地,亲身体验了火山熔岩在地底下蹦突的感觉。火山这个魔鬼不时给日本带来巨大灾难,据日本地震部门统计,日本每年有3000次地震发生,每70年就有一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然而造化也公平,火山给日本造成毁灭性灾难的同时,也给日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北海道面积仅83平方公里,竟然有23个自然公园,那些被保护起来的自然风景都是火山遗迹。
大沼公园是此行风景最美的地方。难以想象很久以前的那次火山运动,是如何在这块弹丸之地推拉压挤造出126个岛屿和蜿蜒环绕的32个湖泊的。天空格外蓝,浮在水上的小岛浓荫遮蔽,满坡遍野的枫树有的已经鲜红如血,有的还绿着,厚厚的落叶铺成温暖柔软的地毯。湖边枫树的倒影色彩斑斓,湖面氤氲淡淡的紫雾如梦如幻,只有那点点残荷把我唤回现实,莫奈的《莲池》倒是逊色了。
五
函馆原叫箱馆,四四方方的意思,后来有个新官上任,找了日语里的同音字“函”代替“箱”。而事实上,今天函馆的版图已非箱形,而是扇形了。
函馆是日本本州进入北海道的门户,是一个独特的港口城市。尽管它与横滨、长崎并列为日本三大国际港口,尽管它与中国香港太平山、意大利拿波里并称全球三大夜景,尽管它是日本影视剧拍摄的热门外景地,却不见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她像一个大家闺秀,举手投足都透着一股从容优雅之气。
晚上八点,火车站附近的街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有轨电车不慌不忙地穿行在寂静的马路上,一两个上下车的人急匆匆地赶着路。在无人的夜晚,我嗅到一个城市灵魂游走的气息,它使我感到安全自在,我愿意在这样的时刻出来走走。
六
日餐和西餐一样,除了自助餐就是分餐制,可日餐的餐具比西餐要多得多。日餐的每一样食物不管多少,绝对不和另一样食物混用一只餐具,且每一只餐具的花色或款式都不相同。记得餐具使用最多的一次是在登别的洞爷湖一个可容干人的餐厅,那一餐我们每个人面前摆放长长一列碟碗锅盆,一共有8只,其中5只不同的小碟分别装一点点鱼籽、一点点咸鱿鱼、一点点海苔酱、一点点小鱼、一点点腌萝卜,然后有一小碗汤,一碗大米饭,一只小炉煮一小锅汤。如此之多的餐具还非得使用长桌不可。
摆在长桌上的餐具做工精致,色彩淡雅,而食物只是点缀,比如:青色碟盛红色的鱼籽,酱色碟盛白萝卜泥,黑底红纹漆木碗盛米饭……一桌菜就如一个艺术品展,令人赏心悦目,胃口大开。可真正动筷子时我们却大失所望,原来除主食的米面外,鱼、虾、蛋、菜等几乎所有食物都要生吃。酱也简单,只有酱油、芥末和沙拉。如此考究的餐具和摆设,却是如此简单的烹饪,看了就饱。
形式造就艺术。这就是日本人的生活观——极端形式主义。日本人喝茶能喝出茶道,插花能插出花道……传承中华文化的日本,其文化艺术在东方一枝独秀,看来极端有时也并非是坏事。
编辑:金晶 shuiyouyou@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