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次与贺州高级中学的翁就红老师相识,记者就被她爽朗的笑声和幽默的谈吐所感染。从教22年,虽然教育教学成绩突出,但她丝毫没有架子,为人低调,待人谦恭,平和中不乏热情。她的课堂自然生动、气氛热烈,学生们常这样评价:“翁老师的英语课让人感到轻松愉悦不乏味,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很喜欢她上的课。”
注重学习兴趣激发
和语言材料输入
“又到了谚语和俗语学习时间,我们先请两位同学来练习这组对话。”翁就红一边说着,一边在媒体课件上出示了这样一组对话:
A:Frank said I have a big nose.I wonder what he means.
B:You’re interested in other people’s business,aren’t you?
A:Does he mean I’m inquisitive or I’m nosy?
B:That’s right.
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当即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完成了这组对话。随后,翁就红向学生提问:“文中划线的词组怎么理解呢?”“有一个大鼻子。”一名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引来全班一阵哄笑。“应该是嗅觉很灵敏的意思。”另一名学生答道。这时,翁就红提示道:“第二句中interested in other peopel’s business 的意思是‘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那么第三句中的in-quisitive和nosy是什么意思?”学生迅速翻开词典查看词义,很快就指出in-quisitive的意思是“好奇的,好问的,爱打听的”,而nosy则有“多管闲事,包打听”之意。翁就红随即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从划线词组的字面意思深入理解其引申义,学生终于明白该词组是一个惯用语,可理解为“包打听”,多含贬义。
翁就红认为,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为此,她精心准备了200组包含谚语和俗语的对话,让学生在每节课前的几分钟朗读一组原汁原味的英文对话,并在理解对话大意的基础上准确判断谚语和俗语的含义。学生非常喜欢这个环节,常常争先恐后地进行对话练习,兴致勃勃地猜测其中的含义,当200组谚语和俗语对话都练习完时,学生仍然意犹未尽,强烈要求她继续进行这个教学环节,她只好又准备了广告语专题让学生学习。每节课前几分钟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了英语的魅力,不但克服了畏惧英语的心理,而且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了基础。
“语言输入与输出是成正比的,大量的语言材料输入是语言输出的保障。”翁就红如是说。在设计教学时,她特别注意搜集英文影片、歌曲等语言材料,如在高三英语Unit 16 Finding jobs(找工作)的单元教学中,她根据教材编排,给学生准备了著名球星贝克汉姆代言的广告视频和外企公司进行英语面试的视频;在Unit 10 American Literature(美国文学)的教学中,她给学生找来了根据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经典之作《飘》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以及根据美国著名文学家欧·亨利的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改编的同名电影的视频简介……此外,她还安排学生课后泛读《新概念英语》,学生轮流负责,就阅读材料提一两个问题让全班一起找答案,然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并介绍其中的好词好句等。“听多了自然就会脱口而出,阅读多了自然就有东西可写并且能够地道流畅地表达。”翁就红说。通过大量输入英语语言材料,她给学生营造了纯正地道的语言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语感能力。
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学习策略指导
翁就红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推崇个性化教学。她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因此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教学评价、课外活动的设计和开展等方面,都应尽量兼顾各种类型学生的个性特点,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作业设计个性化是翁就红个性化教学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她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设计了准备型作业、巩固型作业和拓展型作业。准备型作业即教师课前给出预习提纲,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学生也可以对课文后的练习进行重组,将它作为课前预习题;巩固型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突出重难点,一般分为A类和B类,A类是全体学生必做题,B类是学生选做题,难易度各有不同;拓展型作业则考查学生能否把语言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的环境,比如Interview(采访)、Make a survey(作调查)、Make an observation(观察)等实践类作业。这类作业难度较高,需要团伙合作,翁就红建议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此外,她还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文书写、英文朗诵、单词接龙比赛以及欧美风情知识讲座等,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在教学中,翁就红会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词汇学习效率。记单词是不少学生的大难题,翁就红强调“词块记忆”和在语境中学词汇,注重归纳、联想,构建词汇网络,教会学生充分利用同(近)义词、反义词、同根词等方法学习、复习、记忆单词。如在讲解词组take place时,她用课件展示了以动词take为中心词的词汇网络:
“词块记忆法”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她的学生王某说:“用这样的方法记单词既方便又准确,例如每当出现含有take的词组时,我的脑海里就会呈现出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词汇网络,这样在做选择题和阅读题时就不会混淆了。”翁就红还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制作“错题集”,将测试和作业中的典型错题记录在案,在旁边标注出错的原因,并与相关、相似的表达联系起来,形成“知识模块”。她说,策略指导一定要早,尽早把学生引到“正道”上,可以避免做很多无用功。
注重英语思维构建 和跨文化意识培养
“中国式英语”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闹的笑话。对此,翁就红认为,这是因为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不多,受汉语思维干扰所致。学语言就是学思维和学文化。因此,她在教学中除了大量提供语言材料、创设语言环境,还特别注意通过汉英对比,让学生了解两门语言的区别,从而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实质。
国内有学者非常形象地把汉语和英语的句子结构分别比喻为“竹式结构”和“树式结构”。翁就红用这个比喻给学生介绍了汉英句子的结构差异。她说,英语句子犹如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有树干,有枝叶,枝叶以树干为核心。不管一棵大树的枝叶多么繁茂,不管一个句子多么复杂,都有自己的主干。而汉语句子在表情达意时,往往要借助动词,按照动作的发生顺序或逻辑顺序,逐步交代,层层铺开,其结构犹如竹子,一节一节连下去。她认为,了解汉英句子的结构差异,能正确分析英语的句子结构,对理解英语句子特别是复杂句子的语义,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基于此,她在指导学生在理解英语句意的时候,十分注意剔除“枝叶”的干扰,把握句子基本的“主干”。
比了解语言更深层的是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心理。课堂内外,翁就红经常会通过丰富的背景材料和活动(如前文提到的举办欧美风情知识讲座)向学生介绍欧美的文化和传统,让学生充分感知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如在讲解高三英语Unit 10 Ameri-can Literature(美国文学)时,她简要介绍了美国的历史,并通过大量的图片给学生展示了美国的标志性文化,如自由女神像、NBA球赛、迪斯尼乐园、美国汽车制造业、尼亚加拉大瀑布等,为学生理解美国文学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她常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如在教学高一英语Unit 21 Body Talk(“身体语言交流”)时,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比较中美身势语的异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翁就红说:“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英语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从教20多年来,翁就红一直秉持这样的教学理念,所教的学生都展现了较高的语言素养,考上名校和在全国英语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众多。采访最后,她给记者展示了一组她和学生在一起的照片,这些照片中,她和学生一起或探讨问题,或漫步校园,或谈笑风生……说起那些与学生的故事,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人物小档案:翁就红,贺州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优秀辅导教师,自治区园丁工程第一批B类优秀学员,贺州市学科带头人,多年担任教研组长、年级备课组长。曾荣获广西第二届高中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广西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广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优秀教学课例二等奖、贺州市英语科重点组教学质量一等奖等奖项。)
(责编 秦越霞)
注重学习兴趣激发
和语言材料输入
“又到了谚语和俗语学习时间,我们先请两位同学来练习这组对话。”翁就红一边说着,一边在媒体课件上出示了这样一组对话:
A:Frank said I have a big nose.I wonder what he means.
B:You’re interested in other people’s business,aren’t you?
A:Does he mean I’m inquisitive or I’m nosy?
B:That’s right.
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当即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完成了这组对话。随后,翁就红向学生提问:“文中划线的词组怎么理解呢?”“有一个大鼻子。”一名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引来全班一阵哄笑。“应该是嗅觉很灵敏的意思。”另一名学生答道。这时,翁就红提示道:“第二句中interested in other peopel’s business 的意思是‘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那么第三句中的in-quisitive和nosy是什么意思?”学生迅速翻开词典查看词义,很快就指出in-quisitive的意思是“好奇的,好问的,爱打听的”,而nosy则有“多管闲事,包打听”之意。翁就红随即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从划线词组的字面意思深入理解其引申义,学生终于明白该词组是一个惯用语,可理解为“包打听”,多含贬义。
翁就红认为,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为此,她精心准备了200组包含谚语和俗语的对话,让学生在每节课前的几分钟朗读一组原汁原味的英文对话,并在理解对话大意的基础上准确判断谚语和俗语的含义。学生非常喜欢这个环节,常常争先恐后地进行对话练习,兴致勃勃地猜测其中的含义,当200组谚语和俗语对话都练习完时,学生仍然意犹未尽,强烈要求她继续进行这个教学环节,她只好又准备了广告语专题让学生学习。每节课前几分钟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了英语的魅力,不但克服了畏惧英语的心理,而且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了基础。
“语言输入与输出是成正比的,大量的语言材料输入是语言输出的保障。”翁就红如是说。在设计教学时,她特别注意搜集英文影片、歌曲等语言材料,如在高三英语Unit 16 Finding jobs(找工作)的单元教学中,她根据教材编排,给学生准备了著名球星贝克汉姆代言的广告视频和外企公司进行英语面试的视频;在Unit 10 American Literature(美国文学)的教学中,她给学生找来了根据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经典之作《飘》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以及根据美国著名文学家欧·亨利的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改编的同名电影的视频简介……此外,她还安排学生课后泛读《新概念英语》,学生轮流负责,就阅读材料提一两个问题让全班一起找答案,然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并介绍其中的好词好句等。“听多了自然就会脱口而出,阅读多了自然就有东西可写并且能够地道流畅地表达。”翁就红说。通过大量输入英语语言材料,她给学生营造了纯正地道的语言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语感能力。
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学习策略指导
翁就红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推崇个性化教学。她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因此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教学评价、课外活动的设计和开展等方面,都应尽量兼顾各种类型学生的个性特点,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作业设计个性化是翁就红个性化教学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她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设计了准备型作业、巩固型作业和拓展型作业。准备型作业即教师课前给出预习提纲,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学生也可以对课文后的练习进行重组,将它作为课前预习题;巩固型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突出重难点,一般分为A类和B类,A类是全体学生必做题,B类是学生选做题,难易度各有不同;拓展型作业则考查学生能否把语言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的环境,比如Interview(采访)、Make a survey(作调查)、Make an observation(观察)等实践类作业。这类作业难度较高,需要团伙合作,翁就红建议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此外,她还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文书写、英文朗诵、单词接龙比赛以及欧美风情知识讲座等,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在教学中,翁就红会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词汇学习效率。记单词是不少学生的大难题,翁就红强调“词块记忆”和在语境中学词汇,注重归纳、联想,构建词汇网络,教会学生充分利用同(近)义词、反义词、同根词等方法学习、复习、记忆单词。如在讲解词组take place时,她用课件展示了以动词take为中心词的词汇网络:
“词块记忆法”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她的学生王某说:“用这样的方法记单词既方便又准确,例如每当出现含有take的词组时,我的脑海里就会呈现出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词汇网络,这样在做选择题和阅读题时就不会混淆了。”翁就红还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制作“错题集”,将测试和作业中的典型错题记录在案,在旁边标注出错的原因,并与相关、相似的表达联系起来,形成“知识模块”。她说,策略指导一定要早,尽早把学生引到“正道”上,可以避免做很多无用功。
注重英语思维构建 和跨文化意识培养
“中国式英语”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闹的笑话。对此,翁就红认为,这是因为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不多,受汉语思维干扰所致。学语言就是学思维和学文化。因此,她在教学中除了大量提供语言材料、创设语言环境,还特别注意通过汉英对比,让学生了解两门语言的区别,从而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实质。
国内有学者非常形象地把汉语和英语的句子结构分别比喻为“竹式结构”和“树式结构”。翁就红用这个比喻给学生介绍了汉英句子的结构差异。她说,英语句子犹如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有树干,有枝叶,枝叶以树干为核心。不管一棵大树的枝叶多么繁茂,不管一个句子多么复杂,都有自己的主干。而汉语句子在表情达意时,往往要借助动词,按照动作的发生顺序或逻辑顺序,逐步交代,层层铺开,其结构犹如竹子,一节一节连下去。她认为,了解汉英句子的结构差异,能正确分析英语的句子结构,对理解英语句子特别是复杂句子的语义,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基于此,她在指导学生在理解英语句意的时候,十分注意剔除“枝叶”的干扰,把握句子基本的“主干”。
比了解语言更深层的是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心理。课堂内外,翁就红经常会通过丰富的背景材料和活动(如前文提到的举办欧美风情知识讲座)向学生介绍欧美的文化和传统,让学生充分感知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如在讲解高三英语Unit 10 Ameri-can Literature(美国文学)时,她简要介绍了美国的历史,并通过大量的图片给学生展示了美国的标志性文化,如自由女神像、NBA球赛、迪斯尼乐园、美国汽车制造业、尼亚加拉大瀑布等,为学生理解美国文学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她常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如在教学高一英语Unit 21 Body Talk(“身体语言交流”)时,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比较中美身势语的异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翁就红说:“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英语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从教20多年来,翁就红一直秉持这样的教学理念,所教的学生都展现了较高的语言素养,考上名校和在全国英语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众多。采访最后,她给记者展示了一组她和学生在一起的照片,这些照片中,她和学生一起或探讨问题,或漫步校园,或谈笑风生……说起那些与学生的故事,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人物小档案:翁就红,贺州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优秀辅导教师,自治区园丁工程第一批B类优秀学员,贺州市学科带头人,多年担任教研组长、年级备课组长。曾荣获广西第二届高中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广西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广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优秀教学课例二等奖、贺州市英语科重点组教学质量一等奖等奖项。)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