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论联系实际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想使深奥、抽象的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并由此营造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就必须做好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联系,联系什么样的实际,有什么样的要求,我认为在艺术性方面至少要强调“八项注意”。
关键词:理论;实际;时效性;趣味性;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91-02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曾把理论和实际的关系比喻为“矢”和“的”的关系,他把中国的实际问题比作“的”,把马列主义理论比作“矢”,据此我认为,学习理论的根本目的是用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知识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一般性的东西,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使深奥、抽象的理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又生动有趣,就必须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正如列宁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那么,理论所要联系的实际,即案例应当如何进行选编?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除了要具有政治性、论证性、真实性、典型性、客观性、启发性、完整性和通俗性等八个原则性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八个艺术性方面的要求。
一、针对性
选编的案例要具有针对性,就是案例的选编应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要力求达到案例内容与教学知识点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案”、“理”合一;二是要针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特点,扬长避短;三是要针对不同班次的学员,党校培训的学员主要是各级党政干部,他们的知识水平、工作经历和能力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理解问题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对学员的知识水平、工作情况,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带普遍性的问题应了解清楚,以便在授课时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做到深浅适度、有的放矢[1]。学员每年入学都带来许多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也有许多在思想理论上疑惑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解答。教师只有在教学前了解问题,加强研究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只有这样的实际,才能更好地用实际阐明理论,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学员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主体地位。
二、实效性
选用案例一般要注意它的实际效果。一些教师在讲述理论观点时,往往是先入为主地列举一个或多个事例得出“这就说明了这一点”告之了事。这种学生没有体会和理解,更没有思考和探究的教学行为,必然导致学生无法在具体事例中去发现隐藏在其中的知识或道理以及事例与知识和道理之间的必然联系[2]。毛泽东同志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党校理论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应用”上,这是检验党校理论教学的标准和依据。只要教学中摆正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就能够提高学员理论思维与工作水平。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是双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员在学习中也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考提出自己见解的机会,用理论去解释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论学习是实践的要求,学生要善于把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学员指导工作、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善于把当地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分析结合起来,从而以创新的理念、积极的思维、进取的态势、求真的勇气、务实的作风来投身当地的改革和建设之中去,使自己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开拓者。
三、趣味性
就是要选编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它能引起学员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有“趣味”,一味地满足学员的“猎奇”心理,而过分地讲述一些离奇古怪的案例,或把反面典型、腐败案例中的有些腐化、堕落行为进行细致的描述,从而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感染性
具有感染性的案例主要是指教学案例的内容要具有感染性。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首先能感染教师自己,在讲授、分析案例时,才会感染、说服学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学员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教师必须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方法。在讲课过程中,只有教师做到了动情、引情,学员才会入情、抒情。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过这样的诗句:“功战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五、生动性
课堂教学气氛的生动活跃程度、学员的参与程度,往往是和教学内容、教学案例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紧密相关的。选编具有生动性的案例是成功的关键,另外还要依靠讲授案例的技巧。具体来说,教学案例的生动性的体现可以通过:一是通俗性。这要求我们所选编的案例素材应当来源于社会生活,学员有所了解。此外,还要求教师在讲授时应尽量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以达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二是直观性。我们在选编案例时应考虑可不可以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既能够图文并茂,又能做到音像和动画相结合,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发挥吸引“眼球”的作用,达到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
六、互动性
教学案例的选编,要看它符不符合学员的知识结构、能不能引起学员的兴趣、会不会引起师生的共鸣。“互动”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师生互动”,就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注意调动学员参与的热情,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二是“生生互动”,是指学员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互相启迪,共同提高。因此,案例的选编要突出其时代性,要结合社会各个领域新近发生的、与所讲授的教学理论有联系的,而且学员比较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点、结合点,这样就能找准学员学习、讨论的兴奋点,使学员有话可说,从而营造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式学习的氛围,真正让学员在教学过程中“五动”起来:即“形动”(让学员站起来,进行角色互换,变客体为主体,主动投入教学);“脑动”(激活学员的思维);“口动”(让学员去说、去辩);“手动”(让学员动笔,勤记,勤写);“情动”(引起学员情感的共鸣)。
七、艺术性
就是要求我们尽可能地选编那些有人物对话、人物心理活动、肢体动作、情节的发展有跌荡起伏内容的案例,这样就便于在教学中运用语言的技巧: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张弛有度的节奏,优美地传出真情实感,使学员以舒心、美感和无限留恋的状态来参与教学。另外,还应注意巧妙地运用诙谐幽默、夸张性的语言,以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正如著名演说家海因兹·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就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变深刻为浅显;化单调为丰富,变沉闷为轻松;化平淡为神奇,变抽象为具体,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创新性
要选编那些带有本学科发展前沿性理论的案例,做到在基本理论教学上,重视新理论的渗透,以开阔学员的视野,培养学员的理论创新能力。编写教学案例时,教师最好把自己的一些科研成果融入其中,这样比引用他人的科研成果更具有亲和力、说服力。毛泽东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必然包含了某种程度的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3]这是因为,无论是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还是把具体的经验抽象化,实质上都包含了一个创造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习理论阶段,还是应用理论阶段,都应切忌理论和实际“两张皮”的教风,它会使教学理论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应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唯如此,科学理论才会常讲常新。
参考文献:
[1]刘春红.在党校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探索与实践[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9,(01).
[2]黄琴.理论联系实际要注意的问题[J].理论高地,2008,(10).
[3]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潘德金(1965—),男,汉族,研究生,副教授,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党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关键词:理论;实际;时效性;趣味性;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91-02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曾把理论和实际的关系比喻为“矢”和“的”的关系,他把中国的实际问题比作“的”,把马列主义理论比作“矢”,据此我认为,学习理论的根本目的是用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知识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一般性的东西,它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使深奥、抽象的理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又生动有趣,就必须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正如列宁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那么,理论所要联系的实际,即案例应当如何进行选编?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除了要具有政治性、论证性、真实性、典型性、客观性、启发性、完整性和通俗性等八个原则性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八个艺术性方面的要求。
一、针对性
选编的案例要具有针对性,就是案例的选编应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要力求达到案例内容与教学知识点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案”、“理”合一;二是要针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特点,扬长避短;三是要针对不同班次的学员,党校培训的学员主要是各级党政干部,他们的知识水平、工作经历和能力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理解问题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对学员的知识水平、工作情况,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带普遍性的问题应了解清楚,以便在授课时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做到深浅适度、有的放矢[1]。学员每年入学都带来许多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也有许多在思想理论上疑惑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解答。教师只有在教学前了解问题,加强研究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只有这样的实际,才能更好地用实际阐明理论,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学员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主体地位。
二、实效性
选用案例一般要注意它的实际效果。一些教师在讲述理论观点时,往往是先入为主地列举一个或多个事例得出“这就说明了这一点”告之了事。这种学生没有体会和理解,更没有思考和探究的教学行为,必然导致学生无法在具体事例中去发现隐藏在其中的知识或道理以及事例与知识和道理之间的必然联系[2]。毛泽东同志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党校理论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应用”上,这是检验党校理论教学的标准和依据。只要教学中摆正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就能够提高学员理论思维与工作水平。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是双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员在学习中也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思考提出自己见解的机会,用理论去解释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论学习是实践的要求,学生要善于把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学员指导工作、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善于把当地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分析结合起来,从而以创新的理念、积极的思维、进取的态势、求真的勇气、务实的作风来投身当地的改革和建设之中去,使自己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开拓者。
三、趣味性
就是要选编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它能引起学员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有“趣味”,一味地满足学员的“猎奇”心理,而过分地讲述一些离奇古怪的案例,或把反面典型、腐败案例中的有些腐化、堕落行为进行细致的描述,从而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感染性
具有感染性的案例主要是指教学案例的内容要具有感染性。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首先能感染教师自己,在讲授、分析案例时,才会感染、说服学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学员本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教师必须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方法。在讲课过程中,只有教师做到了动情、引情,学员才会入情、抒情。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过这样的诗句:“功战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五、生动性
课堂教学气氛的生动活跃程度、学员的参与程度,往往是和教学内容、教学案例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紧密相关的。选编具有生动性的案例是成功的关键,另外还要依靠讲授案例的技巧。具体来说,教学案例的生动性的体现可以通过:一是通俗性。这要求我们所选编的案例素材应当来源于社会生活,学员有所了解。此外,还要求教师在讲授时应尽量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以达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二是直观性。我们在选编案例时应考虑可不可以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既能够图文并茂,又能做到音像和动画相结合,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发挥吸引“眼球”的作用,达到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
六、互动性
教学案例的选编,要看它符不符合学员的知识结构、能不能引起学员的兴趣、会不会引起师生的共鸣。“互动”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师生互动”,就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注意调动学员参与的热情,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二是“生生互动”,是指学员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互相启迪,共同提高。因此,案例的选编要突出其时代性,要结合社会各个领域新近发生的、与所讲授的教学理论有联系的,而且学员比较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点、结合点,这样就能找准学员学习、讨论的兴奋点,使学员有话可说,从而营造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式学习的氛围,真正让学员在教学过程中“五动”起来:即“形动”(让学员站起来,进行角色互换,变客体为主体,主动投入教学);“脑动”(激活学员的思维);“口动”(让学员去说、去辩);“手动”(让学员动笔,勤记,勤写);“情动”(引起学员情感的共鸣)。
七、艺术性
就是要求我们尽可能地选编那些有人物对话、人物心理活动、肢体动作、情节的发展有跌荡起伏内容的案例,这样就便于在教学中运用语言的技巧: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张弛有度的节奏,优美地传出真情实感,使学员以舒心、美感和无限留恋的状态来参与教学。另外,还应注意巧妙地运用诙谐幽默、夸张性的语言,以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正如著名演说家海因兹·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就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变深刻为浅显;化单调为丰富,变沉闷为轻松;化平淡为神奇,变抽象为具体,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创新性
要选编那些带有本学科发展前沿性理论的案例,做到在基本理论教学上,重视新理论的渗透,以开阔学员的视野,培养学员的理论创新能力。编写教学案例时,教师最好把自己的一些科研成果融入其中,这样比引用他人的科研成果更具有亲和力、说服力。毛泽东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必然包含了某种程度的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3]这是因为,无论是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还是把具体的经验抽象化,实质上都包含了一个创造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习理论阶段,还是应用理论阶段,都应切忌理论和实际“两张皮”的教风,它会使教学理论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应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唯如此,科学理论才会常讲常新。
参考文献:
[1]刘春红.在党校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探索与实践[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9,(01).
[2]黄琴.理论联系实际要注意的问题[J].理论高地,2008,(10).
[3]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潘德金(1965—),男,汉族,研究生,副教授,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党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