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角度谈如何关爱和转化贫困生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shilei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兼顾身心两个方面,尤其是对于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就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三大表现展开叙述,并提出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心理;贫困生;问题;建议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五类,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当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得到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承载的的责任与希望比一般人更大,但他们往往因经济困境而失去了更多的成长机会。在解决了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他们渴望通过读书学习以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然而却在群体生活对比中,贫困生感受到自身第一需求呈现出低水平状况。其中一部分学生能适应这种差距并做出积极反应,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极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负面情绪,甚至走向极端。目前,对于贫困生的帮扶主要停留在经济层面,其心理疏导工作则落在班主任的肩上。那么,贫困生一般在心理上会表现出什么问题?班主任又该如何对其进行关爱和转化呢?
  一、心理问题表现
  贫困生大多在班级中充当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的蜗牛角色,是老师们喜爱并放心的对象。但是当贫困生意识到自身与其他同学落差较大时,便易产生以下心理问题:
  (一)强烈的自我否定
  强烈的自我否定即自卑,主要表现为:在学习方面,有些贫困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虽然比某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好,可是那些同学从小进行各种培训与实践,见多识广;在生活方面,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生活费充裕,穿着讲究,而自己却只能按月定量拿基本生活费,穿着也较朴素;在活动中,羞于展现自己,永远注视白天鹅,自卑自己丑小鸭的身份。例如,笔者在任教期间,一位企业家对本班一名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女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此事无意被其他同学知道,这名女学生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对自己所处境地和原生家庭产生深深的自卑感,很长一段时间内学习状态不佳,人际关系处理得也不和谐。
  (二)扭曲的自我膨胀
  基于根深蒂固的自卑感,一部分贫困生极力通过各种途径掩饰自己的窘迫,企图借助外包装获得同学的关注。有些贫困生为了满足由自卑产生的虚荣心,不惜编造谎言向父母要钱,购买名牌衣物;又或是为获得老师与家长的表扬,在考试中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来取得所谓的好成绩等。
  (三)过度的自我偏激
  部分贫困生出现情绪不稳定,行为反复,并带有暴力倾向的现象,这些都是过度自我偏激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与父母相处时,埋怨父母无法给自己提供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瞧不起父母的职业,常用言语或肢体顶撞;在和同学相处时,嫉妒其他同学优越的家庭条件,想方设法进行破坏;在和老师相处时,对于老师的谆谆教诲无动于衷,并产生强烈反感。
  二、问题疏导建议
  (一)引导价值观健康化
  作为教学一线的班主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采取多种方法,对贫困生进行价值观的健康引导。首先要放大他们的优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多表扬和鼓励,进行心理活动建设;其次,引导其多关注身边人物的励志事迹,不要总是否定自己,贫困会带来独立、坚毅等更大的人生财富;最后,为其搭建多渠道社交平台,鼓励他们从参加班级管理工作开始,慢慢克服自卑情绪,褪去阴霾,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我。
  (二)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大多由于与他人进行比较时产生的巨大落差感,因此,一个班级的整体环境对于其人格的形成、心境的变化有很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通常可以采取集体教育的办法。笔者在任教期间,开展了一堂《农民工坐地铁引发的口舌战》的班会课,播放一农民工乘坐地铁时,被一城市女子嫌弃并恶语相向,众人纷纷援助展示社会正义的视频,适时引出视频中农民工与城市女子的人格平等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建立互助友愛的团结精神,为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构建和谐的氛围。
  (三)建立稳定家校沟通
  贫困生心理问题究其源头在于原生家庭,因此,班主任在做好校内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对于自卑的学生,提醒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切忌对其过度施加压力,应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而非强调专断、放任、权威;对于虚荣心较强的学生,建议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变化,在生活中树立榜样作用,及时展开心理交谈。总之,保持师生沟通、家校沟通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法宝。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父母在孩子面前激烈地争吵会给孩子带来恶劣影响,但研究表明,对儿童而言,非言语冲突和言语冲突一样会给他们带来消极影响。  E. Mark Cummings(美国诺特丹大学心理学教授)进行了超过20年的“关于婚姻不和对儿童影响”的研究。他说,孩子对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非常敏感。  許多夫妻对彼此不满,但他们选择了不处理或者冷战,他们以为相比于争吵,这是一种更好的处理冲突的方式。  E. Mar
期刊
有个读者给我发来短信——觉得自己好失败,想复读一年,考到另一个学校去。  我以为这是小姑娘高考发挥失常之后的遗憾和后悔,我问:“你现在读的是哪所大学?”  她说:“清华大学法学系。”  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她急忙补充道:“我不是矫情,我真的不想再读下去了,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煎熬。”生长在四线城市的她,从小成绩就很好,是街坊口中的“别人家的小孩”。  未出过省的她,来到北京后变得畏手畏脚。或许是因为,
期刊
我们习惯给人打上标签。“富二代”为富不仁,“凤凰男”势利薄情,“大妈”素质低下,“城管”飞扬跋扈……以及,外向者天生就该擅长交际,内向者注定不擅与人沟通。  Brian Little是一位心理学教授,研究性格心理学。  他是一个典型的内向者。他说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小插曲。当Little教授去洗手间的小隔间时,一个熟人进来了,他是一个典型的外向者。于是Little教授听到一个声音在隔壁响起:“是
期刊
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了一个了不起的家庭。这个家庭中先后出现了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四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共有着一位伟大的母亲——葛健豪。  葛健豪,原名葛兰英,湖南双峰县荷叶镇人。她是蔡和森、蔡畅的母亲,向警予的婆婆。她卖陪嫁求学,创办女校,解放女权,年过半百偕子女遠赴法国勤工俭学。人们尊称她为“女中豪杰”“革命母亲”。  葛健豪的父亲原是曾国藩湘军中的一员参将,葛健豪婚后育有6个子女。她经
期刊
“好啦,今天是我不对,是我玩笑开过头了,来来来,画个人头当我,你来毙了它。”近日,在岳阳市东方红小学校园的一块小黑板前,一个同学从旁边的小盒子取出一支粉笔递给同伴。在该校,这样的小黑板有三块,全都设置在三栋教学楼的一楼大厅。最初,語文组、美术组、品德组等教研组老师都想要争得使用权,但该校遵照孩子们的意愿,最终将小黑板设置成涂鸦板,供孩子们写写画画,舒缓心理压力、分享喜悦等。
期刊
德国父母大多都不用陪孩子做作业。但是在德国,每个父母陪孩子的时间更多,只不过不是陪写作业,而是更多更高质量的陪伴。  有些孩子阅读能力弱,动手能力强,父母也不会强拉着孩子到补习班。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全世界领先,这也和父母们比较务实的教育态度有关吧。  德国父母们不陪娃写作业,但陪娃参与各项兴趣活动却不在话下。迪哥4岁半进入足球队,一晃现在马上12岁了,也就是说这7年里孩子每周两次训练,周末一次比赛,
期刊
一天下午放学,女儿回家后便把自己关在房间。过了十几分钟,我端着水果敲开了她的房门。我问她作业做得怎么样了,一听到作业二字,女儿从床上坐起来,欲言又止。我追问下去,女儿低着头小声说道:“妈妈,这几天我没怎么做作业。因为每次花好几个小时做作业,但是第二天老师也不检查。我赌老师明天还是不会检查我的!”  没想到,女儿刚上初一就有了这种想法。如果放任她这样做,后果会非常严重。但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想法和判
期刊
谷雨后,父亲开始着手种花生了。  种花生前,必须除草和松土。尖尖的犁铧,在父亲的手中插進土里。草与土,在铧片上涨起泥浪。半天功夫下来,地便垦得松松的,踩上去软软的。  母亲在即将完工的时候来了,用篮子装着新剥出来的花生。  父亲在地头的空处,坐在扁担上歇气,抽烟。我拿起锄头准备挖坑种花生,父亲叫住了我:“坑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前后要成行,间隔要大点。”说完起身给我做示范。父亲弯下腰来,熟练地打起坑
期刊
那天,女儿委屈地跟我说:“下午在幼儿园时,小明打了我两拳,还把我推倒在地……”我一听特别生气,连忙把女儿的袖子撸起来,看有没有受伤。一看我紧张的样子,女儿哭得更厉害了。我看她浑身上下没事,才松了一口气,但我仍然怒气未消,准备在班级群里向老师表示不满。编辑好信息准备发送时,我看见女儿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好像没事人一样,我稍微清醒了一点,放下了手机。我感觉自己有点“玻璃心”,对于孩子间发生的小摩擦
期刊
几年前,一个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来到我的办公室,怯生生地说:“校长,我想分配到家乡任教。”  因為该乡镇教师严重超编,我无法满足她的要求,她被分配到了相邻的乡镇执教。  人世间的事太巧了,在她参加工作一年后,组织上将我调到了她所在的学校任校长。  当我走进这所学校时,远远地就看见她,蹲在一群孩子中间,她正在点评学生们的绘画作品。看到我的到来,她站起身来说:“是您呀?校长好!”她很是惊喜。  她告诉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