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1]中记载桂枝有降冲气之功,笔者对此产生疑惑:既然桂枝有平冲降逆之功,为何奔豚汤中没有用桂枝?有的医家对此解释为奔豚病的病机为肝郁化热,用桂枝会加重其热势,此疑点更多:奔豚汤中的生姜半夏当归川芎无一不是热药,仲景为何不考虑其温性,而唯独去桂枝?若考虑桂枝的热性,配合黄芩葛根李根白皮,足以补偏救弊,观此二点,仲景并非嫌桂枝温热而弃之不用[2]。由于上述疑点众多,故笔者认为桂枝的平冲降逆之功有待考究。
【关键词】桂枝 平冲降逆 冲气 冲脉病
一、“冲气上逆”产生的机制
冲气为冲脉之气,而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血海”,总领着诸经气血之要冲,这就好比海水从高处落下,会产生一个巨大的能量。十二经脉之气血汇集到冲脉,冲脉中的气血就像大海中的水一样,在下降至最底端时也会产生一个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就是“冲气”。正常状态下,冲气在肾气的收纳,心阳的震慑、肺气的肃降、脾的运化、肝的疏导作用下才不会引起疾病,但是如果任何一条经脉或者其内连的脏腑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冲气上逆”而为病。正是如此,对于冲脉疾病的治疗就落实到了各个脏腑上,也正是由于脏腑的不同导致了用药的不同,进而会对一些药物的功用产生误解,桂枝的“平冲降逆”之谬就源于此。
二、桂枝的“平冲降逆“该如何理解
桂枝,辛甘性温入心、脾、肾三经有温助阳气之功,故用于心阳不振、脾阳不运以及肾阳不足之证,其“平冲降逆”之功主要体现在治疗奔豚证、心悸、气从少腹上冲心等由冲气上逆而导致疾病上,若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平冲降逆”之功实则是桂枝温补心脾肾脏腑之阳气的间接体现,其理论依据可以在《伤寒论》[3]中有所体现:
1、《伤寒论》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此条条文为心阳不足、震慑无权,而导致下焦寒水随冲气上逆,用桂枝一來可以温补心阳;二则可以温通心肾阳气,从而达到“平冲降逆”之功。
2、《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很明显,加了白术,是因为脾阳虚水饮内停而导致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的冲气上逆证,亦用桂枝温补脾阳来“平冲降逆”。
3、《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此条为肾阳亏虚而致气化不利,水饮内停,水饮随冲气沿冲脉上逆而犯心胸,导致患者出现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的症状,也是用桂枝来”平冲降逆“。
上述三点分别为心、脾、肾之阳虚所导致的“冲气上逆“证,除此之外,还有肝郁化热的奔豚汤证,水饮留滞于肺所引起的苓甘五味姜辛汤证,但是奔豚汤证和苓甘五味姜辛汤证,因为病位在肝肺,所以都没有用桂枝。
三、真武汤中的“疑惑”
真武汤证的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阳虚水泛。对此笔者有以下疑惑:一,阳气有推动作用,既然是阳气不足,那么肾水凭借什么力量而上犯于心;第二,苓桂术甘汤中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身为振振摇”诸证与真武汤中所记载的”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很相似,但病机却有脾阳不足和肾阳亏虚之别,两者的病位和病机皆不相同,为何会出现如此相似的症状?若想解释此疑惑,先从“心肾”着手。
心肾二脏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水饮之邪之所以能从下而上冲于心,二者之间必有“通道”和“能量”为“饮邪”所用,这个通道就是冲脉,能量即为冲气。而肾阳的不足既产生了”水饮“,又使冲气上逆,再加上冲脉这个”通道“,水饮上犯于心也就不足为奇了。并且,水饮的产生是由于阳气不足,寒湿积聚而成。正常状态下,人体水液代谢,须由心、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器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其中任何一脏一腑发生障碍,则会导致气化不行,形成水气病[4]。这就解开了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中有相似证的疑惑。脾肾阳气的不足都会产生水饮并且会导致冲气得不到制约而上逆,再加上二者都有“冲脉”这共同的致病途径,才会有相似的病理表现。因为病变的脏腑不同,所以才会出现相类似的症状而不是相同的病理表现。
四、总结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知,桂枝的”平冲降逆“之功确实为温补心脾肾脏腑之阳气的间接体现,并且桂枝不入肝经,更不可能通过平肝气而达到降逆之功。同时也得出冲脉病的病因是冲气得不到五脏的调节而产生。所以,治疗冲气上逆所引起的疾病,是通过调理五脏之气的功能来实现的,这也体现了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理论的正确性。历代医学著作对冲脉疾病的论治不多,这也可能是通过调理五脏而达到治疗冲脉病的一个原因吧。
参考文献
[1]张锡纯原著,王吉匀整编.《医学衷中参西录精华本》[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0.
[2]王雪玲.桂枝“平冲”小考.[J].中医药学报,1984,(2):53.
[3]熊曼琪.《伤寒学》. [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82,85,93.
[4]聂惠民. 苓桂剂群辨析.[J]. 国医论坛,1988,(2):1.
【摘要】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1]中记载桂枝有降冲气之功,笔者对此产生疑惑:既然桂枝有平冲降逆之功,为何奔豚汤中没有用桂枝?有的医家对此解释为奔豚病的病机为肝郁化热,用桂枝会加重其热势,此疑点更多:奔豚汤中的生姜半夏当归川芎无一不是热药,仲景为何不考虑其温性,而唯独去桂枝?若考虑桂枝的热性,配合黄芩葛根李根白皮,足以补偏救弊,观此二点,仲景并非嫌桂枝温热而弃之不用[2]。由于上述疑点众多,故笔者认为桂枝的平冲降逆之功有待考究。
【关键词】桂枝 平冲降逆 冲气 冲脉病
一、“冲气上逆”产生的机制
冲气为冲脉之气,而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血海”,总领着诸经气血之要冲,这就好比海水从高处落下,会产生一个巨大的能量。十二经脉之气血汇集到冲脉,冲脉中的气血就像大海中的水一样,在下降至最底端时也会产生一个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就是“冲气”。正常状态下,冲气在肾气的收纳,心阳的震慑、肺气的肃降、脾的运化、肝的疏导作用下才不会引起疾病,但是如果任何一条经脉或者其内连的脏腑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冲气上逆”而为病。正是如此,对于冲脉疾病的治疗就落实到了各个脏腑上,也正是由于脏腑的不同导致了用药的不同,进而会对一些药物的功用产生误解,桂枝的“平冲降逆”之谬就源于此。
二、桂枝的“平冲降逆“该如何理解
桂枝,辛甘性温入心、脾、肾三经有温助阳气之功,故用于心阳不振、脾阳不运以及肾阳不足之证,其“平冲降逆”之功主要体现在治疗奔豚证、心悸、气从少腹上冲心等由冲气上逆而导致疾病上,若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平冲降逆”之功实则是桂枝温补心脾肾脏腑之阳气的间接体现,其理论依据可以在《伤寒论》[3]中有所体现:
1、《伤寒论》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此条条文为心阳不足、震慑无权,而导致下焦寒水随冲气上逆,用桂枝一來可以温补心阳;二则可以温通心肾阳气,从而达到“平冲降逆”之功。
2、《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很明显,加了白术,是因为脾阳虚水饮内停而导致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的冲气上逆证,亦用桂枝温补脾阳来“平冲降逆”。
3、《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此条为肾阳亏虚而致气化不利,水饮内停,水饮随冲气沿冲脉上逆而犯心胸,导致患者出现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的症状,也是用桂枝来”平冲降逆“。
上述三点分别为心、脾、肾之阳虚所导致的“冲气上逆“证,除此之外,还有肝郁化热的奔豚汤证,水饮留滞于肺所引起的苓甘五味姜辛汤证,但是奔豚汤证和苓甘五味姜辛汤证,因为病位在肝肺,所以都没有用桂枝。
三、真武汤中的“疑惑”
真武汤证的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阳虚水泛。对此笔者有以下疑惑:一,阳气有推动作用,既然是阳气不足,那么肾水凭借什么力量而上犯于心;第二,苓桂术甘汤中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身为振振摇”诸证与真武汤中所记载的”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很相似,但病机却有脾阳不足和肾阳亏虚之别,两者的病位和病机皆不相同,为何会出现如此相似的症状?若想解释此疑惑,先从“心肾”着手。
心肾二脏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水饮之邪之所以能从下而上冲于心,二者之间必有“通道”和“能量”为“饮邪”所用,这个通道就是冲脉,能量即为冲气。而肾阳的不足既产生了”水饮“,又使冲气上逆,再加上冲脉这个”通道“,水饮上犯于心也就不足为奇了。并且,水饮的产生是由于阳气不足,寒湿积聚而成。正常状态下,人体水液代谢,须由心、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器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其中任何一脏一腑发生障碍,则会导致气化不行,形成水气病[4]。这就解开了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中有相似证的疑惑。脾肾阳气的不足都会产生水饮并且会导致冲气得不到制约而上逆,再加上二者都有“冲脉”这共同的致病途径,才会有相似的病理表现。因为病变的脏腑不同,所以才会出现相类似的症状而不是相同的病理表现。
四、总结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知,桂枝的”平冲降逆“之功确实为温补心脾肾脏腑之阳气的间接体现,并且桂枝不入肝经,更不可能通过平肝气而达到降逆之功。同时也得出冲脉病的病因是冲气得不到五脏的调节而产生。所以,治疗冲气上逆所引起的疾病,是通过调理五脏之气的功能来实现的,这也体现了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理论的正确性。历代医学著作对冲脉疾病的论治不多,这也可能是通过调理五脏而达到治疗冲脉病的一个原因吧。
参考文献
[1]张锡纯原著,王吉匀整编.《医学衷中参西录精华本》[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0.
[2]王雪玲.桂枝“平冲”小考.[J].中医药学报,1984,(2):53.
[3]熊曼琪.《伤寒学》. [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82,85,93.
[4]聂惠民. 苓桂剂群辨析.[J]. 国医论坛,198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