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沈从文先生笔下各式各样的人物,多多少少都带有“乡下人”独有的那份力与美。美来自传统,力来自底层和土地。品味人物性格形象与精神,其作品实则在歌赞着传统与底层精神文化。
【关键词】:沈从文;力与美;底层;湘西
一、概论
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曾对沈从文先生的逝世深表遗憾:“我个人确1988年如果他(沈从文)不离世,他将在10月获得这个奖(诺贝尔文学奖)。”美国夏志清认为,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个最杰出的、想象力最丰富的作家”和“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1]金介甫在《沈从文传·引言》中也说,文坛“总有一天会对沈从文作出公正的评价: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罗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
而沈从文先生个人,一再强调自己“乡下人”,实际上是为了在那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文化、都市文化、绅士文化、隐士文化等之外,建设属于自己的一片特殊的精神家园。“乡下人”意味一道界限,把自己同规范的世界隔开,保存自己原始新鲜而又独特的,并且是充满张力的感觉、选择和价值判断。另外,这也是一种自我辨认:寻求并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坐在房间里,我的耳朵里永远响的是拉船人声音,狗叫声,牛角声音……我是从另一个地方来的人,一切陌生,一切不能习惯,形成现在的自己的。”所以,他说,“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子,一把秤,和普通社会总是不合。一切来到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份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2]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指出:“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3]这种现象在沈从文作品的阅读接受中,并不少见。在文学研究中,沈从文先生比较多地被列入“超然”和“淡泊”一类,但是,在先生的作品中,所蕴藏的还不只是这些。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作品中表达了他独特的“乡下人”感受。那么,在“乡下人”这个词语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二、作品与赏析
从较早的1932年发表的小说《凤子》开始,沈从文先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以“善”与“义”为特征的理想文化的构想:每个人民皆正直且安分,永远想尽力帮助到比邻熟人,永远皆只见到他们互相微笑。人民皆在朴素生活中成长,却不缺少人类各种高贵的德行。[4]这种通过对“善”与“义”的提倡,来营造人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理念,一直延续到先生后来的系列著名作品,诸如《边城》、《柏子》、《长河》、《从文自传》、《湘行散记》等篇中。而沈从文先生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向上向前的内力,思考民族品德的改造,思考人性的走向。作为这种思考的直接的感性的结果,就是其在作品中展现给我们的理想人格。他笔下的理想人格,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但又与传统文化有着区别。
和谐之美的精神,正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理想人格的重要特点,集中体现为他所塑造的一系列少女形象:翠翠(《边城》)、三三(《三三》)等。少女、孝衣、古庙,这些因素似乎没有什么具有特殊意义的逻辑联系,但先生却从它们构成的情蕴、气氛中获得了某种启示,那就是生命、死亡、信仰。这正是《边城》的不朽主题。翠翠的命运一波三折,人生由一连串的失去所构成。但是作者赋予她一种淡然的态度,她用沉默来应对喧嚣多变的外在,用透明的心性来化解外来的干扰,用温柔的态度来对待命运的不公,雷雨之夜改变了一切,爷爷死了,爱人走了,白塔倒了,唯一不变的仍是翠翠默然的、安静的生存态度。翠翠体现的是一种和谐、内敛、克制的人格美,也是一种空灵聪慧、淡然的人格美。先生对美的感情是他从故乡山水中呼吸到。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沈从文先生笔下还有另一类人物的存在。这类人物满载作者的精神内蕴,并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如老船夫(《边城》)、柏子(《柏子》)、虎雏(《虎雏》)等。在这一类形象中,作者力求突出的是蛮力美:原始的强悍、坚强,不可侵犯的生命尊严,毫不压制的情欲。这一类人物的存在,最充分地体现出他对于理想人格的再思考,也就是除了对于文化之“美”的继承,先生试图注入另一种来自底层和土地的“力”。对这种来自底层和土地的文化之“力”的追求,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前期,先生多是通过塑造一些性格外露、粗野蛮悍的青壮年汉子来完成的。比如《雨后》,这篇作品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野合过程;《在别一个国度里》赞扬了强娶民女的山大王;《柏子》以诗情画意的手笔刻画水手和河妓的合欢之夜;作者在《雨后》中之所以要在牧歌中安排并不协调的禁忌背景,目的在于牧歌式的行为实现对禁忌的破坏。所以他的人物的行为,其本质不在于“私情”而在于“犯禁”的勇气和力量。这就是作者的用心,他描写的不是简单的乡间野事。通过描写这些“犯禁”行为,来表达精神的“力”。《贵生》表现了一种由阶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反抗的“力”。贵生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他所喜欢的姑娘被权贵娶走,他一气之下便防火进行报复。表现的是阶层压力下的暴力反弹。在这里,先生描写了“力”的另一种形式,即在世俗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生命的自由。后期,传达的是更具智慧色彩和人格力量的“力”。例如《边城》中的老船夫,《长河》中的老水手。曾有人把老船夫比作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边城》完全可以理解为人与命运的争斗。从一开始,祖父承受着的是翠翠母亲的死所带来的心理负担。祖父所力求避免的就是翠翠母亲的悲剧在翠翠身上重演。《边城》虽然以翠翠和傩送阴差阳错的爱情为主线,但是表达的却是祖孙俩与命运和死亡相抗争,最终失败的历程。在死亡之际,爷爷留给翠翠的是一句简单的话语:“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在他身上作者突出的是沉默而强悍的“力”,是更具生存意味的、更具有土地尊严的人格。老人和少女的组合,本身就具有命运的沧桑感,表现出“力”与“美”之间的相互支持。
在这里,沈从文先生用来自原野的自然行为显示了他对于来自底层和土地的一种自然力量的信仰。这里面的火与力来自一种底层的、土地的、原野的自然生命力,来自下层普通人、下层兵士、水手和农夫的人格力量。这种美与力,美来自传统,力底层和土地。
三、结语
可以说,先生写的不仅仅是湘西这一块土地,更是书写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片热土。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养育的底层人民,其性格中的刚毅坚强、勤劳、智慧、自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对家园精神文化的坚守,正是当下中国人民应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注释:
[1]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中文出版社,2001:165-177.
[2]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12)[M].北岳文艺出版社,2012:94.
[3]沈从文.沈从文全集(9)[M].北岳文艺出版社,2012:4.
[4]沈從文.沈从文全集(7)[M].北岳文艺出版社,2012:138.
参考文献:
[1]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中文出版社,2001.
[2]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刘一友.沈从文现象[J].吉首大学学报,1989(1):7.
[4]陈曦.从《边城》看中学语文爱情题材的教学[J].文学教育,2006(1).
【关键词】:沈从文;力与美;底层;湘西
一、概论
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曾对沈从文先生的逝世深表遗憾:“我个人确1988年如果他(沈从文)不离世,他将在10月获得这个奖(诺贝尔文学奖)。”美国夏志清认为,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个最杰出的、想象力最丰富的作家”和“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1]金介甫在《沈从文传·引言》中也说,文坛“总有一天会对沈从文作出公正的评价: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罗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
而沈从文先生个人,一再强调自己“乡下人”,实际上是为了在那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文化、都市文化、绅士文化、隐士文化等之外,建设属于自己的一片特殊的精神家园。“乡下人”意味一道界限,把自己同规范的世界隔开,保存自己原始新鲜而又独特的,并且是充满张力的感觉、选择和价值判断。另外,这也是一种自我辨认:寻求并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坐在房间里,我的耳朵里永远响的是拉船人声音,狗叫声,牛角声音……我是从另一个地方来的人,一切陌生,一切不能习惯,形成现在的自己的。”所以,他说,“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子,一把秤,和普通社会总是不合。一切来到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份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2]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指出:“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3]这种现象在沈从文作品的阅读接受中,并不少见。在文学研究中,沈从文先生比较多地被列入“超然”和“淡泊”一类,但是,在先生的作品中,所蕴藏的还不只是这些。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作品中表达了他独特的“乡下人”感受。那么,在“乡下人”这个词语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二、作品与赏析
从较早的1932年发表的小说《凤子》开始,沈从文先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以“善”与“义”为特征的理想文化的构想:每个人民皆正直且安分,永远想尽力帮助到比邻熟人,永远皆只见到他们互相微笑。人民皆在朴素生活中成长,却不缺少人类各种高贵的德行。[4]这种通过对“善”与“义”的提倡,来营造人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理念,一直延续到先生后来的系列著名作品,诸如《边城》、《柏子》、《长河》、《从文自传》、《湘行散记》等篇中。而沈从文先生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向上向前的内力,思考民族品德的改造,思考人性的走向。作为这种思考的直接的感性的结果,就是其在作品中展现给我们的理想人格。他笔下的理想人格,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但又与传统文化有着区别。
和谐之美的精神,正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理想人格的重要特点,集中体现为他所塑造的一系列少女形象:翠翠(《边城》)、三三(《三三》)等。少女、孝衣、古庙,这些因素似乎没有什么具有特殊意义的逻辑联系,但先生却从它们构成的情蕴、气氛中获得了某种启示,那就是生命、死亡、信仰。这正是《边城》的不朽主题。翠翠的命运一波三折,人生由一连串的失去所构成。但是作者赋予她一种淡然的态度,她用沉默来应对喧嚣多变的外在,用透明的心性来化解外来的干扰,用温柔的态度来对待命运的不公,雷雨之夜改变了一切,爷爷死了,爱人走了,白塔倒了,唯一不变的仍是翠翠默然的、安静的生存态度。翠翠体现的是一种和谐、内敛、克制的人格美,也是一种空灵聪慧、淡然的人格美。先生对美的感情是他从故乡山水中呼吸到。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沈从文先生笔下还有另一类人物的存在。这类人物满载作者的精神内蕴,并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如老船夫(《边城》)、柏子(《柏子》)、虎雏(《虎雏》)等。在这一类形象中,作者力求突出的是蛮力美:原始的强悍、坚强,不可侵犯的生命尊严,毫不压制的情欲。这一类人物的存在,最充分地体现出他对于理想人格的再思考,也就是除了对于文化之“美”的继承,先生试图注入另一种来自底层和土地的“力”。对这种来自底层和土地的文化之“力”的追求,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前期,先生多是通过塑造一些性格外露、粗野蛮悍的青壮年汉子来完成的。比如《雨后》,这篇作品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野合过程;《在别一个国度里》赞扬了强娶民女的山大王;《柏子》以诗情画意的手笔刻画水手和河妓的合欢之夜;作者在《雨后》中之所以要在牧歌中安排并不协调的禁忌背景,目的在于牧歌式的行为实现对禁忌的破坏。所以他的人物的行为,其本质不在于“私情”而在于“犯禁”的勇气和力量。这就是作者的用心,他描写的不是简单的乡间野事。通过描写这些“犯禁”行为,来表达精神的“力”。《贵生》表现了一种由阶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反抗的“力”。贵生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他所喜欢的姑娘被权贵娶走,他一气之下便防火进行报复。表现的是阶层压力下的暴力反弹。在这里,先生描写了“力”的另一种形式,即在世俗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生命的自由。后期,传达的是更具智慧色彩和人格力量的“力”。例如《边城》中的老船夫,《长河》中的老水手。曾有人把老船夫比作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边城》完全可以理解为人与命运的争斗。从一开始,祖父承受着的是翠翠母亲的死所带来的心理负担。祖父所力求避免的就是翠翠母亲的悲剧在翠翠身上重演。《边城》虽然以翠翠和傩送阴差阳错的爱情为主线,但是表达的却是祖孙俩与命运和死亡相抗争,最终失败的历程。在死亡之际,爷爷留给翠翠的是一句简单的话语:“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在他身上作者突出的是沉默而强悍的“力”,是更具生存意味的、更具有土地尊严的人格。老人和少女的组合,本身就具有命运的沧桑感,表现出“力”与“美”之间的相互支持。
在这里,沈从文先生用来自原野的自然行为显示了他对于来自底层和土地的一种自然力量的信仰。这里面的火与力来自一种底层的、土地的、原野的自然生命力,来自下层普通人、下层兵士、水手和农夫的人格力量。这种美与力,美来自传统,力底层和土地。
三、结语
可以说,先生写的不仅仅是湘西这一块土地,更是书写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片热土。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养育的底层人民,其性格中的刚毅坚强、勤劳、智慧、自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对家园精神文化的坚守,正是当下中国人民应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注释:
[1]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中文出版社,2001:165-177.
[2]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12)[M].北岳文艺出版社,2012:94.
[3]沈从文.沈从文全集(9)[M].北岳文艺出版社,2012:4.
[4]沈從文.沈从文全集(7)[M].北岳文艺出版社,2012:138.
参考文献:
[1]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中文出版社,2001.
[2]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3]刘一友.沈从文现象[J].吉首大学学报,1989(1):7.
[4]陈曦.从《边城》看中学语文爱情题材的教学[J].文学教育,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