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样的音乐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什么样的音乐教学才是理想的教学?这是每个音乐教育者长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使音乐教学充满活力,使小学音乐课形神兼备谈几点看法。
  一、从亲身体验中找结果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相反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到答案。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经过了自己的体验后产生的思考,哪怕是短短一分钟也是有效的。比如我在教“渐强、渐弱”这一乐理知识时,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怎样的声音是渐强,怎样的是渐弱,而是先从复习强、弱开始,了解了这两种情况后,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没有第三、第四种情况,举例说一说。学生们开始讨论,他们得出还有一些声音在持续的过程中是有变化的,如:火车从远处急驰而来、汽车从我身边开走、风越来越大等等。大家都说只用强、弱来表示是不够的,于是我提出可以用渐渐地来表示变化过程。同学们都说渐渐地强、渐渐地弱有些繁琐,简化成渐强、渐弱更好。为了巩固这个记号,我请同学们用身边能发出声音的器材演奏出渐强、渐弱。于是他们拍手、踏脚、拍桌、拍凳子……不管怎么演奏,他们都能正确地表现出这两个记号的效果,而且在以后的演唱、演奏中都能正确地表达。看来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体验,已经掌握得很牢固了。我也更加清楚地认识: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二、从多媒体运用中找捷径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随着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单一的媒体已经无法再适应当前的教育,所以老师在讲授一节课时,要有效并充分地运用一些媒体,让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有机结合,高质量地上好每一堂音乐课。
  比如在学习《小螺号》一课时,老师先给同学们播放了一段有海浪拍打礁石、海鸥鸣叫的音乐,让他们静静地听,“音乐把你们带到了哪里?”“那里的景色怎样?”学生:“我们来到了海边,海浪拍打这礁石泛起白色的浪花……”老师适时播放影像资料,“海边的景色这么美,你们最想干什么?”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我要去拣贝壳”、“我要去抓小螃蟹”、“我要冲到海水里游泳”……同学们各自发表着自己的想法。老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小朋友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有的小手模仿浪花翻滚;有的在游泳;有的模仿小鱼在游……在尝试了他们的小小创意后,学生感到无比快乐。课堂上视听结合,图文并茂,既节省了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地学到了更多知识。
  三、从自主与合作中找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自主、合作、探究将老师从传统、单一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把机会交给学生,当学生在听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在感受碰撞。如我在教《牧童》这一课时,首先提出今天的学习方法与以往不同,因为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三年竖笛,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础,这首歌曲虽然是两声部的,但节奏很简单,先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弹奏几遍,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先提出来,接着请大家分声部练习,这时老师要密切注意有困难的学生,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过不多久,有些同学已经能够演奏了,于是我进一步要求同桌合奏,同时找出对方的错误或不足。在练习过程中,同学们动手又动脑,既紧张又高兴。最后在全班的合奏中,同学们竟然不相信他们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内演奏得这么出色,两声部的配合如此默契,最后我请同学由奏变为唱,逐步过渡到两声部合唱。一首让同学们“害怕”的两声部歌曲,就这样“解决”了,这种方法不仅消除了同学们紧张的心理,还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重要的是学生已能在课堂中自主地获取知识,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也学会了与其他人的合作。
  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强,从而获得学习上快乐、成功和满足的体验,同时也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
  四、从被动转向主动中找行动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地消失。
  音乐课一定要让孩子们大胆地“动”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通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即兴地做动作,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例如有一首歌曲《小老鼠,上灯台》既简单又适合表演,按照以往的想法,我会要求学生按照我教授的动作一起整齐地完成,以免课堂里出现乱哄哄的现象,可是这样孩子们的手脚被老师绑住了,失去了心中真实的感受。所以,当我刚把歌曲教会,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表演了,我也想尝试让孩子们自己表演。于是课堂上“小老鼠”们到处乱窜,高兴得忘乎所以,更有甚者乘机互相打闹嬉戏。我只能停止活动,问:“小老鼠们要是像你们一样,早就被抓住了,他们在偷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动作?”“心里很害怕,可是又很想偷油”,“贼眉鼠眼,东张西望”,“走路时轻轻地,躲躲藏藏地”。“现在大家知道怎样来表演了吗?我们来试一试。”同学们边唱边表演,把小老鼠表现得活灵活现的,不过表演结束后,这群“老鼠”还是很兴奋,停不下来,于是我说:“以前我们玩过‘冰冻’的游戏,这回我们表演完毕后,大家都要‘冰冻’起来,看看小老鼠们从灯台上掉下来后是什么样子的,好吗?”于是,表演结束后所有的“小老鼠”都“定格”了,仔细看看,每个小朋友演得都很棒,他们自己都觉得好像真的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老鼠”了。看到学生们的精彩表演,真为他们无限的创造力感到骄傲和自豪。
  (陆琴,吴江市实验小学,215200)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并合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017年新出台的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教师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和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关于教师的实践智慧,专家学者有不少的论述。看到实践智慧这四个字,在我的脑海里首先出现的便是:教育艺术、教学机智、实践能力……什么是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我个人觉得我们这些一线的老师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鲜活的教育现场,我们离孩子最近。    一、为什么陈景润未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    陈景润是一位伟大数学家,可是他在学校担任数学教师期间却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是他的数学知识不够渊
课程游戏化,不是说用游戏去替代课程,而是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或方法,让课程更适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让幼儿获得更生动、更丰富、更有趣的经验。一是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二是自由游戏时间要保证,不能被“教学”及其他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动环节应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这三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并执行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预防自杀协会将9月10日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表明这一现象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王冕在《成都商报》2010年11月28日痛心地展示了一组数据:中国每年因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有8人自杀未遂,自杀者平均年龄32岁,自杀已成为我国15至34岁青少年人口中第一位的死因。由此可见,青少年的生命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进步,作为高科技产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它先进的表现方式,独有的显现特点,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