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明星英语语言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ri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回顾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指出了在体育辉煌的同时,体育明星们的英语水平应该与时俱进,并分析了运动员英语缺失现象的原因,阐明了这一现象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体育明星 英语语言缺失 原因分析 解决策略
  一、引言
  毛泽东同志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从那时开始体育工作者们就沿着毛主席题词指引的方向,把增强人民体质作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五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体育事业突飞猛进、蒸蒸日上,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亚运会,或是冬奥会,体育健儿的成绩是喜人的,中国在国际上展现出了体育强国的势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更是取得了金牌和奖牌榜总数第一名的战绩,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取得了境外参赛的最好成绩,这说明中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质的飞跃,世界不敢小看中国,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中国逐步向体育强国迈进。
  如今,开展体育运动不仅是用来“增强体质”的,而且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标准,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无论是在奥运会还是亚运会及网球的四大满贯赛事上,中国健儿赛场上表现得尽善尽美,值得肯定。但是赛场外、赛场下的英语表达就不容乐观,除极少数运动员外,其余的运动明星几乎不能用英语接受采访,这是严重的英语语言缺失现象,笔者就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
  二、体育明星英语语言缺失原因
  中国拥有有许多优势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体操、举重、柔道等,这些项目在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等比赛中,冠军几乎都被中国收入囊中。取得冠军的运动员成了体育明星,被追捧的对象。避免不了被记者围观、采访。采访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使用英语这门世界性的、国际性的语言。国际赛场上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记者,体育明星在被采访的时候需要用英语回答问题,那么体育健儿们的回答如何呢?能对答如流吗?在赛后采访及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乒乓球运动员、羽毛球运动员用英语接受采访,原因如下:
  1.忙于训练,错过了学习时机。
  如今的體育明星都是从体校、市队、省队、国青队、国家二队、国家队练出来的,极个别的可能会跳过其中某个阶段,他们从小就刻苦训练,体育训练几乎占用他们全部的时间,使得他们无暇顾及英语学习,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缺失英语等文化课的学习,而英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是小学阶段甚至更早的6到9岁,这个时期如果英语的基础没有打好,英语的口语表达就很吃力,专业运动员忙于训练,必定忽视文化课的学习。两者不能兼得,直接导致英语语言的缺失。
  2.英语断档,后天的补给不足。
  上文分析到运动员从小接受训练错过了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机,当他们辗转于各个训练机构时,知识衔接不好,学习的时间、内容有差异,这就使得本来英语基础好的运动员可能无知识可学,或者学习的内容不同,直接导致知识衔接不上,本来会说几句英语,结果换了一个新环境不学了,久而久之就忘掉已经学过的知识,当升入高级别的训练机构时,教练注重的是技战术的训练,根本无暇顾及运动员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一个成名的体育明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英语知识存在严重断档,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连贯进行的过程,国家队的教练更在乎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训练是他们不二的功课,这就导致英语口语训练缺失,后天的不足是必然结果。
  3.举国运动体制的必然结果。
  乒乓球、羽毛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乒乓球是国球,有中国健儿参加的乒乓球比赛冠军就是中国的,我们不用为紧张而心跳。“国球”顾名思义,代表国家,这是一种荣誉,冠军的讲话也代表国家,所以无需用英语接受采访,汉语代表的是中国,更能诠释“国球”,更能给中国增色,乒乓球的一家独大使得教练员及运动员认为我们没有必要说英语,有翻译就可以了。因此在乒乓球的赛后采访中听不到中国健儿讲英语。“国球”代表国家的利益,国家的辉煌和荣耀,运动员代表国家比赛,不是个人行为,这就是举国体制的表现。
  三、英语语言缺失的解决策略
  举国体制和“三从一大”的训练模式耽误了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及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但随着体育的强大和国际联系的紧密,英语势必成为运动员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国外的运动员都能用英语接受记者采访,中国的大多数体育明星们还哑口无言,因此必须重视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成为一名体育素质和文化知识兼修的运动员,以适应国际发展对体育健儿提出的新要求。具体解决策略如下所述:
  1.英语学习从小抓起,口语水平作为入队标准。
  邓小平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任何科目的学习都应该从小抓起,英语学习也是如此,从事职业体育的运动员从小就要注重英语的学习,打好基础,特别是英语的口语学习,年龄越小学习的效果越好。因此不能错过学习的最佳时机,同时省队或者是国家队在地方队选拔运动员时,要把英语水平作为参考标准,如果英语口语水平不合格,具备再好的体育功底也不能进入国家队,不达标的可以给几个月的时间提高英语水平,经过一段时间达到标准的可以招到国家队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一些爱好体育的想从事专业体育事业的运动员就不得不从小注重英语学习,以便有朝一日成为体育明星后接受采访时有话可说。
  2.把英语作为技战术训练的一部分。
  英语的学习在于连贯不间断,上段中提到英语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英语水平是进队的一个衡量指标,那么进入国家队这个大环境下是不是就可以不学英语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英语学习要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知识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国家队的训练课应该把英语口语训练纳入进去,每天应该有一到两个小时的口语训练,运动员不能每时每刻都进行训练,抽出一些时间学习文化课会使运动员放松精神缓解疲劳,这个时候学习的效果反倒更好,因此把英语口语纳入训练计划中势在必行。
  3.放下身段,适时放弃举国体制。
  体育赛场没有常胜将军,一个国家对某项赛事的主宰不会是永远的,所以应放下乒乓球、羽毛球一家独大的身段,务实地、全面地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注重文化课的学习,重视英语的学习,加强与国外健儿的交流,用英语把先进的球技传播出去,为世界乒乓球运动作出贡献。无论在电视屏幕上还是在比赛现场几乎看不到乒乓球健儿们用英语回答记者问,偶尔会看到中国网球金花用英语回答记者的问题,比如中国金花李娜、郑洁、彭帅的英语说得很标准,原因在于她们早早走上了网球职业化的道路,单飞打球,不受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限制,在国外训练、打球必须过语言关,前提是必须把英语说好,否则无法生存。试想如果再把一些体育项目职业化,让明星们单飞代表自己去国外比赛,他们就不会遇到英语语言缺失的尴尬现象。
  四、结语
  体育明星英语语言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几乎都是大量训练耽误了语言的学习造成的,或是被举国体制所害,一切为了国家利益,一切服务于国家,忽视运动员应掌握的文化知识。基于这些原因,运动员应利用训练外的时间自觉学习,教练还应该把英语口语纳入每日训练的计划里,日积月累就会提高,艰苦的训练都能承受,区区一门语言一定能够精通。只要有时间,定能突破语言关,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和闪闪发光的金牌笑看镜头,轻松回应访谈。
  参考文献:
  [1]李小曼.体育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探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6):83-84.
  [2]贾海鸥,张婷.高校体育英语教学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2(2)中:12.
其他文献
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当今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赖教师和课本;只要是课本上的,只要是教師说的肯定对,绝对错不了。如此现状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和谐的教学氛围与互动环节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过程呆板,练习枯燥乏味,等等,这些都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创新意识是属于世界观的范畴。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传统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学中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结合,这个课题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误或想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及形成技能。小学生好动、好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持久性差,这往往会
摘 要: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要从社会生活引入新知,渗透应用意识;教学中呈现数学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应用意识 培养策略  应用数学的意识是学生最基本的数学素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与数学的联系将更密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的整合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普遍运用,促使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有机整合,为学生创设了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开辟了探索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锻炼思维、激发创造,优化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
摘 要: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合理创设情境,使用学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举措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兴趣培养 培养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语)。这里的“好”即喜好,这里的“乐”即兴趣。教数学,重要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摘 要: 教育游戏是指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实现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和理解。本文就以数学教学为例,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的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 教育游戏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精神力量,因而将游戏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活动欲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提高。  一、游戏教育在小学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抓住这个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具体包括审题习惯、推演习惯、书写习惯、反思习惯等。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解题习惯 培养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努力抓住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解题习惯,学习中就会少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现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 教学现状 发展建议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必然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近些年,我国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费了一番工夫,使得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与社会生活需要,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开放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1.开放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开放式教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