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故宫举办了“青山绿水”主题展览,北宋名画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再次与公众见面。作为北宋时期的一幅青绿山水孤品,它关乎理想,关乎青春,也關乎着短暂而精彩的生命。
让宋徽宗赞赏
宋徽宗可以说是建立国家美术馆观念的第一人,他不只重视典藏品鉴,也开创了当时的美学,自己亲自指导“翰林图画院”,并把艺术创作列为国家最高的“院士”等级。
王希孟 18 岁以前在文书库,饱览皇室禁中名作,学习做职业画家,但创作还不够成熟,几次呈献作品,都不够完美。宋徽宗却看出他潜在的才分,将他带在身边随时教导,传授技法,培养眼界,成就了一位青年画家的胸襟、视野和技法。
半年后,王希孟从初学的画院“生徒”中脱颖而出,创作了让宋徽宗嘉奖赞赏的《千里江山图》长卷。这一年,王希孟 18 岁。不久他便英年早逝。
群青石绿
我对《千里江山图》最大的惊讶是色彩,在 1191.5 厘米长的空间里,群青浓艳富丽的靛蓝和石绿碧玉般的光交互辉映,熠耀辉煌。是青金石、孔雀石、贵重的矿石、次宝石,打碎,磨研成细粉,加了胶,在绢上一层一层敷染。
宝石冷艳又内敛的光,华丽璀璨,好像画着千里江山,又像是画着画作者短暂又华丽的青春。夕阳的余光,山间明灭,透着赤金,江山里且行且走,洋溢着 18 岁青春应该有的自负、孤独。
文化是有机的,像人,有生、老、病、死。盛唐的诗,像气力旺盛的少年,有用不完的高音,高音到极限还可以纵跳自如。
而宋朝的美学则面临国力衰颓,生命力弱,仿佛知道末世就在面前。用这样的方式看《千里江山图》,18 岁的王希孟挥霍青绿,像挥霍自己的青春。也像是宣和年间的独特美学,华丽、耽溺,美得眷恋,至死不悔。
对传统的背叛
虽然被归类于青绿山水,但王希孟使用传统的群青和石绿颜料,显然有不同于前人的表现。“青绿”不再是现实山色的模拟,而像是王希孟对青春的向往,这么华贵、缤纷、熠耀发亮。
宋元以后,山水美学追求“沧桑”,“沧桑”被理解为“老”,甚至“衰老”,笔墨越来越走向荒疏枯涩,空灵寂静。
《千里江山图》则摆脱了传统“青绿”的客观性,使之成为画面心里的空间。它的“青”和“绿”堆叠得很厚,像是青春之歌,富贵浓郁,明艳顾盼,像一曲青年的重金属音乐,让人耳目为之一亮。
王希孟的重青绿整整1000年过去,宣和美学藏在画卷里,默默无言。18 岁的王希孟创作的历史名作,像1000年前一场被遗忘的梦,飞雨落花,仿佛还听得到笑声,看得到泪痕。会有更多人站在这幅画的前面,领悟它的繁华,也领悟它的幻灭吧。
(墨晗摘自《联合报》)
让宋徽宗赞赏
宋徽宗可以说是建立国家美术馆观念的第一人,他不只重视典藏品鉴,也开创了当时的美学,自己亲自指导“翰林图画院”,并把艺术创作列为国家最高的“院士”等级。
王希孟 18 岁以前在文书库,饱览皇室禁中名作,学习做职业画家,但创作还不够成熟,几次呈献作品,都不够完美。宋徽宗却看出他潜在的才分,将他带在身边随时教导,传授技法,培养眼界,成就了一位青年画家的胸襟、视野和技法。
半年后,王希孟从初学的画院“生徒”中脱颖而出,创作了让宋徽宗嘉奖赞赏的《千里江山图》长卷。这一年,王希孟 18 岁。不久他便英年早逝。
群青石绿
我对《千里江山图》最大的惊讶是色彩,在 1191.5 厘米长的空间里,群青浓艳富丽的靛蓝和石绿碧玉般的光交互辉映,熠耀辉煌。是青金石、孔雀石、贵重的矿石、次宝石,打碎,磨研成细粉,加了胶,在绢上一层一层敷染。
宝石冷艳又内敛的光,华丽璀璨,好像画着千里江山,又像是画着画作者短暂又华丽的青春。夕阳的余光,山间明灭,透着赤金,江山里且行且走,洋溢着 18 岁青春应该有的自负、孤独。
文化是有机的,像人,有生、老、病、死。盛唐的诗,像气力旺盛的少年,有用不完的高音,高音到极限还可以纵跳自如。
而宋朝的美学则面临国力衰颓,生命力弱,仿佛知道末世就在面前。用这样的方式看《千里江山图》,18 岁的王希孟挥霍青绿,像挥霍自己的青春。也像是宣和年间的独特美学,华丽、耽溺,美得眷恋,至死不悔。
对传统的背叛
虽然被归类于青绿山水,但王希孟使用传统的群青和石绿颜料,显然有不同于前人的表现。“青绿”不再是现实山色的模拟,而像是王希孟对青春的向往,这么华贵、缤纷、熠耀发亮。
宋元以后,山水美学追求“沧桑”,“沧桑”被理解为“老”,甚至“衰老”,笔墨越来越走向荒疏枯涩,空灵寂静。
《千里江山图》则摆脱了传统“青绿”的客观性,使之成为画面心里的空间。它的“青”和“绿”堆叠得很厚,像是青春之歌,富贵浓郁,明艳顾盼,像一曲青年的重金属音乐,让人耳目为之一亮。
王希孟的重青绿整整1000年过去,宣和美学藏在画卷里,默默无言。18 岁的王希孟创作的历史名作,像1000年前一场被遗忘的梦,飞雨落花,仿佛还听得到笑声,看得到泪痕。会有更多人站在这幅画的前面,领悟它的繁华,也领悟它的幻灭吧。
(墨晗摘自《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