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千里江山图》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fall_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故宫举办了“青山绿水”主题展览,北宋名画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再次与公众见面。作为北宋时期的一幅青绿山水孤品,它关乎理想,关乎青春,也關乎着短暂而精彩的生命。
  让宋徽宗赞赏
  宋徽宗可以说是建立国家美术馆观念的第一人,他不只重视典藏品鉴,也开创了当时的美学,自己亲自指导“翰林图画院”,并把艺术创作列为国家最高的“院士”等级。


  王希孟 18 岁以前在文书库,饱览皇室禁中名作,学习做职业画家,但创作还不够成熟,几次呈献作品,都不够完美。宋徽宗却看出他潜在的才分,将他带在身边随时教导,传授技法,培养眼界,成就了一位青年画家的胸襟、视野和技法。
  半年后,王希孟从初学的画院“生徒”中脱颖而出,创作了让宋徽宗嘉奖赞赏的《千里江山图》长卷。这一年,王希孟 18 岁。不久他便英年早逝。
  群青石绿
  我对《千里江山图》最大的惊讶是色彩,在 1191.5 厘米长的空间里,群青浓艳富丽的靛蓝和石绿碧玉般的光交互辉映,熠耀辉煌。是青金石、孔雀石、贵重的矿石、次宝石,打碎,磨研成细粉,加了胶,在绢上一层一层敷染。
  宝石冷艳又内敛的光,华丽璀璨,好像画着千里江山,又像是画着画作者短暂又华丽的青春。夕阳的余光,山间明灭,透着赤金,江山里且行且走,洋溢着 18 岁青春应该有的自负、孤独。
  文化是有机的,像人,有生、老、病、死。盛唐的诗,像气力旺盛的少年,有用不完的高音,高音到极限还可以纵跳自如。
  而宋朝的美学则面临国力衰颓,生命力弱,仿佛知道末世就在面前。用这样的方式看《千里江山图》,18 岁的王希孟挥霍青绿,像挥霍自己的青春。也像是宣和年间的独特美学,华丽、耽溺,美得眷恋,至死不悔。
  对传统的背叛
  虽然被归类于青绿山水,但王希孟使用传统的群青和石绿颜料,显然有不同于前人的表现。“青绿”不再是现实山色的模拟,而像是王希孟对青春的向往,这么华贵、缤纷、熠耀发亮。
  宋元以后,山水美学追求“沧桑”,“沧桑”被理解为“老”,甚至“衰老”,笔墨越来越走向荒疏枯涩,空灵寂静。
  《千里江山图》则摆脱了传统“青绿”的客观性,使之成为画面心里的空间。它的“青”和“绿”堆叠得很厚,像是青春之歌,富贵浓郁,明艳顾盼,像一曲青年的重金属音乐,让人耳目为之一亮。
  王希孟的重青绿整整1000年过去,宣和美学藏在画卷里,默默无言。18 岁的王希孟创作的历史名作,像1000年前一场被遗忘的梦,飞雨落花,仿佛还听得到笑声,看得到泪痕。会有更多人站在这幅画的前面,领悟它的繁华,也领悟它的幻灭吧。
  (墨晗摘自《联合报》)
其他文献
内容简介: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密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在三颗无规则运行的恒星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期刊
爸爸是一个牧场的场主——经营着一家养马场。一直以来,他总是以自己的穿着方式为荣。他总是穿得干干净净的,就连工作的时候也是如此,这对一个在马场工作的牧人来说,真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  爸爸也从不因为是在户外工作而不戴帽子,他总是戴着同一款式的帽子,一顶黑色的大厚呢牛仔帽——高耸而方正地戴在头上。我想他是想使自己的身高看上去比实际上要更高一点。  爸爸有两顶帽子。一顶是星期天戴的,另一顶是平常戴的。他
期刊
扑面而来的长焦镜头、航拍视角、荒野生存、宫廷大戏、幻境宝器,让一跨入2018年度的网络视民,多了太多美的享受;而随着剧情的不断展开,75集大制作所仰赖的功力与财耗,渐呈无力,散收的结尾更给你无处发泄的受骗感。于是你喜了、爱了、恨了、骂了,还是回过头来忍不住去百度一个叫曹盾的人,一个70后的导演、编剧、摄影指导。  曹盾,1972年生于陕西,代表作有《裸婚时代》《小儿难养》《毕业歌》等。近日,曹盾首
期刊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熔石化甲,挥焰成袍,踏碎凌霄,放肆桀骜。  谁不曾年少,谁不曾觉得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整个世界?这与那只张口天下、闭口俗世的小猴子是何其相似?“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平那地。”我等生來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曾经,我们都是无法无天的小猴子,有一天却不得不戴上命运的金箍。  “我要天下再无战不胜
期刊
【作者简介】   刘慈欣,1999年首次发表短篇小说《鲸歌》,同年以《带上她的眼睛》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此后连续多年蝉联该奖项;2007年推出的长篇作品《三体》让他成为首个获得雨果奖的亚洲作家。        刘慈欣笔下并没有华丽的辞藻,他就像一个做手术的医生,精准无误却不带感情,将书中的地球剥皮拆骨。我曾一度怀疑他是外星人,因为他对地球似乎没有一点眷恋,他以极端客观冷酷的姿态,以一个旁观者
期刊
在刚过去的寒假里,很多小伙伴加入了刷剧大军,好好看剧情是不太可能的,除了娱乐外,小伙伴们还是看出了不少东西的。比如看了《急诊科医生》,居然成功进行心肺复苏救活了家人,比如追看《大军师司马懿》,终于理清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  仙女本仙: 看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瞬间少女心泛滥,秒变星星眼。剧中人和景都美得如诗如画,那些人名、地名也起得充满心思。我仔细查了一下,发现这么唯美的剧居
期刊
我喜欢球根的花,球根白白胖胖,捧在手心里像个婴儿,冬天,地面只有雪,我知道生命还在院子里。   去年秋天,妻决定种些郁金香。我们买来球根,合力在地上掘出许多坑洞,坑洞里的土壤用一种特制的碎木屑掺和了,松松软软,像布置襁褓。我们走后,松鼠一定会来寻找可吃的东西,园艺家早已知道,松鼠的能力只能掘到离地三尺,所以立下规则,球根要埋进六英尺深的坑里。这就叫人为万物之灵。   第二年开春,郁金香的嫩芽一
期刊
问:九州系列很为读者喜爱的一点,是它在世界观上的详尽设定。你觉得这种详细的架空世界观对于一部奇幻影视作品的价值是什么?  曹盾:《九州·海上牧云记》的世界观不是我们去创造的,是当时“九州”系列小说的原作者们构建的,包括世界观、地图、地形、历史、种族、人物。我们其实是遵循《九州》原来的世界观创作的,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做到的一点贡献就是尽可能把《九州》的世界拍得广大。  问:《九州·海上牧云记》的画面
期刊
我曾思考过秋的意义。  每年初秋降落在这座城市时,便挟着秋雨,淅淅沥沥。  今年的秋,仿佛变了。没有丝毫预兆的,天冷了下来。天空被勾勒得不太真实,似梦似幻。  初秋,被刚归去的烈烈盛夏影响,并不太沉寂。鸟还在鸣叫,含羞的叶儿,悄然地落下。公园里、马路旁、校道上,都沾染了秋成熟而浪漫的意境。长椅上经常会看到年迈的老者,半眯着眼,淡看着逝华。  秋雾冽至。漫天氤氲的白雾似乎锁住了每一个人前行的脚步,看
期刊
最近上映的油画电影《至爱梵高》,以原画作品中的人物原型还原了梵高的艺术人生,带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享受到一次美好的视觉盛宴。  而在一本叫做《梵高手稿》的书中,作者H.安娜·苏则摘取了梵高一生中写过的书信,配以他的作品和描写这些作品创作、构思过程的片段和独特见解,让你看过后会对梵高的作品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关于梵高,我们都熟知他画作中热辣的色彩和特有的笔触,但我们不熟悉他优美细腻的文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