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的推进,关于城市化经济在内的宏观经济走向讨论话题层出不穷。宏观经济上,城市化建设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对于房地产、零售业、服务业的影响显而易见。2013 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讨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有关部门将根据会议讨论情况作出修改部署。据国家开发银行预计,进入2014年至未来3年内,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确认了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新四化”建设构想,以统筹国家统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形式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方面是国家高层对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格局框架不断的丰富,另一方面则是工程机械产业总体上并未起色的景气度,业界在2013年追问一年的何时彻底复苏的问题,答案是在2014?还是在更远的未来?
二十年潮起潮落
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能否迎来再次发展热潮的问题,往往需要到历史中寻找答案。
这里需要从1994年到2004年再到2014年。20年间,国家在1994与2004年均出台了针对当时阶段的中国经济形势的宏观调控,而当年的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对于后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与农村改造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考虑到工程机械产业对于城市化建设的相互影响作用,我们需要对国家各个时期的宏观政策进行粗略的回顾,并结合当今的产业实际做一定的思考。
翻看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引发了改革开放的又一轮高潮。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从1992年的42.6%剧增到了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各地区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超过12万个,同比增加11万个。计划总投资38万亿元,同比增长547%。投资过热下的结果便是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加之适逢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过渡期,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通货膨胀率一度达到了13.2%和21.7%。
危机四伏下,中央在1993年下半年雷厉风行地出台了一轮大规模宏观经济调整政策。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国家相关部门实施了“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著名的1994年分税制改革便由此而来。通过强化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发行国债,合理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上,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经过3年的努力,宏观经济在1996年终于实现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
1994年是宏观调控开始的第一年,国家意志对于经济的紧缩,各大工程项目、城市化基础设施停建缓建,不利因素很快传导至工程机械产业。在经济的波动下,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陷入了一个长达7年多的困难时期,期间外资品牌大举进入中国,洋品牌带来的冲击又是雪上加霜。在不利的环境中,中国装载机企业率先发起了绝地反击,90年代赫赫有名的中国装载机“四大家族”柳工、厦工、宜工、成工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产品最早实现突围,不仅突破了外资品牌的夹击,还一举占领了超过一半的国际市场份额。在全世界排名前五位的装载机生产企业中,中国独占了四席。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曾经代表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一面旗帜的产品,在21世纪初期却爆发了剧烈“内讧”。煮豆燃豆萁,为抢占市场份额,中国企业之间不计后果地打响了价格战。
有业内人士曾回忆,那个时候,激烈的价格战带来的微利效应使得一个企业想要立足装载机行业,想要赢利需要每年销售6000台产品,这个数字令人咋舌。现在,曾经显赫一时的成工和宣工已然沦为二线品牌,他们固然有着自身经营等体制的问题,但大环境我们也不得不进行审视和分析。
1996年软着陆后的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开始大幅度回落,国内需求拉动的力度不够,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减缓趋势。为了确保经济增长,国家在1999年增发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通过一系列的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加上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WTO外资热钱涌入中国建设市场。10年一个轮回,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问题,便来到了2004年。
在2004年,国家在充分总结1994年的经验教训后,与上一次宏观调控类似,注重于调控投资和信贷,减少低级工业产能。但是在2004年的调控下,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民营经济、城市化、消费升级、国际产业等综合性因素发挥了作用,短时间内调控效果便发挥了效应,被抬高的钢材、电解铝等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落,居民消费物价得到稳固。
在这之前,我们知道投资需求热、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热、房地产与城市化建设的过热都可以归类到城市化浪潮这个大的范畴,而且它们几乎都能传导到工程机械行业。2004年之前,工程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拉动下一度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 据统计,2002至2004年行业销量年增长速度高达60%以上,特别是在2003年,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井喷”的行情。工程机械的峰回路转出现在2004年的第二季度,一系列政策出台后,绝大多数工程机械产品的销量出现了快速下降,2004年行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由年初的70%降到了年末的7.43%,全年利润负增长27.76%。
在2004年后,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在面对国内市场与政策调整的适应方式上逐渐走向成熟,产业升级、开拓国际市场逐渐成为行业共识,而且行业已认识到宏观调控与国家建设城市化的潮起潮落基本遵循着一定的经济发展规律。工程机械行业结束了持续几年的“井喷”行情,回归到更为理性的发展轨道。2008年一场类似于1997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再次袭来,著名的4万亿和90年代的两次国家投资潮何其相似,2011大潮退去后,2013年十八大“稳增长”“挤水分”增长便浮出水面。
1994、2004、2014虽然具体细节时间会有偏差,但是一轮又一轮的建设浪潮与城市化浪潮下,危机是工业化生产的一体两面。90年代陷入困境的工程机械产业可以在21世纪初逆势突围,把握住世界装载机市场;21世纪前十年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复杂波动,而三一、中联等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可以在21世纪前十年相交之际主宰世界混凝土机械市场。历史在螺旋上升,无论下一波或者再下一波建设浪潮如何来临,认清现状把握规律,都应该成为行业把握发展设计顶层规划原则中的一个关键。 “蛋糕”还是“鸡肋”
国家对于城镇化建设的巨额投资预期是2013年末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传达给行业的巨大利好,国家宏观调控与建设规划带给行业的周期波动我们可以有过去的参考对象。然而新一轮城镇化袭来,它将具体表现在什么样的方面,对于行业的提振与促进将为几何,还需要从各方面的细节与相关影响因素来评判。
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开始下滑,对关于城镇化的话题能否成为工程机械产业下一轮巨额“蛋糕”的话题便开始不断升温。但是纵观2013年的行业发展,“城镇化”一词颇有画饼充饥的意味,一方面业界期待的各地工程项目大多还处于纸面阶段,一方面是业界各大企业负增长的利润,国内市场的纷繁复杂让业界不断冷却对国内市场的热情,与之相对则是国际化呼声的日益高涨。
国家建设最广泛的市场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增长表现在乡村的改造与城市的生长。评判城镇化市场预期的优劣需要从其概念入手,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学者一般喜欢将城镇化与城市化、都市化混为一谈,但如果按照关键字的英文解释就容易区别,首都是“capital”,城是“city”,城镇是“citiesandtowns”或“town”,城市是“centreofpopulation”、大都市是“metropolis”。这里来看显然“城镇化”一词要晚于“城市化”和“都市化”,这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很多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中国官方口径最终采纳的是“城镇化”,若按英文释义应该是发展中小城市的意思,所以切不可一想到“城镇化”就联想到北京上海的高楼大厦或者是绵延千百里的高速公路。
2013年年末《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上明确了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部署,强调小城镇与中小城市的户籍改革。 《决定》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从这样的描述来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与我们的判断一致,主要是中小城市。同时,中央在对于“城镇化”概念的更深层次的丰富上目的是开创一个“新型城镇化”因而这一轮城镇化建设中着重制度与服务建设,因为城镇化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进城居住,而是生活方式的全面城镇化,涉及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等。户籍制度的改革是“软性”城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软性投资有对硬件基础设施投资的分摊,国家城镇化战略部署的25万亿投资真正落实到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比例仍然未可知。还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在于政府的财力问题,25万亿资金的来源,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也是一个会被漫长讨论的话题。由此来看,这一轮城镇化建设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是真正能吃到嘴里“蛋糕”还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存在着一定的讨论空间。
总的来看,目前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建设仍是工程机械行业的强劲拉动力,无论是轨道交通或是房地产建设均对工程机械有大量的需求。但是经济调整有一定客观规律,国家政策也不再激进刺激,九层楼台起于垒土,城镇化对于工程机械市场的意义既不是鸡肋也不是一口就能吃饱的蛋糕,它可能更像散落在庞大中国各地区的珍珠,等待着更具整合性与系统性的智慧方能一一拾起。
“后市场”的战略契机
国家对于中小城市城镇化建设的侧重,将决定着行业的市场导向。面对中小城市的工程机械市场,是一个相对市场量小且分散的形态。这也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因为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存居住环境所表现的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千年的农耕文明下小农式的生产体制决定了中国人民相对集中而又松散的生活生产方式。
步入现代社会,小农聚合成村落,村落集合成乡镇,在乡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小城市基本延续了旧有的格局。分散的群落对于国家行政能力的落实本身就是一个考验,对于财政和规模力量相对薄弱的一些中小型工程机械企业这将会成为一道门槛。
面对行业的不景气,以及中小城市城镇化市场的复杂性,大型企业凭借规模和财力进行整合地区产业链短期内是明智的。2013年工程机械产业巨头中联重科抛出工业走廊变新型城镇化阵地的新思维,中联重科以长沙为中心一路向西,横穿4个市、12个县市区,在长达267公里的沿线,每隔35公里就布置一个工业园区的做法占领中小城市市场,实现了丰厚的经济价值。中联重科的做法在业界有广泛的代表性,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已经形成了以徐州、长沙、柳州、济宁、厦门、成都、合肥等城市为中心的几大区域性产业集群,构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骨架。这些城市背后是诸多的中小型二三线城市再链接成的纽带,它们立足当地市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助力当地城镇化建设。
然而,固有的占地为王和规模化竞争、价格战竞争等传统节目在当前萧条的市场环境下已逐渐不被业界所接受了。行业为寻求转型升级,进入2013年工程机械“后市场”概念升温。后市场这一概念最早由一家美国汽车公司提出,其原意是指1美元的汽车被销售,就会产生8美元的相关服务市场,之后,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使用。工程机械的后市场,简而言之,就是指工程机械产品生产、销售市场的向后延续,即围绕着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
回到行业在城镇化地域问题上来看,目前我国行业无论各自地域产业链规模还是企业形成的规模都非常可观。但客观来看,中国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更偏远更能深入的地域还非常多。对于“后市场”的开拓,打造品牌形象、服务形象等相关产业链对于进入陌生市场环境,是走好第一步的一个关键的契机。同时在于企业原本所在的地域市场,工程机械后市场丰富的内容,保内服务、维修、零配件生产销售、二手机、租赁以及再制造等都会成为夯实企业产业链根基的重要筹码。
前市场助力行业发展早期,依靠产品与营销创造机会,同时也为后市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后市场的发展为前市场提供强大的售后保障支援,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销售。无论国际化还是立足国内的建设城镇化,前后市场的相辅相成都会是行业发展的“万金油”,用好万金油则是将两者合理的联系起来。中国行业战略转型,“后市场”将作为一个契机也会成为接下来行业竞逐的关键词。
结语:有人说,世界上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建筑工地上近90%的挖掘机都是外国品牌。现在,中国企业与外国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几乎不存在了”。德国人为缩短这个差距用了50年,日本人用了20年,中国人只用了5年。历史的起起伏伏如同不断加速拍打海岸的浪花,曾经仰望巨人的中国工程机械现在俨然已成为了一个年轻的巨人。年轻的巨人也有年轻的烦恼。因此,想看到未来需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历史隐约能告诉我们,工程机械产业的进步空间依然巨大,建设的浪潮依然汹涌不断。把握住规律,把握住关键,工程机械产业始终会是时代的弄潮儿。
二十年潮起潮落
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能否迎来再次发展热潮的问题,往往需要到历史中寻找答案。
这里需要从1994年到2004年再到2014年。20年间,国家在1994与2004年均出台了针对当时阶段的中国经济形势的宏观调控,而当年的宏观调控与政策导向对于后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与农村改造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考虑到工程机械产业对于城市化建设的相互影响作用,我们需要对国家各个时期的宏观政策进行粗略的回顾,并结合当今的产业实际做一定的思考。
翻看上个世纪90年代初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引发了改革开放的又一轮高潮。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从1992年的42.6%剧增到了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各地区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超过12万个,同比增加11万个。计划总投资38万亿元,同比增长547%。投资过热下的结果便是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加之适逢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过渡期,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通货膨胀率一度达到了13.2%和21.7%。
危机四伏下,中央在1993年下半年雷厉风行地出台了一轮大规模宏观经济调整政策。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国家相关部门实施了“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著名的1994年分税制改革便由此而来。通过强化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发行国债,合理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上,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经过3年的努力,宏观经济在1996年终于实现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
1994年是宏观调控开始的第一年,国家意志对于经济的紧缩,各大工程项目、城市化基础设施停建缓建,不利因素很快传导至工程机械产业。在经济的波动下,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陷入了一个长达7年多的困难时期,期间外资品牌大举进入中国,洋品牌带来的冲击又是雪上加霜。在不利的环境中,中国装载机企业率先发起了绝地反击,90年代赫赫有名的中国装载机“四大家族”柳工、厦工、宜工、成工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产品最早实现突围,不仅突破了外资品牌的夹击,还一举占领了超过一半的国际市场份额。在全世界排名前五位的装载机生产企业中,中国独占了四席。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曾经代表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一面旗帜的产品,在21世纪初期却爆发了剧烈“内讧”。煮豆燃豆萁,为抢占市场份额,中国企业之间不计后果地打响了价格战。
有业内人士曾回忆,那个时候,激烈的价格战带来的微利效应使得一个企业想要立足装载机行业,想要赢利需要每年销售6000台产品,这个数字令人咋舌。现在,曾经显赫一时的成工和宣工已然沦为二线品牌,他们固然有着自身经营等体制的问题,但大环境我们也不得不进行审视和分析。
1996年软着陆后的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开始大幅度回落,国内需求拉动的力度不够,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减缓趋势。为了确保经济增长,国家在1999年增发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通过一系列的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加上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WTO外资热钱涌入中国建设市场。10年一个轮回,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问题,便来到了2004年。
在2004年,国家在充分总结1994年的经验教训后,与上一次宏观调控类似,注重于调控投资和信贷,减少低级工业产能。但是在2004年的调控下,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加大,民营经济、城市化、消费升级、国际产业等综合性因素发挥了作用,短时间内调控效果便发挥了效应,被抬高的钢材、电解铝等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回落,居民消费物价得到稳固。
在这之前,我们知道投资需求热、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热、房地产与城市化建设的过热都可以归类到城市化浪潮这个大的范畴,而且它们几乎都能传导到工程机械行业。2004年之前,工程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拉动下一度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 据统计,2002至2004年行业销量年增长速度高达60%以上,特别是在2003年,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井喷”的行情。工程机械的峰回路转出现在2004年的第二季度,一系列政策出台后,绝大多数工程机械产品的销量出现了快速下降,2004年行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由年初的70%降到了年末的7.43%,全年利润负增长27.76%。
在2004年后,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在面对国内市场与政策调整的适应方式上逐渐走向成熟,产业升级、开拓国际市场逐渐成为行业共识,而且行业已认识到宏观调控与国家建设城市化的潮起潮落基本遵循着一定的经济发展规律。工程机械行业结束了持续几年的“井喷”行情,回归到更为理性的发展轨道。2008年一场类似于1997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再次袭来,著名的4万亿和90年代的两次国家投资潮何其相似,2011大潮退去后,2013年十八大“稳增长”“挤水分”增长便浮出水面。
1994、2004、2014虽然具体细节时间会有偏差,但是一轮又一轮的建设浪潮与城市化浪潮下,危机是工业化生产的一体两面。90年代陷入困境的工程机械产业可以在21世纪初逆势突围,把握住世界装载机市场;21世纪前十年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复杂波动,而三一、中联等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可以在21世纪前十年相交之际主宰世界混凝土机械市场。历史在螺旋上升,无论下一波或者再下一波建设浪潮如何来临,认清现状把握规律,都应该成为行业把握发展设计顶层规划原则中的一个关键。 “蛋糕”还是“鸡肋”
国家对于城镇化建设的巨额投资预期是2013年末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传达给行业的巨大利好,国家宏观调控与建设规划带给行业的周期波动我们可以有过去的参考对象。然而新一轮城镇化袭来,它将具体表现在什么样的方面,对于行业的提振与促进将为几何,还需要从各方面的细节与相关影响因素来评判。
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开始下滑,对关于城镇化的话题能否成为工程机械产业下一轮巨额“蛋糕”的话题便开始不断升温。但是纵观2013年的行业发展,“城镇化”一词颇有画饼充饥的意味,一方面业界期待的各地工程项目大多还处于纸面阶段,一方面是业界各大企业负增长的利润,国内市场的纷繁复杂让业界不断冷却对国内市场的热情,与之相对则是国际化呼声的日益高涨。
国家建设最广泛的市场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增长表现在乡村的改造与城市的生长。评判城镇化市场预期的优劣需要从其概念入手,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学者一般喜欢将城镇化与城市化、都市化混为一谈,但如果按照关键字的英文解释就容易区别,首都是“capital”,城是“city”,城镇是“citiesandtowns”或“town”,城市是“centreofpopulation”、大都市是“metropolis”。这里来看显然“城镇化”一词要晚于“城市化”和“都市化”,这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很多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中国官方口径最终采纳的是“城镇化”,若按英文释义应该是发展中小城市的意思,所以切不可一想到“城镇化”就联想到北京上海的高楼大厦或者是绵延千百里的高速公路。
2013年年末《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上明确了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部署,强调小城镇与中小城市的户籍改革。 《决定》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从这样的描述来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与我们的判断一致,主要是中小城市。同时,中央在对于“城镇化”概念的更深层次的丰富上目的是开创一个“新型城镇化”因而这一轮城镇化建设中着重制度与服务建设,因为城镇化也不仅仅是简单的进城居住,而是生活方式的全面城镇化,涉及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等。户籍制度的改革是“软性”城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软性投资有对硬件基础设施投资的分摊,国家城镇化战略部署的25万亿投资真正落实到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比例仍然未可知。还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在于政府的财力问题,25万亿资金的来源,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也是一个会被漫长讨论的话题。由此来看,这一轮城镇化建设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是真正能吃到嘴里“蛋糕”还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存在着一定的讨论空间。
总的来看,目前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建设仍是工程机械行业的强劲拉动力,无论是轨道交通或是房地产建设均对工程机械有大量的需求。但是经济调整有一定客观规律,国家政策也不再激进刺激,九层楼台起于垒土,城镇化对于工程机械市场的意义既不是鸡肋也不是一口就能吃饱的蛋糕,它可能更像散落在庞大中国各地区的珍珠,等待着更具整合性与系统性的智慧方能一一拾起。
“后市场”的战略契机
国家对于中小城市城镇化建设的侧重,将决定着行业的市场导向。面对中小城市的工程机械市场,是一个相对市场量小且分散的形态。这也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因为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存居住环境所表现的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千年的农耕文明下小农式的生产体制决定了中国人民相对集中而又松散的生活生产方式。
步入现代社会,小农聚合成村落,村落集合成乡镇,在乡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小城市基本延续了旧有的格局。分散的群落对于国家行政能力的落实本身就是一个考验,对于财政和规模力量相对薄弱的一些中小型工程机械企业这将会成为一道门槛。
面对行业的不景气,以及中小城市城镇化市场的复杂性,大型企业凭借规模和财力进行整合地区产业链短期内是明智的。2013年工程机械产业巨头中联重科抛出工业走廊变新型城镇化阵地的新思维,中联重科以长沙为中心一路向西,横穿4个市、12个县市区,在长达267公里的沿线,每隔35公里就布置一个工业园区的做法占领中小城市市场,实现了丰厚的经济价值。中联重科的做法在业界有广泛的代表性,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已经形成了以徐州、长沙、柳州、济宁、厦门、成都、合肥等城市为中心的几大区域性产业集群,构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骨架。这些城市背后是诸多的中小型二三线城市再链接成的纽带,它们立足当地市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助力当地城镇化建设。
然而,固有的占地为王和规模化竞争、价格战竞争等传统节目在当前萧条的市场环境下已逐渐不被业界所接受了。行业为寻求转型升级,进入2013年工程机械“后市场”概念升温。后市场这一概念最早由一家美国汽车公司提出,其原意是指1美元的汽车被销售,就会产生8美元的相关服务市场,之后,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使用。工程机械的后市场,简而言之,就是指工程机械产品生产、销售市场的向后延续,即围绕着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
回到行业在城镇化地域问题上来看,目前我国行业无论各自地域产业链规模还是企业形成的规模都非常可观。但客观来看,中国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更偏远更能深入的地域还非常多。对于“后市场”的开拓,打造品牌形象、服务形象等相关产业链对于进入陌生市场环境,是走好第一步的一个关键的契机。同时在于企业原本所在的地域市场,工程机械后市场丰富的内容,保内服务、维修、零配件生产销售、二手机、租赁以及再制造等都会成为夯实企业产业链根基的重要筹码。
前市场助力行业发展早期,依靠产品与营销创造机会,同时也为后市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后市场的发展为前市场提供强大的售后保障支援,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到销售。无论国际化还是立足国内的建设城镇化,前后市场的相辅相成都会是行业发展的“万金油”,用好万金油则是将两者合理的联系起来。中国行业战略转型,“后市场”将作为一个契机也会成为接下来行业竞逐的关键词。
结语:有人说,世界上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建筑工地上近90%的挖掘机都是外国品牌。现在,中国企业与外国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几乎不存在了”。德国人为缩短这个差距用了50年,日本人用了20年,中国人只用了5年。历史的起起伏伏如同不断加速拍打海岸的浪花,曾经仰望巨人的中国工程机械现在俨然已成为了一个年轻的巨人。年轻的巨人也有年轻的烦恼。因此,想看到未来需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历史隐约能告诉我们,工程机械产业的进步空间依然巨大,建设的浪潮依然汹涌不断。把握住规律,把握住关键,工程机械产业始终会是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