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中国馆建筑外观上以“东方之冠”的主题,主旨为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中国馆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办好上海世博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中国馆,关键是理念。中国馆紧扣"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一主线,通过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生活、城市产业等内容,充分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热爱和平等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关键词:“规”、“回”、“四根方柱”、“木构架”、“斗冠造型”
一、展馆外观特点
中国馆的主要标志性建筑是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凝聚了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标志性中国馆外观。色彩上展馆大面积采用中国红,并作为建筑主色调色彩夺目突出了中国特征。斗冠造型的国家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
二、展馆规格
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等三个部分组成。建筑面积三层,展馆主体共15000平方米。中国馆高约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000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三、展馆性质
中国国家馆将展示主题设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并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4个分项来演绎中国城市发展实践的独特内涵,馆内丰富的展示手段 ,全面、立体地展示了全国各地、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文明和最新的发展成就,让世界人民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这也是设计师主要的设计初衷。
四、馆区概况
中国馆的建筑面积为105879平方米,其结构体系为钢框架剪力墙体系,所用钢材达2.3万吨。中间以四个混凝土核心简作为主要的抗侧力及竖向承载体系,核心简结构标高为68米。每个核心剪接面为18.6米乘以18.6米,相邻核心简外边距约70米,内边距33米;屋顶边长为138米乘138米。
五、展示空间分析
中国馆的设计集建筑语言、视觉符号、文化理念为一体,中国古代智慧在这里得到了现代化的转译和传达。在中国馆组成中,国家馆和地区馆密不可分相互衬托。其整体布局隐喻了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宛如华冠高耸,寓意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地区馆为“地”,水平展开犹如地基延展与下,寓意社泽神州,富蔗四方;33米高的四根方柱之间,铺陈出轩敞开的开放平台,强化了建筑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展现了当代中国有容乃大的自信心,代大型建筑中“如鸟斯革,如犟斯飞”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了创新。在距地面约63米处,被延展成了观景平台,“大屋顶”外轮廓的曲线也被拉直。仰望如九宫格似的平面划分,蕴含了中国古代“九经”、“九纬”的朴素观念;墙体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建筑围墙内敛、封闭的文化思维模式,代之以通透的空间场。墙体外侧的环廊立面,则以古老的纂书字体作为装饰,显得庄严而古朴。周围台阶、曲廊与江南园林小景巧妙融合,形成开放与依托、独立与关联的互动关系,体现了中国哲学中“和谐共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六、展馆整体布局分析
展馆设计分为七个空间,分别为馆围空间、室外展示空间、室内展示空间、销售空间、多媒体演示空间、公共空间、流动空间。其中最为重要的属室内展示空间,中国馆中的国家规划展示馆就是集设计师文化和核心科技理念的集約之地。规划展览馆是国家整体形象的展示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国家建设的沧桑巨变,国家发展的成果和未来趋势。他不仅为城市精细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而是政府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是人们了解国家发展较为直观的途经。
七、展示空间视觉符号
文化符号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并且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企业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八、展馆结构特点
中国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与“回”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原型。“规”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仪式化空间。在象征自然本质的中心对称空间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从而使单个空间演变为有层次递进感的空间序列,这正是故宫中空间秩序的由来。
“回”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非仪式化空间,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体验赋予看似无序的自然山水以结构性的秩序,从而使自然空间升华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华,这正是江南园林的空间秩序。中国馆方案将这两种模式融为一体,在国家馆的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之间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动。
结语:
中国馆同时也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办好上海世博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中国馆,关键是理念。作为世博会主办国建造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期盼。中国馆紧扣"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一主线,通过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生活、城市产业等内容,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热爱和平等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春法.智慧博物馆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01.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1):6-9.
[2]宋新潮.关于智慧博物馆体系建设的思考).中国博物馆.2015(2):12-15.
[3]智慧城市指标体系2.0
[4]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和博物馆评估标准(包括一级馆的标准)
[5]徐卫国,吴刚.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军队院校教学质量评估模型01.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40):53-61.
[6]王莲芬.层次分析法中排序权数的计算方法0I.系统工程理论与实1987,7(2)
[7]王云鹏.基于AHP法的售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1.中国商论,2015(4).
关键词:“规”、“回”、“四根方柱”、“木构架”、“斗冠造型”
一、展馆外观特点
中国馆的主要标志性建筑是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凝聚了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标志性中国馆外观。色彩上展馆大面积采用中国红,并作为建筑主色调色彩夺目突出了中国特征。斗冠造型的国家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
二、展馆规格
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等三个部分组成。建筑面积三层,展馆主体共15000平方米。中国馆高约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000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三、展馆性质
中国国家馆将展示主题设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并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4个分项来演绎中国城市发展实践的独特内涵,馆内丰富的展示手段 ,全面、立体地展示了全国各地、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各具特色的文明和最新的发展成就,让世界人民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这也是设计师主要的设计初衷。
四、馆区概况
中国馆的建筑面积为105879平方米,其结构体系为钢框架剪力墙体系,所用钢材达2.3万吨。中间以四个混凝土核心简作为主要的抗侧力及竖向承载体系,核心简结构标高为68米。每个核心剪接面为18.6米乘以18.6米,相邻核心简外边距约70米,内边距33米;屋顶边长为138米乘138米。
五、展示空间分析
中国馆的设计集建筑语言、视觉符号、文化理念为一体,中国古代智慧在这里得到了现代化的转译和传达。在中国馆组成中,国家馆和地区馆密不可分相互衬托。其整体布局隐喻了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宛如华冠高耸,寓意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地区馆为“地”,水平展开犹如地基延展与下,寓意社泽神州,富蔗四方;33米高的四根方柱之间,铺陈出轩敞开的开放平台,强化了建筑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展现了当代中国有容乃大的自信心,代大型建筑中“如鸟斯革,如犟斯飞”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了创新。在距地面约63米处,被延展成了观景平台,“大屋顶”外轮廓的曲线也被拉直。仰望如九宫格似的平面划分,蕴含了中国古代“九经”、“九纬”的朴素观念;墙体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建筑围墙内敛、封闭的文化思维模式,代之以通透的空间场。墙体外侧的环廊立面,则以古老的纂书字体作为装饰,显得庄严而古朴。周围台阶、曲廊与江南园林小景巧妙融合,形成开放与依托、独立与关联的互动关系,体现了中国哲学中“和谐共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六、展馆整体布局分析
展馆设计分为七个空间,分别为馆围空间、室外展示空间、室内展示空间、销售空间、多媒体演示空间、公共空间、流动空间。其中最为重要的属室内展示空间,中国馆中的国家规划展示馆就是集设计师文化和核心科技理念的集約之地。规划展览馆是国家整体形象的展示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国家建设的沧桑巨变,国家发展的成果和未来趋势。他不仅为城市精细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而是政府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是人们了解国家发展较为直观的途经。
七、展示空间视觉符号
文化符号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并且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企业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八、展馆结构特点
中国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与“回”两部分组成,它们都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原型。“规”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仪式化空间。在象征自然本质的中心对称空间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从而使单个空间演变为有层次递进感的空间序列,这正是故宫中空间秩序的由来。
“回”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非仪式化空间,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体验赋予看似无序的自然山水以结构性的秩序,从而使自然空间升华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华,这正是江南园林的空间秩序。中国馆方案将这两种模式融为一体,在国家馆的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之间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动。
结语:
中国馆同时也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办好上海世博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中国馆,关键是理念。作为世博会主办国建造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期盼。中国馆紧扣"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这一主线,通过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生活、城市产业等内容,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热爱和平等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春法.智慧博物馆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01.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1):6-9.
[2]宋新潮.关于智慧博物馆体系建设的思考).中国博物馆.2015(2):12-15.
[3]智慧城市指标体系2.0
[4]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和博物馆评估标准(包括一级馆的标准)
[5]徐卫国,吴刚.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军队院校教学质量评估模型01.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40):53-61.
[6]王莲芬.层次分析法中排序权数的计算方法0I.系统工程理论与实1987,7(2)
[7]王云鹏.基于AHP法的售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1.中国商论,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