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试验从目前国内外厂家最新农药产品中筛选出适合武陵山区稻纵卷叶螟防治的药剂。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均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防治效果较好,杀虫速效性较好,持效期长达20 d以上,其中以每667 m2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15 mL、每667 m2使用10%甲维·虱螨脲SC90 mL和每667 m2使用5%甲氨基苯甲酸盐SC60 mL的防治效果最佳。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杀虫剂;田间药效;武陵山区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5.001
武陵山区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全年气候温和,昼夜温差较大,雨量充沛,十分适宜稻纵卷叶螟的栖息、繁殖、生长。稻纵卷叶螟在当地每年发生2~3代,特別是7月主害代为害最重,如预防施药不当或不施药,一般水稻卷叶被害率达60%~80%,严重田块达100%。大部分农户对稻纵卷叶螟的预防意识淡薄,习惯见虫打虫,看见田间水稻大量被食时,才开始施药,并且施药次数多、下药重,大量使用高毒农药,甚至给秧叶打死,导致稻谷农药残留多,毒米增多。由于多年来长期使用的杀虫双、毒死蜱、三唑磷、阿维菌素等常规农药,稻纵卷叶螟产生了抗药性,药效持效期短,一季水稻需多次施药,部分农药毒性高、残留多。更严重的是,大量的农药流失使得农业面源污染对水域的污染量越来越大,对有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1]。因此,为了寻求一种高效、低毒环保,药效期长,管得做,管得久,降低劳动力成本的药剂,本试验从目前国内外厂家最新农药产品比较筛选适合武陵山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作物品种及防治对象
供试水稻品种为川华优320香型优质稻品种,由四川华丰公司提供。防治对象为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1.2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设在秀山县清溪场镇三合村,平坝主产粮食区,历年稻纵卷叶螟高发地区。前茬种植油菜。水稻栽方式手工,稀大窝栽培。于2018年4月18日播种,5月20日移栽,试验总面积1 299 m2,土壤肥力中等,施肥水平中等,各小区施肥管理一致。
1.3 试供药剂
20%氯虫苯甲酰胺SC,美国杜邦公司生产;6%甲维·虫螨清SC,广东中迅农化公司生产;10%甲维·虱螨脲SC,广西农喜作物科学公司生产;5%甲氨基苯甲酸盐SC,广西喜作物科学公司生产;1.8%阿维菌素SC,农户市场购买提供;25%甲维·印虫威,农户用市场购买提供。
1.4 试验处理设计
本试验共设7个处理(见表1),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1.9 m2。
1.5 试验方法及条件
结合预报,根据在试验田时时观察,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卵孵高峰期施药。于2018年7月10日10:00—12:00施药,施药器械为PB-16型手动喷雾器,每667 m2兑水
60 kg,进行茎叶均匀喷雾。施药后保浅水层7 d。7月10日施药前,田间水稻进入穗期。施药后10天内气候较温和,降雨较多,白天气温30~34 ℃,夜晚25~28 ℃,共下3次大雨。
1.6 调查内容方法及统计分析法
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调查,每点抽取5丛,共25丛,调查卷叶为害片数及总叶片数。于施药后10天、20天分别调查、记载各调查点新发生的卷叶数和活虫数,与空白对照比较计算卷叶防效和杀虫防效。计算方法:
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1.7 对作物安全性的调查
施药后目测观察各处理区水稻是否有斑点、黄叶、麻叶、矮化、褪绿和畸形等药害现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
从表2可以看出,经DMRT检验,药后10天,每667 m2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15 mL、每667 m2使用10%甲维·虱螨脲SC90 mL和每667 m2使用5%甲氨基苯甲酸盐SC60 mL的保叶效果分别92.35%、95.22%和93.79%,杀虫效果分别93.97%、93.25%和94.17%,显著高于每667 m2使用6%甲维·虫螨清SC90 mL、每667 m2使用1.8%阿維菌素SC120 mL和每667 m2使用25%甲维·印虫威SC24 mL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药后20天,每667 m2使用25%氯虫苯甲酰胺SC15 mL、每667 m2使用8%甲维·虱螨脲SC90 mL和每667 m2使用5%甲氨基苯甲酸盐SC60 mL的保叶效果分别93.38%、94.14%和92.06%,杀虫效果分别92.55%、94.67%和93.43%,显著高于每667 m2使用6%甲维·虫螨清SC90 mL、每667 m2使用1.8%阿维菌素SC120 mL和每667 m2使用25%甲维·印虫威SC24 mL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
1)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2)经DMRT检验,同列数据后大小写英文字母分别表示在1%和5%水平的差异显著性,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2.2 对作物安全性
试验期间经田间观测,施药后供试药剂各处理区水稻植株生长正常,叶色、株高等均无明显异常,均未发现有斑点、黄叶、麻叶、矮化、褪绿和畸形等药害现象,说明各药剂处理对水稻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均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防治效果较好,杀虫速效性较好,持效期长达20 d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水稻、有益昆虫、水生生物等生物安全性较高。其中以每667 m2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15 mL、每667 m2使用10%甲维·虱螨脲SC90 mL和每667 m2使用5%甲氨基苯甲酸盐SC60 mL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佳,适宜施药时期为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以均匀喷雾的方式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世广,花日茂,林华峰,等.几种生物农药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J].农药,2009,48(11):833-835.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杀虫剂;田间药效;武陵山区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5.001
武陵山区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全年气候温和,昼夜温差较大,雨量充沛,十分适宜稻纵卷叶螟的栖息、繁殖、生长。稻纵卷叶螟在当地每年发生2~3代,特別是7月主害代为害最重,如预防施药不当或不施药,一般水稻卷叶被害率达60%~80%,严重田块达100%。大部分农户对稻纵卷叶螟的预防意识淡薄,习惯见虫打虫,看见田间水稻大量被食时,才开始施药,并且施药次数多、下药重,大量使用高毒农药,甚至给秧叶打死,导致稻谷农药残留多,毒米增多。由于多年来长期使用的杀虫双、毒死蜱、三唑磷、阿维菌素等常规农药,稻纵卷叶螟产生了抗药性,药效持效期短,一季水稻需多次施药,部分农药毒性高、残留多。更严重的是,大量的农药流失使得农业面源污染对水域的污染量越来越大,对有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1]。因此,为了寻求一种高效、低毒环保,药效期长,管得做,管得久,降低劳动力成本的药剂,本试验从目前国内外厂家最新农药产品比较筛选适合武陵山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作物品种及防治对象
供试水稻品种为川华优320香型优质稻品种,由四川华丰公司提供。防治对象为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1.2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设在秀山县清溪场镇三合村,平坝主产粮食区,历年稻纵卷叶螟高发地区。前茬种植油菜。水稻栽方式手工,稀大窝栽培。于2018年4月18日播种,5月20日移栽,试验总面积1 299 m2,土壤肥力中等,施肥水平中等,各小区施肥管理一致。
1.3 试供药剂
20%氯虫苯甲酰胺SC,美国杜邦公司生产;6%甲维·虫螨清SC,广东中迅农化公司生产;10%甲维·虱螨脲SC,广西农喜作物科学公司生产;5%甲氨基苯甲酸盐SC,广西喜作物科学公司生产;1.8%阿维菌素SC,农户市场购买提供;25%甲维·印虫威,农户用市场购买提供。
1.4 试验处理设计
本试验共设7个处理(见表1),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1.9 m2。
1.5 试验方法及条件
结合预报,根据在试验田时时观察,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卵孵高峰期施药。于2018年7月10日10:00—12:00施药,施药器械为PB-16型手动喷雾器,每667 m2兑水
60 kg,进行茎叶均匀喷雾。施药后保浅水层7 d。7月10日施药前,田间水稻进入穗期。施药后10天内气候较温和,降雨较多,白天气温30~34 ℃,夜晚25~28 ℃,共下3次大雨。
1.6 调查内容方法及统计分析法
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调查,每点抽取5丛,共25丛,调查卷叶为害片数及总叶片数。于施药后10天、20天分别调查、记载各调查点新发生的卷叶数和活虫数,与空白对照比较计算卷叶防效和杀虫防效。计算方法:
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1.7 对作物安全性的调查
施药后目测观察各处理区水稻是否有斑点、黄叶、麻叶、矮化、褪绿和畸形等药害现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
从表2可以看出,经DMRT检验,药后10天,每667 m2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15 mL、每667 m2使用10%甲维·虱螨脲SC90 mL和每667 m2使用5%甲氨基苯甲酸盐SC60 mL的保叶效果分别92.35%、95.22%和93.79%,杀虫效果分别93.97%、93.25%和94.17%,显著高于每667 m2使用6%甲维·虫螨清SC90 mL、每667 m2使用1.8%阿維菌素SC120 mL和每667 m2使用25%甲维·印虫威SC24 mL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药后20天,每667 m2使用25%氯虫苯甲酰胺SC15 mL、每667 m2使用8%甲维·虱螨脲SC90 mL和每667 m2使用5%甲氨基苯甲酸盐SC60 mL的保叶效果分别93.38%、94.14%和92.06%,杀虫效果分别92.55%、94.67%和93.43%,显著高于每667 m2使用6%甲维·虫螨清SC90 mL、每667 m2使用1.8%阿维菌素SC120 mL和每667 m2使用25%甲维·印虫威SC24 mL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
1)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2)经DMRT检验,同列数据后大小写英文字母分别表示在1%和5%水平的差异显著性,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2.2 对作物安全性
试验期间经田间观测,施药后供试药剂各处理区水稻植株生长正常,叶色、株高等均无明显异常,均未发现有斑点、黄叶、麻叶、矮化、褪绿和畸形等药害现象,说明各药剂处理对水稻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均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防治效果较好,杀虫速效性较好,持效期长达20 d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水稻、有益昆虫、水生生物等生物安全性较高。其中以每667 m2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15 mL、每667 m2使用10%甲维·虱螨脲SC90 mL和每667 m2使用5%甲氨基苯甲酸盐SC60 mL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佳,适宜施药时期为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以均匀喷雾的方式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世广,花日茂,林华峰,等.几种生物农药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J].农药,2009,48(11):83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