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付征南 编译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格局逐渐走向多元化,国际安全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1年“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和跨国威胁已经成为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因素。面对新的挑战,美国海军开始积极实施转型计划,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美国海军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以及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要将其彻底解决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要顺利完成这项艰巨任务,需要动用数量极为庞大的舰船,单凭一国之力根本无法完成,因此美国近年来一直呼吁各国共同组建全球海上安全网络。
“9.11”事件使美国意识到当今的全球安全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促使美国开始参与到全球安全体系的构建中来。在此背景下,美国提议建立一种维护国际安全的新途径,重点解决那些危及自由国家和平与安全的跨国威胁。与恐怖主义相比,跨国威胁的危害更大,因为许多跨国威胁有着相同的根源,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常是盘根错节、紧密相连,对各国间为实现共同繁荣与和平而展开的交流与合作造成了普遍的危害。
为了顺应全新的局面,美国海军重新调整了战略指导方针,将跨国威胁与全球反恐战争、稳定行动、国土防卫以及地区和全球性冲突,一起列为美国海军未来所面临的五大主要任务。未来,美国海军将指挥一支拥有千艘舰船的舰队去应对新的挑战,处理更为复杂的突发性事件,执行范围更为广泛的海上任务。
与以往相比,如今各国的安全都与全球安全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全球化进程不可避免地把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相互依存和互信为基础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国家繁荣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为实现共同的安全,各国必须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促进和巩固全球海上安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因为海上航行自由是任何国家经济保持长期良好发展势头的重要保证。海上安全对于国际贸易、商业和人员流动的正常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维护全球公海、沿海、海湾以及港口地区的安全是各国实现繁荣的基石。同样,任何国家、组织或个人如果宣称要中断、破坏或威胁海上安全,都将被视为是向全球共同利益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对海洋实施有效管辖,保卫各国的海洋利益,使之免受各种威胁的侵害,已经成为世界上所有依靠海上交流来发展经济、维护安全的国家所高度重视的问题。
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各国政治、军事和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得我们必须对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保持高度的关注。加强经济和安全方面的国际合作已是大势所趋。动态的安全前景将更加有赖于各国为了各自的繁荣、安全乃至于全球的稳定而组织起来,在处理地区安全事务中统一协调行动。在许多方面,“全球地域化”这一流行于环保领域里的口号,同样也可以很好地被应用到安全领域中来。各国必须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稳定的安全环境,从而使国家、地区乃至全球都能得以繁荣、有序地发展。
对未来的安全形势做出准确的预测,是个难度极大的挑战,甚至有人认为这是项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许多国家已经发现其安全面临着多种威胁的挑战,这些威胁包括海盗、走私、毒品交易、非法移民、盗窃、贩卖人口和奴隶、环境污染、贸易阻断、武器扩散(包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政治和宗教极端主义以及恐怖主义。这些威胁虽然并不是造成大规模地区或全球性冲突的主要根源,但日益猖獗的海上非法行为日积月累,就会引发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从而对全球经济体中各国的和平与繁荣造成严重的冲击。虽然各国的国情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各国在那些问题是本国最大威胁的认知上,也存有很大分歧,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都无法回避上述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们日前或未来必须要认真应对的挑战。
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海上安全的影响,因此海洋安全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首先目前全球有22亿人居住在距离海岸不到100公里的区域内;其次,广阔的海域内航行着5万多艘大型船只,其运载量占全球运输总量的80%;第三,每年大约有19亿吨的石油运输是通过海运的,约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60%。除此之外,海上游船乘客人数也与日俱增,2004年有1050万人乘坐游轮,比2003年增长了约10%,而2005年游船乘客已突破1100万。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依赖和利用海上运输,所以海上跨国威胁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这些威胁主要包括:
·海盗。他们像城市里的犯罪团伙一样,当政府的行政能力和信任度降低的时候他们就出来大肆谋财害命;
·团伙犯罪。他们把广阔的海域当作他们犯罪和运送赃物的安全温床和高速通道;
·走私贩卖人口。走私贩卖人口是现代版的奴隶贩卖,给受害者及其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和痛苦;
·毒品交易。它是使全球无数青少年身心健康倍受摧残的万恶之首;
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这些跨国威胁都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应该联合濒海国家,建立联合组织以便能够有效地对其加以应对。
加强国际合作刻不容缓
鉴于目前世界海上安全形势每况愈下,有几项紧急措施必须尽快实施。首先,日趋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如今已然成为一个国际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才能加以解决。其次,公海不属于任何国家的主权范围,任何国家都无权将公海上的资源据为己有,并对跨国威胁的主要活动场所——公海海域实施单独的管辖,因此各国只有紧密合作,才能将这些危及全球安全的跨国威胁彻底根除。第三,这样的合作还能在其他突发事件中获益。在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救援行动过程中,众多参与国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所进行的精诚合作获得了圆满的成功。这种国际合作模式为有效地动员国际社会,成立一个应对目前以及未来安全挑战的国际性组织,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
“千舰海军”计划概况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无法单枪匹马地肩负起维护公海安全的职责。这一目标过于庞大,不仅需要将各国的内部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也需要各国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维护海洋安全为目标的平台。事实上,拥有千艘舰船的海军是一个自发的网络系统,它一方面提高了各国保护海洋安全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各国对海上安全监控的敏感程度。如今,这样的一个海上安全网已经初露端倪。在上述那些利害关系和基本原则的驱动下,这一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并朝着自发、有序的方 向继续向前发展。
目前全球几个安全网络体系,如东欧的黑海协调组织,里海的里海护卫队和马六甲海峡的反海盗组织,就是极好的例子。然而,如何将那些独立的国家有效地组织起来,是个极大的难题,不仅要了解这些国家的利益交叉点在哪里,也要清楚他们各自能为这个业已形成的海上安全网络体系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构建一个地区或全球性的海上安全网络,并不一定要千篇一律地遵循某一固定模式。打造一支既能进行远洋作战,又能执行海洋法任务的全能海军,将会在维护海洋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对海上安全有所贡献。
各国海军,毫无疑问既是千舰海军的主要贡献者,也将是其主导者。总的来说,也只有这些海军具备在世界上所有港口、领海以及整个公海海域内展开行动的能力。然而,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其海军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只有当他们自愿地在海上行动中组合在一起时,才能发挥出集体协同行动的优势,从而有利于构建符合各自地区和局部利益的海上安全网络体系。设计一个既能满足各国利益,又能让各国海军自愿加入进来的全球海洋安全网络,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海上安全机制,能够高效地应对未来安全形势下的跨国挑战。 但是,那些自愿加入“千舰海军”计划的国家,其海军舰艇数量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计划的庞大需求,因此还必须将全球范围内的船舶工业包括进来。船舶工业能为全球“邻国监控计划”提供标准化的传感器,志愿加入该计划的国家能够对邻国的安全状况实施监控,一旦发现非正常情况可以及时地向邻国有关当局通报。该计划应用于海上,可以对全球各海域的舰船和人员进行有效的加以利用,使人们能够及时地了解到自身的安全状况。这一模式,不仅可以大大扩大巡逻海域的监视范围,还可以有效地弥补各国及其海军在情报和信息方面的不足。 通过快速便捷的国内海运,美国船舶工业在国家面临突发性危机时,能够及时地加入到国家旗下,因此也可以被纳入到“千舰海军”计划中来。与之相类似的是,民用后备空运部队已经是一支与美国空军并驾齐驱的空中力量,当出现国家紧急情况时,民用后备空运部队可以对民用空中力量进行军事化调度。美国高效的后勤保障能力将为这一模式的顺利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增强盟国应对全球性危机或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私营企业与美国海军所建立的伙伴关系,对美国的造船业来说,也是件颇具意义的大事,可以大大增强美国船舶工业的实力。
美国政府中有些人已经意识到了巡逻舰的重要价值,因为建造大量的巡逻舰,可以以优惠,甚至更低的价格出售给盟国海军,以便增加盟国在海上尤其是偏远海域,建立安全体系所需的舰船数量。这一计划既能有效提升一些弱小国家的海军实力,提高海上安全网中各盟国的协同行动能力,也能对海上安全产生战略性的影响,弥补海上安全中的另一个漏洞,对那些非法或怀有危险目的的海洋开发者产生威慑作用。正如前面探讨的海上高速运输船一样,这些巡逻舰船也能极大地增强美国造船工业基础的实力。
综上所述,这样一个自发性的海上网络所拥有的舰船数量,极有可能远远超过1000艘。同时,我们也支持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舰船加入进来,成为海上安全网络的监控者,从而增强盟国海军对海上危机或突发性事件的反应能力。
“千舰海军”计划目标
“千舰海军”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强化海洋安全,使海洋公共利益能够为各国所共享。海洋安全的最高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海洋意识,强化人们在海洋对本国安全、经济以及环境影响方面的认知;二是强化海军对海上和沿海地区危机或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或许对这种海上安全模式最为简单的理解,就是把安全看成是一种进口或出口商品,即拥有安全的地区向稀缺地区自愿输出安全。事实上,所谓的出口或进口商品,就是海上安全或安全协助,两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海军,都具备在本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以外海域执行任务,维护海上安全的能力,因此完全可以胜任维护公海安全的职责。除此之外,这些海军通常也有能力为其他国家,甚至包括偏远国家提供安全协助。以往,这些国家自愿向那些地理位置重要、面积大或偏远的海域提供安全支持。美军150特遣队在红海以及霍尔木兹海峡所展开的军事行动,北约在地中海地区代号为“积极努力”的军事行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在马六甲海峡的打击海盗行动,就曾在国际上获得过广泛的支持。
除了提高本国领海的安全自由度外,许多国家还可以为那些接受安全援助的国家进一步提供海上安全支持,履行其海域安全职责。这种安全合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打击毒品交易、海盗、人口走私和恐怖主义;执行海洋法任务、建立海洋意识;履行出入境检查和海上缉捕的法律程序;在支援国和受援国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地区海上安全方案,该方案是由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司令法戈上将于2004年4月所提出。
有些国家积极对其他国家进行安全援助的关键,是因为受援国有接受安全援助的意愿。提高各国对本国沿海和领海的安全防护能力,完全符合各国的国家利益。然而,接受安全援助有可能要触及到受援国的主权,因而时常会遭到受援国的抵制,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项极为棘手的难题。盟国、友邦以及其他邻国的斡旋和影响,可以有效地打消受援国的疑虑,从而有利于打破僵局,使受援国乐于接受安全援助。
最后要强调指出的是,美国和美国海军不仅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单独为广阔的大洋提供安全支持或安全援助。一个国家及其海军自愿为公海安全所做的贡献,直接取决于该国在该海域的利益,而且其利益的大小还将对该海域的安全等级起到决定性作用。与之相似的是,应该鼓励那些无法对本国海域实施有效管辖的国家和海军接受安全援助,并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这样做符合他们的利益,并不会削弱或影响他们的主权。
随着体系中成员国执行海洋法的能力、海上封锁能力以及国防力量的不断提高,他们也将为维护公海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当各国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联合起来时,其各自的力量也将会随之而提高。确立地区领导权以及构建互信的伙伴关系,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关键,这一点在帮助伙伴国提高军事装备和军事训练水平的问题上效果尤为明显。如果各国能在处理各自的领海安全问题上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那么国际社会就可以向那些更需要安全援助的国家倾注更多的精力。
结束语
美国和国际社会需要建立“千舰海军”,因为保持海上力量的高适应力、存在力和良好的状态在维护海洋安全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发动战争或进行大规模安全行动相比,各国在保证海上日常安全方面所花费的开支要小得多。
“千舰海军”计划并非是由1000艘悬挂美国国旗的老旧舰船组成,而是由自由国家联合起来发挥集体力量,所自愿组成的一个全球海上安全网络,它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各国海上安全的等级。美国海军将在其中扮演极为特殊的角色,不仅将为全球联合舰队招募伙伴国,也将进一步地把全球造船工业中的龙头企业吸纳进来,但是如果没有那些濒海国家的强力和持续性的支持,美国海军也将孤氏掌难鸣,难以有所作为。这个全球安全体系不仅可以提高海上安全水平,而且还能有助于推动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发展。最终,成员国能各自从安全环境的改善中受益,而且这种全球联合也将会大大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威胁,因为“千舰海军”将时刻密切监视全球海域的风吹草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格局逐渐走向多元化,国际安全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1年“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和跨国威胁已经成为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因素。面对新的挑战,美国海军开始积极实施转型计划,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美国海军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以及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要将其彻底解决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要顺利完成这项艰巨任务,需要动用数量极为庞大的舰船,单凭一国之力根本无法完成,因此美国近年来一直呼吁各国共同组建全球海上安全网络。
“9.11”事件使美国意识到当今的全球安全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促使美国开始参与到全球安全体系的构建中来。在此背景下,美国提议建立一种维护国际安全的新途径,重点解决那些危及自由国家和平与安全的跨国威胁。与恐怖主义相比,跨国威胁的危害更大,因为许多跨国威胁有着相同的根源,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常是盘根错节、紧密相连,对各国间为实现共同繁荣与和平而展开的交流与合作造成了普遍的危害。
为了顺应全新的局面,美国海军重新调整了战略指导方针,将跨国威胁与全球反恐战争、稳定行动、国土防卫以及地区和全球性冲突,一起列为美国海军未来所面临的五大主要任务。未来,美国海军将指挥一支拥有千艘舰船的舰队去应对新的挑战,处理更为复杂的突发性事件,执行范围更为广泛的海上任务。
与以往相比,如今各国的安全都与全球安全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全球化进程不可避免地把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相互依存和互信为基础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国家繁荣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为实现共同的安全,各国必须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促进和巩固全球海上安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因为海上航行自由是任何国家经济保持长期良好发展势头的重要保证。海上安全对于国际贸易、商业和人员流动的正常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维护全球公海、沿海、海湾以及港口地区的安全是各国实现繁荣的基石。同样,任何国家、组织或个人如果宣称要中断、破坏或威胁海上安全,都将被视为是向全球共同利益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对海洋实施有效管辖,保卫各国的海洋利益,使之免受各种威胁的侵害,已经成为世界上所有依靠海上交流来发展经济、维护安全的国家所高度重视的问题。
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各国政治、军事和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得我们必须对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保持高度的关注。加强经济和安全方面的国际合作已是大势所趋。动态的安全前景将更加有赖于各国为了各自的繁荣、安全乃至于全球的稳定而组织起来,在处理地区安全事务中统一协调行动。在许多方面,“全球地域化”这一流行于环保领域里的口号,同样也可以很好地被应用到安全领域中来。各国必须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稳定的安全环境,从而使国家、地区乃至全球都能得以繁荣、有序地发展。
对未来的安全形势做出准确的预测,是个难度极大的挑战,甚至有人认为这是项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许多国家已经发现其安全面临着多种威胁的挑战,这些威胁包括海盗、走私、毒品交易、非法移民、盗窃、贩卖人口和奴隶、环境污染、贸易阻断、武器扩散(包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政治和宗教极端主义以及恐怖主义。这些威胁虽然并不是造成大规模地区或全球性冲突的主要根源,但日益猖獗的海上非法行为日积月累,就会引发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从而对全球经济体中各国的和平与繁荣造成严重的冲击。虽然各国的国情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各国在那些问题是本国最大威胁的认知上,也存有很大分歧,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都无法回避上述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们日前或未来必须要认真应对的挑战。
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海上安全的影响,因此海洋安全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首先目前全球有22亿人居住在距离海岸不到100公里的区域内;其次,广阔的海域内航行着5万多艘大型船只,其运载量占全球运输总量的80%;第三,每年大约有19亿吨的石油运输是通过海运的,约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60%。除此之外,海上游船乘客人数也与日俱增,2004年有1050万人乘坐游轮,比2003年增长了约10%,而2005年游船乘客已突破1100万。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依赖和利用海上运输,所以海上跨国威胁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这些威胁主要包括:
·海盗。他们像城市里的犯罪团伙一样,当政府的行政能力和信任度降低的时候他们就出来大肆谋财害命;
·团伙犯罪。他们把广阔的海域当作他们犯罪和运送赃物的安全温床和高速通道;
·走私贩卖人口。走私贩卖人口是现代版的奴隶贩卖,给受害者及其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和痛苦;
·毒品交易。它是使全球无数青少年身心健康倍受摧残的万恶之首;
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这些跨国威胁都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应该联合濒海国家,建立联合组织以便能够有效地对其加以应对。
加强国际合作刻不容缓
鉴于目前世界海上安全形势每况愈下,有几项紧急措施必须尽快实施。首先,日趋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如今已然成为一个国际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才能加以解决。其次,公海不属于任何国家的主权范围,任何国家都无权将公海上的资源据为己有,并对跨国威胁的主要活动场所——公海海域实施单独的管辖,因此各国只有紧密合作,才能将这些危及全球安全的跨国威胁彻底根除。第三,这样的合作还能在其他突发事件中获益。在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救援行动过程中,众多参与国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所进行的精诚合作获得了圆满的成功。这种国际合作模式为有效地动员国际社会,成立一个应对目前以及未来安全挑战的国际性组织,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例。
“千舰海军”计划概况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无法单枪匹马地肩负起维护公海安全的职责。这一目标过于庞大,不仅需要将各国的内部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也需要各国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维护海洋安全为目标的平台。事实上,拥有千艘舰船的海军是一个自发的网络系统,它一方面提高了各国保护海洋安全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各国对海上安全监控的敏感程度。如今,这样的一个海上安全网已经初露端倪。在上述那些利害关系和基本原则的驱动下,这一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并朝着自发、有序的方 向继续向前发展。
目前全球几个安全网络体系,如东欧的黑海协调组织,里海的里海护卫队和马六甲海峡的反海盗组织,就是极好的例子。然而,如何将那些独立的国家有效地组织起来,是个极大的难题,不仅要了解这些国家的利益交叉点在哪里,也要清楚他们各自能为这个业已形成的海上安全网络体系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构建一个地区或全球性的海上安全网络,并不一定要千篇一律地遵循某一固定模式。打造一支既能进行远洋作战,又能执行海洋法任务的全能海军,将会在维护海洋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对海上安全有所贡献。
各国海军,毫无疑问既是千舰海军的主要贡献者,也将是其主导者。总的来说,也只有这些海军具备在世界上所有港口、领海以及整个公海海域内展开行动的能力。然而,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其海军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只有当他们自愿地在海上行动中组合在一起时,才能发挥出集体协同行动的优势,从而有利于构建符合各自地区和局部利益的海上安全网络体系。设计一个既能满足各国利益,又能让各国海军自愿加入进来的全球海洋安全网络,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海上安全机制,能够高效地应对未来安全形势下的跨国挑战。 但是,那些自愿加入“千舰海军”计划的国家,其海军舰艇数量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计划的庞大需求,因此还必须将全球范围内的船舶工业包括进来。船舶工业能为全球“邻国监控计划”提供标准化的传感器,志愿加入该计划的国家能够对邻国的安全状况实施监控,一旦发现非正常情况可以及时地向邻国有关当局通报。该计划应用于海上,可以对全球各海域的舰船和人员进行有效的加以利用,使人们能够及时地了解到自身的安全状况。这一模式,不仅可以大大扩大巡逻海域的监视范围,还可以有效地弥补各国及其海军在情报和信息方面的不足。 通过快速便捷的国内海运,美国船舶工业在国家面临突发性危机时,能够及时地加入到国家旗下,因此也可以被纳入到“千舰海军”计划中来。与之相类似的是,民用后备空运部队已经是一支与美国空军并驾齐驱的空中力量,当出现国家紧急情况时,民用后备空运部队可以对民用空中力量进行军事化调度。美国高效的后勤保障能力将为这一模式的顺利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增强盟国应对全球性危机或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私营企业与美国海军所建立的伙伴关系,对美国的造船业来说,也是件颇具意义的大事,可以大大增强美国船舶工业的实力。
美国政府中有些人已经意识到了巡逻舰的重要价值,因为建造大量的巡逻舰,可以以优惠,甚至更低的价格出售给盟国海军,以便增加盟国在海上尤其是偏远海域,建立安全体系所需的舰船数量。这一计划既能有效提升一些弱小国家的海军实力,提高海上安全网中各盟国的协同行动能力,也能对海上安全产生战略性的影响,弥补海上安全中的另一个漏洞,对那些非法或怀有危险目的的海洋开发者产生威慑作用。正如前面探讨的海上高速运输船一样,这些巡逻舰船也能极大地增强美国造船工业基础的实力。
综上所述,这样一个自发性的海上网络所拥有的舰船数量,极有可能远远超过1000艘。同时,我们也支持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舰船加入进来,成为海上安全网络的监控者,从而增强盟国海军对海上危机或突发性事件的反应能力。
“千舰海军”计划目标
“千舰海军”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强化海洋安全,使海洋公共利益能够为各国所共享。海洋安全的最高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海洋意识,强化人们在海洋对本国安全、经济以及环境影响方面的认知;二是强化海军对海上和沿海地区危机或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或许对这种海上安全模式最为简单的理解,就是把安全看成是一种进口或出口商品,即拥有安全的地区向稀缺地区自愿输出安全。事实上,所谓的出口或进口商品,就是海上安全或安全协助,两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海军,都具备在本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以外海域执行任务,维护海上安全的能力,因此完全可以胜任维护公海安全的职责。除此之外,这些海军通常也有能力为其他国家,甚至包括偏远国家提供安全协助。以往,这些国家自愿向那些地理位置重要、面积大或偏远的海域提供安全支持。美军150特遣队在红海以及霍尔木兹海峡所展开的军事行动,北约在地中海地区代号为“积极努力”的军事行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在马六甲海峡的打击海盗行动,就曾在国际上获得过广泛的支持。
除了提高本国领海的安全自由度外,许多国家还可以为那些接受安全援助的国家进一步提供海上安全支持,履行其海域安全职责。这种安全合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打击毒品交易、海盗、人口走私和恐怖主义;执行海洋法任务、建立海洋意识;履行出入境检查和海上缉捕的法律程序;在支援国和受援国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地区海上安全方案,该方案是由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司令法戈上将于2004年4月所提出。
有些国家积极对其他国家进行安全援助的关键,是因为受援国有接受安全援助的意愿。提高各国对本国沿海和领海的安全防护能力,完全符合各国的国家利益。然而,接受安全援助有可能要触及到受援国的主权,因而时常会遭到受援国的抵制,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项极为棘手的难题。盟国、友邦以及其他邻国的斡旋和影响,可以有效地打消受援国的疑虑,从而有利于打破僵局,使受援国乐于接受安全援助。
最后要强调指出的是,美国和美国海军不仅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单独为广阔的大洋提供安全支持或安全援助。一个国家及其海军自愿为公海安全所做的贡献,直接取决于该国在该海域的利益,而且其利益的大小还将对该海域的安全等级起到决定性作用。与之相似的是,应该鼓励那些无法对本国海域实施有效管辖的国家和海军接受安全援助,并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这样做符合他们的利益,并不会削弱或影响他们的主权。
随着体系中成员国执行海洋法的能力、海上封锁能力以及国防力量的不断提高,他们也将为维护公海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当各国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联合起来时,其各自的力量也将会随之而提高。确立地区领导权以及构建互信的伙伴关系,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关键,这一点在帮助伙伴国提高军事装备和军事训练水平的问题上效果尤为明显。如果各国能在处理各自的领海安全问题上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那么国际社会就可以向那些更需要安全援助的国家倾注更多的精力。
结束语
美国和国际社会需要建立“千舰海军”,因为保持海上力量的高适应力、存在力和良好的状态在维护海洋安全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发动战争或进行大规模安全行动相比,各国在保证海上日常安全方面所花费的开支要小得多。
“千舰海军”计划并非是由1000艘悬挂美国国旗的老旧舰船组成,而是由自由国家联合起来发挥集体力量,所自愿组成的一个全球海上安全网络,它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各国海上安全的等级。美国海军将在其中扮演极为特殊的角色,不仅将为全球联合舰队招募伙伴国,也将进一步地把全球造船工业中的龙头企业吸纳进来,但是如果没有那些濒海国家的强力和持续性的支持,美国海军也将孤氏掌难鸣,难以有所作为。这个全球安全体系不仅可以提高海上安全水平,而且还能有助于推动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发展。最终,成员国能各自从安全环境的改善中受益,而且这种全球联合也将会大大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威胁,因为“千舰海军”将时刻密切监视全球海域的风吹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