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华裔青少年来说,由于祖籍上的同源以及中华文化传统、习俗在居住国当地的传承,他们形成了与其祖籍国相关的祖籍记忆(P. Connerton)[1]。基于这种记忆,他们承认自身和祖籍国有一种象征性的联系,并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持续表达对这种记忆所蕴含的某些文化特征的认同。但是,在海外华裔青少年的成长历程中,受所在国的教育与文化影响,对祖籍国的认同逐步减弱。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针对世界多个国家和区域的华裔青少年展开问卷调查,分析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认同感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助力涉侨部门更有针对性地在海外开展华文教育。
关键词:华裔青少年;祖籍国;认同感;华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7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7-0107-03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华裔青少年是未来海外华人社会的中坚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华文教育,增进他们对祖(籍)国的了解和认同,强化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特性,将为未来华人社会培养更宏大的友好力量,涵养侨力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设计中的分级目的调查方法。将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的认同感维度划分为中国文化认同、政治身份认同、社会关系认同、习俗认同、宗教信仰认同五个方面,并为相应的认同方式设计了具体的问题,找到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认同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影响因素关联分析,指出华文教育成效的显著、次要及不显著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地推进海外华文教育提供决策依据。
2 认同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为了使研究对象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区域,本课题在两年的时间里相继对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华裔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整个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从调查内容上来看,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华裔青少年的背景信息、汉语水平、中华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历史和人物、中华传统习俗、家庭观、道德伦理、价值取向与宗教信仰等信息。
在问卷测试阶段,本文选取了小范围的华裔青少年群体进行调查,以期完善该调查问卷。经过这一阶段的测试之后,问卷中的一些问题(如指导语的清晰度、问题形式的复杂度)都得到了相应的处理。
从问卷回收情况上看,整体情况较好。调查问卷总共发放207份,有效回收问卷182份,回收率达到87.9%。具体来说,在东南亚等国共发放了101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86份,回收率达到85.1%;在加拿大发放了36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31份,回收率达到86.1%;在澳大利亚总共发放了70份,有效回收问卷65份,回收率达到92.9%。因此,问卷发放的数量以及回收率已经达到統计分析的要求,所得结论具有可靠性。
2.2 调查信息的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难免出现受调查者有意或无意漏填的数据,如放弃这份问卷将损失大量有用信息,本文应用了Qian(2009)提出的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Markov Chain-Monte Carlo,MCMC)的缺失数据补充(missing data imputation)方法,通过问卷中其它已填写的数据对缺失数据进行估计,使问卷完整。
接下来,分别从受调查者的个体特征、态度倾向以及个体特征与态度倾向的关系等角度来进行统计分析。
2.2.1个体特征
绝大部分被调查者的年龄处于8-24岁,其中13-18岁的人最多,占到总体的53.8%,而24-28岁的样本占比很小,这样的年龄分布已经达到本文此次对调查对象研究的要求。相应的,教育程度处于初中和高中的人占到了70%左右,这与13-18岁年龄段基本吻合,从一个角度印证了数据的可信性。
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来过中国,仅有1.6%的人没有来过,而来过5次以上的人达到了总体的一半以上。83.5%的人喜欢吃中餐,这反映了中餐在华人群体中受欢迎程度很高。从婚姻观念上看,有超过70%的人并不排斥与非华裔的人结婚,说明新成长的这批华裔青少年在伦理观念上开放度较高,交往范围不仅限于同类群体。华人父母绝大多数支持子女学习中国文化,比例已经达到96.7%。在海外,这些华人家庭同样看重这一传统节日,调查的数据显示所有家庭均通过各种形式来庆祝春节,如全家一起吃午饭、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贴对联与相互拜年等等。华人家庭有12.6%居住在华人街区,而67.6%的家庭是与当地人混居,说明华人已经较好地融入了所在国的生活环境。
生肖属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华裔青少年有90.7%的比例知道自己的生肖属相,这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此外,这些被调查者在学习汉语课程之前都有一定的汉语功底,65.9%的人能听懂中文或是进行简单的汉语交流,也有一部分群体的汉语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准。
在对他们最喜欢的中国城市的调查中,上海和北京的得票率最高,达到了43票和26票,一些经济文化对外交流频繁、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广州、深圳、厦门等也很受华裔青少年的欢迎,还有一部分是旅游型古城或景色较好的旅游城市,如西安、丽江、九寨沟等。
2.2.2 态度倾向
为衡量海外华裔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我们从中国文化认同、政治身份认同、社会关系认同、习俗认同和宗教信仰认同五个方面分别加以阐释。
从总体上看,在是否喜欢中国文化的问题上,63.7%的人选择了喜欢,占总体的近三分之二,不喜欢的只占4.9%,说明从个人情感来看,中国文化还是受到大部分华裔青少年的青睐,反映了新成长这批华裔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较高。有关是否对自己的华裔身份感到自豪,也有近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拥有这种自豪感,没想法的则大约占到了三分之一,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华裔身份没有自豪感,这反映了华裔青少年对自己的政治身份认同感也较高。在习俗认同问题上,55.5%的人看过中医,93.4%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习俗,这表明中华传统习俗受到华裔青少年的很大重视。宗教信仰认同对应的问题是“熟知的中华民族民间信仰”,我们通过这种熟知的信仰个数来体现认同感的强烈程度,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熟知2-3个中华民族民间信仰,不熟知的比例很小,这说明华裔青少年对中国本土民间信仰认同感较高。 2.3 华裔青少年认同感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
本文使用离散模型中的多元logistic模型处理前一种情况,对后一种情况应用计数模型中的泊松模型。接下来,简单介绍这两种统计模型。
2.3.1 logistic模型
logistic模型以其在处理离散选择问题上的优势,在医学、社会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涉及的认同感因素分析本质上也是一个离散选择问题,因此本文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2]。
2.3.2 泊松模型
在统计调查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计数变量,如家庭生育孩子数量、公司申请的专利数量。若将这些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寻找它们的影响因素,则需要使用另一类统计模型——离散计数数据模型,泊松回归模型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被解释变量Y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该模型形式为:
P(Y=k|X)=exp(-exp(bX))exp(kbX)/k!
其中,X为解释变量,b为回归系数,k为被解释变量Y的取值。
2.4 结果分析
通过logistic模型和泊松模型,本文寻找到了显著影响华裔青少年中国文化认同、政治身份认同、社会关系认同、习俗认同以及宗教信仰认同的因素。
选取是否喜欢中国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衡量变量,通过有序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受到华裔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构成、到过中国的次数、父母对孩子学习中国文化的支持力度以及华裔家庭对春节的重视程度的显著影响。具体来说,华裔青少年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越强,说明随着调查对象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增多,对中国文化的归属感就会越强;生活在父母都是华人家庭的青少年比只有一个华人父母家庭中的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显著更高;随着到中国次数的增加,华裔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也会加强,说明要想产生对一种文化的认同,接触与认识这种文化是很关键的因素;父母对孩子学习中国文化的支持力度越大,也會增强华裔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同时,家庭对庆祝春节越重视,华裔青少年对中国文化认同度越高。
选取了是否为自身的华裔身份感到自豪骄傲作为华裔政治身份认同的衡量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自身受教育程度、家庭构成、到过中国的次数、父母对孩子学习中国文化的支持力度以及学汉语课程之前的汉语水平都会显著影响华裔青少年对华裔政治身份的认同感。
在习俗认同上本文选取了是否看过中医和是否认为应该保持传统文化习俗作为衡量变量,logistic回归发现,家庭对春节的重视程度这个变量会显著影响华裔青少年对习俗的认同,而到过中国的次数、是否经常去“唐人街”和“中国城”会显著影响华裔青少年对看中医的态度,到过中国的次数越多、去“唐人街”和“中国城”越频繁,其对中国习俗认同就会越强。学习汉语的时间这个变量会显著影响华裔青少年对中国习俗的认同度,年龄越大,这种认同度越高。
3 提高华裔青少年祖籍国认同感的对策建议
3.1 明确华文教育的定位和价值取向,建立华文教育完整的框架体系
华文教育的理念、定位和价值取向,应适应当代多元文化社会的实际需求,并积极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才能更好地得到所在国政府和各族裔人民的认可。
华文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又是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过去少有人就这门学科进行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建议国内侨务部门或基地院校,就华文教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根据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实际需求,科学地设置华文教育课程体系。
3.2 注重华裔青少年参与式体验,提升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的认同感
3.2.1 加大“请进来”参加夏(冬)令营力度
在调查结果分析中,本文可以清楚的看到,华裔青少年到过中国的次数越多,对祖籍国的认同感就越强。因此,建议国内涉侨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力度邀请华裔青少年回到中国参加夏(冬)令营的方式,在夏(冬)令营活动举办过程中,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广大的华裔青少年在活动期间,多走走、多看看,亲身感受祖籍国多彩绚丽的中华文化、亲身体验祖籍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以增强其民族认同感。
3.2.2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海外华侨华人家庭中,尽量鼓励家庭成员之间使用汉语交流,观看中文电视,过传统的中国节日,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本民族的语言不排斥,进一步了解祖籍国历史文化。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华侨华人为祖籍国的发展变化感到自豪,这也为父母鼓励子女学习中文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2.3 鼓励海外华人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
建议海外华人社团尽可能在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举办活动,或者在华人社区举办一些文体活动,邀请华裔青少年参与其中,通过“传帮带”的形式,逐步提升华裔青少年对社团工作的认可与支持,也为培养未来华社中坚力量奠定基础。
3.3 鼓励政府与民间多种力量参与,积极推动华文教育健康发展
3.3.1 加大华文师资培训的力度
为了解决师资荒的问题,许多华校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例如菲律宾华校采取引进“华语教学督导”及“汉语教师自愿者”的方法,再配合培训本地教师的方式,双管齐下[3]。
对现有华文教师的培训,应该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进行。一是短期培训,可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做法。“请进来”主要是对较高层次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年轻的,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将来可成为业务骨干的教师。
3.3.2 编写适合当地的华文教材
一是应大力发展“本土化”教材。为此,应注意华裔学生的语言实际及其汉语学习的规律,选材时既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心态和情感取向,同时应注意选取与当地实际社会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内容;关于词汇和汉字,难度上,不必拘泥于各类《等级大纲》。二是教材的定位不同,编写的内容和体例也就不一样。教材应根据不同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的需要进行编写,如基础性教材、实用性教材、专业性教材等等。此外,还应注意开发一些综合性的教材;三是教材与教师手册、作业、练习簿配套,有助于老师备课和辅导学生;在形式方面,插图要丰富、美观,甚至可穿插游戏、手工折纸等,来吸引儿童的兴趣。四是教材的编写应由海内外人士合作完成。
3.3.3 扩大海外媒体宣传,多渠道传播中华文化
目前,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单独设置中文台,中文台受众面较窄。因此,建议国内较有实力新闻媒体拓展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渠道,借助新媒体、网络媒体的力量,做好文化内涵发掘,编排形式多样的节目,吸引海外华裔青少年更多的关注中国,了解和喜爱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P.Connerton,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黄爽,安胜利.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1,14(6):548-549.
[3]匡腊英,张娜.菲律宾华裔青少年语言使用调查研究及华文教育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2:133-136.
(编辑:杨梅)
关键词:华裔青少年;祖籍国;认同感;华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7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7-0107-03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华裔青少年是未来海外华人社会的中坚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华文教育,增进他们对祖(籍)国的了解和认同,强化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特性,将为未来华人社会培养更宏大的友好力量,涵养侨力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设计中的分级目的调查方法。将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的认同感维度划分为中国文化认同、政治身份认同、社会关系认同、习俗认同、宗教信仰认同五个方面,并为相应的认同方式设计了具体的问题,找到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认同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影响因素关联分析,指出华文教育成效的显著、次要及不显著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地推进海外华文教育提供决策依据。
2 认同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为了使研究对象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区域,本课题在两年的时间里相继对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华裔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整个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从调查内容上来看,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华裔青少年的背景信息、汉语水平、中华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历史和人物、中华传统习俗、家庭观、道德伦理、价值取向与宗教信仰等信息。
在问卷测试阶段,本文选取了小范围的华裔青少年群体进行调查,以期完善该调查问卷。经过这一阶段的测试之后,问卷中的一些问题(如指导语的清晰度、问题形式的复杂度)都得到了相应的处理。
从问卷回收情况上看,整体情况较好。调查问卷总共发放207份,有效回收问卷182份,回收率达到87.9%。具体来说,在东南亚等国共发放了101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86份,回收率达到85.1%;在加拿大发放了36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31份,回收率达到86.1%;在澳大利亚总共发放了70份,有效回收问卷65份,回收率达到92.9%。因此,问卷发放的数量以及回收率已经达到統计分析的要求,所得结论具有可靠性。
2.2 调查信息的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难免出现受调查者有意或无意漏填的数据,如放弃这份问卷将损失大量有用信息,本文应用了Qian(2009)提出的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Markov Chain-Monte Carlo,MCMC)的缺失数据补充(missing data imputation)方法,通过问卷中其它已填写的数据对缺失数据进行估计,使问卷完整。
接下来,分别从受调查者的个体特征、态度倾向以及个体特征与态度倾向的关系等角度来进行统计分析。
2.2.1个体特征
绝大部分被调查者的年龄处于8-24岁,其中13-18岁的人最多,占到总体的53.8%,而24-28岁的样本占比很小,这样的年龄分布已经达到本文此次对调查对象研究的要求。相应的,教育程度处于初中和高中的人占到了70%左右,这与13-18岁年龄段基本吻合,从一个角度印证了数据的可信性。
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来过中国,仅有1.6%的人没有来过,而来过5次以上的人达到了总体的一半以上。83.5%的人喜欢吃中餐,这反映了中餐在华人群体中受欢迎程度很高。从婚姻观念上看,有超过70%的人并不排斥与非华裔的人结婚,说明新成长的这批华裔青少年在伦理观念上开放度较高,交往范围不仅限于同类群体。华人父母绝大多数支持子女学习中国文化,比例已经达到96.7%。在海外,这些华人家庭同样看重这一传统节日,调查的数据显示所有家庭均通过各种形式来庆祝春节,如全家一起吃午饭、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贴对联与相互拜年等等。华人家庭有12.6%居住在华人街区,而67.6%的家庭是与当地人混居,说明华人已经较好地融入了所在国的生活环境。
生肖属相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华裔青少年有90.7%的比例知道自己的生肖属相,这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此外,这些被调查者在学习汉语课程之前都有一定的汉语功底,65.9%的人能听懂中文或是进行简单的汉语交流,也有一部分群体的汉语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准。
在对他们最喜欢的中国城市的调查中,上海和北京的得票率最高,达到了43票和26票,一些经济文化对外交流频繁、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如广州、深圳、厦门等也很受华裔青少年的欢迎,还有一部分是旅游型古城或景色较好的旅游城市,如西安、丽江、九寨沟等。
2.2.2 态度倾向
为衡量海外华裔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我们从中国文化认同、政治身份认同、社会关系认同、习俗认同和宗教信仰认同五个方面分别加以阐释。
从总体上看,在是否喜欢中国文化的问题上,63.7%的人选择了喜欢,占总体的近三分之二,不喜欢的只占4.9%,说明从个人情感来看,中国文化还是受到大部分华裔青少年的青睐,反映了新成长这批华裔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较高。有关是否对自己的华裔身份感到自豪,也有近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拥有这种自豪感,没想法的则大约占到了三分之一,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华裔身份没有自豪感,这反映了华裔青少年对自己的政治身份认同感也较高。在习俗认同问题上,55.5%的人看过中医,93.4%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习俗,这表明中华传统习俗受到华裔青少年的很大重视。宗教信仰认同对应的问题是“熟知的中华民族民间信仰”,我们通过这种熟知的信仰个数来体现认同感的强烈程度,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熟知2-3个中华民族民间信仰,不熟知的比例很小,这说明华裔青少年对中国本土民间信仰认同感较高。 2.3 华裔青少年认同感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
本文使用离散模型中的多元logistic模型处理前一种情况,对后一种情况应用计数模型中的泊松模型。接下来,简单介绍这两种统计模型。
2.3.1 logistic模型
logistic模型以其在处理离散选择问题上的优势,在医学、社会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涉及的认同感因素分析本质上也是一个离散选择问题,因此本文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2]。
2.3.2 泊松模型
在统计调查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计数变量,如家庭生育孩子数量、公司申请的专利数量。若将这些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寻找它们的影响因素,则需要使用另一类统计模型——离散计数数据模型,泊松回归模型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被解释变量Y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该模型形式为:
P(Y=k|X)=exp(-exp(bX))exp(kbX)/k!
其中,X为解释变量,b为回归系数,k为被解释变量Y的取值。
2.4 结果分析
通过logistic模型和泊松模型,本文寻找到了显著影响华裔青少年中国文化认同、政治身份认同、社会关系认同、习俗认同以及宗教信仰认同的因素。
选取是否喜欢中国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衡量变量,通过有序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受到华裔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构成、到过中国的次数、父母对孩子学习中国文化的支持力度以及华裔家庭对春节的重视程度的显著影响。具体来说,华裔青少年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越强,说明随着调查对象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增多,对中国文化的归属感就会越强;生活在父母都是华人家庭的青少年比只有一个华人父母家庭中的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显著更高;随着到中国次数的增加,华裔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也会加强,说明要想产生对一种文化的认同,接触与认识这种文化是很关键的因素;父母对孩子学习中国文化的支持力度越大,也會增强华裔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同时,家庭对庆祝春节越重视,华裔青少年对中国文化认同度越高。
选取了是否为自身的华裔身份感到自豪骄傲作为华裔政治身份认同的衡量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自身受教育程度、家庭构成、到过中国的次数、父母对孩子学习中国文化的支持力度以及学汉语课程之前的汉语水平都会显著影响华裔青少年对华裔政治身份的认同感。
在习俗认同上本文选取了是否看过中医和是否认为应该保持传统文化习俗作为衡量变量,logistic回归发现,家庭对春节的重视程度这个变量会显著影响华裔青少年对习俗的认同,而到过中国的次数、是否经常去“唐人街”和“中国城”会显著影响华裔青少年对看中医的态度,到过中国的次数越多、去“唐人街”和“中国城”越频繁,其对中国习俗认同就会越强。学习汉语的时间这个变量会显著影响华裔青少年对中国习俗的认同度,年龄越大,这种认同度越高。
3 提高华裔青少年祖籍国认同感的对策建议
3.1 明确华文教育的定位和价值取向,建立华文教育完整的框架体系
华文教育的理念、定位和价值取向,应适应当代多元文化社会的实际需求,并积极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才能更好地得到所在国政府和各族裔人民的认可。
华文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又是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过去少有人就这门学科进行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建议国内侨务部门或基地院校,就华文教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根据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实际需求,科学地设置华文教育课程体系。
3.2 注重华裔青少年参与式体验,提升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的认同感
3.2.1 加大“请进来”参加夏(冬)令营力度
在调查结果分析中,本文可以清楚的看到,华裔青少年到过中国的次数越多,对祖籍国的认同感就越强。因此,建议国内涉侨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力度邀请华裔青少年回到中国参加夏(冬)令营的方式,在夏(冬)令营活动举办过程中,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广大的华裔青少年在活动期间,多走走、多看看,亲身感受祖籍国多彩绚丽的中华文化、亲身体验祖籍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以增强其民族认同感。
3.2.2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海外华侨华人家庭中,尽量鼓励家庭成员之间使用汉语交流,观看中文电视,过传统的中国节日,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华裔青少年对祖籍国本民族的语言不排斥,进一步了解祖籍国历史文化。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华侨华人为祖籍国的发展变化感到自豪,这也为父母鼓励子女学习中文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2.3 鼓励海外华人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
建议海外华人社团尽可能在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举办活动,或者在华人社区举办一些文体活动,邀请华裔青少年参与其中,通过“传帮带”的形式,逐步提升华裔青少年对社团工作的认可与支持,也为培养未来华社中坚力量奠定基础。
3.3 鼓励政府与民间多种力量参与,积极推动华文教育健康发展
3.3.1 加大华文师资培训的力度
为了解决师资荒的问题,许多华校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例如菲律宾华校采取引进“华语教学督导”及“汉语教师自愿者”的方法,再配合培训本地教师的方式,双管齐下[3]。
对现有华文教师的培训,应该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进行。一是短期培训,可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做法。“请进来”主要是对较高层次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年轻的,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将来可成为业务骨干的教师。
3.3.2 编写适合当地的华文教材
一是应大力发展“本土化”教材。为此,应注意华裔学生的语言实际及其汉语学习的规律,选材时既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心态和情感取向,同时应注意选取与当地实际社会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内容;关于词汇和汉字,难度上,不必拘泥于各类《等级大纲》。二是教材的定位不同,编写的内容和体例也就不一样。教材应根据不同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的需要进行编写,如基础性教材、实用性教材、专业性教材等等。此外,还应注意开发一些综合性的教材;三是教材与教师手册、作业、练习簿配套,有助于老师备课和辅导学生;在形式方面,插图要丰富、美观,甚至可穿插游戏、手工折纸等,来吸引儿童的兴趣。四是教材的编写应由海内外人士合作完成。
3.3.3 扩大海外媒体宣传,多渠道传播中华文化
目前,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单独设置中文台,中文台受众面较窄。因此,建议国内较有实力新闻媒体拓展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渠道,借助新媒体、网络媒体的力量,做好文化内涵发掘,编排形式多样的节目,吸引海外华裔青少年更多的关注中国,了解和喜爱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P.Connerton,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黄爽,安胜利.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1,14(6):548-549.
[3]匡腊英,张娜.菲律宾华裔青少年语言使用调查研究及华文教育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2:133-136.
(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