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彼得堡拥有宽阔的母亲河涅瓦河,它起源于欧洲第一大淡水湖拉多加湖,流经圣彼得堡,注入波罗的海芬兰湾。可以说这条河流蕴藏着城市迷人的力量,并在河的两岸慢慢地向世人释放。
早在彼得大帝时期,就已经选择沿着涅瓦河岸修建自己的宫殿。最早修建的冬宫,就屹立在此。后来,为了对宫殿进行改造,当年彼得大帝时期的冬宫成了今日的冬宫剧院,也叫埃尔米塔什剧院。
怀揣伟大理想和志愿的彼得大帝最终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他的女儿伊丽莎白(1741年-1761年在位)继承父亲的意愿,将宫殿扩大,请来意大利著名的設计师巴托罗密欧·弗朗西斯科·拉斯特雷利(1700年-1771年)主持设计,为自己建造一座繁复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宫殿。并且她希望能沿着涅瓦河岸、朝海军部大厦方向修建。
只可惜建造的时间超过了伊丽莎白女皇的等待,女皇也相继离去。继承者彼得三世对这样的工程毫无兴趣可言,被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发动宫廷政变被迫退位之后,涅瓦河畔的这座宫殿才又得以重生,并且开始着手宫殿内部的装潢。
可以说,著名的冬宫(1754年-1762年兴建的)是在彼得大帝的提议下,伊丽莎白女皇确定建筑方案及实施工程,叶卡捷琳娜二世将其发扬光大的。
冬宫,冬天的宫殿。这样的名字,对于一年12个月、近6个月处于冬天的圣彼得堡,是再合适不过了。被冬天喜爱的圣彼得堡,有座冬宫,是不是令人向往呢?而她的开始,是和一位女皇分不开的。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有两位沙皇被称为大帝,一位是彼得大帝,圣彼得堡的建造者,另一位就是具有日耳曼血统的德国女人,叶卡捷琳娜二世(史称叶卡捷琳娜大帝)。这位俄国女皇(1729年-1796年)原名索菲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她出生于德国一个军官家庭。
由于政治原因,早在彼得大帝时期就曾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德国的君臣作为联姻,因为当时的德国是占据波罗的海最大面积的国家。于是传统一直保留下来,因此,这位德国女人嫁到了俄罗斯。她聪明伶俐,乖巧懂事,在短时间内赢得皇宫上下的喜爱,她对语言极其富有天份,不久,就能用俄语对答如流,也给自己取了个非常美丽的俄国名字—— 叶卡捷琳娜,这个名字也是她祖母的名字—— 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并且皈依东正教,成为一个真正的俄罗斯人。而他的丈夫对她并不是十分喜爱,反而常常在大臣宫女面前羞辱她、反对她。于是这位看似弱小的女子开始了报复。她利用自己的美貌赢得大臣的爱戴,同时用自己的智慧开始操控朝政。
丈夫彼得三世在位期间颁布了一些有损贵族利益的政策,再加上对外方面没有将俄罗斯的利益摆在首位,也引起贵族民众的不满。聪明的叶卡捷琳娜看中了这个发动政变的好时机,于是在1762年,宫廷政变爆发,彼得三世被关入彼得保罗要塞的监狱,不久离奇死去。叶卡捷琳娜走向了宝座。
这个游走于权力、欲望、文化中的女皇,拥有的是男人的智慧,她掌控与操纵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达30多年之久。因治国有方、思路敏捷、功绩显赫,她的才干与名声征服了俄罗斯民众,让俄罗斯成为欧洲宪兵,拥有辽阔的面积,成为真正的强国,让欧洲的小国惧怕与敬畏。因此,她是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
女皇对艺术品的热爱,毫不输于对领土扩张的热爱。她在位早期从德国柏林购入著名画家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25幅油画,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她将这些收藏品存放在紧挨冬宫建造的埃尔米塔什里,这也成为埃尔米塔什博物馆最早期的收藏品。
为了彰显权势,女皇不断地从世界各地购入艺术品,久而久之越来越丰富,而艺术品的存放也成了一大迫在眉睫的难题。于是,连接拉斯特雷利建造的冬宫,一座叫埃尔米塔什的建筑物矗立起来了。名字很有意思,来源于法语,意思是“隐藏的宫殿”。一方面女皇在政务之外,可以置身其中,好好修身养性;另一方面女皇将自己的收藏品分门别类,摆放在埃尔米塔什里,闲暇时可以仔细品味或者邀请各国大使一同观赏,加以炫耀。
逐渐地,女皇以及后来的沙皇们购买收藏的宝物越来越多,于是小埃尔米塔什、大埃尔米塔什及埃尔米塔什剧院纷纷拔地而起。而叶卡捷琳娜大帝也成为欧洲最大的收藏家之一。
1837年,冬宫经历大火焚烧,内部装潢损失惨重,幸好近卫军将能搬走的宝物及时运到安全地,油画及装饰品才得以保存,壁画、浮雕及装潢等消失殆尽。之后由斯塔佐夫(1769年-1848年)及博留诺夫(1798年-1877年)重新主持修复,冬宫,真正的浴火重生的凤凰,再次恢复了当年的华丽。
(摘自《冬宫博物馆巡礼》,编著:李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编辑:沈海晨mapwowo@163.com
早在彼得大帝时期,就已经选择沿着涅瓦河岸修建自己的宫殿。最早修建的冬宫,就屹立在此。后来,为了对宫殿进行改造,当年彼得大帝时期的冬宫成了今日的冬宫剧院,也叫埃尔米塔什剧院。
怀揣伟大理想和志愿的彼得大帝最终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他的女儿伊丽莎白(1741年-1761年在位)继承父亲的意愿,将宫殿扩大,请来意大利著名的設计师巴托罗密欧·弗朗西斯科·拉斯特雷利(1700年-1771年)主持设计,为自己建造一座繁复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宫殿。并且她希望能沿着涅瓦河岸、朝海军部大厦方向修建。
只可惜建造的时间超过了伊丽莎白女皇的等待,女皇也相继离去。继承者彼得三世对这样的工程毫无兴趣可言,被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发动宫廷政变被迫退位之后,涅瓦河畔的这座宫殿才又得以重生,并且开始着手宫殿内部的装潢。
可以说,著名的冬宫(1754年-1762年兴建的)是在彼得大帝的提议下,伊丽莎白女皇确定建筑方案及实施工程,叶卡捷琳娜二世将其发扬光大的。
冬宫,冬天的宫殿。这样的名字,对于一年12个月、近6个月处于冬天的圣彼得堡,是再合适不过了。被冬天喜爱的圣彼得堡,有座冬宫,是不是令人向往呢?而她的开始,是和一位女皇分不开的。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有两位沙皇被称为大帝,一位是彼得大帝,圣彼得堡的建造者,另一位就是具有日耳曼血统的德国女人,叶卡捷琳娜二世(史称叶卡捷琳娜大帝)。这位俄国女皇(1729年-1796年)原名索菲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她出生于德国一个军官家庭。
由于政治原因,早在彼得大帝时期就曾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德国的君臣作为联姻,因为当时的德国是占据波罗的海最大面积的国家。于是传统一直保留下来,因此,这位德国女人嫁到了俄罗斯。她聪明伶俐,乖巧懂事,在短时间内赢得皇宫上下的喜爱,她对语言极其富有天份,不久,就能用俄语对答如流,也给自己取了个非常美丽的俄国名字—— 叶卡捷琳娜,这个名字也是她祖母的名字—— 彼得大帝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并且皈依东正教,成为一个真正的俄罗斯人。而他的丈夫对她并不是十分喜爱,反而常常在大臣宫女面前羞辱她、反对她。于是这位看似弱小的女子开始了报复。她利用自己的美貌赢得大臣的爱戴,同时用自己的智慧开始操控朝政。
丈夫彼得三世在位期间颁布了一些有损贵族利益的政策,再加上对外方面没有将俄罗斯的利益摆在首位,也引起贵族民众的不满。聪明的叶卡捷琳娜看中了这个发动政变的好时机,于是在1762年,宫廷政变爆发,彼得三世被关入彼得保罗要塞的监狱,不久离奇死去。叶卡捷琳娜走向了宝座。
这个游走于权力、欲望、文化中的女皇,拥有的是男人的智慧,她掌控与操纵这个以男性为主的世界达30多年之久。因治国有方、思路敏捷、功绩显赫,她的才干与名声征服了俄罗斯民众,让俄罗斯成为欧洲宪兵,拥有辽阔的面积,成为真正的强国,让欧洲的小国惧怕与敬畏。因此,她是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
女皇对艺术品的热爱,毫不输于对领土扩张的热爱。她在位早期从德国柏林购入著名画家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25幅油画,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她将这些收藏品存放在紧挨冬宫建造的埃尔米塔什里,这也成为埃尔米塔什博物馆最早期的收藏品。
为了彰显权势,女皇不断地从世界各地购入艺术品,久而久之越来越丰富,而艺术品的存放也成了一大迫在眉睫的难题。于是,连接拉斯特雷利建造的冬宫,一座叫埃尔米塔什的建筑物矗立起来了。名字很有意思,来源于法语,意思是“隐藏的宫殿”。一方面女皇在政务之外,可以置身其中,好好修身养性;另一方面女皇将自己的收藏品分门别类,摆放在埃尔米塔什里,闲暇时可以仔细品味或者邀请各国大使一同观赏,加以炫耀。
逐渐地,女皇以及后来的沙皇们购买收藏的宝物越来越多,于是小埃尔米塔什、大埃尔米塔什及埃尔米塔什剧院纷纷拔地而起。而叶卡捷琳娜大帝也成为欧洲最大的收藏家之一。
1837年,冬宫经历大火焚烧,内部装潢损失惨重,幸好近卫军将能搬走的宝物及时运到安全地,油画及装饰品才得以保存,壁画、浮雕及装潢等消失殆尽。之后由斯塔佐夫(1769年-1848年)及博留诺夫(1798年-1877年)重新主持修复,冬宫,真正的浴火重生的凤凰,再次恢复了当年的华丽。
(摘自《冬宫博物馆巡礼》,编著:李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编辑:沈海晨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