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对有关风险的预测和防范,无疑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一、物流企业存在的风险
当前,我国物流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由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着下列风险:配送延时的责任风险,违反了JIT原则,客户就会向物流企业索赔,物流企业就必须承担违约赔偿责任;由于物流周转的环节多,再加上货物丢失难以调查准确信息,经常出现货物丢失或者损毁,物流企业难辞其咎;业务合作的风险,很多物流企业没有实力完成整个供应链的运转,就需要委托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物流配送,但是如果选择的合作伙伴实力较弱、信誉较低,就会出现供应链被破坏的风险。仅凭一张运单,如果出现责任事故就很难划分责任、解决纠纷。2.由于手工制单字迹模糊、信息系统程序出错、操作人员马虎等原因导致分发路径发生错误,使货物错发错运,给客户带来损失,客户可以依据物流服务协议中约定的“准确配送条款”提出索赔。3.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减少损失而采取的某些救助或施救措施而发生的额外费用;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骗贷”和“骗取货款”的诈骗风险,都会给物流业造成重大冲击和经济损失。4.不少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增值服务,在供应链运输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结算和融资服务,但是由于物流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和金融服务意识,难以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与效率。再就是,物流企业与货主之间的应收账款拖期问题比较严重,造成物流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加大了经营成本和风险。
二、物流企业领导者如何规避企业风险
《与天为敌:风险探索传奇》一书中说: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看法是,对风险的掌握程度是划分现代和过去时代的分水岭:所谓对风险的掌握就是说未来不再更多地依赖上帝的安排,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被动的。因此,物流企业领导者必须认真探析风险防范策略,做出科学的决策,规避企业风险。
1.建立动态的风险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
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机构有利于物流风险管理的制度化与经常化。风险管理机构是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者与防范措施、方案的制定者,是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监控、防范、处置的运作主体,主要由财务、法律和企业主要业务单位的成员代表组成。
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疏忽和失职会导致服务效率的降低,甚至会造成生命、财产等重大损失。对此类风险控制是整个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保障。因此,在领导干部中要责任明确,责权对等: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具体抓,负具体责任:其他工作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内的安全工作负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局面。分管领导要真抓实干,做好细致的安排与责任落实工作,各个部门之间也要做好衔接和合作。
2.建章立制,实施规范化管理
严格的制度管理可以避免大部分风险,企业的安全工作必须有据可依、依法管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因此,物流企业要在国家《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整体构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服务方式对企业的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将工作中的责任落实到人,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安全自查、责任自负、隐患自除、接受监督”的管理要求,制定相关的奖惩机制和审核制度,实现物流服务的制度化管理,保证物流系统的顺畅运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
物流企业要抓好安全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要坚持每集中查和抽查相结合: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有隐患要做到提前预防,及时清理“各级认真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规定填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安排探究解决一些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力求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3.提高信息分析能力,有效预防风险
现代物流企业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兴产业,信息手段越健全,信息反馈越全面,对确定因素的预防性就越强,信息处理能力也越强,物流管理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小。因此,物流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家物流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投资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认真研究分析各种信息,从而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根据政策变动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有效预防各类物流风险。
4.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应对策略风险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完全的避免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和防范。企业的决策者应清楚地认识到,要避免风险,首先要识别风险,要掌握风险识别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进行风险对策研究。
物流企业要引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动态物流安全管控检测与分析,通过风险因素分析,建立物流风险评价系统,决策分析系统,异常报警系统。从制度上引领企业走向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控制风险发生的概率。要对新型物流风险发生有充分的准备,增强物流安全与弹性,制订应变措施和应对风险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风险应变机制,以便在风险难以避免和转嫁的情况下,企业有能力承担最坏的后果,将损失有效地控制在企业自身可接受的范围内。
5.抓好资金流管理,抵御经营风险
在财务收支管理方面,要增加财务收入,节约财务支出,实现经营现金净流量最大化,已达到尽快回收项目投资的目的,从而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可以与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让其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面向物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针对现代物流的物流金融和保险解决方案。
6.增强法律意识,降低物流风险
对于每一项业务都要经过反复的法律论证,保证在经济和法律上的可行性。合同是防范物流风险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物流管理和运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制衡作用。因此,在草拟合同、谈判,直至签署过程中,物流企业都要选派谈判小组参与。谈判小组应包括物流主管、律师、公式财务顾问、风险管理人员等。在合同执行阶段,要确保有物流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依据合同对执行状况进行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物流风险。
物流企业要有较强的保险意识,对于可能发生风险的项目,应当投保分散风险。可以通过投保《物流责任保险》降低与合作的物流企业或者公司间的风险,还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情况,附加盗窃责任保险、提货不着责任保险、冷藏货物责任保险、错发错运费用损失保险、流通加工和包装责任保险等。
三、结语
总之,在科技进步好管理创新的双重作用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时代,物流企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企业物流管理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抓实安全管理,加强风险的信息分析和对风险的预防及控制,确保企业法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物流企业存在的风险
当前,我国物流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由于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着下列风险:配送延时的责任风险,违反了JIT原则,客户就会向物流企业索赔,物流企业就必须承担违约赔偿责任;由于物流周转的环节多,再加上货物丢失难以调查准确信息,经常出现货物丢失或者损毁,物流企业难辞其咎;业务合作的风险,很多物流企业没有实力完成整个供应链的运转,就需要委托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物流配送,但是如果选择的合作伙伴实力较弱、信誉较低,就会出现供应链被破坏的风险。仅凭一张运单,如果出现责任事故就很难划分责任、解决纠纷。2.由于手工制单字迹模糊、信息系统程序出错、操作人员马虎等原因导致分发路径发生错误,使货物错发错运,给客户带来损失,客户可以依据物流服务协议中约定的“准确配送条款”提出索赔。3.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减少损失而采取的某些救助或施救措施而发生的额外费用;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骗贷”和“骗取货款”的诈骗风险,都会给物流业造成重大冲击和经济损失。4.不少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增值服务,在供应链运输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结算和融资服务,但是由于物流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和金融服务意识,难以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与效率。再就是,物流企业与货主之间的应收账款拖期问题比较严重,造成物流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加大了经营成本和风险。
二、物流企业领导者如何规避企业风险
《与天为敌:风险探索传奇》一书中说: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看法是,对风险的掌握程度是划分现代和过去时代的分水岭:所谓对风险的掌握就是说未来不再更多地依赖上帝的安排,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被动的。因此,物流企业领导者必须认真探析风险防范策略,做出科学的决策,规避企业风险。
1.建立动态的风险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
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机构有利于物流风险管理的制度化与经常化。风险管理机构是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者与防范措施、方案的制定者,是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监控、防范、处置的运作主体,主要由财务、法律和企业主要业务单位的成员代表组成。
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疏忽和失职会导致服务效率的降低,甚至会造成生命、财产等重大损失。对此类风险控制是整个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保障。因此,在领导干部中要责任明确,责权对等: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具体抓,负具体责任:其他工作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内的安全工作负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局面。分管领导要真抓实干,做好细致的安排与责任落实工作,各个部门之间也要做好衔接和合作。
2.建章立制,实施规范化管理
严格的制度管理可以避免大部分风险,企业的安全工作必须有据可依、依法管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因此,物流企业要在国家《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整体构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服务方式对企业的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将工作中的责任落实到人,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安全自查、责任自负、隐患自除、接受监督”的管理要求,制定相关的奖惩机制和审核制度,实现物流服务的制度化管理,保证物流系统的顺畅运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
物流企业要抓好安全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要坚持每集中查和抽查相结合: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有隐患要做到提前预防,及时清理“各级认真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规定填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安排探究解决一些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力求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3.提高信息分析能力,有效预防风险
现代物流企业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兴产业,信息手段越健全,信息反馈越全面,对确定因素的预防性就越强,信息处理能力也越强,物流管理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小。因此,物流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家物流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投资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认真研究分析各种信息,从而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根据政策变动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有效预防各类物流风险。
4.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应对策略风险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完全的避免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和防范。企业的决策者应清楚地认识到,要避免风险,首先要识别风险,要掌握风险识别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进行风险对策研究。
物流企业要引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动态物流安全管控检测与分析,通过风险因素分析,建立物流风险评价系统,决策分析系统,异常报警系统。从制度上引领企业走向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控制风险发生的概率。要对新型物流风险发生有充分的准备,增强物流安全与弹性,制订应变措施和应对风险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风险应变机制,以便在风险难以避免和转嫁的情况下,企业有能力承担最坏的后果,将损失有效地控制在企业自身可接受的范围内。
5.抓好资金流管理,抵御经营风险
在财务收支管理方面,要增加财务收入,节约财务支出,实现经营现金净流量最大化,已达到尽快回收项目投资的目的,从而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可以与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让其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面向物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针对现代物流的物流金融和保险解决方案。
6.增强法律意识,降低物流风险
对于每一项业务都要经过反复的法律论证,保证在经济和法律上的可行性。合同是防范物流风险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物流管理和运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制衡作用。因此,在草拟合同、谈判,直至签署过程中,物流企业都要选派谈判小组参与。谈判小组应包括物流主管、律师、公式财务顾问、风险管理人员等。在合同执行阶段,要确保有物流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依据合同对执行状况进行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物流风险。
物流企业要有较强的保险意识,对于可能发生风险的项目,应当投保分散风险。可以通过投保《物流责任保险》降低与合作的物流企业或者公司间的风险,还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情况,附加盗窃责任保险、提货不着责任保险、冷藏货物责任保险、错发错运费用损失保险、流通加工和包装责任保险等。
三、结语
总之,在科技进步好管理创新的双重作用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时代,物流企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企业物流管理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抓实安全管理,加强风险的信息分析和对风险的预防及控制,确保企业法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